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贷款对象 > 企业向个人贷款利息调整说明

企业向个人贷款利息调整说明

发布时间:2021-07-09 06:35:52

① 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如何处理 税务

企业(债务人)向个人(债权人)支付利息时有个问题比较棘手,就是个人(债权人)不能开具发票。企业若不能取得发票,意味着利息费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汇算清缴时需做纳税调整处理。
个人(债权人)虽不能开具发票,但可通过税务代开发票。企业(债务人)可以要求个人(债权人)到当地税务申请代开发票,此类事项税务能代开名目为“资金使用费”的发票。
针对资金使用费,税务只能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征收率3%,税额需由个人(债权人)先行缴纳,并需同步缴纳附加税。此外,代开发票时个人(债权人)需就取得利息收益预缴1.5%的个税,其余个税由企业代扣代缴。现在已有部分地市税务给个人代开发票时,已经不要求个人预缴个税了;如果税务不要求不预缴,个税将由企业全部代扣代缴或预扣预缴。

② 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该如何支付

我理解的是,根据企业同个人的借款协议来定利息,至于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支付利息并符合税收的规定,就目前而言,每个地方的是情况不一样的。同时,对于支付给个人的借款利息是否可以税前扣除,到目前为止,国家税务总局没有统一的文件来说明,但可以以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情况作一个纵向对比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来执行。

有的地方对企业支付给个的利息支出规定是不能税前扣除的,如《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2008年涉税业务之一的通知》(大地税函[2008]36号)第一款第二条“企业向个人借款发生的利息处理问题 企业向个人借款支付的利息,一律不得税前扣除。各基层局不得为贷款个人代开发票” 。

有的地方对企业支付给个的利息支出规定是可以按一定条件税前扣除的,如《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冀地税函[2009]9号)第一条“非金融企业向个人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扣除问题 非金融企业向个人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按照不超过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部分准予扣除”。

从实际来考虑,企业支付给个人借款利息到税务局开票也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开票的项目里面很难你填一个“个人资金占用利息支出” 或其他的什么名目。企业至多也就开一张现金支票给对方(当然,企业得为其支付给个人的利息按2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叫个人写个收据、签个字、按个手印之类的。

有关这个问题,不以上述分析定论,具体事宜你还是咨询当地税务机关。

③ 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如何处理

一、应缴或应扣缴相关税收规定
(1)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7]656号)“扣缴义务人将属于纳税义务人应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通过扣缴义务人的往来会计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权随时提取。在这种情况下,扣缴义务人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配到个人名下时,即应认为所得的支付,应按税收法规规定及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时间为其计提应付利息时;二是借款利息不同储蓄存款利息,借款利息不享受储蓄存款利息免税的的规定。
(2)营业税 首先,个人取得的对外借款利息收入应当缴纳营业税。其次,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关于营业税扣缴义务人的规定,支付借款利息的企业,并没有义务代扣代缴营业税。
(3)印花税 企业与个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借款合同的征收范围,因此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企业支付个人借款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规定,准予扣除:
(一)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备非法集资目的或者其他违反法规的行为。
(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三、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免于加收滞纳金的特殊规定 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的原则,对于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均不得向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加收滞纳金。因为滞纳金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占用国家税款所做的补偿,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则不存在占用的问题,而纳税人在未知的前提下也不应当加收滞纳金。 四、其他涉税问题 企业向个人支付借款利息除涉及到以上所列的相关税收政策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取得合法有效凭证。企业在支付借款利息时,应当向取得利息的个人索取正规税务发票。这样,地税机关在向取得利息的个人开具发票时,自然会扣缴相关税款。企业取得了支付利息的发票,就能把支付的利息在税前扣除。
(2)税前扣除的借款合同应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要求,即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3)将借款用于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列支。

④ 企业支付个人借款利息应如何处理

一、应缴或应扣缴相关税收规定 (1)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7]656号)“扣缴义务人将属于纳税义务人应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通过扣缴义务人的往来会计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权随时提取。在这种情况下,扣缴义务人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配到个人名下时,即应认为所得的支付,应按税收法规规定及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时间为其计提应付利息时;二是借款利息不同储蓄存款利息,借款利息不享受储蓄存款利息免税的的规定。 (2)营业税 首先,个人取得的对外借款利息收入应当缴纳营业税。其次,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关于营业税扣缴义务人的规定,支付借款利息的企业,并没有义务代扣代缴营业税。 (3)印花税 企业与个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借款合同的征收范围,因此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企业支付个人借款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规定,准予扣除: (一)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备非法集资目的或者其他违反法规的行为。 (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三、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免于加收滞纳金的特殊规定 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的原则,对于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均不得向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加收滞纳金。因为滞纳金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占用国家税款所做的补偿,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则不存在占用的问题,而纳税人在未知的前提下也不应当加收滞纳金。 四、其他涉税问题 企业向个人支付借款利息除涉及到以上所列的相关税收政策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取得合法有效凭证。企业在支付借款利息时,应当向取得利息的个人索取正规税务发票。这样,地税机关在向取得利息的个人开具发票时,自然会扣缴相关税款。企业取得了支付利息的发票,就能把支付的利息在税前扣除。 (2)税前扣除的借款合同应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要求,即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3)将借款用于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税前列支。

