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贷款总额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68.56万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信贷总量平稳增长反映经济复苏动能增强。分领域来看,房地产贷款余额53.33万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开发贷款13.81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37.74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2.47万亿元,同比增长8.6%,上半年增加11.5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5%,是增长主力,中长期贷款余额116.79万亿元;科创企业贷款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22.9%,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8.78万亿元,同比增8.2%,获贷率分别达50%和57.6%;住户贷款余额84.01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经营性贷款25.09万亿元,不含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21.18万亿元。这些数据表明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
2. 上半年银行经营贷、消费贷大幅增长 利率“卷出”新低
上半年银行经营贷、消费贷大幅增长,利率创出新低。
经营贷与消费贷大幅增长:
- 整体趋势:今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大面积缩水,而经营贷和消费贷则呈现出大幅增长之势。在42家上市银行中,35家银行披露的经营贷余额合计较年初增长了15.55%,37家银行披露的消费贷余额合计较年初大幅增加了27.17%。
- 具体数据:有13家上市银行的经营贷余额较年初实现两位数增长,21家银行的消费贷余额较年初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成都银行上半年消费贷余额更是较年初增长了388.06%。
国有大行增速明显:
- 工商银行:上半年个人消费和经营贷款增量超2800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了27.85%,消费贷余额较年初增长了11.95%。
- 农业银行:消费贷款上半年累计投放2287亿元,个人经营贷款上半年累计投放超4900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了20.98%,消费贷余额较年初增长了34.95%。
- 交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9%和39%。
- 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幅达到24.83%,个人经营贷款余额增幅高达46.59%,在35家银行中增幅居首。
利率卷出新低:
- 整体趋势:随着年内LPR的两次下调,消费贷等小额信用贷款成本持续下降。2023年7月,全国性银行消费贷平均利率为3.57%,同比下降79BP。
- 具体优惠:多家银行推出了利率优惠券、打折券等优惠活动,如浦发银行推出3.2%的利率优惠券,招商银行推出抽取利息优惠券的活动,宁波银行推出的贷易通利率低至2.98%等。
综上所述,上半年银行经营贷和消费贷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的推动以及银行对消费信贷市场的积极拓展。同时,随着LPR的下调和银行间的竞争加剧,消费贷利率也创出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