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民生銀行福州分行的發展歷程
截至2010年6月末,各項貸款余額(含貼現)189億元,位居第3位 (2010年新增量位居第1位);各項存款余額163億元。同時,不良貸款率一直保持基本為零,保持著自建行以來無案件、安全運營無事故的良好局面;並連續幾年入選福建省最佳企業形象單位。
在實踐經營中,福州分行緊緊圍繞著總行「低風險、快增長、高效益」的戰略目標,開動腦筋辦銀行,規規矩矩辦銀行,扎扎實實辦銀行,在隊伍建設、科技領先、產品創新、優質服務、風險防範等方面建章立制,正確處理公司業務與零售業務、內涵挖潛與外延擴張、開拓創新與管理控制、快速發展與資產質量等四大關系, 鍛造出了一支愛崗敬業、和諧向上的優秀員工隊伍; 內聚人氣,外樹形象,形成獨具特色的民生企業文化 , 實現了跨越式的健康發展,創造了民生銀行的福建奇跡。
⑵ 福建泉州:調整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
5月10日,福建省泉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允許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凡在泉州市行政區域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購房職工(含共有產權人)、配偶及直系血親可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進一步減輕支付首付款資金壓力,方便職工購買新建商品住房。
另外,泉州還將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借款人夫妻雙方均繳交住房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額度由60萬元調整為80萬元,單方繳交住房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額度由40萬元調整為50萬元。
此次政策調整自發文之日起施行,提高貸款最高額度政策執行至2022年12月31日止。
泉州市住房公積金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新開戶單位4416家,凈增單位4410家;新開戶職工8.52萬人,凈增職工4.40萬人;實繳單位24585家,實繳職工61.86萬人,繳存額105.1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54%、7.79%、10.67%。2021年末,繳存總額860.41億元,比2020年末增加13.93%;繳存余額276.71億元,同比增長9.15%。
在公積金提取方面,2021年,泉州共有21.35萬名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提取額81.99億元,同比增長3.46%;提取額占當年繳存額的77.94%,比2020年減少5.44個百分點。2021年末,提取總額583.7億元,比2020年末增加16.34%。
公積金貸款方面,2021年末,泉州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5.92萬筆530.03億元,貸款余額257.31億元,分別比2020年末增加6.92%、9.37%、3.08%。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繳存余額的92.99%,比2020年末減少5.48個百分點。受委託辦理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銀行6家。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3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二手商品住宅價格情況顯示,3月份泉州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4%,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0.4%。
⑶ 誰來介紹下福建經濟
由於福建毗鄰台灣地區,地緣相近、人文相親,是台商投資最多的省份之一,兩岸「三通」必將進一步加強兩地的經貿聯系,並帶動福建經濟的飛躍發展。尤其是地處特區的廈門與台灣隔海相望,受惠最直接,往往成為三通概念的龍頭。
廈門信達(000701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000701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因為該公司地處廈門,商貿和地產作為其主營之一自然受惠三通。而且公司作為廈門LED節能照明的龍頭,隨著節約能源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及國家政策的扶持,LED產業未來將進入爆發性增長階段。此外,它還具有科網題材、參股商業銀行等熱點題材,歷史上它也是三通概念龍頭之一,值得重點關注。
(安信證券)
共 5 頁首頁 2 末頁
第1頁: 無紡布行業第2頁: 三通概念第3頁: 券商板塊第4頁: 煤炭股第5頁: 化肥板塊
券商板塊:面臨巨大發展機遇
近期券商板塊反復活躍,帶動參股券商股再起波浪,如公用科技(000685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遼寧成大(600739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等頻頻放量,主力資金進駐跡象明顯。未來隨著券商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的出台,券商將面臨巨大發展機遇,參股券商個股也將反復活躍。
皖維高新(600063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公司斥資一億持有國元證券(000728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6597.53萬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4.51%,按目前股價24元計算,市值達16億。此外,公司預計2008年中期業績較上一年同期增長50%以上。如此較為明確的業績持續增長勢頭,也必將會使其在大盤企穩後具有超凡的上漲潛力,建議關注。
(越聲理財)
共 5 頁首頁 3 末頁
第1頁: 無紡布行業第2頁: 三通概念第3頁: 券商板塊第4頁: 煤炭股第5頁: 化肥板塊
煤炭:前期強勢品種值得關注
在目前行情極弱的情況之下,大盤要想反彈必須依靠主力密切關注的板塊重新走強,例如煤炭板塊和新能源板塊等。近期在經過暴跌之後這兩板塊已有所企穩,作為資金高度介入的板塊後市有望先於大盤走強。
兗州煤業(600188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公司是山東省最大的煤炭企業,除了本部以外,在其它省份甚至國外都圈佔了不少資源,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著近年來市場上能源價格的持續走高,煤炭需求旺盛,帶動了煤炭價格的穩步提升,保證了公司的業績增長。此外,公司的煤化工項目也即將投產,未來將成為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可適當關注。
⑷ 福建龍岩的情況