⑤ 公司向个人借款和还款流程

1、个人借款的合同签订

一般来说,企业所需要的款项较为巨大,所以企业向个人借款,不能像平日里打个借条就可以顺利完成的。为了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和方便审查,合同签订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流程。

合同签订需要严谨,除了明确借款期限和借款利息外,借款合同中还必须注明借款的用途必须是用于公司正常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企业与个人借贷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这也是利息费用能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最基本前提。

2、个人借款的合法性

《关于审理借贷案件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也就是说,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个人借款是可以适当提高利率的。这也变相的说明了国家对于企业向个人借款的情况,是给予支持的。

3、个人借款的税务问题

只要是取得收益,必然避免不了纳税问题。《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借款所获得的利息,应当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这就说明了个人借款给非金融企业,其取得的利息性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4、个人借款的账务处理

一旦企业向个人进行融资,企业需要将之确认为债务。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我们所说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主要是指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才用到的科目。而企业向个人融资,我们一般记为“其他应付款”,以此来处理。一般情况下,整个账务分为三部分:

(1)企业向个人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个人借款

(2)企业向个人还款时:

借:其他应付款——个人借款

贷:银行存款

(3)这里需要注意一下,企业向借款人支付利息时,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其处理为:

借:财务费用——借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代扣个税

(5)企业向个人贷款利息调整说明扩展阅读:

公司与老板个人借款的,公司与老板之间形式了债务关系,公司应该以其资产偿还老板的借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案例示范

案例一:公司法人以个人名义借款,所借款项未用于公司经营,公司无需担责。

刘某是A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曾于2016年12月10日向王某借款100万元,并签订了书面借款合同。借款于2017年12月9日到期后,刘某未履行还款义务,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刘某和A公司承担还款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刘某虽是A公司的法人,但王某并无任何证据证明刘某是以A公司法人代表的身份借款,所借款项也并未用于公司的任何经营活动,因此该债务是刘某的个人债务,与A公司无关。故,法院最终判决A公司无需承担还款责任。

案例二:公司法人以个人名义借款,所借款项用于公司经营,公司和法人需共同担责。

李某是B咨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担任总经理职务。2016年11月25日,李某以个人名义和蔡某签订书面借款合同,约定李某为公司资金周转需要向蔡某借款100万元,借款期限一年。当天,蔡某按照李某要求将借款转入B公司的银行账户。

借款期满后,李某未向蔡某履行还款义务,蔡某遂将李某和B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庭审中,B公司辩称该借款系李某个人债务,与B公司无关。

法院认为:结合双方签署的借款合同中关于借款用途的说明“因资金周转需要”、蔡某当天借款转入B公司账户等因素综合考虑,借款合同虽以李某个人名义,但李某系公司总经理、所借款项用于公司的经营,故B公司的辩称缺乏依据。故最终判决:李某和B公司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例: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特殊的“主体”,若以个人名义签署借款合同,并非所有的债务均与公司无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所借款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出借人请求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由此看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以个人名义向他人借款,所借款项的用途十分关键,一旦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那么公司将很可能需要和法人共同承担责任。

就目前的实践来说,常有公司法人或负责人为公司的发展而到处借款的案例,对于公司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管理或限制好这类“特殊主体“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反,对于出借人而言,一旦涉及公司法人的借款纠纷,如何确定具有还款义务的主体对于保障自己的利益至关重要。

