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什麼意思
1、定價基準轉換為LPR,其期限品種是依據原合同的借款期限確定;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轉換完成後不能再次轉換。
2、按照央行文件規定,原貸款戶的zd利率與去年12月的LPR(4.80%)的「差值」,就是轉換後要加的基點。你加了83.5個基點,說明你的原利率比LPR高83.5個基點(0.835%),應該是5.635%。
Ⅱ 存量浮動利率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後生效時間
轉換申請提交後實時生效。如有共同借款人,則全部共同借款人均完成確認後實時生效。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Ⅲ 買房貸款的各位,你們收到銀行簡訊,提醒什麼存量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你們轉換了
房貸轉換不是強制性的,借款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原來的固定利率,或轉換成LPR利率。此次批量轉換范圍包括2020年1月1日前已發放的和已簽訂合同但未發放的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個人住房貸款(含個人商用房貸款,不包括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公積金貼息貸款)。
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相應期限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從轉換時點至此後的第一個重定價日(不含),執行的利率水平等於原合同最近的執行利率水平。
(3)量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擴展閱讀:
不管是固定利率還是LPR,都是存在著利率風險的。如果借款的期限比較短,以前的房貸利率又較高的話,可以選擇轉換成LPR利率,這樣房貸利率月供就會有所減少,即便未來LPR上升,也可以提前還款。
對於期限較長、以前貸款利率本身很低的,可以選擇固定的房貸利率,這樣月供成本鎖定,可以更好地安排個人的家庭收支情況。
Ⅳ 存量浮動利率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為LPR
我認為選擇加點比較好。具體要根據你自己判斷,就現階段是轉換比較好,現在貸款基準利率為4.9%,2020年2月的LPR為4.75%,換了之後可減少月供。且目前近幾年的趨勢看,利率呈現下降趨勢,,你的貸款還剩6年,6年內利率上漲的概率比較小,換成LPR是劃算的。當然,一旦選定就不能更改,也存在將來較長時期利率上升的風險。
兩種方式選擇,原來還款方式是按照「基準利率+浮動比例」計算,基準利率是可變的,浮動比例是不變的;新的方式是按照「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加浮動點數」計算,LPR是可變的,浮動的點是不變的。根據人民銀行〔2019〕30號公告,個人房貸轉換前後利率水平保持不變。按新的選擇你的利率應該表達為:LPR+浮動點。轉換後到第一個重定價日前,房貸利率與原來相同;從第一個重定價日起,房貸利率就會變成「當時最新的5年期以上LPR+浮動點」;以後每個重定價日都以此類推。
LPR是個變動數,對比上述方式,現行基準利率為4.9%,很明顯,判斷未來5年期以上LPR比4.9%高,就可選擇原來的還款方式;反之,如果判斷未來LPR比4.9%低,就可選擇轉換成LPR。
Ⅳ 關於存量浮動利率個人貸款的定價基準轉換為LPR的制度可以改成哪種
你可以搜索「LPR轉換」,網上有很多這方面的介紹,簡單說,就是原來根據央行基準利率浮動的,現在可以改成按LPR的市場報價浮動,不想改的按固定利率不變。
例如,你現在的利率是5.5%,轉換後,你的新利率是LPR4.8%+70(即0.7%),與你原來的保持一致;所有人都如此。
明年1月1日,如果LPR報價降為4.6%,那你的利率就變成了LPR4.6%+70,實際利率5.3%,降低了0.2%;如果報價仍然是4.8%,那你的實際利率還是5.5%沒變;如果報價是4.9%,實際利率就變為5.6%了,還升了0.1%。因此,把轉換LPR說成「降息政策」是一種誤解。
許多人願意轉換,應該是認為利率以後會逐步降低,跟著LPR,自己的利率可以不斷變低。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固定利率」,但選了之後就不能再轉換了。
Ⅵ 在建行的多筆房貸,是否可以一次性辦理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
不可以,定價基準轉換需要逐筆辦理。
定價基準轉換是合同變更行為,一份借款合同對應一份變更協議,因此不支持多筆房貸一次性辦理轉換。
Ⅶ 建行的個人消費經營類貸款需要辦理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嗎
如客戶的個人消費經營類貸款同時符合以下幾個條件,則需要辦理LPR轉換。
(1)貸款屬於個人消費貸款、個人質押貸款、個人支農貸款、個人助業貸款等;
(2)在2020年1月1日前發放,或者已經簽訂借款合同還未發放;
(3)利率按基準利率上下浮確定;(4)浮動利率。
Ⅷ 存量浮動利率個人貸款定價基準轉換辦理時間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9〕第30號要求,為進一步推動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中行於2020年8月25日起,對符合轉換條件但尚未辦理轉換的存量浮動利率個人住房貸款進行批量轉換。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