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2017本外币贷款余额

2017本外币贷款余额

发布时间:2025-10-18 03:05:58

❶ 关于信用风险排查报告

防范和管控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新常态下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下面是我收集的2017关于信用风险排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为充分发挥发改职能,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根据相关要求,我局按照防范金融风险念信大文件精神,进行风险排查及整治,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我局领导十分重视,召开专题部署会议,传达相关精神,以“严密防范金融风险”为总要求,以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为目标,成立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综合协调和日常事务。
二、明确责任,分工合作
根据文件要求,我局严格依法依程序办理投资企业项目审批,排查了业主是否超范围经营、是否有从事非法集资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发放高利贷等违法行为,共出动人员6人次,排查业主19户。开展对涉及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治理行动,迅速排查各类涉嫌非法集资的广告线索和隐患,做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置,防止风险扩散。依法打击涉嫌非法集资广告的发布行为,对长期发布此类广告的单位及时暂停、处罚,直至取缔广告经营单位的发布资格。提升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防诈骗抗风险性能,做到监管与服务的结合。开展金融诈骗防范仔竖宣传与教育。依托网络平台公示办事流程、法律法规,实现服务电话一键拨通,将消费提示定期发布在“动态公告”,提升全民金融诈骗防范意识与能力。
2017年,全市金融工作围绕市委、市 *** 中心工作,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全面开展省、宁波市金融创新示范市和金融生态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举措,强化困难企业帮扶救助和各类金融风险防控,全市金融业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18.19亿元,较年初减少12.02亿元,同比增长1.30%,各项贷款余额1839.50亿元,较年初新增194.36亿元,同比增长11.81%。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56.09亿元,不良贷款率3.04%,比年初增加1.62个百分点。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4.90亿元,占宁波大市全部保费收入的17.86%,同比增长9.78%,完成保险赔付11.42亿元。全市证券机构股票基金交易额(含新股申购交易量)为1928.23亿元,同比增长42.63%。证券机构资产总值达137.38亿元,同比增长65.26%。
一、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1、深化农村资金保险互助试点。一是扶持农村保险互助联社发展。积极落实对农村保险互助联社试点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去年起,市财政对农村保险互助联社实行为期2年、每年100万元的综合性补助,用以对村民的保费补贴。目前,互助联社运营良好,预计保险覆盖率近期可以达到70%。二是配合监管部门加强对资金互助社的监管。根据监管要求严控风险,做好资金互助社适时改组为村镇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承接存贷款业务的准备。三是探索试点资金互助会。配合市农合联、市供销联社、市农办开展了资金互助会试点筹备工作。目前,全市第一家资金互助会已由市供销联社牵头联合多家专业合作社发起设立。
2、坦袭推进农村合作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积极协调省联社、市农合行等相关单位,并成立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宁波慈溪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小组,全力推进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去年年底,慈溪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3、推动民间资本阳光化。积极支持已试点运行的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发展,明确了有关财政扶持政策,帮助协调入驻市文化商务区办公营业,推动其和更多的市政项目、企业融资项目对接沟通,加快业务开展。支持慈溪联合民间融资服务中心筹备开业并开展民间资金交易撮合、项目中介、投资管理咨询等业务,拓展民间资本服务范围。
4、探索发展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一是推进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的筹备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拟发起银行杭州银行的对接协调,通过多次召开座谈交流会、组织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等加快筹备工作。目前,杭州银行已向市 *** 提交了有关筹建的汇报材料。二是探索研究互联网金融。开展关于构建P2P网络借贷模式的课题研究,设想结合互联网技术优势和金融改革方向,将发展P2P金融拓展居民投资渠道和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统一起来,提高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渗透性,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和民间融资阳光化。
二、夯实地方金融建设
1、引导银行、担保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修订出台相关考覈扶持政策,继续安排300万元银行机构专项考覈资金、1000万元担保公司扶持资金,引导鼓励银行、担保机构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创新担保模式,增加对我市的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地方金融运行监管。加大对地方金融机构的走访检查力度,及时了解掌握运行情况,重点指导督促小贷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提升规范水平,做到了对全市6家小贷公司均有走访、检查均有记录,并形成对小贷公司经营情况的调研分析报告。同时,加强辖内金融运行分析监测,推进金融数据统计工作规范化,编印了慈溪市金融运行月度报表,到去年底已编印8期。
3、全面开展普惠金融工程。围绕“创业普惠、便捷普惠、阳光普惠”三大目标,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合作银行普惠金融工程,着力构建“基础金融不出村(社区)、综合金融不出镇(街道)”服务体系。截至去年底,全市创建金融服务联络站392个,覆盖全市各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提升金融服务联络站为初步具备办理小额取现、小额代理存款、转账结算、代为受理贷款申请等服务功能的“微银行”313家。
