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把公積金余額都提取出來,一年後還能申請公積金貸款嗎
您好,請問您准備在哪個城市辦理貸款呢?需要辦理一手樓貸款還是二手樓呢?
不同城市公積金貸款的規定不一樣,您可以聯系當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詳細了解情況。
(如果需要業務咨詢,您可以咨詢「客服在線」https://forum.cmbchina.com/cmu/icslogin.aspx?from=B&logincmu=0。感謝您的關注與
支持!)
② 住房公積金提取後還可以貸款嗎
當然可以啊,前提是你必須繼續繳納公積金,如果公積金斷繳的話,是不能辦理公積金貸款的。
③ 公積金取過一次之後還能貸款么
公積金取過是可以貸款的,即使公積金存儲卡內無余額也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
根據公積金管理處規定,借款人建立住房公積金賬戶12個月(含)以上,同時足額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12個月(含)以上(正常繳存包括按月連續繳存、預繳、補繳住房公積金),且申請貸款時處於繳存狀態即可辦理公積金貸款。其中,無論是否提取過公積金,公積金繳存卡是否有餘額都不會影響日後的公積金貸款申請及辦理相應其它事宜。
④ 住房公積金提取後,還能貸款買房么
住房公積金提取後還可以貸款,但不能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
若是提取的公積金是用於支付房貸的,那麼再貸款可能就會算做二套房。但是否算二套這取決於第一套房貸款是否還清和當地是否落實公積金新政策,即結清貸款再買算首套。
相關規定如下,
第一,貸款已還清,當地未落實公積金新政,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算二套。
第二,貸款未結清,不管當地是否落實公積金新政,都算二套。
住房公積金,是指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和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對等繳存的長期住房儲蓄。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律法規全書:含相關政策》
⑤ 我有公積金一年繳費之後都取出來了現在一年半沒繳,有工作能用公積金貸款嗎
住房公積金貸款審批程序
一、審批依據
1、《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2、《濟南市住房公積金貸款管理辦法》(試行)
二、受理范圍及申報材料
(一) 受理范圍
1、借款人已累計繳存住房公積金12個月以上,連續繳存6個月以上;
2、已交付所購住房全部價款30%以上的首付款;
3、具有合法的購房合同或協議;
(二)申報材料
1、商品房住房公積金貸款需提供的材料
(1)借款人及參貸人(共同還款人、擔保人)的居民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和共同還款承諾書;
(2)婚姻狀況證明(已婚的提供結婚證復印件,其他情況由所在單位或派出所出具證明);
(3)合法的商品房購房合同或協議;
(4)借款人及參貸人所在單位提供的個人資信證明;
(5)借款人已交付不低於30%購房款的有效憑據;
(6)有效的擔保證明;
(7)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期房樓盤,必須是由開發商與受委託銀行簽訂按揭協議的樓盤,借款人可通過按揭銀行辦理貸款手續。
2、二手房公積金貸款應提供的材料
二手房辦理是以現房做抵押擔保,在提供上述資料基礎上須補充以下資料:
(1)賣方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
(2)房產證原件和復印件;
(3)由管理中心認可的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
(4)貸款額度不得超過評估價的70%
(5)由管理中心認可的中介機構與買賣雙方簽訂的三方協議;
(6)由區級以上房產交易部門進行抵押登記。
二手房公積金貸款可到公積金審批大廳或受委託銀行辦理。
3、單位集資建房公積金貸款應提供的材料
單位集資建房原則上由單位集中辦理,集資建房因其特殊性,單位在向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請時應提供以下資料:
(1)發展計劃委員會的立項批復;
(2)國有土地使用證;
(3)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4)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5)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材料審批通過後,公積金管理中心與集資建房單位按照擔保法的有關規定簽訂《協議書》或《擔保合同》。
單位集資建房由個人提出貸款申請,借款個人應持規定的相關材料,到公積金管理中心或銀行辦理。
三、貸款辦理程序
1、借款申請人向受委託銀行領取並如實填報《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審批表》,同時附上述規定的全部材料報送受委託銀行。受委託銀行對借款人填報的《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審批表》和所提供的材料進行認真調查、核實,確保內容完整規范、證件齊全有效、材料真實合法。
2、受委託銀行對借款人的各種證件、資料審查合格後,簽署意見並註明時間報送管理中心。
3、管理中心收到申請材料後按照三級審批制度先由信貸經辦人員對借款人的資信狀況進行考察、測算、核實,簽署意見,經信貸業務處室負責人審查後,報管理中心分管負責人批准。然後向受委託主辦銀行出具《委託貸款通知書》,明確貸款的對象、金額、期限、利率等內容,同時將委託貸款資金劃入主辦行賬戶。對不符合貸款條件的,由受委託銀行通知借款申請人並說明原因。
四、貸款辦理時限
各經辦銀行自收到住房公積金貸款申請人所提供的手續齊全材料起,至貸款發放到位的整個過程不超過15個工作日。其中:在客戶提交完備材料後,由各經辦銀行初審的時間不超過2個工作日,並在初審合格後的當日(市區外次日)將申請材料報送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審批並劃撥資金的時間不超過5個工作日;各主辦銀行要在1個工作日內將委貸資金劃至經辦銀行;各經辦銀行與客戶簽訂《借款合同》、《抵押合同》的時間不得超過5個工作日;經辦銀行向開發商或集資建房單位劃撥資金的時間不超過1個工作日。
五、收費標准:不收費。
⑥ 住房公積金提取後對以後的貸款有什麼影響嗎
會影響以後公積金貸款的額度。
