1. 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利率政策执行
期次 还款时间 偿还利息 偿还本金 偿还本息 剩余本金
1 2012-4-20 541.67 1414.95 1956.61 98585.05
2 2012-5-20 534 1422.61 1956.61 97162.44
3 2012-6-20 526.3 1430.32 1956.61 95732.12
4 2012-7-20 518.55 1438.07 1956.61 94294.06
5 2012-8-20 510.76 1445.86 1956.61 92848.2
6 2012-9-20 502.93 1453.69 1956.61 91394.51
7 2012-10-20 495.05 1461.56 1956.61 89932.95
8 2012-11-20 487.14 1469.48 1956.61 88463.47
9 2012-12-20 479.18 1477.44 1956.61 86986.04
10 2013-1-20 471.17 1485.44 1956.61 85500.6
11 2013-2-20 463.13 1493.49 1956.61 84007.11
12 2013-3-20 455.04 1501.58 1956.61 82505.53
13 2013-4-20 446.9 1509.71 1956.61 80995.82
14 2013-5-20 438.73 1517.89 1956.61 79477.94
15 2013-6-20 430.51 1526.11 1956.61 77951.83
16 2013-7-20 422.24 1534.38 1956.61 76417.45
17 2013-8-20 413.93 1542.69 1956.61 74874.76
18 2013-9-20 405.57 1551.04 1956.61 73323.72
19 2013-10-20 397.17 1559.44 1956.61 71764.28
20 2013-11-20 388.72 1567.89 1956.61 70196.38
21 2013-12-20 380.23 1576.38 1956.61 68620
22 2014-1-20 371.69 1584.92 1956.61 67035.08
23 2014-2-20 363.11 1593.51 1956.61 65441.57
24 2014-3-20 354.48 1602.14 1956.61 63839.43
25 2014-4-20 345.8 1610.82 1956.61 62228.61
26 2014-5-20 337.07 1619.54 1956.61 60609.07
27 2014-6-20 328.3 1628.32 1956.61 58980.75
28 2014-7-20 319.48 1637.14 1956.61 57343.62
29 2014-8-20 310.61 1646 1956.61 55697.61
30 2014-9-20 301.7 1654.92 1956.61 54042.69
31 2014-10-20 292.73 1663.88 1956.61 52378.81
32 2014-11-20 283.72 1672.9 1956.61 50705.91
33 2014-12-20 274.66 1681.96 1956.61 49023.96
34 2015-1-20 265.55 1691.07 1956.61 47332.89
35 2015-2-20 256.39 1700.23 1956.61 45632.66
36 2015-3-20 247.18 1709.44 1956.61 43923.22
37 2015-4-20 237.92 1718.7 1956.61 42204.52
38 2015-5-20 228.61 1728.01 1956.61 40476.52
39 2015-6-20 219.25 1737.37 1956.61 38739.15
40 2015-7-20 209.84 1746.78 1956.61 36992.37
41 2015-8-20 200.38 1756.24 1956.61 35236.13
42 2015-9-20 190.86 1765.75 1956.61 33470.38
43 2015-10-20 181.3 1775.32 1956.61 31695.06
44 2015-11-20 171.68 1784.93 1956.61 29910.13
45 2015-12-20 162.01 1794.6 1956.61 28115.53
46 2016-1-20 152.29 1804.32 1956.61 26311.21
47 2016-2-20 142.52 1814.1 1956.61 24497.11
48 2016-3-20 132.69 1823.92 1956.61 22673.19
49 2016-4-20 122.81 1833.8 1956.61 20839.39
50 2016-5-20 112.88 1843.73 1956.61 18995.65
51 2016-6-20 102.89 1853.72 1956.61 17141.93
52 2016-7-20 92.85 1863.76 1956.61 15278.17
53 2016-8-20 82.76 1873.86 1956.61 13404.31
54 2016-9-20 72.61 1884.01 1956.61 11520.3
55 2016-10-20 62.4 1894.21 1956.61 9626.09
56 2016-11-20 52.14 1904.47 1956.61 7721.61
57 2016-12-20 41.83 1914.79 1956.61 5806.82
58 2017-1-20 31.45 1925.16 1956.61 3881.66
59 2017-2-20 21.03 1935.59 1956.61 1946.07
60 2017-3-20 10.54 1946.07 1956.61 0
合计 17396.89 100000 117396.89
2. 现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个人贷款利率是多少
根据人民银行最新的通知,2015年贷款利率表如下:
至于贷款利息,根据还款方式的不同,利息是有所差异的。我们以最简单的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为例,假设你贷款10万元,一年期限,年利率为5.6%,则一年后的利息为,10万x5.6%=5600元。从这里我们发现,利息高低额,与你的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最相关。
3. 法院判决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法律依据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八、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6条规定计息。
九、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十、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借贷关系无效由债权人的行为引起的,只返还本金;借贷关系无效由债务人的行为引起的,除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
4. 法院判决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利息,究竟该怎么计算
