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積金貸款後 裡面的錢是可以用來抵月供嗎
可以辦理公積金月沖還貸。
月沖,即逐月還款法,指每月直接從委託人公積金賬戶中提取用於歸還當月貸款本息的辦法。提取的公積金金額不足時,委託人應及時補足其還款金額。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沖公積金的貸款本息,而且還可以沖商業性的貸款本息。
注意:如果客戶選擇一次性還款法的話就不能選擇逐月還款法了,兩者只能二選一。但是,如果今後想要改變沖還貸方式的話,客戶只需到自己貸款銀行辦理變更沖還貸方式就可以了。
(1)公積金貸款後能不能每月抵扣擴展閱讀:
用公積金貸款買房的正確步驟
1、借款人需要按照當地公積金貸款的相關規定向公積金管理中心提交貸款申請,並且提供貸款所需的資料。
2、公積金管理中心在接到貸款申請人的申請之後,會對借款人的資格、貸款額度、貸款期限、貸款資料等信息進行審核,並給出意見。
3、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初審結束之後,公積金貸款的承辦銀行會對借款人進行貸前資信調查。也就是查看貸款申請人的個人徵信報告,在調查完畢後,貸款銀行會提出意見,並填制《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及組合貸款調查審批表》送有關人員審批。
4、簽訂了借款合同之後,借款人需按照要求辦理保險和抵押登記手續,由此而產生的費用將由借款人自己承擔。抵押登記要去當地的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住宅是80元/套的收費價格。
5、貸款承辦銀行在確認抵押登記已辦妥、借款合同生效後,按合同約定日期將貸款轉入借款人與售房人共同指定的賬戶,並將放款回單寄送給借款人。
Ⅱ 夫妻倆用公積金貸款買房,兩個人每個月的公積金進賬可以抵扣月
公積金不可以直接抵扣月供的,符合購房貸款償還本息提取公積金條件的職工或其配偶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在貸款期限和償還額度內的,按以下條件提取:
(1)職工或其配偶償還商業貸款本息的,在還款期限內每年可提取一次。首次提取且符合首付款提取條件的,提取額度不超過首付款額度,以後各次提取,不超過對應時段已償還的貸款本息額。首次提取但不符合首付款提取條件的,首次及以後各次提取額度,不超過對應時段已償還的貸款本息額。
(2)職工或其配偶償還公積金貸款(含組合貸款)本息的,在還款期限內每年可提取一次。職工、配偶及參貸人提取金額之和不超過對應時段已償還的貸款本息額。
(3)職工或其配偶償還公積金貼息貸款的本息的,在還款期限內每年提取一次。職工、配偶及參貸人提取金額之和不超過對應時段已償還的貸款本息額。公積金貼息貸款未還清前,不能以其他條件辦理提取(銷戶性提取除外),職工當次可提取額度不超過對應時段已實際還款額度。
Ⅲ 公積金貸款每月還款從公積金賬戶扣除嗎
公積金貸款每月還款可以從公積金賬戶扣除,但是也可使用現金支付或是銀行的儲蓄賬戶。
還款方式
根據貸款銀行與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約定,借款人應在貸款發放後的次月按月還款,具體方式有兩種,由借款人自行選擇:
1、每月1-20日到貸款銀行用現金償還貸款本息;
2、委託貸款銀行代扣償還。借款人與貸款銀行簽訂《代扣還款協議書》,並辦理個人還款儲蓄卡。借款人可以一次預存多個月份的還款金額,或在每月20日以前就近在銀行儲蓄所存入足額的還款金額,由銀行直接從借款人儲蓄帳戶中扣劃應還貸款本息。
(3)公積金貸款後能不能每月抵扣擴展閱讀:
公積金貸款的還款規定:
借款人需在每月20日前按照貸款還款計劃表上的本息金額將款項存入己開立的活期存摺(信用卡)中,20日晚由代辦銀行予以扣收,未及時存款或存款余額不足的從21日開始按罰息利率計算並收取滯納金。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扣款後的帳戶余額要在 10元以上,否則銀行的扣款系統將按存款不足視為逾期而收取滯納金。
網路-住房公積金貸款
Ⅳ 每個月繳納的公積金可以抵月供嗎
每個月繳納的公積金可以交月供,但是商貸是需要把住房公積金賬戶里的余額取出才能還房貸的。
以鄭州住房公積金為例,根據鄭州住房公積金中心下發的《住房公積金提取明白卡》第三條 償還住房貸款提取住房公積金, 職工償還自住住房貸款本息的,可申請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
提取金額不能超過上次提取至本次提取期間已歸還的貸款本息。提取金額不足的,購房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共有人可申請提取本人的住房公積金。
償還銀行住房貸款本息提取所需材料:提取人的身份證;《鄭州住房公積金提取申請表》;提取人的住房公積金聯名卡;借款合同;購房合同(二手房需提供《房屋所有權證》、《契稅證》);已歸還貸款本息明細單。
(4)公積金貸款後能不能每月抵扣擴展閱讀:
一般公積金沖還貸方式有兩種具體介紹如下:
一、一次性還款法:是指每年一次向受託行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一次性沖還貸款本金,並按照沖還貸後的剩餘貸款本金和還款期限重新計算月還款額。一次性沖還貸後,每月的還款需要使用客戶的自有資金,不使用公積金帳戶里的錢。
二、逐月還款法:是指每月直接從委託人公積金賬戶中提取用於歸還當月貸款本息的辦法。提取的公積金金額不足時,委託人應及時補足其還款金額。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沖公積金的貸款本息,而且還可以沖商業性的貸款本息。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客戶選擇一次性還款法的話就不能選擇逐月還款法了,兩者只能二選一。但是,如果今後想要改變沖還貸方式的話,客戶只需到自己貸款銀行辦理變更沖還貸方式就可以了。
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二十七條申請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應當提供擔保。
第二十八條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保證住房公積金提取和貸款的前提下,經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批准,可以將住房公積金用於購買國債。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不得向他人提供擔保。