1.只是提取過公積金,而沒有使用公積金貸款,那麼名下無房買房使用公積金貸款,可以按照首套房貸的標准辦理。
可以看出公積金貸款認定的標准和提取公積金貸款是無關的,也就是如果要想按照首套公積金貸款買房,必須是(家庭)名下無房無公積金貸款記錄。但是,雖然提取公積金不影響公積金貸款的次數,但是對於公積金貸款也是同樣有影響的;最直接的就是影響了公積金貸款的額度。
(6)公積金取出來後過一年又交還能貸款擴展閱讀
1、符合公積金提取的銷戶提取的條件
(1)離退休:離退休證或勞動部門的相關證明、提取人身份證;
(2)戶口遷出本市:公安部門出具的戶口遷出證明、提取人身份證;
(3)出國定居:戶口注銷證明;
(4)喪失勞動能力且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部門提供的職工喪失勞動能力鑒定及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提取人身份證;
(5)進城務工人員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提供戶口證明和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
(6)職工在職期間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刑期期滿時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應當提供人民法院判決書;
(7)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應當提供職工死亡證明若其繼承人、受遺贈人提取的,還需提供公證部門對該繼承權或受遺贈權出具的公證書或人民法院做出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
2、公積金提取條件: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
(一)購買自住住房的,提供購房合同、協議或者其他證明;
(二)購買自住住房的,提供建設、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或者其他證明文件;
(三)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提供規劃行政等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或者其他證明文件;
(四)退休的,提供退休證明;
(五)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提供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鑒定證明和終止勞動關系證明;
(六)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後,未重新就業滿五年的,提供未就業證明;
(七)出境定居的,提供出境定居證明;
(八)戶口遷出本省行政區域的,提供遷移證明;
(九)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提供購房貸款合同;
(十)支付房租的,提供工資收入證明和住房租賃合同;
(十一)進城務工人員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提供戶口證明和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
(十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規定提取的其他情形。
⑦ 住房公積金取出來後還能貸款嗎,有什麼影響
可以。申請人之前提取過一次住房公積金,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但不能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
一般來說,公積金是不能用來不能支付首付款,不過在買房以後,購房人能拿著自己的《購房合同》以及購房發票等材料去辦理支取。
假如申請人確實手中沒有足夠的錢支付首付款,需要提取公積金賬戶中的余額來支付;申請人只能先向親戚朋友借錢付了首付,拿到相關證件後辦理貸款,然後再提取公積金賬戶余額還借款。
提取過公積金用於支付房貸,再貸款可能算二套房,是否算二套這取決於你的第一套房貸款是否還清和當地是否落實公積金新政策即結清貸款再買算首套。
1、貸款已還清,當地未落實公積金新政,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算二套;
2、貸款未結清,不管當地是否落實公積金新政,都算二套。
所以,想要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如果對貸款信息有不確定因素考慮,可以在辦理貸款前,先到當地銀行詳細咨詢了解。
(7)公積金取出來後過一年又交還能貸款擴展閱讀:
(1)普遍性,城鎮在職職工,無論其工作單位性質如何、家庭收入高低、是否已有住房,都必須按照《條例》的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
(2)強制性(政策性),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的,住房公積金的管理中心有權力責令限期辦理,逾期不辦理的,可以按《條例》的有關條款進行處罰,並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福利性,除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外,單位也要為職工交納一定的金額,而且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利率低於商業性貸款;
(4)返還性,職工離休、退休,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戶口遷出或出境定居等,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將返還職工個人。
2017年5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全國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238.25萬個,實繳職工13064.5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2.98%、5.42%,新開戶單位31.81萬個,新開戶職工1612.87萬人。
參考資料:住房公積金-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