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貸款後再借給個人的財務操作
公司從銀行貸款後再借給個人從法律上找不到禁止這種行為的依據,但總歸是不甚合理。企業也要充分考慮自己的風險。
在帳務處理上也沒什麼問題,只是在收取個人利息上,為了避開借入貸出的嫌疑,最好別去沖減你的財務費用,單獨作為營業外收入入賬,交納企業所得稅。收回本息時,公司開收據,借:現金、存款等,貸:其他應收款和營業外收入。
2. 企業向個人借款賬務怎麼處理
企業向個人借款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或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
其他應付款(Other payables)是指企業在商品交易業務以外發生的應付和暫收款項。指企業除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付利潤等以外的應付、暫收其他單位或個人的款項。
3. 企業向個人借款的合法性及稅務處理是怎樣的
企業由於融資有困難,向個人借款或企業之間拆借資金,在法律上,沒有禁止的規定。發生借款時,企業一定要簽訂借款合同,防止糾紛和方便會計處理業務。
發生借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一×××(借款)
發生利息支付時:
借:財務費用一利息
貸:銀行存款
貸:應交稅費一代扣代繳個稅
4. 公司向個人借款應該如何做賬務處理
中華。會計網校忘情水回復:具體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
按期計提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代扣代繳)
——應交個人所得稅
上交稅款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代扣代繳)
——應交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5. 公司可以借款給個人嗎
一、公司可以借款給個人。但是需要經過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
二、如果借款建議開支票轉賬,如果金額較少可以寫借條,金額較多建議寫借款協議。
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八條 董事、高管人員的禁止行為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公司資金;
(二)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四)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五)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6. 企業向個人借款,利息如何處理
一、應繳或應扣繳相關稅收規定
(1)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征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1997]656號)「扣繳義務人將屬於納稅義務人應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收入通過扣繳義務人的往來會計科目分配到個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權隨時提取。在這種情況下,扣繳義務人將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分配到個人名下時,即應認為所得的支付,應按稅收法規規定及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這里應注意兩點:一是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時間為其計提應付利息時;二是借款利息不同儲蓄存款利息,借款利息不享受儲蓄存款利息免稅的的規定。
(2)營業稅 首先,個人取得的對外借款利息收入應當繳納營業稅。其次,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第十一條關於營業稅扣繳義務人的規定,支付借款利息的企業,並沒有義務代扣代繳營業稅。
(3)印花稅 企業與個人簽訂的借款合同,不屬於印花稅稅目稅率表中借款合同的徵收范圍,因此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規定 企業支付個人借款利息支出,其借款情況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規定,准予扣除:
(一)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並且不具備非法集資目的或者其他違反法規的行為。
(二)企業與個人之間簽訂了借款合同。
三、應扣未扣個人所得稅免於加收滯納金的特殊規定 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的原則,對於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稅款,均不得向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加收滯納金。因為滯納金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佔用國家稅款所做的補償,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則不存在佔用的問題,而納稅人在未知的前提下也不應當加收滯納金。 四、其他涉稅問題 企業向個人支付借款利息除涉及到以上所列的相關稅收政策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應取得合法有效憑證。企業在支付借款利息時,應當向取得利息的個人索取正規稅務發票。這樣,地稅機關在向取得利息的個人開具發票時,自然會扣繳相關稅款。企業取得了支付利息的發票,就能把支付的利息在稅前扣除。
(2)稅前扣除的借款合同應符合《合同法》的相關要求,即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3)將借款用於與生產經營無關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稅前列支。
7. 關於企業向個人借款的賬務處理
企業向個人借款的賬務處理:
發生借款時,根據借款合同和借據入賬,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xxx(個人名字)
歸還借款時,根據付款單據入賬,
借:其他應付款——xxx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如果有利息,按月或按季計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利息
貸:應付利息
支付利息時,根據個人在稅務局代為開具的利息發票入賬,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支付的利息在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超出部分在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要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8. 公司向個人借款如何做會計分錄
公司向個人借款,其本金計入往來賬目,支付的利息計入財務費用。賬務處理如下:
1、借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
2、按期計提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3、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代扣代繳)—應交個人所得稅
4、上交稅款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代扣代繳)—應交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5、歸還本金時
借: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8)企業貸款借給個人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種類
根據會計分錄涉及賬戶的多少,可以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
簡單分錄是指只涉及兩個賬戶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分錄是指涉及兩個(不包括兩個)以上賬戶的會計分錄
方法
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准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網路—會計分錄
9. 請問公司支付個人借款利息,該怎麼處理
借:財務費用-利息
貸: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 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
2、因此,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公司向個人借款支付的利息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稅前扣除。
3、公司向個人借款支付的利息時,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利息依照20%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有支付利息的單位代扣代繳。
(9)企業貸款借給個人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公司借款的不合理利息支出不得稅前扣除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投資者投資未到位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9〕312號)規定:
凡企業投資者在規定期限內未繳足其應繳資本額的,該企業對外借款所發生的利息,相當於投資者實繳資本額與在規定期限內應繳資本額的差額應計付的利息,其不屬於企業合理的支出,應由企業投資者負擔,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具體計算不得扣除的利息,應以企業一個年度內每一賬面實收資本與借款余額保持不變的期間作為一個計算期,每一計算期內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按該期間借款利息發生額乘以該期間企業未繳足的注冊資本占借款總額的比例計算。
公式為:企業每一計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該期間借款利息額×該期間未繳足注冊資本額÷該期間借款額,企業一個年度內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總額為該年度內每一計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額之和
10. 公司經營貸款老闆私人用的怎麼賬務處理
參考如下:
股東借款的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股東 100萬元
貸:銀行存款 100萬元
2. 老闆家裡買房借款的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老闆 200萬元
貸:銀行存款 200萬元
涉稅風險
1. 對於納稅年度終了後既不歸還,又未用於企業生產經營的股東借款,向股東追繳應繳納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20%的個人所得稅;
2. 企業作為扣繳義務人,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3. 這筆借款會被視同提供貸款服務,即使沒有利息收入也要視同銷售,按同期同類銀行貸款利率確認利息收入,然後按照增值稅適用稅率徵收借款期間的增值稅。
4. 同時企業所得稅上也視同銷售,繳納企業所得稅。
老闆如果想從公司 " 借款 " 怎麼辦?
一般來說,這樣做不合法,除非是屬於暫時性借款、分配利潤等特殊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十七條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持稅務登記證件,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開立基本存款賬戶和其他存款賬戶,並將其全部賬號向稅務機關報告。
將公司基本戶的錢轉到老闆私人賬戶上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是屬於向公司借款:
借:其他應收款 - 老闆名
貸:銀行存款
以後拿到發票,證明其用途,可以是采購物資或者其他允許列支的費用,可沖抵其他應收款。
借:管理費用 / 營業費用 / 固定資產 / 原材料等
貸:其他應收款
或者老闆還款:
借:銀行存款 / 現金
但如果借款時間超過一年,按稅法規定會認為是對老闆個人的利潤分配,需要就該款項繳納個人所稅。
看到這里,是不是驚出一身冷汗,財務趕緊看看自家的賬本,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稅務風險!
提 醒:
1. 股東盡量不要從公司借款自用並長期不還;
2. 借款必須用於公司經營需要,並需要保留與經營有關的證據;
3. 借款盡量不要超過1年,俗話說的好:隨借隨還、再借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