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中國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

中國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1-05-11 18:45:21

Ⅰ 什麼叫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於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2018年8月5日,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微眾銀行合作編寫的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8)在北京公開發布。10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摘編版。

Ⅱ 普惠金融是什麼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以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對象是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

五大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7年5月3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大型商業銀行2017年內要完成普惠金融事業部設立。

「金融機構不能光看重大企業、忽視小企業,更不能『晴天送傘、下雨撤傘』!」李克強在2017年5月3日的常務會上指出,「要通過發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和可得性,為實體經濟提供有效支持。」總理說:「大型商業銀行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理念,成為普惠金融的骨幹力量。你們責無旁貸!」


(2)中國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於2018年1月25日全面實施

2018年1月17日12時30分,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在其官方微博「央行微播」發布消息稱,2017年9月30日,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銀發[2017]222號)。目前,有關金融統計工作正在抓緊進行,預計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於2018年1月25日全面實施。

2017年9月30日,央行宣布從2018年起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為支持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聚焦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以及農戶生產經營、創業擔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助學等貸款。

統一對上述貸款增量或余額佔全部貸款增量或余額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實施定向降准政策。

定向降准考核機制,2014年由央行引入,目前已經實施超過三年。通過對滿足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標準的商業銀行實施優惠准備金率,並按年根據商業銀行「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投放情況動態調整其准備金率的方式,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引導商業銀行改善優化信貸結構,增強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

與原來的定向降准政策相比,即將在1月25日落地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是根據國務院部署對原有定向降准政策的拓展和優化,以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7年9月30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後,市場曾預測此次定向降准或將釋放8000億流動性,但後來市場又普遍認為,實際規模可能在3000-3800億,遠低於此前的預測。而3000億的資金規模,甚至低於近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投放規模。

對於市場最為關注的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對貨幣政策和流動性的影響,一些市場研究者在政策出台時認為「接近全面降准」「相當於普降0.5個百分點」,隨後央行直管的《金融時報》撰文稱,此次定向降准只是政策微調,不是變相全面降准。

央行有關負責人早前亦表示,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並不改變穩健貨幣政策的總體取向。同時,定向降准政策釋放的流動性也是符合總量調控要求的,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基本穩定。

根據央行規定,此番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保留了原有的兩檔考核標准:凡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佔比達到 1.5%的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可在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檔基礎上下調0.5個百分點;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佔比達到10%的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可按累進原則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檔考核標准基本適應絕大多數商業銀行普惠金融領域貸款的實際投放情況,有助於鼓勵其將信貸資源持續向普惠金融領域傾斜。

對於第二檔考核標准,央行直言,「這一檔標准相對較高,只有在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投放較為突出的商業銀行才能達到,但這有利於建立正向激勵機制,也屬定向降准政策題中應有之義。」

按照央行規定,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都有資格參與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實施定向降准政策的考核。同時,想要享受定向降准,銀行還要符合宏觀審慎經營標准:上年三個季度(含)以上宏觀審慎評估(MPA)評級均在B級(含)以上。

Ⅲ 普惠金融是怎樣發展壯大和紅利釋放的

普惠金融,只是一種低息貸款,並不是慈善,捐贈,其根本還是通過商業可持續的方式,將金融服務覆蓋到非傳統金融用戶人群。隨著國家經濟高速增長,中產階級人口大量增長,中國已經逐步成為中等收入國家,但是中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減貧任務仍然艱巨。中國政府積極推進普惠金融,可謂是天地良心,於國於民,都是大大有益。


普惠金融過去依靠行政命令,如今依靠技術紅利和制度改革紅利,再加上法律制度的規范和有效執行,整個領域的新的市場紀律和市場規范建立起來,那就是普惠金融大顯身手、大展宏圖的時候,也將給社會和諧發展添加新的助力。

