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 對嗎
這是費雪效應,完整的公式應該是
(1+實際利率)(1+通貨膨脹率)=1+名義利率
化簡一下就是你說的第二個式子
之所以用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
是因為公式左邊打開打開後變成:
1+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1+名義利率
左邊最後一項是兩個很小的百分數的乘積,與其他項比起來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直接省略了
於是就產生了一般意義的費雪效應: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
的平衡水平?經濟學家歐文·費希爾對實際利率下的定義是,它只是對貨物比對未來同樣的貨物多支付的百分率溢價。費希爾的概念的要點是:
(1)肯定而得到保證的支付;
(2)肯定而得到保證的償還;
(3)肯定的日期。如果採用這個概念,也可以把實際利率看作是按被放棄的未來消費計算的現時消費的有關費用。
作用
利率政策是宏觀經濟管理中比較重要的工具之一。利率在國家經濟中能發揮幾個作用。它是對儲蓄的報酬,對獲得收入的人如何把收入在目前的消費與未來的消費之間進行分配有影響。
利率的結構控制將積累起來的儲蓄在不同的資產——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之間進行分配。利率政策對儲蓄與投資的過程產生影響,而且通過這些過程對金融資產的發展與多樣化、生產的資本密集度以及產值的增長率都產生影響。
當物價穩定時,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是一致的。但是,當出現通貨膨脹時,經濟代理人需要對這兩種利率加以區別,一般估計實際利率的辦法是,名義利率減去以某種標准得出的國內通貨膨脹的變動率。
在利率由行政當局確定的國家,政策制訂者可以調整名義利率,設法使實際利率保持正數,這樣可以對儲蓄起到鼓勵作用,可以增加金融媒介作用,還可以促進金融市場的統一。
但是,在學術界,對於利率政策對儲蓄、投資和產值增長率的實際影響仍有意見分歧。一些經驗論的研究報告表明,相當大的負數實際利率對經濟增長並不會始終產生象大多數常規理論預測的那些不利影響,其他的研究報告發現,
在實際利率與儲蓄水平之間,或者在實際利率與投資水平之間,並沒有什麼直接關系。由於這些經驗論的結果一部分取決於實際利率是如何估計的,因此,了解這些估計中所涉及的概念問題是有幫助的。
『貳』 名義利率為什麼包含了通脹因素,而實際利率不包含
名義利率沒有將通貨膨脹因素剔除在外。所以,名義利率是包含了通貨膨脹因素的。
「名義利率是指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實際上想說的就是,名義利率沒有將通貨膨脹剔除掉。一般來說「考慮通貨膨脹」就意味著將通脹剔除掉。
實際利率是從表面的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的數字,計算公式:1+名義利率=(1+實際利率)*(1+通貨膨脹率),也可以將公式簡化為名義利率- 通脹率(可用CPI增長率來代替)。
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存在著下述關系:
1、當計息周期為一年時,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相等,計息周期短於一年時,實際利率大於名義利率。
2、名義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資金時間價值,實際利率才真實地反映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3、以r表示實際利率,i表示名義利率,p表示價格指數,那麼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之間的關系為,當通貨膨脹率較低時,可以簡化為r=i-p。
4、名義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叄』 實際利率和通貨膨脹怎樣計算
計算公式:(1+實際利率)*(1+通貨膨脹率)=1+名義利率
從表面的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的數字,即公式為:1+名義利率=(1+實際利率)*(1+通貨膨脹率),也可以將公式簡化為名義利率-通脹率(可用CPI增長率來代替)。
一般銀行存款及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的利率都是按名義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在通貨膨脹環境下,儲戶或投資者收到的利息回報就會被通脹侵蝕。
當計息周期為一年時,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相等,計息周期短於一年時,實際利率大於名義利率。名義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資金時間價值,實際利率才真實地反映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3)貸款實際利率要考慮通貨膨脹嗎擴展閱讀:
由於中國經濟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很容易引發較高的通脹,而名義利率的提升在多數時間都慢於通脹率的增長,因此時常處於實際利率為負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考慮通脹因素,儲戶將錢存入銀行最終得到的負回報-虧損,既負利率。
負利率環境將誘使儲蓄從銀行體系流出,刺激投資和消費,很容易引起資產價格的泡沫並有可能進一步推升通脹,央行一般都會通過持續加息的方式來改變經濟體的負利率運行狀態,抑制通脹,資產市場的泡沫也會逐步消退。
所以,股票投資者在實際利率為負的初期還可以繼續加碼,但如果負利率持續時間過長,由宏觀調控引發的風險就會加大,需要隨時考慮退場。
『肆』 貸款利率與通貨膨脹率有沒有什麼關系
如果存款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說明在銀行存款是虧本的,存款利息還趕不上通貨膨脹,反之存款是賺錢的
如果通貨膨脹率太高,則存款利息會提高,因此貸款利率也隨之提高,所以貸款利率與通貨膨脹率關系也很密切
『伍』 假如貸款者的利息是按照名義利率計算的,如果通貨膨脹率為正,那麼貸款者是損失還是受益為什麼謝
這看似相關聯,但實際上並沒有太直接的實際因果關系。
如果貸款者是為了投資而貸款,那最終是否受益,看的是投資回報率是否大於利率!
