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財務管理 某企業借入(名義)年利率12為%的貸款20萬元,分12個月等額償還本息,該項貸款的實際利率
為什麼這么多次瀏覽去沒人來答...
我來強行答一波...
首先,強行定義一波實際利率:借款到期後一次性還本付息產生的利率為實際利率
那麼,年利12%的等額本息還款的實際利率大概是24%
是不是覺得很高?確實很高,但還不屬於高利貸范圍,超過36%才是國家界定的高利貸
更重要的是,高利貸的嚇人之處不是利率高,而是利滾利...就是今天產生的利率,明天就要當本金來計息...這就太嚇人了...所以我們傳統所說的高利貸,並不單純指的是利息有多高
而且從老闆的角度考慮利率的高低,也不是看實際利率的高低
而是要看,拿到這筆錢的老闆,用這筆錢帶來的投資收益,能否大於總利息以及能否負擔每月還款;
也就是說,這20萬,借款一年總利息為24000元;只要能夠用這20萬創造出比24000多的價值,就是值得的。
為什麼這么說,因為最近接觸貸款行業比較多,所以相對了解一些。其實,從當前整體的信貸環境來看,小微企業貸款依然很難,優質企業貸款依然不成問題;對於貸款難得小微企業來講,年利12%的等額本息,總比借不到錢要好,總比去黑市借驢打滾的利息要好;
而且很多小貸公司的資金成本也很高,感覺這么高的利息肯定能賺很多,但是除掉各項成本之後,其實這么高的利息,自己能賺的錢也很少,尤其是出兩個還賬,還有可能賠錢;
說了這么多,企業貸款,我還是推薦各位去暢捷貸申請,因為他是一個專業的助貸平台;優質企業可以通過暢捷貸助貸平台申請銀行產品,讓銀行上門服務;稍差的企業可以申請小貸產品,下款率高,速度快;
總之,對於這個利息到底是高還是不高,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❷ 財管。某企業借入年利率8%的貸款50000元,分12個月等額償還本息,則該借款實際利率為
8849元。
50000x8%/50000/2
根據題目已知現值、期限、利率,求年金A,年金現值系數(P/A,12%,10)=5.6502
因為z:P=A(P/A,12%,10)
所以:A=P/(P/A,12%,10)=50000/5.6502=8849(元)。
例如:
200000×12%=24000(總利息)
12%÷12=1%(月利率)也就是實際利息為1分的利息。
200000+24000=224000÷12=18666.67(月還款)
(2)某企業要貸款可以從利率分別為擴展閱讀:
1、當計息周期為一年時,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相等,計息周期短於一年時,實際利率大於名義利率。
2、名義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資金時間價值,實際利率才真實地反映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3、以i表示實際利率,r表示名義利率,n表示年計息次數,那麼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之間的關系為
1+名義利率=(1+實際利率)*(1+通貨膨脹率) ,一般簡化為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
4、名義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❸ 某企業從銀行貸款5000萬,貸款年利率為10%,與銀行約定,貸款款項從三年後開始等額償
題目不完整。
❹ 某企業從銀行借款1萬元,年利率為10%,償還期為5年,每年末等額償還.問第3年末償還的本金和利息各是多少
年利率10%,1萬5年,年還款額:
10000*10%*(1+10%)^5/[(1+10%)^5-1]=2637.97元
說明:^5為5次方
第一年還款利息:10000*10%=1000,本金:2637.97-1000=1637.97
第二年利息:(10000-1637.97)*10%=836.20,本金:2637.97-836.20=1801.77
第三年利息:(10000-1637.97-1801.77)*10%=656.03,本金:2637.97-656.03=1981.94
依次計算
第N個月利息計算公式是:(本金*月利率-月還款額)*(1+月利率)^(n-1)+月還款額
本金為:月還款減利息
年利率,指一年的存款利率。所謂利率,是「利息率」的簡稱,就是指一定期限內利息額與存款本金或貸款本金的比率。
通常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種。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利率按千分之幾表示,日利率按萬分之幾表示。
當經濟發展處於增長階段時,銀行投資的機會增多,對可貸資金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反之,當經濟發展低靡,社會處於蕭條時期時,銀行投資意願減少,自然對於可貸資金的需求量減小,市場利率一般較低。
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工具的運用。利率調整逐年頻繁,利率調控方式更為靈活,調控機制日趨完善。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作為貨幣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將逐步從對利率的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轉化。利率作為重要的經濟杠桿,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加強了對利率手段的運用,通過調整利率水平與結構,改革利率管理體制,使利率逐漸成為一個重要杠桿。
