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用途 > 消费贷款犯罪特点

消费贷款犯罪特点

发布时间:2021-06-17 10:04:06

Ⅰ 金融消费借贷构成犯罪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说对方是以非法占有你财物为目的进行诈骗行为,这是会涉嫌触犯诈骗罪的。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骗取贷款构成犯罪,不必然导致借款担保合同无效
——借款人骗取贷款构成犯罪,但无证据证明债权人银行参与骗贷等不法行为,担保人主张免除责任的,应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同类典型案例裁判规则﹞
2.民间借贷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影响其效力
——民间借贷涉嫌或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当事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并不当然影响到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3.法定代表人私刻公章骗贷,所签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如合同系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则合同依法应为无效,在此情况下不应适用《合同法》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
4.银行上级主管领导受贿,不免除借款人的还款义务
——银行上级主管领导存在经济犯罪行为,但无证据证明贷款过程中有违法犯罪问题的,借款人的还款义务不能免除。
5.借款经办人涉及犯罪,不影响债权人民事诉讼权利
——借款人的个别经办人涉及伪造印章等刑事犯罪,不影响贷款人依据合法有效的借款抵押合同行使民事诉讼的权利。

Ⅱ 武汉在校博士后因套路贷自杀,套路贷都有哪些特点

“套路贷”之所以叫“套路贷”是因为他的重点不是贷款而是套路。这个复杂的社会里面,有人因为被贷款广告骚扰而心烦,也有人在到处求人借钱。

套路贷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利用低息快速审批高额度吸引人;不法分子会利用一些非法渠道购买到一大批电话号码,给这些号码全部广发短信,短信内容基本都是“恭喜你获得了70000的审批额度,点击链接快来申请”,内容基本上都是告诉你可以快速低息的借到高额的资金,诱惑着急用钱的人上当。当渔网撒的足够大的时候,总有一两个鱼儿上钩。当你点开短信链接,填入自己的信息,那么你就正式进入套路贷。

套路贷的第五个特点,在消费者无力偿还债务的时候,介绍消费者其他的借贷公司,用同样的套路给受害者带来更高的债务。

套路贷的第六个特点,在消费者无力偿还债务的时候,不断恐吓消费者,骚扰受害者的正常生活,威胁受害者,利用各种手段扰乱受害者的正常生活,逼得人不堪重负,最后精神崩溃。利用受害者对法律的不熟悉,警告受害者不能报警,因为是受害者有错在先,导致受害者不敢报警,只能一个人承受,最后崩溃。

Ⅲ 企业融资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一、骗取贷款罪
骗取贷款罪的法律渊源来自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简言之,就是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且情节严重的行为。从文义解释的角度,法条并列放置“重大损失”与“其他严重情节”,意味着将“重大损失”作为“严重情节”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贷款诈骗罪
贷款诈骗罪是前述骗取贷款罪的加重罪名,其法律渊源来自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Ⅳ 金融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由金融犯罪的定义可知,金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侵害的客体是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金融管理秩序本身也是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一些严重侵害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予以刑罚处罚,是法制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

金融犯罪的客观表现金融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货币、贷款、结算、证券、外汇、保险等金融管理法规,非法从事金融活动或其他相关活动的行为。

金融犯罪的违法性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行政违法性,其二是指刑事违法性。在一定意义上说,金融犯罪的行政违法性是其刑事违法性的前提,而刑事违法性则是行政违法性发展的结果。另外这里所说的金融管理法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有关金融法律,而且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内部规章制度中有关金融管理方面的内容。

金融犯罪的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两种可以成为金融犯罪主体的单位有:1.拥有外汇的国营、集体企事业单位,如逃汇套汇罪的犯罪主体便是这类单位;2.证券发行人、证券经营机构、证券管理机构、证券服务机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业自律性组织等,这些单位往往成为证券犯罪的主体;3.其他组织。