Ⅳ 中銀普惠是中國銀行的嗎

中銀普惠是中國的銀行。所以你可以放心購買這里的理財產品。

Ⅳ 在版納有中行的普惠金融貸還可以辦按揭買房嗎

如果已經在中行辦理了貸款的話,也可以辦理按揭貸款買房的,不過你一定要有還款能力,不要辦理按揭貸貸款後還不上款。

Ⅵ 中行「銀稅貸」貸款申請流程是什麼

「銀稅貸」貸款申請的主要操作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1、稅務數據授權:
企業登錄當地稅務部門網站、銀稅互動平台或其他稅務部門認可的線上渠道,在線簽署稅務數據授權協議,發起對稅務數據的授權。
2、企業網銀提交申請:
企業登錄中國銀行企業網上銀行,在「貸款服務」中,選擇「中銀企E貸」發起產品申請,系統自動跳轉到新版企業網銀「融資服務」下的「貸款申請」菜單(新版網銀客戶可登錄首頁點擊「融資服務」-「普惠金融貸款」-「貸款申請」直接申請相關產品)。企業對產品基本信息、企業基本信息、賬號信息及企業法定代表人信息等進行確認,在線簽署中國銀行相關協議文本後,發起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的業務代表確認及企業相關數據使用授權。
3、法定代表人手機銀行確認及提交申請:
企業網銀提交的申請通過後,企業法定代表人需於20個自然日內(含)登錄中國銀行個人手機銀行,發起產品申請,對企業及其本人基本信息、貸款申請等信息進行確認,在線簽署相關協議文本後,同意接受企業業務代表,並發起個人相關數據使用授權,提交產品申請。
4、企業法定代表人手機銀行簽約:
企業網銀提交的申請通過後20個自然日內(含),系統自動審批並給出授信額度後,企業法定代表人可通過中國銀行個人手機銀行發起借款合同簽訂,借款企業與其法定代表人作為共同借款人與中國銀行簽訂借款合同。
5、提款:
在產品額度有效期內,企業通過企業網上銀行或企業法定代表人通過個人手機銀行均可發起在線提款,貸款資金轉入合同約定的企業結算賬戶。
企業登錄中國銀行企業網上銀行,在「貸款服務」(舊版網銀)/「融資服務」(新版網銀)中,可查看「中銀企E貸」產品概念、特色及流程。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Ⅶ 上半年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了多少

截至6月末,中國銀行凈息差為1.88%,同比上升4個基點。對此,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青松認為,中國銀行凈息差改善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受益於美聯儲加息,中國銀行境外資產收益率持續走高,推動了中國銀行境外機構凈息差的上升。二是中國銀行主動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境內人民幣中長期貸款的佔比同比提高了1.3個百分點。境內人民幣活期存款平均余額的佔比同比提升了1.1個百分點。三是人民銀行下調了存款准備金率,境內人民幣存放央行平均余額在生息資產中的佔比同比下降了1.4個百分點。

業績公告還顯示,中行推出了「中銀E貸」系列產品及跨境撮合等多種普惠金融服務,上半年,中行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超10%。

Ⅷ 中行2017年業績如何

中國銀行2017年實現本行股東應享稅後利潤1,724億元,同比增長4.76%。

2017年,中國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經濟金融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任務,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扎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經營業績穩中有進。

中國銀行堅持科技引領不動搖,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的驅動作用,積極探索適應網路金融發展的新機制。全面升級手機銀行,2017年交易金額達到10.97萬億元,同比增長60%,成為個人客戶最為活躍的線上交易渠道。電子渠道對網點業務的替代率達到94.19%。加快完善手機銀行綜合金融移動門戶,金融超市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28%。加快推進網點智能化升級改造,智能櫃台網點覆蓋率達80%,大大降低客戶等候時間,提升客戶體驗。「中國銀行新一代網路金融事中風險控制系統」投產上線,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安全性、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

2018年,中國銀行將把握新時代要求,牢記新時代使命,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轉型求實、變革圖強,全力做好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為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奠定堅實基礎。

Ⅸ 中國銀行屬於國家的還是個人的

中國銀行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國家副部級單位。

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簡稱BOC,中行)經孫中山先生批准,於1912年2月5日正式成立。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國家副部級單位。

中國銀行是中國唯一持續經營超過百年的銀行,也是中國國際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機構遍及中國內地及57個國家和地區,旗下有中銀國際、中銀投資、中銀基金、中銀保險、中銀航空租賃、中銀消費金融、中銀金融商務、中銀香港等控股金融機構。

2016年,中國銀行再次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成為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唯一連續6年入選的金融機構。2017年7月,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了《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行榜》,中國銀行排名第4位。

(9)中國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中國銀行公布2018年業績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銀行」,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3988,4601(境外優先股);上海證交所股票代碼:601988,境內優先股代碼:360002、360010]於3月29日公布2018年業績。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中國銀行2018年實現本行股東應享稅後利潤1,800.86億元,同比增長4.45%。

2018年以來,中國銀行緊緊圍繞「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的戰略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做好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風險、深化改革創新各項工作,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建設取得良好開局。

推進戰略實施 財務業績表現穩中向好

中國銀行扎實推進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轉型求實、變革圖強等各項戰略工作,戰略實施初顯成效,資產負債綜合平衡發展,財務效益表現良好。

