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銀行利率提高了
是因為通貨膨脹,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太多了,導致物價上漲太多了,國家就宏觀調控,把銀行利率提高,希望人民們可以多存點錢,減少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降低通貨膨脹
㈡ 銀行提高貸款利率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要提高
去年國家全面寬松的購房貸款政策讓樓市一路攀升,成交價格和成交量都創出歷史天量,產生這種量價齊生的狀況和購房貸款寬松的政策有很大關系,因為貸款利率低,貸款買房比較劃算,能有資格的買的都貸款買房了。
隨著國家決策層從「化解房地產庫存」轉變成「抑制房地產泡沫」,銀行的信貸政策開始連續收緊,限貸令成為了抑制泡沫的殺手鐧,不僅首套房利率標准連續提高,現在開始了提高利率的硬性措施,說明化解庫存的任務基本完成,就像開發商賣房子一樣,剛開始為了回籠資金,對於前期購房的客戶給出種種優惠政策刺激大家來買,一旦資金缺口補上之前的優惠政策就會慢慢取消了,既可以不著急慢慢的來賣了,甚至還來個飢餓營銷的手段。
本來購房貸款一直就是一種政策優惠措施,對於銀行來講,利息差是銀行的主要盈利模式或者說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是隨著各種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誕生普及,讓銀行最大的儲蓄來源活期存款被余額寶等等貨幣基金顛覆,民間一些理財產品比銀行的存款利率要高很多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讓銀行的吸儲方式轉變為各種明目的理財產品,而理財產品的利率基本在年化4到5%之間,銀行正常的存款利率活期為0.35%,三年期才2.75%,兩年期的2.1%,一年期的1.5%,如果4-5%的話就已經和貸款的基準利率4.9%持平了,再加上營銷成本網店成本,目前的房貸利率讓銀行沒有了利潤,自然也就沒有放貸動力。
原來還有政策扶植,銀行必須完成支持房地產的任務,現在任務結束了,銀行也就露出了盈利的本質,放棄房貸或者提高房貸利率,也就是當下大家看到的情形了。
㈢ 銀行為什麼要上調房貸利率
首套房貸利率再次提高後,購房者潛在的貸款成本大大提高。假設在上海購買一套總價500萬元的一手房,為首套房。除去3.5成的首付後,需向銀行申請一筆325萬元的商業貸款。如果按照等額本息方式還款,貸款期限為30年。以首套房貸利率85折計算,每月還款額為15836元;如果變成基準利率的1.1倍,每月需還款18229元,每月多還2393元。
北京房貸利率也迎來來今年以來的第五次上調。新京報記者從房產中介獲得的一份《關於調整北京分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利率的通知》顯示,北京分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最低指導價為:首套住房按揭貸款最低為基準利率的1.1倍,其中補按揭和接力貸最低為基準利率的1.15倍;二套住房按揭貸款最低為基準利率的1.2倍。
新的住房按揭貸款利率政策於2017年6月5日正式執行,但考慮到業務的連續性,支行在2017年6月5日前已受理的按揭業務,如果在2017年6月5日(不含)前錄入個人信貸系統或者客戶提供的網簽合同顯示的網簽日期在2017年6月5日(不含)前,該類業務可按原按揭貸款利率政策執行。
在廣州,民生銀行早在5月底就悄然上浮了首套房的房貸利率。該行廣州一家支行網點的客戶經理向南方都市報記者表示,5月前兩周他們還是按照基準利率執行,5月底准備上浮10%,正式執行上浮10%是從6月份開始。除民生銀行外,包括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也早已上浮首套房的房貸利率。
由於房貸額度緊張,廣州部分銀行甚至出現看人「下菜」的現象。據南都報道,有購房者反映,某銀行客戶經理建議,如果客戶能夠接受揭貸款利率較基準上浮20%,就可提前放款,否則就得排隊。
該涉事銀行回應稱,由於監管部門要求控制房貸的增速和規模,銀行內部也對房貸政策作出了一些調整,如果對放款時間有要求的,可建議客戶接受利率上浮20%的條件,這樣能提前放款,但並非強制要求。
流動性壓力之下房貸率先收緊
事實上,北京市場房貸利率今年以來已經過4次調整,從基準利率的85折上升至9折、95折。而5月份北京首套房房貸的利率剛剛被調整回到基準利率。上海多家銀行也剛剛在5月將首套房貸利率從行業統一的9折,上調到95折甚至基準。
這才過去1個月,房貸市場為何再次收緊?