可以成为金融犯罪主体的个人,主要有:1.负责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如非法发放贷款罪的主体;2.从事证券交易的人员,如证券犯罪的主体;3.其他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个人。

金融犯罪在主观方面-般由故意构成,而且往往是直接故意如伪造货币罪、贷款欺诈罪、信用卡欺诈罪、票据欺诈罪、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罪,保险欺诈罪等均由直接故意构成,但有些金融犯罪也可由过失构成,如非法发放贷款罪即是如此。

伪造、变造货币罪的刑事责任伪造、变造货币罪的概念所谓伪造、变造货币罪,是指仿照国家货币的外部形状特征,非法制造货币,意图使之进入流通领域,妨害国家货币管理制度的行为。

伪造、变造货币罪的构成特征:

①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在我国,人民币是惟一的国家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伪造、变造货币的行为侵犯了国家的货币管理秩序,扰乱了正常的货币管理秩序,极大地损害了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利益。

②本罪客观上必须有伪造、变造货币的行为。所谓伪造货币,是指按照现行流通的国家货币的式样、图案、颜色、特征、质地等,用描绘、印刷等方法,制作假币以冒充真币的行为。

所谓变造货币,是指对真实的货币,采用涂改、拼接、挖补、剪贴等方法进行改制,致使真实的货币票面价值增加,从而侵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的行为。

③本罪在主观上必须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并且具有使伪造、变造的货币进入流通领域的意图。

④本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即具备刑事责任条件的任何人都能构成本罪的主体。当然,由于伪造、变造货币,需要一定的技术,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实施伪造、变造货币行为的人大多精通印刷、绘画、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Ⅳ 金融犯罪的特点

一些境外机构办事人员清楚在中国从事金融业务必须经国家监管部门许可,而以境外名义成立的公司或办事处在我国具有合法身份从事非法金融业务不易被察觉,因此在中国积极发展代理商。国内某些从事投资咨询的公司置法律法规于不顾,与境外机构相勾结积极招揽投资人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如犯罪嫌疑人马某系香港某控股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从2005年12月起,其根据公司的要求,组织代表处工作人员在境内寻找代理商从事黄金、外汇保证金交易,至2007年8月马通过在国内发展的20家公司和88个个人,共招揽500余名投资者从事黄金、外汇交易,收取保证金2000余万元。其中上海晨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甲以及管理人员王乙成为代理商后,积极鼓动客户通过香港该公司的网上交易平台从事黄金交易,并提供其私人银行帐户代收转划保证金,共招揽60余名投资者,收取保证金1100余万元,至案发多数投资者已亏损过半。
(五)私自设立“地下钱庄”从事外汇交易。
境外一些机构或个人对中国外汇管理情况非常熟悉,他们利用国内一些企业在经营中用汇管理上的限制,以及一些人员将钱财转移至境外进行赌博等不法活动需要用汇而不被察觉的心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专门从事非法外汇交易活动,如犯罪嫌疑人罗某、莫某、李某及陈某系新加坡私营企业欢裕公司员工。从2003年起分别受公司负责人巫某的指使,先后在上海、江苏等地租用民宅作为欢裕公司的经营场所,从事地下钱庄非法活动。为那些从事境外赌博、洗钱及逃避境外贸易监管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外汇买卖结算。采用境内支付和收取人民币资金,境外收取和支付相应外汇资金的方式,从事新加坡和中国之间外汇等人民币买卖业务。至2006年4月,涉及我国23个省的8家单位和551名个人总金额达53亿余元的资金,严重扰乱了中国正常的金融秩序。 九起案件共涉及犯罪总金额达人民币200余亿之巨,个案最高的近100亿元,最少的也有上千万元,犯罪金额远高于其他的经济类犯罪,而受案人数达6000余人及有众多企业,且大多数受害人都是工薪阶层,大多缺乏相关投资理财知识,过于相信这些所谓的“代理商”及“经纪人”,有些投资者甚至全权委托“代理商”或“经纪人”进行交易,为不法分子敛财提供了条件。从案发后侦查机关查证的情况看,大多投资者血本无归,部分亏损,几乎没有盈利的。九起案件共涉及投资人6000余人,其中有部分企业参与,很多被害人或被害单位案发后方知上当受骗,他们在强烈要求司法机关惩处犯罪分子的同时,采取各种形式要求讨回损失的财产,但由于这些犯罪分子在非法敛财后大多进行购车购房等高档消费,有些甚至将财产转移至境外,所以有些案件追缴不到赃款,司法机关尽了很大努力追缴部分赃款也难以弥补巨大损失。

