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了哪里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03万亿元,这些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
在投向实体企业的贷款中,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提高,同比多增1069亿元;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金融去杠杆和监管政策持续推进,表外融资渠道将继续收紧,企业对信贷融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定向调控政策将围绕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展开,企业整体信贷融资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在企业信贷融资稳中有增的同时,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质量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布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2个和2.5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增加额的20.9%。
不过,同样是普惠金融领域,农村和农业贷款增速却有所减缓。数据显示,上半年本外币涉农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少增3864亿元。6月末,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季末低1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较2017年占比水平低1.9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在各项融资渠道都明显收紧的形势下,房地产行业作为去杠杆的重点领域,银行信贷也在不断收紧,房地产贷款增速多个季度持续回落。未来,随着棚改续建项目的不断加快,国家重点支持的各项政策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加大,在房地产贷款稳中有降的同时,开发贷款仍将保持低增长态势。
来自新华社
Ⅱ 宏观经济指标的指标解读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对外贸易占中国GDP比重达到60%以上,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欧美日经济危机持续时间越长,对中国实体经济出口量的冲击越大。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消费、出口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加大投资成为重要的政策选择。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并于2009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从物资交易市场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时所支付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该指标对P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宏观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备受关注。2008年10月起广义货币(M2)供应量增长较快,2009年3月末已达53.1万亿元,表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已连续实施。
利率体现了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资金借用报酬。利率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市场中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繁荣之时,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市场疲软之时,资金供过于求,利率下降。从另一个角度看,利率上升,抑制资金需求,经济发展降温;利率下降,刺激资金需求,经济发展回暖。利率的变化反作用于资金供求,从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因此成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2008年以来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逐月稳步增加,进入2009年后新增贷款增长较快,第一季度三个月分别新增贷款1.6万亿,1.04万亿、1.92万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2008年以来各项存款余额合计数逐月提高,2009年3月已达53.6万亿,其中储蓄存款余额增至24.7万亿。储蓄存款余额占各项存款余额合计数的比例由2008年5月的43.8%增至2009年1月的47.9%,2009年2月、3月分别下降至47.2%、46%。
储蓄率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百分比,是分析居民储蓄的另一个角度。我国储蓄率在全球排名第一,一直维持较高水平。高储蓄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导致了内需不足、银行系统性风险增加等问题。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主要原因是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保障和福利不到位,以及居民对未来风险和收入不确定性的担忧。随着2009年3月两会确定的各项社会保障改革措施逐步落实,高储蓄率将逐步回落,但这可能需要较长时期。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出来的价格。
汇率变动受到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的经济因素集中到一点,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果国内经济结构合理,财政收支状况良好,物价稳定,经济实力强,商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出口贸易增长,其货币汇率坚挺;反之,则货币汇率疲软,面临贬值压力。汇率的变动也会对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本币贬值,可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也会导致资金外流,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采购经理指数是一套综合性指标体系,因所选指标具有先导性,成为经济运行监测的先行指标。
制造业PMI体系包括PMI综合指数和其他扩散指数,PMI综合指数由生产、新订单、产成品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五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其他扩散指数包括采购量、积压订单、新出口订单、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等。PMI综合指数高于50%表示比上月增长,低于50%表示比上月下降,与50%的距离表示增长或下降的程度。
非制造业PMI由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存货、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十项扩散指数构成。由于没有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一般来说该指数达到50%以上反映非制造业经济上升或增长;低于50%反映非制造业经济下降或回落。
全社会货运量从货物运输层面反映经济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由2008年7月的94.5连续下降至2009年3月的86.0,该指数未见反弹,显示出消费信心不足。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指数由10个指标构成,包括工业生产指数、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利润、居民可支配收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货币供应M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预警指数把经济运行状态分为5个级别,100为理想水平,“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
Ⅲ 贷款余额的优化策略
贷款投向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全市新增的本外币企业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中,投向第二产业的贷款增加865.2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增加351.9亿元;投向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交运仓储邮政业和租赁商务业的贷款分别增加348.2亿元、325.2亿元、263.5亿元、122.9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加快,前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币个人消费贷款273.9亿元,同比少增162.4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91.2亿元,同比少增134.4亿元。从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节奏看,第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币个人住房贷款90.6亿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多增79.5亿元和53.8亿元,其中9月份增加37.6亿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多增2.7亿元和34.2亿元。前三季度全市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和其他消费贷款分别增加98亿元和85.6亿元,同比分别少增16.5亿元和11.4亿元。
