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5年國有商業銀行總資產
您好
2005年 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達到30萬億元人民幣,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市場份額佔55%
2005年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穩步發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總資產由169320.5億元增至191532.2億元,增長13.1%,總資產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53.3%。各項負債由162146.2億元增至 183695.2億元,增長13.3%,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53.3%。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建設銀行的總資產達45857.42億元
中國銀行是中國的第三大銀行,2005年末總資產為47400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2005總資產達6.4萬億元人民幣
截至2005年末,中國農業銀行資產總額達47710.19億元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業務覆蓋傳統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業務領域,並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客戶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中國銀行主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零售和金融機構等業務。零售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基於銀行卡之上的全套服務。而金融機構業務則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諸如國際匯兌、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目前在外匯存貸款、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仍居領先地位。根據2003年英國《銀行家》按核心資本排名,中國銀行列全球第十五位,居中國銀行業首位,是中國資本最為雄厚的銀行。
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在基本建設貸款、流動資金貸款、房地產金融、工程造價咨詢、項目融資、貿易融資、投資咨詢、財務顧問等傳統業務領域中擁有優勢,同時開拓新的營銷渠道,先後開辦了代理性、擔保性、咨詢類和基金託管等中間業務,利用信息科技手段開發銀行卡和網上銀行等新產品。產品種類已從以往存款、貸款和結算發展到目前銀行卡類產品、電子銀行類產品、代理業務類產品、資金類產品等十幾大類,數百個品種。建設銀行的產品與服務不斷跨越傳統業務和服務領域,藉助科技與網路優勢向更新的領域拓展。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 約1億個人客戶和810萬法人賬戶。2003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4075億元,個人住房貸款市場份額居國內第一;牡丹卡發卡量9595萬張,消費額973億元,2003年累計實現票據交易16771億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達45%,在證券、期貨市場上的清算份額保持在50%以上;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最大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基金共28隻,託管總資產581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中國最先進的科技水平。在數據大集中工程的基礎上,2003年工商銀行成功投產了全功能銀行(NOVA)系統,加上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的數據倉庫,共同構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為業務和管理的進步提供了強健的動力。
中國工商銀行經營范圍包括: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和消費信貸,居民儲蓄,各類結算,發行和代理發行有價證券,代理其他銀行委託的各種業務,辦理外匯存款、貸款、匯款,進出口貿易和非貿易結算,外幣及外幣票據兌換,外匯擔保和見證,境外外匯借款,外幣票據貼現,發行和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代辦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徵信調查和咨詢服務,辦理買方信貸,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的轉貸,以及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規定批準的業務
中國農業銀行
目前中國農業銀行網點遍布中國城鄉,成為國內網點最多、業務輻射范圍最廣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領域已由最初的農村信貸、結算業務,發展成為品種齊全,本外幣結合,能夠辦理國際、國內通行的各類金融業務。目前主要包括:(1)人民幣業務。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等。(2)外匯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
謝謝
⑵ 農業銀行的歷史
中國農業銀行是中國大型上市銀行,中國四大銀行之一;最初成立於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數年來,中國農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強企業之列,在「世界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10位左右,穆迪信用評級為A1。2009年,中國農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並在2010年完成「A+H」兩地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中國農業銀行,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是在新中國時期成立的第一家專業銀行。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本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2009年1月15日,本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15日和16日,本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完成了向國際化公眾持股銀行的跨越。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一角