Ⅵ 金融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和特点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犯罪;二是滥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图谋私利;三是玩忽职守,对工作马虎、敷衍塞责,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近年来立案查处的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案件,其主要特点为:
(一)新发大要案件多
近年来,银行界接二连三发生多起高达几百万元、几千万元乃至几亿元以上大案要案被曝光,震惊全国,令人触目惊心,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二)涉案人员层次高
几年来,商业银行系统高级管理岗位手中掌握着人、财、物经营决策或管理大权,涉案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有上升的趋势。
(三)作案手段多样化
作案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内外勾结骗取贷款、以贷谋私,接受贿赂;利用职务之便对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包装”,帮助套取银行资金,从中非法牟利;伪造凭证支取现金予以贪污;吸收存款不入帐挪作他用;利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处理之机实施犯罪;被社会人员腐蚀拉拢等共同作案等等。
(四)发案部位集中
金融机构犯罪案件越来越集中在直接与货币资金打交道的要害岗位上,如多数集中在会计、出纳、储蓄岗位、证券交易及主任(行长)等要害岗位。

Ⅶ 贷款诈骗罪在犯罪手段方面的特点如何认定贷款诈骗罪的数额请大家帮帮我!万分感谢!!

你好,北京律师团为您做如下专业回答:
1.首先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素.其中第193条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我想这个应该很好理解,不需要我再解释了.
2.至于你所说的这个数额,可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分别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金额分别是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贷款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
如不懂,请继续追问,谢谢

Ⅷ 论述经济犯罪的特点

经济犯罪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贪利性大多数经济犯罪都具有非法牟取经济利益的目的,犯罪人为了一己之利,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侵吞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财产,损害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同时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二、法定性经济犯罪是法定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三、双重违法性经济犯罪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犯罪,它既违反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的法律,又触犯刑律;既侵害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经济利益,又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四、复杂性经济犯罪由于发生在市场经济运行领域,市场经济运行领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动态领域,其中围绕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形成的纷繁复杂的经济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部门。五、智能性经济犯罪的行为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很多人甚至具有丰富的经济、财税、贸易、会计或者法律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长期从事经济活动的经验。

阅读全文

与消费贷款犯罪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20年农村宅基地贷款额度 浏览:449
公司能不能缴纳异地公积金贷款 浏览:375
江阴创业担保贷款电话 浏览:331
房子被公证了能不能抵押贷款 浏览:257
苏州支持上海公积金贷款 浏览:762
上海学区房老破小贷款 浏览:206
创业担保贷款担保人风险 浏览:238
给农村贷款 浏览:737
手机贷款app违法吗 浏览:758
河南农村信用社贷款漏洞多 浏览:83
永州公积金贷款利率是多少 浏览:162
买卖房过户有贷款公司 浏览:432
好贷款的小额平台有哪些 浏览:100
天融小额贷款怎么样 浏览:902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宅基地贷款吗 浏览:703
房贷有贷款可以过户吗 浏览:481
农村信用社贷款多年没还咋办 浏览:440
农村信用社贷款能年底一次还吗 浏览:253
以购车过户贷款不批怎么办 浏览:52
刚换工作买房子贷款收入证明 浏览: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