第二十九條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應當存入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受委託銀行開立的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專戶,用於建立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准備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管理費用和建設城市廉租住房的補充資金。
第三十條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管理費用,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按照規定的標准編制全年預算支出總額,報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批准後,從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中上交本級財政,由本級財政撥付。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管理費用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按照略高於國家規定的事業單位費用標准制定。
第二十五條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的,所在單位應當予以核實,並出具提取證明。
職工應當持提取證明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日內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準提取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託銀行辦理支付手續。
第二十六條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在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時,可以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准予貸款或者不準貸款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准予貸款的,由受委託銀行辦理貸款手續。
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風險,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承擔。
Ⅳ 公積金逐月抵扣還貸是怎麼操作的
住房公積金逐月還貸注意事項:
1、從逐月提取公積金還貸協議書生效後,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採用報賬制方式,根據貸款人上個月在委託銀行的還款金額,如果上月繳存住房公積金額少於其上月應還款本息額的,這中間的差額由貸款人在原還貸卡上補足;
2、如果上月繳存住房公積金額大於其上月應還款本息額的,以上月應還款本息額相同的金額從貸款人的住房公積金賬戶中直接劃轉至貸款人還貸卡上。
3、公積金逐月還貸是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實行的便民服務措施。住房公積金逐月還貸利用貸款人每月繳存的公積金來還款,但是在整個還貸期間,如果還款計劃不變,那麼貸款人所需償還的貸款利息是沒有減少的,因此住房公積金逐月還貸比較適合希望減輕月還款壓力的職工;
總而言之,住房公積金逐月自動還貸是比住房公積金逐月手動還款的方便,因為住房公積金手動還款要自己去銀行還款。
(5)公積金貸款後能不能每月抵扣擴展閱讀:
住房公積金是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是住房分配貨幣化、社會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國家法律規定的重要的住房社會保障制度,具有強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單位和職工個人必須依法履行繳存住房公積金的義務。
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以及單位為其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實行專戶存儲,歸職工個人所有。這里的單位包括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
Ⅵ 公積金貸款成功後,每月交納的住房公積金可不可以抵扣一部分按揭
可以的。
這個需要去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
按月提取償還公積金貸款就可以了。
Ⅶ 買房公積金貸款後,公積金可不可以每月抵扣部分還款如可以請問是什麼流程辦理
你好!
不可以的,因為公積金貸款必須按合同規定的時限還貸,而公積金的領取須要憑個人申請取領公積金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連同住房貸款合同、住房貸款憑據和貸款還貸憑證到公積金管理處辦理審批手續後才能領取,而且一年只能申請領取一次。
打字不易,採納哦!
Ⅷ 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後,每月扣除的公積金可以用來還房貸嗎
如您在深圳市的中國銀行辦理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您應按照住房公積金借款合同約定的還款時間、還款方式償還公積金貸款本息。公積金貸款利息的具體計算方法應當在住房公積金借款合同中予以明確。、您可以按照《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繳存管理規定》,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余額,用於償還公積金貸款或公積金組合貸款。、申請人的父母沒有作為共同申請人但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可以申請為共同還款人,扣減其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的余額用於提前償還職工的公積金貸款或公積金組合貸款中的公積金貸款部分,每年扣減一次。、住房公積金借款合同約定的到期日前,您可以辦理公積金貸款或公積金組合貸款中的公積金貸款部分的部分提前還款或提前結清貸款。 因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針對辦理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政策及要求存在差異,需要請您詳詢公積金貸款業務經辦網點或者咨詢當地公積金管理中心。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