Ⅳ 进出口银行对非基建贷款占贷款余额八成吗
2018年8月30日,银行业例行发布会称,作为中国对非洲地区的融资主渠道,中国进出口银行对非业务已覆盖45个国家,对非贷款余额中,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贷款占比超八成。
据介绍,在交通、能源等领域,进出口银行支持了一大批有利于非洲国家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例如,肯尼亚蒙内铁路开通一年多以来,拉动肯尼亚GDP增长1.5个百分点,创造了超过3万个工作岗位;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项目的建成,推动了喀麦隆海陆交通一体化和现代化,实现了喀麦隆拥有深水港的百年梦想。
与此同时,为推动中非双方合作实现互惠共赢,进出口银行积极支持中国企业拓展非洲市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进出口银行支持中资企业在非洲开展经贸合作和投资经营,累计带动中资企业签订商务合同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
进出口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崔艳梅表示,未来,进出口银行将继续加大对非洲农业、能源资源下游产业、加工制造业和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其经济多元化程度和自主发展能力,帮助非洲国家融入世界市场,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Ⅳ 招行制造业贷款持续下降,人均年薪65万,银行的酬薪为何都这么高
因为银行业从事投资贷款的业务比较多,利润也很高,所以相对薪酬也要高不少。虽然一直以来,银行业的平均薪酬都挺高的,但招商银行显得特立独行,员工平均薪资尤其的高。从其公布的财报来看,去年公司的薪资指出接近六百亿,而银行只有9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员工平均年薪在65万左右,这个水平比市值第一的工商银行还要高一倍以上,尤其在去年净利润增长不高的情况之下,员工薪酬成本增长却很迅速,这让不少人难以理解。
Ⅵ 有多少银行贷款引入制造业
2017年上半年末,中行、工行、农行、建行等国有四大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均超万亿,中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为1.71万亿,排名第一,工行则为1.47万亿,位居其后。
交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将近6000亿,排名第五,其后就是几家主要股份行,包括民生、中信、兴业、浦发、招行,制造业贷款余额介于2500亿至4000亿之间。
第三梯队则是光大银行、平安银行以及主要上市城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均在2500亿以下。
Ⅶ 100万厂房贷款两年还清第一年必须还50万吗
100万的厂房,贷款两年还清,第一年并不一定需要还50万
只需要按照合同协议,第一年还少点,第二年全还也是可以的。
Ⅷ 工商银行业务情况
工商银行行长廖林在今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上表示,2020年,该行综合采取多种举措,累计向实体经济让利超过1000亿元。主要采取了“降、延、减”三种方式。他进一步指出:“我们有信心,用‘跨越时空的预判’、‘穿越周期的稳健’和‘国有大行的担当’,与实体经济共荣共生,让风险应对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确保工商银行自身经营稳健,促进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全力推动资金精准直达实体经济
报告显示,工商银行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001亿元、拨备前利润5948亿元、净利润31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4.2%和1.4%。
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期内,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8%,保持在稳健区间。逾期贷款率、关注贷款率比年初分别下降16BP和50BP。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首次实现年度为负。拨备覆盖率180.68%。
值得关注的是,工商银行2020年全力推动资金精准直达实体经济。报告期内,工商银行普惠贷款增幅58%,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科创企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均保持市场领先,其中投向制造业的各项贷款余额达1.84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1.85万亿元。落实好延本延息政策,为10万多客户缓释还本付息压力,涉及贷款1.5万亿元;民营企业有贷户增加5.1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增加18.3万户。
融资业务总量足、投向准、结构优
工商银行副行长徐守本表示,2020年,工商银行融资业务呈现出“总量足、投向准、结构优”三个特点。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着力提升制造业贷款精准性、直达性,在总量、结构、成本上都实现了突破,有效发挥了大行“头雁效应”。
总量上,2020年,工商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债券、融资租赁等各类融资余额近2.4万亿元。其中,贷款方面,截至去年末,投向制造业的各项贷款余额达1.84万亿元,居商业银行首位;比年初增长2229亿元。
期限结构方面,截至去年末,工商银行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超6700亿元,比年初增加2144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增幅47%,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客户结构方面,着力加大对小微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支持,银保监会口径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42亿元。产品结构方面,注重“稳链、补链、强链”,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截至2020年末,工商银行制造业核心企业融资余额超6300亿元,比年初增长近1500亿元。
Ⅸ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是多少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03万亿元,这些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
在投向实体企业的贷款中,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提高,同比多增1069亿元;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金融去杠杆和监管政策持续推进,表外融资渠道将继续收紧,企业对信贷融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定向调控政策将围绕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展开,企业整体信贷融资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在企业信贷融资稳中有增的同时,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质量有所提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布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1.2个和2.5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贷款增加额的20.9%。
不过,同样是普惠金融领域,农村和农业贷款增速却有所减缓。数据显示,上半年本外币涉农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少增3864亿元。6月末,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季末低1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格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较2017年占比水平低1.9个百分点。
连平表示,在各项融资渠道都明显收紧的形势下,房地产行业作为去杠杆的重点领域,银行信贷也在不断收紧,房地产贷款增速多个季度持续回落。未来,随着棚改续建项目的不断加快,国家重点支持的各项政策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加大,在房地产贷款稳中有降的同时,开发贷款仍将保持低增长态势。
来自新华社
Ⅹ 制造业预提短期借款利息账务处理怎么做
1、借款期间,每月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而最后结算时应该写: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3、企业应付利息的账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实际支付利息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息。
5、案例: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向银行借入一笔生产经营用短期借款,共计120
000元,期限为9个月,年利率为8%。根据与银行签署的借款协议。该项借款的本金到期后一次归还;利息分月预提,按季支付。甲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1月1日借入短期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短期借款 120000
1月末,计提1月份应计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800
贷:应付利息 800
本月应计提的利息金额=120000×8%÷12=800(元)
本例中,短期借款利息800元属于企业的筹资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科目。
2月末计提2月份利息费用的处理与l月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