1993年5月和7月,中國人民銀行針對當時經濟過熱、市場物價上漲幅度持續攀高,兩次提高了存、貸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兩次提高了貸款利率,這些調整有效控制了通貨膨脹和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針對宏觀經濟調控已取得顯著成效,市場物價明顯回落的情況,央行又適時四次下調存、貸款利率,在保護存款人利益的基礎上,對減輕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利息負擔,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網路-年利率
❺ 某企業按年利率5%向銀行借款200萬元、銀行要求保留15%的補償性余額、則該項貸款實際利率為多少說明原因謝
實際利率=年利息/實際可用借款=(200*5%)/200*(1-15%)=5.88%
因為實際利率就等於你實際支付的利息除以實際借到的款,要支付的利息為200*5%=10(萬元),200萬中有15%為補償性余額,所以實際得到的錢為200*(1-15%)=170(萬元)所以實際利率=10/170=5.88%。
補償性余額其實是銀行降低自身貸款風險的一種做法。但是對借款企業來說,補償性余額則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加重了企業的利息負擔。
(5)某企業要貸款可以從利率分別為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稅率對實際利率的影響
企業向銀行取得的,存在補償性余額長期借款的利息是可以在稅前扣除的,有助於企業減少稅負的作用,故存在補償性余額長期借款的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企業所得稅稅率)/(1-補償性余額比例)。
假設上例中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為25%。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企業所得稅稅率)/(1-補償性余額比例)=5%*(1-25%)/(1-15%)=4.41%。
❻ 某企業貸款60萬元,年利率為5%,期限4年
1.60乘5%=30(萬元)
採納哦
❼ 1.某企業獲得一筆10萬元的貸款,償還期為5年,按年利率10%計復利,分別計算以下4種還款方式每年
1) 第一年 2+10×10%=3第二年 2+8×10%=2.8第三年 2+6×10%=2.6第四年 2+4×10%=2.4第五年 2+2×10%=2.25年總還款額=13現值=3×(P/F,10%,1)+2.8×(P/F,10%,2)+2.6×(P/F,10%,3)+2.4×(P/F,10%,4)+2.2×(P/F,10%,5)=10(2) 第一至第四年每年 10×10%=1第五年 10+10×10%=115年總還款額=15現值=1×(P/A,10%,5)+10×(P/F,10%,5)=10(3) 第一至第五年每年 10×(A/P,10%,5)=2.6385年總還款額=2.638×5=13.19現值=10(2.638×(P/A,10%,5))(4)第一至第四年 0第五年 10×(F/P,10%,5)=16.1055年總還款額=16.105現值=10 (16.105×(P/F,10%,5))把10換成8就可以了
❽ 某企業向銀行貸款10萬元,貸款的年利率為10%,五年後一次性償還,那應該償還()萬元。求公式
應該償還15萬元。
根據題意,貸款本金為10萬,即100000元,
年利率=10%,貸款期限為5年。
根據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代入題中數據,列式可得:
利息=100000*10%*5=50000(元)
貸款本息和=100000+50000=150000(元)=15(萬元)
(8)某企業要貸款可以從利率分別為擴展閱讀:
企業貸款申請條件:
1、符合國家的產業、行業政策,不屬於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企業;
2、企業在各家商業銀行信譽狀況良好,沒有不良信用記錄;
3、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登記,且年檢合格的營業執照;
4、有必要的組織機構、經營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有固定依據和經營場所,合法經營,產品有市場、有效益;
5、具備履行合同、償還債務的能力,還款意願良好,無不良信用記錄,信貸資產風險分類為正常類或非財務因素影響的關注類;
6、企業經營者或實際控制人從業經歷在3年以上,素質良好、無不良個人信用記錄;
7、企業經營情況穩定,成立年限原則上在2年(含)以上,至少有一個及以上會計年度財務報告,且連續2年銷售收入增長、毛利潤為正值;
8、符合建立與小企業業務相關的行業信貸政策;
9、能遵守國家金融法規政策及銀行有關規定;
10、在申請行開立基本結算賬戶或一般結算賬戶。
❾ 某企業按照10%的年利率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銀行要求維持貸款限額10%,則其實際利率為
可用貸款=1000萬*(1-10%)=900萬
貸款利息=1000萬*10%=100萬
實際年利率=100萬/900萬=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