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援助非洲用的是美元还是人民币
中国援助非洲用的是人民币。
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3种类型: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其中,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资金在国家财政项下支出,优惠贷款由中国政府指定中国进出口银行对外提供。
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1062亿元,无息贷款765.4亿元,优惠贷款735.5亿元。
对外援助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援外预算资金由财政部按预决算制统一管理。商务部及国务院其他参与对外援助管理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管理本部门的援外资金。
对外援助政策
1、坚持帮助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实践证明,一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中国在提供对外援助时,为受援国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帮助受援国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本国资源,打好发展基础,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道路。
2、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信各国能够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
3、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
中国坚持把对外援助视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注意实际效果,照顾对方利益,通过开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双边友好关系和互利共赢。
4、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在援助规模和方式上,中国从自身国情出发,依据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结合受援国的实际需要。
『贰』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经济损失明显就是为了得到政治上的利益,吗
我国对非洲的援助,可以分成2个阶段。一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援助,这个时期的援助主要是为了追求外交和政治利益,比如我国在非洲不少国家援建的铁路,不少现在仍然在使用,这些援助可以换取中国当时非常需要的外交伙伴。也为后一阶段的我国援建也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以后,这个时期的援助更为实际,是为了得到资源的开采资格。中国为了取得和西方国家竞争的优势,所以提供无偿援助,无息贷款,或者其他各方面投资。加上中国的矿产,和基础建设企业基本是国企,得到国家经济上的支持,使得中国在非洲的竞争力大大高于自负盈亏的西方企业。这使得中国得到非洲许多国家的基础建设和矿产开发的订单,这样既可以对外输出劳务,又可以缓解目前国家发展急需的矿产资源。总之,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但你忽略了一点,就是对于近几年来,对非洲的援助,经济原因已经大大高于政治原因,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为了单纯的拉拢盟友去援助非洲了。虽然有很多无偿援助,但是算上换取的后续经济利益,早就不是亏本生意了,而且是大赚特赚的生意。
『叁』 中国把钱拿去援助非洲是不是再造一笔钱补回来
援助出去的钱就是用掉的钱,怎么会再造一笔补回来呢?
现在对外援助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
这些援助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主要由中国企业负责执行,帮助外国修建各种设施,国家把钱支付给中国企业(主要是人民币),中国企业用钱在中国采购好物资以后运到受援助的国家实施当地的建设。 你说这种情况怎么造钱?
『肆』 中国曾援助非洲吗
是的,而且不止一次,多次了
『伍』 中国援助非洲是为了扶植出一个地区强国吗
新中国成立以来,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援助,而且这些援助在不同历史阶段、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赋予不同内涵,受到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的高度称赞,为中非之间形成和发展全天候的好朋友、真诚合作的好伙伴、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非洲国家也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根据中非双方各自情况出现的新变化,中国对非洲援助方式和项目形式开始出现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显著。无偿赠送、无息贷款、贴息贷款、技术援助、项目建设、直接建厂、专家指导、劳务服务、人员培养、技术培训等逐渐成为援助或合作的方式。项目援助主体和操作方式逐步分离,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成为项目实施的重要角色。中非双方更加重视援助的经济效益、援助在加强双方经贸联系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实现援助综合目标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和巩固。尤其突出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注重在技术管理指导、优惠贷款提供、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建设、重债穷国债务减免、经贸官员培训、自然灾害紧急救助等方面拓展内容和加大力度。
与国际援助相比较,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最大特色是无私真诚,不谋求任何私利,不以援助向非洲国家施压,从不对非洲国家的内部事务说三道四。
『陆』 想问一下,中国的外援非洲项目是不是都是无息贷款给非洲国家还是直接送给非洲国家还是有两种援助方式
世界各国援非的贷款,不管什么方式,最后都会变成无偿援助。因为根本还不了,每过几年就会免一大批债务。
『柒』 关于中国支援非洲,对国内经济有什么影响
关于中国支援非洲对国内经济有什么影响,正如俗话说的无利不起早,虽然非洲很多国家的确很穷,不亲眼看到,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连想象都想象不到,非洲的确需要援助。对非洲的援助也不仅仅是中国,欧美,中东等富裕国家每年都有援助,具体你可以自己在网上搜搜。
二,中国需要拉拢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来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说话,毕竟一直以来,联合国事务上,非洲众多国家对中国还是比较支持的。
三,人民币升值以后,中国对其它洲的贸易受打击很大,唯有对非洲的贸易还在增长,你知道每年中国对非洲各国的贸易顺差是多少吗?非洲人有几个没穿过中国产的衣服,没用过中国产的日用品?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也是受中国对非洲援助政策影响的。那么中国适当的援助作为回报,来促进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也能促进双方贸易。
四,中国有很多企业在非洲发展,国营的,私营很多,非洲每年为中国提供几百万个高薪就业岗位,这些钱不都是从非洲赚到的钱。而中资企业在非洲的政策,待遇等等也需要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中国人在非洲需要友谊的。
五,援助和贷款也不是无条件的,大多数都针对基础设施及民生相关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一大部分又是中国企业来施工的,这些又被赚回了一大部分。
六,中国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这些钱放在那里,美元每天贬值一分钱,那中国每天得损失多少钱?与其放在那里贬值,到不如援助或贷款出去,用来换取其它的利益。
七,中国政府之所以援助非洲,那一定是已经从非洲或得了更大的利益,或者有获得更大利益的预期。
『捌』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有哪些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可以帮助提高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制和缓解通货膨胀。
二、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在中非合作论坛带动下,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与此同时,非洲对中国的投资也日渐活跃,一批非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发展壮大。 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起到了明显带动效应。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很多非洲国家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重视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援助、工程承包、投资合作、扩大融资等方式,帮助非洲国家兴建住宅、公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通讯、电力、给排水、医院等基础设施,对非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国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保质完成项目建设。
五、帮助提升民生水准:完善公共设施、解决粮食问题、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外债负担等,是关系到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民生问题。中国十分关注非洲的民生发展,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公共福利设施,提高农业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并积极开展对非减债、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
六、拓宽中非合作领域:近年来,中非合作领域日益拓展,金融、旅游、航空、环境保护等逐渐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中非还在多边框架中就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相互支持、加强合作。
七、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的一系列经贸举措,惠及所有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使非洲有关国家和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今后,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友好协商、务实高效的精神,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加强论坛框架内的经贸合作,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