資產規模穩健增長,截至2018年12月末,集團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股東權益分別達到21.27萬億元、19.54萬億元和1.73萬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9.25%、9.23%、9.43%。盈利能力穩步提升,集團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達到5,038.06億元,同比增長4.14%。

主要財務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集團凈息差1.90%,同比上升6個基點。平均資產回報率(ROA)、凈資產收益率(ROE)分別為0.94%、12.06%,保持較好水平。營運效率進一步提高,成本收入比28.09%,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

把握宏觀大勢 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中國銀行認真落實「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要求,努力緩解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一是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一、截至12月末,集團本外幣貸款比年初新增9,227.14億元,新增貸款重點投向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相關行業及戰略新興產業,對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海南自貿區等重點地區貸款余額佔比上升。

二、扎實做好普惠金融。實行普惠金融專項資源分配,為普惠金融業務提供全面政策保障。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04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26%,高於全行各項貸款增速。

客戶數38.18萬戶,高於去年同期水平。繼續開展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舉辦多場跨境投資與貿易對接會。作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銀行類綜合服務支持企業,成功舉辦展商客商供需對接會。

三、服務全方位對外開放。發揮跨境業務等專業優勢,完成國際結算業務量4.63萬億美元,中國內地機構國際貿易結算、跨境擔保業務市場份額保持同業領先。四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穩步推進「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建設,2015至2018年期間,累計跟進「一帶一路」重大項目逾600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授信支持超過1,300億美元。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獲得日本人民幣清算行資格,集團跨境人民幣結算量5.95萬億元,市場份額保持第一。

堅守發展底線 風險抵禦能力持續提升

中國銀行堅定不移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堅持底線思維,持續完善授信管理長效機制,完善資產質量監控體系,加大對重點領域的風險排查,及時化解風險隱患,資產質量持續改善。

截至2018年12月末,集團不良貸款余額1,669.41億元,不良貸款率1.42%,比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加大撥備計提和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全年計提貸款減值損失1,079億元,化解不良資產1,525億元。年末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達181.97%,較上年末提升22.79個百分點。

夯實資本實力,堅持價值創造導向,大力發展輕資本型業務,集團風險權重較上年末有所下降。穩步推進資本補充計劃,完成800億元二級資本債發行,資本充足水平獲得較大提升,年末資本充足率達14.97%,較上年末提升0.78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加快改革創新 發展轉型動能不斷增強

中國銀行著力推動科技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加快向高質量發展模式轉變。深化科技引領,手機銀行活躍客戶數、交易量實現較快增長。境外手機銀行服務覆蓋18個國家和地區。智能櫃台實現全網點覆蓋。

構建私有雲、大數據、人工智慧三大新技術平台,實施智能投顧、智能客服、智能風控體系等重點項目,加快數字化轉型。堅持全球化綜合化特色經營,目前海外機構覆蓋57個國家和地區,啟動理財子公司、中銀金融租賃等綜合經營公司籌設工作。

加快創新驅動,設立創新與產品管理委員會,成立總行級創新研發基地。推動總行組織機構改革,完善普惠金融、交易銀行、綜合經營管理模式。

2019年,中國銀行將堅持繼續圍繞「建設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的戰略目標,聚焦服務實體經濟、聚焦基礎建設工作、聚焦強化特色優勢、聚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為實現發展戰略第一階段目標打下決定性基礎。

閱讀全文

與中國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身份證網上沒有照片怎麼辦理貸款 瀏覽:990
貸款流水覆蓋信用卡 瀏覽:571
通過手機典當貸款 瀏覽:171
公積金擔保可以貸款嗎 瀏覽:870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個人貸款查詢 瀏覽:406
公積金有貸款和擔保還能擔保嗎 瀏覽:347
成都二手房貸款過戶 瀏覽:970
用父母的名字買房自己還貸款買房 瀏覽:893
宿遷農村合作社貸款 瀏覽:951
手機銀行能看貸款利率嗎 瀏覽:704
網上銀行卡還貸款怎麼還款嗎 瀏覽:699
網上信用卡貸款未還的會坐牢嗎 瀏覽:90
拿車貸款過戶給公司有風險嗎 瀏覽:509
建設銀行貸款辦不動產證資料 瀏覽:70
手機號貸款的作用 瀏覽:857
九幾年無息貸款 瀏覽:456
凡普貸款逾期罰息利率 瀏覽:632
哪些方面的消費貸款可以貸 瀏覽:856
內蒙古不良貸款余額 瀏覽:42
由大額貸款向小額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