法律文书中,经常会看到“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这句话。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会用到很多知识。
诸如:本金A元,根据“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计算其从2011.8.8到2013.1.31的利息。计算步骤如下:
1、登陆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击“信息公开”一栏中的“货币政策”;进入“货币政策”页面以后,点击“货币政策工具”下“利率政策”,可以看到若干有关利率政策的规定;根据自己欲计算的期限查找相对应得利率;本例查到的
2011.8.8~2012.6.7年利率为6.56%;
2012.6.8~2012.7.5年利率为5.85%;
2012.7.6~2013.1.31年利率为6.00%。
2、查询到的利率为年利率,为求精准,需将其换算为日利率。
2011.8.8~2012.6.7日利率为6.56%365
2012.6.8~2012.7.5年利率为5.85%365;
2012.7.6~2013.1.31年利率为6.00365%。
3、再计算2011.8.8~2012.6.7以及2012.6.8~2013.1.31各有多少天即可得出欲求利息。普通的算法繁琐且容易出错,这里我们利用excel来求区间的总天数,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一个excel表格;
(2)然后在单元格中输入“="2012-6-7"-"2011-8-8"”,再按回车键,即可得出此区间段共有304天;
(3)如上,计算其他区间段的天数;
4、现在来计算欲求利息:
(1)2011.8.8~2012.6.7利息为:A*304*6.56%365
(2)如上,计算其他区间段的利息;
所以,2011.8.8到2013.1.31的利息为(1)+(2)。
(4)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扩展阅读:
贷款利率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从借款人处收取的利率。大致为三类: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同业拆借利率。银行贷款利息的确定因素有:
①银行成本。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进行成本—收益比较。银行成本有两类: 借入成本—借入资金预付息; 追加成本—正常业务所耗费用。
②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利润的再分割,利息必须小于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界限。
③借贷货币资金供求状况。供大于求,贷款利率必然下降,反之亦然。另外,贷款利率还须考虑物价变动因素、有价证券收益因素、政治因素等。
不过,有的学者认为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应是资金的边际收益率。将约束利息率的因素看成企业借入银行贷款后的利润增加额与借款量的比率同贷款利率间比较。只要前者不小于后者,企业就可能向银行贷款。
利息计算
(一)人民币业务的利率换算公式为(注:存贷通用):
1.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2.月利率(‰)=年利率(%)÷12
(二)银行可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
1.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
2.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逐笔计算利息,具体有三:
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
③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这三个计算公式实质相同,但由于利率换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实际按日利率计算时,一年将作365天计算,得出的结果会稍有偏差。具体采用那一个公式计算,央行赋予了金融机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当事人和金融机构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约定。
(三)复利:复利即对利息按一定的利率加收利息。按照央行的规定,借款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偿还利息的,就要加收复利。
(四)罚息:贷款人未按规定期限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与当事人签订的合同对失约人的处罚利息叫银行罚息。
(五)贷款逾期违约金:性质与罚息相同,对合同违约方的惩罚措施。
(六)计息方法的制定与备案
全国性商业银行法人制定的计、结息规则和存贷款业务的计息方法,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备案并告知客户;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法人报人民银行分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备案并告知客户;
农村信用社县联社法人可根据所在县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制定计、结息规则和存贷款业务的计息方法,报人民银行分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备案,并由农村信用社法人告知客户。
(七)参考依据:
1.《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银发【1999】77号。
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3】251号。
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129号。
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银行贷款利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合同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
贷款利率是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计算借款利息的主要依据,贷款利率条款是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的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范围内进行协商。