如果貸款者是為了必須(如購物錢不夠)而貸款,那無論通貨膨脹正負,貸款者都支出了額外的利息,都是一種純粹的支出。
如果說貸款者所買的物品因通貨膨脹升值的額度大於貸款者原本支出的本金+利息,看似貸款者是受益的,但實際上這種受益仍是從投資角度來分析的,而通貨膨脹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物品升值與否,投資受益衡量的是大范圍多角度綜合性的。
當然如果僅從貸款者的收入+支出的提升,比如當下每月還款3000元壓力不小,但三五年後或許3000元就對貸款者完全沒有壓力了,但這中間通貨膨脹也不完全起決定性作用。
利率和通貨膨脹的直接關系,永遠是在國家層面來衡量的,對待個人貸款者而言,利息就是純粹的支出。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這本書講得就是這個國家層面的東西,各個國家其實都在按照這個理論在調控國家的金融、經濟走向。
『陸』 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 那麼實際利率是否考慮了通貨膨脹因素呢
費雪方程ε=r-π可以知道實際利率正是考慮到通貨膨脹率才會等於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
建議從名義和實際的概念入手理解。
『柒』 通貨膨脹與利率的關系
單純的通貨膨脹和利率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我們知道通貨膨脹是貨幣供給大於實際需求,也就是社會中流動的貨幣太多了,那麼為了抑制繼續通脹,國家會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提高利率,提高利率一是可以讓更多的人把錢存在銀行,因為利息高了,二是減少貸款,因為貸款的利率高了,成本也高了,這樣減少貨幣供給,可以起到抑制通脹的作用,今天剛剛公布的消息,利率又提高了0.5%,就是因為近期通貨膨脹的原因。
通貨膨脹表現形式
一般說,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上漲,但不能說凡是物價上漲都是通貨膨脹。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家三盅說:通貨膨脹書寫價格歷史,供求關系描繪價格波段。(The decision of the price history is inflation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price curve is supply-demand relation.)
①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發行過多,引起紙幣貶值,物價就會上漲。
②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成正比,商品價值量增加,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
③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
④政策性調整,理順價格關系會引起上漲。
⑤商品流通不暢,市場管理不善,亂收費、亂罰款,也會引起商品價格的上漲。可見,只有在物價上漲是因紙幣發行過多而引起的情況下,才是通貨膨脹。
網路--通貨膨脹
『捌』 關於存貸款基準利率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通脹簡單地說就是供給小於需求。存款加息即利率提高,可以增加儲蓄收益,使存款意願加大,錢存來後,需求就會減少,從而使供需平衡,價格受需求影響會下跌,通脹得到抑制。貸款加息後,房奴的利息支出會有所增加。
『玖』 關於實際利率,名義利率和通脹率的問題
費雪定律中,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率
只是一個近似的計算。精確的公式如下:
1+名義利率=(1+實際利率)×(1+通脹率)
所以准確說,實際利率=名義利率 - 通脹率 - 實際利率×通脹率
你所說的10塊錢也貶值的問題,就是最後一項,高階無窮小,通常近似計算時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