4、推广农村小额保险试点。积极协调镇(街道)支持试点单位中国人寿慈溪支公司开展相关业务。截至目前,农村小额保险试点共覆盖126个村,承保村民25万人,村覆盖率达到42.42%,村民覆盖率达到31.3%,接受并处理理赔案106起,给付理赔款133.20万元,为广大农村低收入家庭和外来流动人口提供了疾病、死亡和残疾等人身保险保障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5、进一步集聚金融机构。去年更多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来慈设立分支机构,新增通商、东海、包商等3家银行和广发、海通、浙商、财通、中信等5家证券营业部。目前,我市有银行35家、保险机构44家、证券营业部9家,以及创投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资金保险互助社等金融、类金融机构共100余家,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层次更加多元化。
三、加强金融生态建设
1、启动开展金融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根据上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将构筑地方金融健康生态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建设金融生态示范区的实施方案》,目标通过三年探索实践,我市在金融改革创新、金融生态环境、社会信用建设等工作领域均取得突破,金融业稳健良好运行。
2、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是政策、机构上给予专项保障。拟定《关于加强困难企业帮扶防范化解企业“两链”风险的若干意见》,明确企业帮扶和风险处置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去年年中组织召开全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大会,安排落实银行机构签署行业自律公约、市总商会倡议加强企业金融诚信建设等议程,营造银企共生共荣的发展氛围。成立由市长任组长、有关市领导为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风险企业协调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市风险企业协调处置工作办公室(市调处办),加强风险协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力量。二是加大困难企业帮扶力度。引导、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资金保障力度,避免采取盲目抽贷、跟风压贷、贷款简单平移等行为,确保做到同进同退,共渡难关。去年通过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协调企业融资困难80多次,协调化解近30亿元的企业银行债务风险。三是实行困难企业分类帮扶。拟定《风险企业评估分类救助办法》、《帮扶救助企业监管办法》,按照“支持类、维持类、重组类、退出类”对风险企业进行分类帮扶处置,提高风险企业处置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去年下半年根据分类帮扶思路,已有3家企业17个主体向法院立案破产重整,尚有4家企业正在申请立案。
3、持续推进打击逃废债工作。组织开展打击逃废债专项活动,加强公安机关和银行机构的配合协调,完善证据收集,加快立案审查。去年我市公安机关报捕或刑拘三家比较有典型意义的企业法人代表,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目前,我市共立案受理企业逃废债和跑路案件10起,其中判刑2人、移送起诉2人、报捕或刑拘3人,进入最高法院网站上网“老赖”1500多个,有效遏制了逃废债行为蔓延的势头。同时,在 *** LED等平台上公开曝光逃废债企业主64名,形成对逃废债行为“人人喊打”的强大舆论压力。
4、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了连续第二年全市范围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通过在村(社区)张贴海报、媒体报道宣传、金融机构正面引导、干部进村入企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羣众、企业主理性投资,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宣传月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份,在市 *** 广场大型LED屏幕上滚动播放宣传教育公益广告,在《慈溪日报》报道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系列新闻文章2篇,走访企业300多家,多层次、广覆盖、有重点地开展了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5、有效发挥转贷平台作用。推动金融机构与 *** 应急专项资金合作,帮助更多中小企业通过应急专项资金缓解资金周转压力,遏制民间高利转贷现象。目前应急专项资金已与39家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基本覆盖全市各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去年应急资金转贷1274笔,转贷金额56.93亿元,设立以来累计转贷3532笔,转贷金额146.92亿元。
四、积极开拓资本市场
1、调整完善上市后备梯队。加强与镇(街道)、经信局、科技局联系,通过不定期走访、调研,挖掘培育上市后备企业,了解掌握拟上市企业的最新进展情况,并根据调研情况,更新完善拟上市企业资料库。目前,我市有拟上市企业13家,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0家,拟挂牌新三板企业9家(其中2 家已于中介签约)。
2、为拟上市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密切跟踪企业上市工作进度,实施“一对一”的指导服务,积极帮助公牛、横河模具、人健药业、兴瑞电子、五环钛业等企业协调解决房地产确权、奖励政策落实、函件证明等有关事项,破除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去年召开上市工作座谈会2次、拟上市企业有关问题协调会多次、出具相关函件24个,全力推动、服务企业上市。
3、开展新三板等场外市场挂牌工作。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到场外市场挂牌的扶持政策,明确对新三板、区域股交中心挂牌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的政策奖励。会同市科技局联合发文推动科技型企业到省股交中心等场外资本市场挂牌。组织举办2017年度新三板业务培训会,进一步增强企业挂牌意识,营造良好资本市场发展氛围。同时,深化与省股交中心合作,推动设立了由浙江鲲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牵头发起的省股交中心慈溪运营中心。
4、推动直接融资发展。积极推动企业在债券市场、股权融资等方面取得突破。市建设集团成功发行12亿元企业债。调查摸底全市规上重点企业基本资产情况,初步统计,全市净资产在5亿元以上、具备一定发债条件的企业有14家。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和股权机构对接,组织5家拟上市企业参加宁波市股权投资论坛,推动其中1家参加了融资路演。
1.2017金融信用风险排查报告
2.2017关于信用风险排查报告
3.2017信用风险排查报告
4.2017党员组织关系排查自查报告范文
5.2017年党员组织关系梳理排查工作情况汇报
6.2017年乡镇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情况报告
7.2017关于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情况报告