⑥ 银行调整利息,企业如何确定调整贷款利率

一、贷款期间利率调整的依据主要有两条:
1、人民银行(央行)发布的利率调决定;
2、合同中的利率条款约定。如果是固定利率,则无论央行如何调整利率,约定固定利率的贷款利率不作调整;如果是浮动利率,则按合同中约定的调整时间及央行调整的利率进行调整。
二、利率调整后的利息计算:按合同约定的调整时间,以上期的剩余本金、贷款剩余期限、新利率进行重新计算。
如房贷:贷款50万元,期限15年,年利率7.05%,按等额本息法还款,计算出来的月还款额是4508.13元;还款一年半后(18个月),央行对贷款利率进行了调整,年利率调整为6.90%,经计算,此时该房贷的剩余本金为470271.64元,剩余期限为13年半(162个月),新利率为6.90%,计算后新的月还款额为4469.44元。如果调高到7.30%,经计算,新的月还款额4573.02元。
房贷利率的调整一般是一年一次,时间为每年的1月1日(中国银行对年对日、按满一年调整),调整时,按上年央行最后一次调整的利率为准,如果上年央行对贷款利率没有调整,仍然按原利率执行;如果过了1月份央行作出了调整决定,该房贷的利率调整要到明年的1月1日、按当年央行最后一次调整的利率进行调整。

⑦ 企业向个人借款的利息怎么处理

不能抵扣,如果抵扣就要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才能抵扣。
如果计入了财务费用,到年底汇算清缴时,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⑧ 公司向个人借款利息税怎么算

利息税是5%,单位只要在计付利息时代扣代缴税款就行了,然后和个人所得税一样,按月进行申报,并按期缴纳税款就行了。

但要注意,借款利息不得超出银行同期利息,超出部份是要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

(8)企业向个人贷款利息调整说明扩展阅读:

利息税指香港地区对获得利息收入的人征收的一种税。征税范围包括在香港来自债券、房地产的典当、抵押借据、存款、借款、暂支或其他债务所获得的利息,除另有规定免税外,都应当按规定征税。确定利息来源的方法分提供信贷检验法和操作检验法两种。

前者适用于对营业和个人利息来源的确定,即根据贷款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的地点来确定其利息的来源; 后者适用于对银行和金融机构利息来源的确定,即根据进行交易并由此赚取实质盈利的地点确定其利息的来源。

中国的利息税始于1950年,当年颁布的《利息所得税条例》规定,对存款利息征收10%(后降为5%)的所得税,1959年利息税停征,

1999年11月1日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再次恢复征收,税率为20%,2007年8月15日税率由20%降至5%,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利息税。

⑨ 企业向个人贷款的利息多少

请问您的企业效益好么?要是效益好的话可以借,但是通常都是集资行为。利息按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以下都是可以的。但是超过4倍就不受法律保护了。大概3600左右吧

⑩ 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税法上有什么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因此自然人借款可比照向非金融机构借款,按此规定,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利息支出是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的,需要企业的自有资金解决。

(10)企业向个人贷款利息调整说明扩展阅读

企业借款利息记账

在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在进行短期借款,以短期借款为例,来进行一下借款利息的记帐。比如,一家企业向工商银行进行借款,款额是100万,时间是三个月,利率是9%,财务人员进行做账处理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当取得借款时,可以计入银行存款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100万,同时,计入短期借款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100万。当产生利息可以进行计提利息,也可以不做计提的利息,到期的直接支付款项有两个方面。

一是如果不计提利息的话,在到期以后可以在直接支付时计入短期借款的借方,金额是100万,计入财务费用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2.25万,计入银行存款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102.25万。

二是如果要按月来进行计提利息时,在第一个月预提利息时可以计入财务费用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0.75万,计入应付利息或是预提费用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0.75万,以第一个月为例,连续几个会计分录都是一样;

当到期要进行归还借款利息时,可以计入短期借款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100万,计入应付利息或是预提费用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2.25万,同时计入银行存款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102.25万。

阅读全文

与企业向个人贷款利息调整说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积金贷款放款后账户余额 浏览:963
生源地助学贷款好找工作 浏览:203
父母有社保能贷款买房 浏览:746
贷款余额过高 浏览:564
农行贷款后可以办理什么卡 浏览:436
怎么查自己网上贷款了吗 浏览:183
餐饮无息贷款需要几个担保人 浏览:553
按揭贷款资料入不了银行系统 浏览:866
绵阳房产抵押贷款利率 浏览:86
网上贷款和信用卡的区别 浏览:998
一套房和二套房的贷款要求 浏览:180
手机公积金怎么贷款 浏览:442
妻子手机网贷多会影响丈夫贷款吗 浏览:444
卖房子需要还完贷款 浏览:647
湘乡贷款公司电话号码 浏览:593
农村跟农商是不是两个银行贷款 浏览:586
全款房抵押给银行了还能贷款吗 浏览:627
做贷款的工作经历 浏览:197
公司还贷款又借出来分录 浏览:980
银行贷款所在公司要承担责任 浏览: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