地理環境:
龍岩市位於福建省西部,通稱閩西。地處閩、粵、贛邊區,東與泉州、漳州接壤,西與江西省贛州市交界,南鄰廣東省梅州市,北接三明市。
龍岩東西長約192公里,南北寬約182公里,總面積1.91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面積的15.7%。市域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呈東高西低狀,平均海撥460米,山地丘陵佔全市總面積的94.8%。
龍岩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5℃~20.8℃,年平均降水量1723毫米~2019毫米,年日照時數1442小時~1693小時,氣候溫和,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常青,適宜亞熱帶作物和林木的生長。
行政沿革:
在龍岩市轄區內,歷史上首次建立地方政權是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設置的新羅縣(縣治設在今長汀縣境內),現龍岩市城關古稱苦草鎮,為新羅縣所轄,迄今為止已有1700多年歷史。
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新羅縣治所設在苦草鎮,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新羅縣改稱龍岩縣,大歷四年(公元769年)置長汀縣。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置上杭縣和武平縣。南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置蓮城縣,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改名連城縣。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置漳平縣。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置永定縣。1981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龍岩縣改為龍岩市。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漳平縣改為漳平市。1997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龍岩撤地設市,原龍岩地區改設地級市,原縣級龍岩市改設為新羅區。
龍岩市現轄新羅區、漳平市和長汀、連城、上杭、武平、永定五縣,下設123個鄉鎮、11個街道辦事處。2001年全市總人口287萬人。市政府設在新羅區,中心城市人口26.4萬人,城區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
市情特點:
1、龍岩是正在逐步升級的交通要地。龍岩市東臨廈門、漳州、泉州、南接廣東梅州,西鄰江西贛州,既是廈門經濟特區、閩南金三角開放區的腹地,又是內地的前沿,是閩粵贛三省的交通要沖和物資集散地,沿海與內地的過渡帶和經濟走廊。國道319、205線貫穿閩西全境,漳州至龍岩高速公路(龍岩段)已全線貫通,漳(平)泉(州)鐵路與鷹(潭)廈(門)鐵路在漳平市交匯。福建出省的第三條鐵路,連接華東與華南的重要通道梅(州)坎(市)鐵路已投入運營,連城機場民航已開通,連接京九線的贛州至龍岩鐵路已通車運行。龍岩作為連接東南沿海與內地的重要交通樞紐的地位不斷升級,區位優勢日益突出。
2、龍岩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早在1926年閩西就建立了黨組織,1929年紅軍三次入閩創建革命根據地,閩西成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都曾在閩西領導過革命運動。1929年12月毛澤東在上杭古田主持召開了著名的古田會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直至全國大陸解放,閩西紅色政權及土地革命成果一直保存下來,被譽為「20年紅旗不倒」。閩西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全市有在冊革命烈士2.37萬名,1955年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68人,其中上將有劉亞樓、楊成武。解放後曾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的有鄧子恢、張鼎丞、陳丕顯、楊成武等。
3、龍岩是資源豐富的黃金寶地。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金屬礦種有鐵、錳、銅、鉛、鋅、稀土、鉬、鎢、金等28種。非金屬礦種有煤、石灰石、大理石、高嶺土、膨潤土等30餘種。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26種,據專家估算,其中17種主要礦藏原礦價值750多億元。有11種礦藏探明儲量佔全省第一位。其中鐵礦儲量5.4億噸,佔全省80%;高嶺土原礦儲量7239多萬噸,佔全省44%;煤炭儲量6.6億噸,佔全省49%;紫金山銅礦是全國近年發現的第二大銅礦。水力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208萬千瓦,可開發量140.8萬千瓦。國家重點工程,裝機60萬千瓦的棉花灘水電站已並網發電。森林覆蓋率78.6%,林木蓄積量7023立方米,毛竹蓄積量2.4億株,是福建省三大林區之一。物產富饒,永定烤煙有「南湖瑞草」的美譽,是全國清香型烤煙的代表,「長汀河田雞」是全國三大名雞之一。以「閩西八大幹」為代表的土特產享譽海內外。
4、龍岩是正在崛起的旅遊勝地。以「古田會議舊址」為代表的「紅色之旅」和永定土樓為代表的「客家之旅」旅遊資源豐富獨特;國家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方圓1600平方公里,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棲息著華南虎等珍稀動物,保存了一批珍稀植物品種,是回歸自然的「綠色之旅」的理想去處;丹霞地貌的國家級風景區連城冠豸山,集雄奇、秀麗、幽深為一體,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形成於3億年前的新羅龍崆洞,風景奇特,被稱為「華東第一洞」;水域面積達65平方公里的龍湖水上風光正在開發之中。
5、龍岩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僑區。閩西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全市七個縣(市、區)中有五個縣的居民以客家人為主。閩西客家文化、建築、民俗、風情積淀深厚、豐富多彩、獨具特色。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汀州城,被譽為「客家首府」,汀江河被稱作「客家母親河」;客家傳統民居的代表永定土樓,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藝術,被譽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葩」;始建於清道光16年的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被稱為「東南亞李氏宗親的大本營」。全市在外華僑及港澳台胞 30多萬人,其中不少是東南亞地區政界、商界知名人士和實業家。2000年11月,世界客屬第16屆懇親大會在我市舉行,全世界客屬代表3500多人會聚龍岩。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57.86億元,增長9.5%,比計劃目標高0.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長4.3%,比計劃目標低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長12.6%,比計劃目標高2.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長9.6%,比計劃目標低0.9個百分點。GDP增幅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扭轉了持續下滑的局面。