❷ 截至去年末我国外债余额多少

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11776亿元人民币(等值17106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39962亿元人民币(等值6116亿美元),占36%;短期外债余额为71814亿元人民币(等值10990亿美元),占64%,短期外债比例保持稳定。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8%。

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余额为37196亿元人民币(等值5692亿美元),占33%;外币外债余额(含SDR分配)为74580亿元人民币(等值11414亿美元),占67%。在外币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82%,欧元债务占9%,日元债务占2%,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币外债合计占比为7%。

2017年末,我国负债率为14%,债务率为71%,偿债率为7%,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35%,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❸ 郑州和西安哪个城市更好,更发达

城建方面

西安建成区面积546平方公里,地铁里程截止2017为92千米。
郑州建成区面积437平方公里,地铁里程截止2017为95千米。
根据高德地图《2016年度全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大数据分析报告》,公共汽电车线路站点500米覆盖率,西安79%位居第9,郑州未能跻身前20名,低于74%水平。

小结,西安的城区面积大于郑州,公共交通方面也略强。

经济方面
西安2017人均gdp7834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2597,其中城镇居民为38536,农村居民为16522。
郑州2017人均gdp93143,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6,其中城镇居民为36050,农村居民为19974。
从经济结构看,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西安为3.8:34.7:61.5,郑州为1.8:46.5:51.7。

小结,单纯gdp计数,西安经济指标远远落后于郑州,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西安更强于郑州。产业结构上,西安是标准321结构,而郑州二产占比偏高,是典型的制造业城市。

关于两市gdp与可支配收入的倒挂现象,有两点值得关注,其一,西安军工企业众多,其产值并不计入西安市,总量不好估计,但可以知道的是,仅一个西飞年产值就已经七十多亿了。其二,从产业结构上看,西安的劳动生产率显然更高于郑州。

科教文卫方面
科研
西安2017全年申请专利81110件,其中发明专利40439件,专利授权量25042件,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809亿元。
郑州2017全年申请专利50544,专利授权量21249件,技术市场交易合同额162亿元。

小结,从专利情况来看,西安遥遥领先。

教育
西安普通高校63所,在校学生72.68万人,毕业生20.5万人,在学硕博士研究生10.41万人,毕业生2.55万人。
郑州普通高校58所,在校学生93.5万,毕业生24.5万,在学硕博士研究生26370人,毕业生7651人。

小结,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量西安落后,但研究生数量则远超郑州。这是由于西安普通高等教育质量更好,郑州普通高校结构中,专科、职高占比更大。

文化
西安全市博物馆126座,各级别文物保护单位392处。公共图书馆13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188个。
郑州全市博物馆38座,公共图书馆17个,文化馆1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个。

小结,两市伯仲之间,西安文化影响力和历史底蕴更胜一筹。

卫生
西安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879个。其中,医院3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14个,卫生院100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11万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3.03万人,各类卫生机构床位6.22万张。
郑州共有卫生机构442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2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5万人,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8万人,床位9.1万张。