看看新聞援引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方面受到信貸收緊等樓市調控政策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由當前的資金價格決定。隨著近期資金成本不斷上升,使得商業銀行需要控制房貸業務的成本,對資金的流向和使用作出新的規劃。
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6月下旬是中國金融市場習慣性的「資金緊張的時刻」。而在今年金融去杠桿壓力之下,對於半年末時點流動性沖擊的擔憂尤為嚴重。在此背景之下,銀行展開資金爭奪戰,紛紛上調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大額存單利率以及理財產品收益率。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目前從整個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成本來講,最近已經出現了上升趨勢,比如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印證了這一點,所以部分商業銀行出現這樣一個上調的做法,我認為更多是從商業銀行本身角度出發,也就是商業銀行現在對於貸款的風險把控可能會有所強化。對於房貸來講,作為一個比較大的一類資產,會率先進行收緊。」
㈣ 銀行為什麼提高貸款利率呢
提高銀行存
貸款利率
,主要目的在於抑制通貨膨脹,控制物價上漲。
㈤ 我之前銀行貸款利率是4.3怎麼突然變5.39怎麼回事
你之前的銀行利率是4.3,突然變成了5.39,說明你的貸款合同使用的是浮動利率,因為浮動利率利率是不固定的,有可能下調也有可能上升,所以就變成了現在的5.39。
㈥ 現在銀行一直在漲息,為什麼把以前的貸款利息一起上漲呢
定期存款,降息前存入銀行的錢,存款利率不會隨著利率的調整而調整,原來存錢時的利率是多少,就按當時的利率計息。也就是說,存在銀行的錢利息不會多也不會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央行降低了存款基準利率,但大多數銀行的利率並沒有降,因為在降低存款基準利率的同時,很多銀行都將上浮比例抬高了。也就是說,存款的實際利率較之前還高。這其實是銀行攬儲的一種手段,但把定期存款的錢取出來,再重新存入高利率的銀行或許並不劃算,需慎重考慮。
㈦ 銀行為什麼要全面提高首套房貸款利率
銀行業是一個國家的金融命脈,它控制著我們所有人錢的流轉,同時也承擔著經濟的運轉。所以必須保證銀行業健康安全的發展。當今中國的經濟支柱仍大部分依賴房地產,而銀行與房地產的關系又最為密切。開發商拿到地以後就會去銀行拿地貸款,用以建設樓盤。當樓盤建好以後,第一批的業主又會拿房子去銀行貸款。當房子被二次賣出時,第二批的購房者又會拿房子去銀行貸款。對於銀行來說,房子其實是一個負債品,每個階段都需要從銀行套現。為了保護自己的資產安全,也為了控制風險,是以銀行不得不提高首套房貸款利率,這樣一來可以從還貸的利息中賺取利潤。
而很多剛需購房者都是首次購房,是以他們會認為自己被誤傷了。覺得真正應該控制的是炒房客的錢。孰不知當國家調控升級以後,炒房客就會利用剛需的漏洞從銀行套取貸款,因為他們有的是人脈和關系,將一些從不曾買房的個人信息用來為自己買房鋪路也不是新聞了。惟有把控住所有可能才能真正讓炒房客無處藏身,當然誤傷剛需也是沒辦法。
為了買房,幾乎每個家庭都掏空了積蓄背上了負債,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一旦發生經濟危機,產生失業潮,房子就會變成一項沉重的負擔,影響民生。很多失去經濟來源的家庭可能資不抵債,無法按時繳納貸款。所以提高首套房貸款利率也是為了攔住一些沖動買房的人群,讓他們可以認清自己的經濟實力,按能力購買。
如今房地產泡沫越來越大,銀行深知這其中的風險,所以以後貸款方面會更加嚴格。
㈧ 房貸利率為啥上漲 銀行為什麼要這么做
您好:
幫你總結了下
1、接受高房貸利率的貸款人更受銀行歡迎
辦理貸款總歸是要比自己有錢出全款的流程要復雜一些,尤其是在房貸利率提高的大環境下,漫長的等待房貸利率下降或者是與銀行軟磨硬泡,希望以較低的房貸利率來完成貸款,都是不現實的。而那些願意接受高房貸利率的貸款人此時獲得貸款和放款的速度就會較平常提高不少,買房的效率也會很高。
2、銀行會將貸款與理財產品捆綁銷售