2002年經濟運行主要有以下特點:
農村經濟運行較為平穩,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全市農林牧漁總產值93.7億元,增長4.9%。糧食作物減少,經濟作物和其他作物較快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畜牧和水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工業生產快速回升,效益明顯提高。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9.6億元,增長15.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77.6%,比上年提高37.6個百分點;產品銷售收入增長23.8%;實現利稅總額增長20.6%,其中利潤總額增長46.2%。
固定資產投資攀升有力。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9.5億元,增長9.5%,比計劃目標高2.5個百分點。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26.5億元,增長16.1% ;技改投資完成13.6億元,增長3.8%;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6.3億元,增長17.3%;其他投資完成13.1億元,與上年持平。
消費市場穩中趨活,城鄉居民收入增長。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5億元,增長10.6%,比計劃目標高0.6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0.1%。汽車消費趨旺,通信、旅遊、教育等服務消費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3元,增長9.5%。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206元,增長4.2%。
財政收入持續增長,金融運行平穩。全市財政總收入37.9億元,增長11.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4億元,增長15%,分別超出預算2.1和9個百分點。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27.4億元,增長9.9%;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77.8億元,增長16.8%。
外經外貿呈恢復性增長。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039萬美元,增長35%,比計劃目標少961萬美元。外貿出口5032萬美元,增長11.5%,完成年度計劃。
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取得新的突破。全社會形成了「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住了項目就抓住了發展」的共識,市政府制定了「三個一百」項目計劃。2002年全市重點建設項目41個,完成投資24.3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88%。漳龍高速(龍岩段)、龍岩綠源人造板廠中密度纖維板生產線、省級糧食儲備庫、龍岩煙廠異地擴建、馬坑鐵礦一期開發、瘦肉型豬產業化工程、龍岩鐵路西客站等一批重點項目已竣工投產;贛龍鐵路(福建段)、連城(冠豸山)機場擴建工程、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環保設備生產基地、超大集團連城農產品生產基地、紫金山金礦固體廢棄物綜合整治工程、龍岩圖書館等項目如期完成投資計劃;龍岩大道二期、適中經永定撫市至三層嶺公路、永(安)漳(平)公路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進入規模建設;龍岩坑口火電廠、龍岩至長汀高速公路、白沙水庫電站、紫金山銅礦、九龍江北溪(龍岩段)防洪一期工程、永福溪流域梯級開發一期工程(南盤石電站)、武平捷文水庫等重大項目推進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進入了准備開工建設階段;龍廈鐵路、龍岩市第二水源、龍湖旅遊開發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這些重大項目的建設和前期工作的推進極大地增強了我市發展後勁。
此外,國債項目總體進展良好。我市同省政府簽訂責任書的在建國債項目76項,總投資16.4億元,其中國債投資3.88億元。到2002年年底有66個項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項目完成率為92%,居全省第三位。國債項目建設對增強固定資產投資,促進社會事業發展,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教育事業發展加快,2002年安排的46個中小學危房改造國債項目已全部完成,龍岩學院籌建工程、中小學布局調整、初高中增班擴容等工作進展順利;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技術創新環境不斷改善;計生工作連續13年完成省下達控制目標,人口增長保持穩定的低生育水平;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逐步深化,醫療服務市場競爭態勢初步形成;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穩步推進,「數字福建·閩西工程」順利實施;獲得了2006年第十三屆省運會承辦資格;文化、出版、廣播電視更加繁榮,一批社會事業重點項目順利實施,精神文明成效明顯。
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是:生產性投資偏少,經濟增長總量不大;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不高,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農業增效比較緩慢,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局部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