小结,西安的医疗资源更加分散,郑州更加集中。床位数与执业医师人数上西安相差较大。

交通运输方面
西安2017全年货物运输量25496.62万吨,其中铁路993.63万吨,航空25.99万吨(经订正,此处应为吞吐量)。旅客运输量24286.53万人次,其中铁路4499.79万人次,航空4185.74万人次(订正,此处为吞吐量)。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88.56万,其中私家车246.66万。
郑州2017全年货物运输量25130万吨(航空统一取吞吐量数据后应为25157.4万吨),其中铁路3034.2万吨,航空22.9万吨(吞吐量为50.3万吨)。旅客运输量14752.3万人次(航空统一取吞吐量数据后应为16663.5万人次),其中铁路5418.2万人次,航空518.7万人次(吞吐量为2429.9万人次)。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312.9万,其中私家车285.3万。

小结,郑州与西安的货物吞吐量相当,但明显郑州的铁路运输和航空货运更加发达。西安受旅游业促进,客运能力较强。郑州机动车保有量较西安为多,考虑到人口面积差异,二者相当。

邮电与旅游方面
西安2017邮政收入54.46亿元, 移动电话用户1854.21万户,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093.14万人次,旅游收入1633.30亿元。
郑州2017邮政收入74.65亿元,移动电话用户1506.4万户,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92万人次,旅游收入1195亿元。

小结,西安邮政收入较郑州明显为低,电信收入由于郑州只给出业务总量,西安只给出收入,无从比较,因此对比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西安有明显优势。旅游方面西安具有很大优势。

金融与保险方面
西安2017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378.11亿元,住户存款余额7497.3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155.11亿元。拥有上市股份公司33家,上市总股本517.32亿股,总市值5154.10亿元。全年保费收入420.73亿元。
郑州2017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349.6亿元,住户存款余额6538.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992.4亿元。全市上市企业已达47家(49只股票),总股本总市值查不到,欢迎补充。全年保费收入655.7亿元。

小结,金融市场上,两市体量相当,西安居民储蓄率更高一些。在上市公司数量方面,郑州领先较多,但市值方面数据缺失,欢迎补充。

空气质量方面
西安2017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180天,PM2.5年平均浓度为73ug/m3。
郑州2017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201天,PM2.5年平均浓度为66ug/m3。

小结,郑州空气质量比西安好,但......基本五十步百步。

房地产投资方面
西安201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33.34亿元,住宅1566.37亿元。房屋施工面积15843.92万平方米,住宅11134.2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634.63万平方米,住宅1281.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509.78万平方米,住宅2147.67万平方米。
郑州201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358.8亿元,住宅2418.7亿元。房屋施工面积16394.8万平方米,住宅11231.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537.1万平方米,住宅1025.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097.8万平方米,住宅2673.8万平方米。

小结,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两市也很相当,郑州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更火爆一些,住宅供应力度则更小。


总结
从西郑两市在2017年的上述各方面比对来看,基本属于同一数量级。郑州的经济体量更大,体现在gdp总量和人均上;而西安的生活质量则似乎更胜一筹,体现在服务业占比、教育资源、人均可支配收入、房价收入比以及居民储蓄率方面。
另外,对于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抛开高度人工智能和核聚变这种不靠谱的东西以外,电动汽车、高端智造业、服务业消费升级是我个人认为的未来发展的风口产业,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西安相较于郑州更加抓住了时代脉搏。

❹ 2017年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提高了多少

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末,本外币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6万亿元,同比多增8454亿元。

希望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阅读全文

与2017本外币贷款余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买房有小额贷款已还清了能申请组合贷款吗 浏览:898
2017本外币贷款余额 浏览:902
工作前贷款买房工作后能取住房公积金吗 浏览:720
公司在银行贷款为什么要夫妻双方签字 浏览:2
想贷款一部手机利息是什么算的 浏览:639
银行消费贷款利率表6 浏览:84
不需要手机营运商的贷款 浏览:326
信用社贷款人还能担保吗 浏览:760
社区创业贷款工作简讯 浏览:796
房子贷款证明农村 浏览:518
夫妻共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浏览:265
农行贷款多会下来 浏览:451
网签后贷款因流水不够办不下来 浏览:169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租房异地贷款买房 浏览:768
农行旅游业贷款政策 浏览:991
建设银行银行小额贷款利率 浏览:948
手机小号贷款 浏览:681
第二套房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吗 浏览:239
天津二套房还能贷款30年么 浏览:909
贷款十万三年还清月供多少钱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