2009年,中國農業銀行全面推進業務經營轉型,其價值創造力、市場競爭力和風險控制力持續提升。2010年末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2011年達11.68萬億元,佔全國銀行金融業資產總額的11.3%,是中國最具規模和實力的大型上市商業銀行,也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末各項存款達9.62萬億元,各項貸款5.63萬億元左右,資本充足率為11.94%,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75%,均處較高水平,截至2011年末,不良貸款率同比分別下降0.48%,撥備覆蓋率為263.1%,提升95.05%,各核心指標躍居國內可比同業前列。農行年報也顯示,其中間業務發展最迅速,全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約461.28億元,比上一年多收入104.88億元左右,增幅超三成,如剔除代理財政部處置不良資產業務手續費收入後,那麼這一增速更可提高至42.8%,其中的電子銀行、信用卡、投資銀行、代理保險等業務增幅均在50%以上。 2010年農行實現營業收入2904.18億元,同比增長30.7%;凈利潤約949.07億元,利潤增長率達到46%左右;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3777.31億元,同比增長30.1%,實現凈利潤約1220億元,同比增長28.5%,利潤增長率居四大行之首。 中國農行憑借全面的業務組合、龐大的分銷網路和領先的信息技術平台,向最廣大客戶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開展自營及代客資金業務。截至2011年末,本行總資產約11.68萬億元,各項存款約9.62萬億元,各項貸款約5.63萬億元,資本充足率11.94%,不良貸款率下降0.48%,為1.55%,各項核心指標均達到國內金融業領先水平。
⑶ 什麼是撥備率
即呆、壞帳准備金的提取比率,如我國現行上市公司的應收帳款壞帳准備金的提取比率為9%,即:按應收帳款余額的9%計提壞帳准備,提取的准備金進入當期損益。 是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帳准備金,是銀行謹慎性考濾防風險的一個方面,也是反應業績真實性的一個量化指標。
簡介
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各國都在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力度。雖然監管部門有意在2011年將商業銀行撥備率指標提高至2.5%,但還需和財政部及銀行進行溝通,在充分考慮到中國銀行業實際情況後,再確定撥備率這一監管指標的具體數值。 此項比率應越低越好,反應損失較小利潤越高;比率越高說明風險越大,損失越大利潤越小。 撥備率的高低應適合貸款風險程度,不能過低導致撥備金不足,利潤虛增;也不能過高導致撥備金多餘,利潤虛降。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應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 撥備率的高低應適合貸款風險程度,不能過低導致撥備金不足,利潤虛增;也不能過高導致撥備金多餘,利潤虛降。 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帳准備金,是銀行謹慎性考濾防風險的一個方面,也是反應業績真實性的一個量化指標。 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應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 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的撥備占總貸款比率分別為2.39%、3.15%、2.26%、2.49%、1.97%,僅農行高於2.5%。中小型上市銀行中,除華夏銀行和南京銀行該比例為2.49%、2.15%外,其他銀行均低於2%,興業銀行僅為1.37%。要糾錯編輯摘要 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各國都在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監管力度。雖然監管部門有意在2011年將商業銀行撥備率指標提高至2.5%,但還需和財政部及銀行進行溝通,在充分考慮到中國銀行業實際情況後,再確定撥備率這一監管指標的具體數值。
編輯本段類型
一般撥備(亦稱一般准備)用於彌補尚未識別的可能性損失的撥備。主要用於信用卡透支、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墊款、信用證墊款、擔保墊款、進出押匯、拆出資金、應收帳款、投資(包括股權、債權)等。計提標准銀行原則上應不低於風險資產的期末余額的1%。 專項撥備(亦稱專項准備)是指根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對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後,按每筆貸款損失的程度計提的用於彌補專項損失的撥備。根據人民銀行《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及財政部有關文件規定,在五級分類中,按關注2%、次級25%、可疑50%、損失100%的撥備率計提;正常貸款是否計提撥備由銀行自主決定。 特種撥備(亦稱特種准備)是指針對某一國家、地區、行業或某一類貸款風險計提的撥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貸款的特殊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
編輯本段影響
撥備率或撥備覆蓋率,指為了預防不良資產的發生而准備的金額的比例;實際上就是呆、壞賬准備金的提取比率。撥備率也就是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損失、壞賬准備金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標。 銀行作為提供金融服務,經營風險的企業,其生存發展與穩健經營的前提和關鍵,就是它所承擔的全部風險損失能夠被補償和消化。其中預期損失必須以審慎的撥備計提形式計入銀行經營成本,並在金融產品價格或貸款定價中得到補償,而非預期損失需要銀行資本金加以覆蓋。正因為這樣,對貸款以及非信貸資產損失是否足額撥備、資本充足率是否滿足監管要求,就成了衡量銀行抵禦金融風險能力的重要指標。周小川行長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認為,「五級分類制度和其他一些制度對銀行而言,相當於診斷。而完善的撥備制度相當於治療。如果撥備制度不健全,就等於看好病之後不準治療和吃葯,白白耽誤了治病的機會」。 事實上,撥備的作用在於真實反映資產的公允價值。撥備是利潤還是費用的實質取決於撥備是否能夠彌補未來貸款可能出現的損失,撥備不充足下的利潤是高估的。對於目前的商業銀行而言,大多數銀行的專項撥備不足以彌補未來貸款可能出現的損失,因此必須建立相應的保證制度計提充足的撥備,以提高銀行抵禦不良貸款風險的能力,並確保真實的利潤的基礎。 撥備是銀行用來平滑各年度收益水平的蓄水池,經營效益上升時提高撥備的計提水平,經營效益下降時通過釋放撥備來維持盈利水平。銀行呆賬撥備計提數額的多少,總的撥備對不良貸款及全部貸款覆蓋程度的高低是衡量銀行應對經濟景氣變化帶來的資產質量變化的能力的重要依據。 總而言之,撥備率應越低越好,反應損失較小利潤越高;損失越大利潤越小。撥備率的高低應適合貸款風險程度,不能過低導致撥備金不足,利潤虛增;也不能過高導致撥備金多餘,利潤虛降;應撥備前利潤(撥備前利潤即指尚未扣除風險准備金的利潤。它等於凈利潤與風險准備金之和。)和撥備後利潤綜合評價和考核。在經營管理中,兼顧效益與質量、加快發展與防範風險、短期與長期利益的關系,實事求是提高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⑷ 農業銀行目前資金已經有多少個億了
4月26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5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一季度農業銀行實現凈利潤470.51億元,同比增長8.26%,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14元。