⑸ 想了解有關福建省的建寧這個地區的一些基本資料
建寧縣地處閩西北、武夷山脈中段,為閩江正源頭,縣境東接泰寧,南鄰明溪、寧化,西北與江西省廣昌、南豐、黎川毗鄰。 省道秀(莆田秀嶼港)里(建寧里心)線(原下甘線)、富(浦城縣富嶺鄉)下(武平縣下壩鄉)線(原建汶線)貫穿全境,縣城至邵武137公里、至武夷山227公里、至三明188公里、至南平254公里、至福州400公里、至廈門521公里、至南昌280公里。縣域面積171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14萬畝,耕地23萬畝。縣城設在濉城鎮,城區面積4.6平方公里(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和中、低山為主,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兼有大陸性山地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7℃,降水量1775.3毫米,無霜期243天。
現轄6鄉4鎮、共92個行政村、6個社區,總人口14.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46萬人,當地主要居住民族為漢族
建寧縣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是著名的「中國建蓮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全國商品糧和全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是南方重點林區縣,馳名中外的「建蓮」正宗原產地於西門蓮塘種子園。全縣有耕地面積23萬畝,主要農副產品有糧、蓮、種、果、菌、竹、筍、煙、茶等;有林地面積203萬畝,林木蓄積量豐富,森林覆蓋率79.2%。礦藏資源有金、稀土、鉀長石、雲母、鉛鋅礦、輝綠岩等10多種。河道總長1005.9公里,水利資源豐富。閩江源自然保護區現有野生植物182科390屬1032種和10個變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15種),野生動物41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5種)、有全國罕見的國家一級保護樹種南方紅豆杉、鍾萼木野生群落連片分布,極具科研保護價值。建寧還是原21個中央蘇區縣之一,具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
近幾年來,建寧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閩江源、建蓮、黃花梨、鐃山紙業、孟宗筍業等品牌效應,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特色強縣、項目興縣、創新活縣」發展戰略,實現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1、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4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4.37億元,比增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56453萬元,比增5.8%;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0779萬元,比增7.6%;第三產業增加值56507萬元,比增10.4%。
2、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40.1:21.1:38.8。一是特色農業加快發展。以「三子」(蓮子、種子、果子)為主的特色產業鏈不斷延伸,2004年蓮子面積5.5萬畝;雜交制種面積2.5萬畝;以黃花梨為主的水果基地面積11.6萬畝。建成了年產10萬擔的烤煙基地。培育形成了以35萬畝速生豐產用材林和24.5萬畝筍竹兩用林基地。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8.9億元。現有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省級農牧業龍頭企業1家。二是工業總值不斷擴張。全縣已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家,比上年增加12家,實現產值4.72億元,增長27%。初步形成了造紙和食品加工兩個特色產業集群,以福建饒紙集團、閩江源綠田實業、孟宗筍業、文鑫蓮業、興輝食品等為主的一批各具特色的龍頭企業不斷壯大。饒紙集團高檔薄型紙產銷居亞洲第一、全球第三,「閩江源」蓮芯雪茶被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評為保健食品;「孟宗」筍製品獲評福建省名牌產品;「山雪」商標獲福建省著名商標稱號。三是第三產業日益繁榮。2004年全縣邊貿成交額達8.15億元,個體經營戶7103家。有私營企業148家,比上年增加18家,累計注冊資金1.85億元。成立了縣果業協會、種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作用,促進了水果、蓮子、筍竹、種子等大宗農產品營銷中介服務,邊貿、房地產、物流陪送、超市經營、信息咨詢等第三產業發展迅速。
3、 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2004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3家,合同利用外資28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57萬美元,增長53.9%;引進區外資金9500萬元,增長15%。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實際出口創匯195萬美元,增長0.5%。與石獅市開展了多領域結對共建活動,加強了與沿海地區的對接交流。
4、 投資建設取得新成效。200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391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8100萬元,更新改造投資7772萬元,房地產開發投資1154萬元。城鎮集體、私營投資11369萬元,城鎮私人建房投資1872萬元,農村投資12124萬元。其中,閩江源國家極自然保護區、建泰公路、向莆鐵路、紅色旅遊、生態旅遊等一批重大項目不斷開發或開工建設,有力地推動了縣域經濟持續發展。
5、 財政金融健康發展。2004年全縣財政總收入4742萬元,比增6.2%,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3465萬元,比增21.4%。金融運行基本穩定。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80318萬元,其中儲蓄存款余額57371萬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1962萬元。全年累計現金收入203133萬元,支出208505萬元,凈投放5370萬元。
