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举报虚假资料申请贷款
一、怎么举报虚假资料申请贷款
个人房贷资料做假,可以拿着证据到公安局、检察院、、房管局都可以去举报。产生不良信用记录,若情况较轻,可能会留下不良信用记录,该记录会影响你未来房贷、车贷、信用卡等信贷业务的办理,用假资料申请贷款会被行业拉入黑名单。骗取贷款罪的犯罪构成分析:1.《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骗取贷款罪。2.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使用了欺骗的手段,比如提供虚假资料、虚构事实等。在获得贷款后,不能偿还贷款,造成金融机构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3.本罪中,重点审查民事欺诈与骗取贷款的区别,不能认为任何欺骗行为都属于本罪的手段,只有行为人虚构事实和提供的虚假资料对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产生重大影响或者起到重要作用的,才能认定构成本罪。立案追诉标准:1.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2.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4.其他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贷款的。
二、如果申请房屋贷款使用的都是假资料有人举报会是什么后果
建议不要做违法的事情,使用假资能会被判刑。
三、我被网络贷款,请问公安局能查到吗?
1、遭遇网络,建议到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举报行为或者拨打110及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对方的行为涉嫌罪;2、报警之后,警方会依法展开调查,如果证据没有灭失的情况下,警方会查到的;3、法律依据: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罪】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关于办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四、开发商让买主作假资料贷房贷到哪里举报?
建议还是说明白是开发商申请与银行开展按揭合作,还是个人购买的开发商房产向银行申请个人按揭贷款。第一个问题一般期房是开发商提供五证及企业相关资料,银行走准入,完事签订按揭协议,做阶段性担保;第二个问题一般是根据银行的要求来提供材料,通常涉及个人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收入证明及工资明细。
2. 中介帮我贷款,做假资料,我有责任吗
如果你知道中介帮你贷款时使用了假资料,并且你默许或参与了这一行为,那么你是有责任的。然而,如果你对此毫不知情,中介在未经你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篡改或伪造了资料,那么责任主要应由中介承担。
首先,贷款过程中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是每位申请人的基本义务。这是基于诚信原则,也是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如果申请人故意提供虚假资料以获取贷款,这不仅违反了与贷款机构之间的合同约定,还可能构成欺诈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中介作为贷款过程中的一个辅助角色,其职责是帮助申请人更好地理解和准备贷款所需的资料,而不是代替申请人做出违法行为。如果中介为了促成交易而擅自制作或篡改资料,这是严重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中介应该承担主要的法律责任,但申请人如果知情未报或者从中受益,也可能被视为共犯或者有一定的过错。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你在申请贷款时,中介向你提出可以通过“优化”你的收入证明来提高贷款额度。如果你明确知道这是通过伪造或篡改资料来实现的,并且你同意了这一做法,那么一旦被发现,你将很难逃脱法律的责任。相反,如果你对中介的具体操作并不知情,只是按照中介的指导提供了自己真实的资料,那么当问题暴露时,你可以主张自己是无辜的,并要求中介承担相应的责任。
综上所述,贷款过程中使用假资料的责任归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证据。但无论如何,作为申请人,保持诚信、提供真实资料始终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