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贷款利率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利率的上限,则超出部分无效;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下限,应当以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最低利率为准。
此外,如果贷款人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在计收利息之外收取任何其他费用的,应当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处罚。
贷款利率,一般情况下比存款利率高,两者之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最新政策
银行贷款利率是根据贷款的信用情况等综合评价的,根据信用情况、抵押物、国家政策(是否首套房)等来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作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管理政策
贷款利率政策是我国信贷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率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杠杆。
(1)法定贷款利率 法定贷款利率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和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各种贷款利率。法定贷款利率一经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变动。法定贷款利率的公布、实施均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
(2)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总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以法定贷款利率为基础自行确定的贷款利率。它高于或低于法定贷款利率。若高于法定贷款利率称为利率上浮,低于法定贷款利率称为利率下浮。利率上浮和下浮的幅度和范围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规定。
(3)优惠利率 优惠利率,是指发放贷款时所收取的比一般同类贷款利率较低的利率。
我国的优惠利率主要适用于按照国家经济政策需要特别扶持的贷款项目,以及对因客观条件较差,急需发展而收益较低的一些企业所给予的低息优惠照顾。优惠贷款利率比一般同档次普通利率要低于一到两个百分点。
(4)罚息政策及其规定比例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金融机构对客户的逾期贷款和挤占挪用贷款实行罚息,即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计息幅度、范围和条件,必须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确定。
5. 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怎么算
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我国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利率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利润在借款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分配比例,因而影响着借贷双方的经济利益。贷款利率因贷款种类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与借贷资金的稀缺程度相联系。
(一)人民币业务的利率换算公式为(注:存贷通用):
1.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2.月利率(‰)=年利率(%)÷12
(二)银行可采用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
1.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计息公式为: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
2.逐笔计息法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逐笔计算利息,具体有三:
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
①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
②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
③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这三个计算公式实质相同,但由于利率换算中一年只作360天。但实际按日利率计算时,一年将作365天计算,得出的结果会稍有偏差。具体采用那一个公式计算,央行赋予了金融机构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当事人和金融机构可以就此在合同中约定。
(三)复利:复利即对利息按一定的利率加收利息。按照央行的规定,借款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偿还利息的,就要加收复利。
(四)罚息:贷款人未按规定期限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与当事人签订的合同对失约人的处罚利息叫银行罚息。
(五)贷款逾期违约金:性质与罚息相同,对合同违约方的惩罚措施。
6. 中国人民银行的贷款利率是多少,请问怎样计算。
人民银行2006年8月19日至2007年3月18日3-5年贷款利率为6.48%
因此,到今天为止2010年9月29日为止,利息计算如下(说明:没有按日计算,只是按月计算,差距不大):
1、2006年12月31日至今,3年又9个月,利息=50000*(3*6.48%+9/12*6.48%)=9720+2430=12150元
2、2007年2月至今,3年又7个月。利息=68900*(3*6.48%+7/12*6.48)=13394.16+2604.42=15998.58元。
合计利息=12150+15998.58=28148.58元
应归还本息合计=50000+68900+28148.58=147048.58元
7. 如何理解“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是说利息以中国人民银行当期公布的利息为准。中国的存款机贷款利率都是由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利率一直作为政府对市场进行行政干预的一项重要的财政工具。至于为什么要加同期,这是合同条文的严谨性所要求的,因为人民银行在不同的时期会公布不同的利率水平,如果不加上同期的话,合同各方就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贷款利率,就会出现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