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5歲兒子借貸款做父母的給不給還,還了是不是縱容他,不還會不會犯法
25歲已經成年。已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夠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借貸合同屬於民法通則調整的范圍。如果沒有欺詐的故意,數額不是巨大,一般不會觸犯刑法。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平時就這樣是這次是有特殊的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孩子就這樣,那就能光慣著他,父母可以不用替他還。如果說確實有特殊的原因,父母疼孩子願意幫助孩子也可以拉孩子一把,畢竟如果進入失信名單,以後就很不方便。取消也不是很容易。
❷ 子女已成年在網上貸款父母有沒有責任和義務幫其還款
沒有責任和義務。
成年了就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就要對自己的民事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其所欠的債務就要由其自己承擔。父母沒有責任和義務為其還債。
❸ 子女欠貸,無力償還,父母有義務替其還款嗎
從法律角度看,是沒有的,父母把孩子撫養滿18周歲就完成了義務,所以任務單位不能扣除父母的錢抵債,但從情感方面父母看不子女受苦,一般有能力都會替子女還債。
❹ 子女借貸後父母要幫他還嗎
我們說子女如果18歲未滿,也就是說還是未成年的話,那麼他要借貸的話,父母是有必要去幫他還的,因為父母是他的監管人,監管人監管孩子,孩子出了故障的話,那麼見國人是需要付出相應責任的。
但是我們如果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非常有自己的主見了,他這個時候借貸了,那麼就和父母無關了,自己的借貸是和自己的信用有關,那麼就必須按照要求歸還相應的借貸的一些欠款
❺ 父母欠銀行貸款不還,子女會受到哪些影響
父母欠銀行貸款不能歸還,屬於個人行為,對其子女貸款、上學、就業、參軍等沒有影響。但欠債人子女在繼承遺產時,必須先償清債務,才能繼承遺產。
貸款人不能按期歸還貸款,將會產生的後果:
1、首先銀行會不斷電話催收貸款,電話無果則工作人員直接上門拜訪;
2、直接從貸款人在貸款銀行的結算賬戶扣收貸款本息,並凍結該結算賬戶的對外支付;
3、如果貸款人有抵押擔保物在銀行,銀行有權通過合法途徑拍賣處理抵押擔保物;
4、如果該筆貸款有擔保人的,銀行有權向擔保人追索貸款本息及相應費用;
5、經催收後無果的,銀行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保全銀行貸款本息。
6、如果貸款機構起訴到法院勝訴之後,在貸款人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決,會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7、法院在受理強制執行時,會依法查封貸款人名下的房產、車輛、證券和存款;
8、貸款人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又拒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則有逾期還款等負面信息記錄在個人的信用報告中,並被限制高消費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會被司法拘留。
(5)子女貸款父母拿走不幫還擴展閱讀:
修訂
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
根據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
❻ 父母貸款還不上要子女還嗎
父母貸款還不上,讓子女還,如果子女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條件幫父母還貸款也是理所應當的,因為父母把你養大了,你有能力了,幫助父母盡孝心,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養你小了,你也應該養她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你有這種情況下,應該去幫助父母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理所應當的事,也是作為一個子女應該去做的事情,也是責任和義務,在你有條件的情況下,就去幫他把貸款還上吧,這樣老人心裡也得到了安慰,你也盡了做子女的義務和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