今年一季度業務經營主要特點為,業務規模穩健增長。報告期末,農業銀行總資產142677.38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67698.73億元,投資凈額30227.90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7.73%、5.23%和6.01%。總負債134674.19億元,吸收存款116113.36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7.80%和6.89%。股東權益8003.19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52%。
財務指標平穩運行。今年一季度,農業銀行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1.37%,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4.28%。實現利息凈收入892.88億元,同比增長4.02%,凈利息收益率(NIM)為2.78%。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59.91億元,同比增長22.20%。成本收入比30.57%,同比下降1.42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報告期末,農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856.83億元,比上年末減少1.65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27%,比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340.55%,比上年末提高14.41個百分點。
縣域金融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報告期末,農業銀行縣域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21602.67億元,吸收存款48992.68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5.42%和7.50%,增速高於全行平均水平。
⑸ 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的發展狀況
如今的中國農行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城鄉並舉,聯通國際的大型商業銀行,2009年,農業銀行全面推進業務經營轉型,價值創造力、市場競爭力和風險控制力持續提升。2010年末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大關,各項存款達8.99萬億元,各項貸款4.96萬億元,貸存比僅為55.77%,資本充足率為11.59%,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75%,均處較高水平,截至2010年末,不良貸款率同比分別下降0.88%,撥備覆蓋率為168.05%,提升62.68%。農業銀行秉承「誠信立業、穩健行遠」的核心價值觀和「客戶至上、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充分發揮城鄉聯動優勢,依託龐大的分支機構和電子化網路,向最廣大客戶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中國農行發展速度迅猛,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三,2010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以33,842,700萬元的營業收入躋身前十位。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500強企業排名中名列第277位,而在2010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以營業收入49,742(million dollars)百萬美元名列第141位。
⑹ 中國農業銀行的經營現狀怎麼樣,對農行的建議
對於農行的建議我不一定能行,但我可以列舉一些我看到的現象,這兩天在上海,當然是看世博,來旅遊當然要買點紀念品紀念一下或者證明一下一直曾經來過!
特許商店時可以刷卡的,但當我刷卡時我發現刷卡機上面只有交通銀行的標志,沒有農行的,我其實也不是很清楚為什麼只有交行的,這里還想請問提問者呢!
⑺ 中國農業銀行的公司規模
農業銀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本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2009 年1月,本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本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本行是中國主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之一,致力於建設經營特色明顯、服務高效便捷、功能齊全協同、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國際一流商業銀行集團。本行憑借全面的業務組合、龐大的分銷網路和領先的技術平台,向廣大客戶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業務范圍還涵蓋投資銀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賃、人壽保險等領域。截至2016年末,本行總資產195,700.61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97,196.39億元,吸收存款150,380.01億元,資本充足率13.04%,全年實現凈利潤1,840.60億元。
截至2016年末,本行境內分支機構共計23,682個,包括總行本部、總行營業部、3個總行專營機構,37個一級(直屬)分行,365個二級分行(含省區分行營業部),3,506個一級支行(含直轄市、直屬分行營業部,二級分行營業部)、19,714個基層營業機構以及55個其他機構。境外分支機構包括10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處。本行擁有14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內9家,境外5家。
2014年起,金融穩定理事會連續三年將本行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2016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中,本行位列第29位;在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以一級資本計,本行位列第5位。本行標准普爾發行人信用評級為A/A-1,惠譽長/短期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F1。
⑻ 三大國有銀行基本面分析
就盈利能力來講建設銀行凈資產收益率14.63%。工行銀行凈資產收益率12.03%,中國銀行10.16,從數據來看,建設銀行的盈利能力是最強的。
從服務上來看,很明顯大多數人都認為中國銀行是最好的,我也認為如此。
從國內業務競爭來看,工商銀行網點多,人員多,加之在改制前的四大國有銀行的職能,工商銀行國內業務占居大頭。不過這也是工行最大的弊端,機構臃腫,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從銀行發展的趨勢來看,跨國銀行是銀行發展方向,現在中國銀行由於改制以前的職能使其已經邁出了一大步,遠遠在國內銀行之前。且中國銀行具有奧運概念。
綜上所述,本人認為短期投資,勢必看好建設銀行,從長線發展來看,中國銀行最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