如何更有效的獲得銀行的貸款審批和放款,其中一個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辦理房貸之前多多參與銀行的金融業務,比如購買理財產品。這些行為可以為貸款人在銀行留下良好的資金能力和徵信水平等加分項,在後期貸款的時候更容易獲得高額貸款。
3、在正常的金融環境下,銀行並不希望借款人提前還貸
這里的正常金融環境指的是銀行並沒有面臨資金緊缺,急需回籠資金的情況。目前大多數的房貸業務借貸期限一般都比較長,額度也比較大,在正常的借貸期限下,銀行可以通過房貸利率獲得可觀的利息,一旦提前還款,意味著銀行從房貸中獲得的收益也會隨之減少,這是銀行運營中不太願意見到的。而且,大家也都清楚,在大多數貸款人的經濟能力下,提前還款並不劃算。
4、即使是在同一家銀行辦理房貸,貸款利率也可能不相同
一般來說,購房者辦理貸款都是通過開發商與銀行聯系,架起貸款人與放款銀行之間的橋梁,這種情況下完成的貸款相比購房者個人去找一家銀行申請貸款要便捷的多,優惠力度也大的多。因為開發商找的銀行通常都是合作銀行,而且眾多的貸款者同時向一家銀行申請貸款,獲得的優惠力度和利率折扣也是非常大的。一個人獨自去尋找的貸款銀行,可能就不會享受到降低利率的優勢了。
㈨ 為什麼要提升首套房貸款利率
說到貸款利率這個詞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大家可能到現在都沒有買過房子,但至少都跟銀行打過交道。在銀行存錢有利息,貸款同樣也存在利息,銀行它也屬於一個盈利性的組織,銀行大部分的收入來源都是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差額。所以貸款的利率遠遠高於存款利率。
目前在咱們國家5年以上的貸款利率是4.9%,1-5年的利率是4.75%,1年以內的貸款利率是4.35%,在這里我們討論的是購房貸款,所以5年以內的貸款利率先不考慮。
我們今天談談貸款的基準利率,目前的房貸的基準利率是4.9%,前段時間首套房貸款利率優惠政策取消了,在取消優惠政策之前如果是第一次貸款買房的話可以享受基準利率的8.5折的優惠政策,相當於貸款利率只有4.17%,
有的地方可能優惠政策還要大,地方不同優惠幅度都不一樣,後來又傳出二十家銀行乾脆停止發放購房貸款的消息,緊接著是二套房貸上浮標准也要調整為20%,有的地方甚至首套房都要上調10%,上浮20%是什麼概念,就是基準利率的1.2倍,貸款利率就變成了5.88%,大家聽到上的數字或許沒有什麼感覺,我們舉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差別還是很大的。
以首套房為例,貸款100萬貸30年按基準利率計算每月還款額為5307元,如果按8.5折優惠政策計算每月還款額為4872元,一個月相差435元,一年相差5220元,30年相差156600,這僅僅是按100萬來計算,如果是貸500萬或1000萬呢?如果首套房貸款利率再上浮10%呢?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去年國家全面寬松的購房貸款政策讓樓市一路攀升,成交價格和成交量都創出歷史天量,產生這種量價齊生的狀況和購房貸款寬松的政策有很大關系,因為貸款利率低,貸款買房比較劃算,能有資格的買的都貸款買房了。
隨著國家決策層從「化解房地產庫存」轉變成「抑制房地產泡沫」,銀行的信貸政策開始連續收緊,限貸令成為了抑制泡沫的殺手鐧,不僅首套房利率標准連續提高,現在開始了提高利率的硬性措施,說明化解庫存的任務基本完成,就像開發商賣房子一樣,剛開始為了回籠資金,對於前期購房的客戶給出種種優惠政策刺激大家來買,一旦資金缺口補上之前的優惠政策就會慢慢取消了,既可以不著急慢慢的來賣了,甚至還來個飢餓營銷的手段。
本來購房貸款一直就是一種政策優惠措施,對於銀行來講,利息差是銀行的主要盈利模式或者說是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是隨著各種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誕生普及,讓銀行最大的儲蓄來源活期存款被余額寶等等貨幣基金顛覆,民間一些理財產品比銀行的存款利率要高很多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讓銀行的吸儲方式轉變為各種明目的理財產品,而理財產品的利率基本在年化4到5%之間,銀行正常的存款利率活期為0.35%,三年期才2.75%,兩年期的2.1%,一年期的1.5%,如果4-5%的話就已經和貸款的基準利率4.9%持平了,再加上營銷成本網店成本,目前的房貸利率讓銀行沒有了利潤,自然也就沒有放貸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