6、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科教興縣步伐加快,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重點完成了「建選17號」蓮種選育等基礎科研項目,研發了一批市場競爭力較強的企業新產品。教育事業加快發展,2004年高考錄取597人,錄取率達89.2%。文化體育事業不斷繁榮,有文學、美術書法、攝影、音樂、戲劇曲藝、舞蹈等6個文化協會,創辦了《蓮鄉文藝》等優秀刊物。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有各類醫療機構12個,勝利完成了鄉鎮衛生院收歸縣管,加強了三級醫療預防保障體系建設。認真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2.33%0。社會主義「三個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7、 人民生活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加,年末全縣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7億元,比上年凈增0.85億元,增長17.5%,消費檔次明顯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6億元。2004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460元,比增10%,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2.49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比增6.2%。全縣已建立了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低保工作已經啟動實施,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納入保障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得到不斷健全和完善。
⑹ 福建泉州: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60萬元調整為80萬元
5月10日,福建省泉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允許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凡在泉州市行政區域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購房職工(含共有產權人)、配偶及直系血親可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進一步減輕支付首付款資金壓力,方便職工購買新建商品住房。
另外,泉州還將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借款人夫妻雙方均繳交住房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額度由60萬元調整為80萬元,單方繳交住房公積金的,最高貸款額度由40萬元調整為50萬元。
此次政策調整自發文之日起施行,提高貸款最高額度政策執行至2022年12月31日止。
泉州市住房公積金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新開戶單位4416家,凈增單位4410家;新開戶職工8.52萬人,凈增職工4.40萬人;實繳單位24585家,實繳職工61.86萬人,繳存額105.1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54%、7.79%、10.67%。2021年末,繳存總額860.41億元,比2020年末增加13.93%;繳存余額276.71億元,同比增長9.15%。
在公積金提取方面,2021年,泉州共有21.35萬名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提取額81.99億元,同比增長3.46%;提取額占當年繳存額的77.94%,比2020年減少5.44個百分點。2021年末,提取總額583.7億元,比2020年末增加16.34%。
公積金貸款方面,2021年末,泉州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5.92萬筆530.03億元,貸款余額257.31億元,分別比2020年末增加6.92%、9.37%、3.08%。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繳存余額的92.99%,比2020年末減少5.48個百分點。受委託辦理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銀行6家。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3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二手商品住宅價格情況顯示,3月份泉州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4%,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0.4%。
⑺ 中國各個銀行的簡介
1、工行
中國工商銀行(以下簡稱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成立之初,工行主要承擔原來由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目前已發展為資產規模、營收、凈利潤全球第一,俗稱「宇宙第一大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六大銀行
⑻ 2021福建省銀行業不良資產率
1.77%。根據銀監會2021年年報,福建省銀行業不良資產率截至2021年底,不良資產率是1.77%,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05萬億元。
⑼ 福建工廠多嗎
福建工廠多。
福建省,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南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陸地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眾多,河網密度達0.1千米/平方千米。全省河流除交溪(賽江)發源於浙江,汀江流入廣東外,其餘都發源於境內,並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閩江、九龍江、晉江、交溪、汀江5條。
2019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9836.41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52640.82億元。境內A股上市公司139家,市價總值19021.74億元;上市公司B股數量為1家,市價總值6.36億元。全年內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174.8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64.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