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贷已经审批通过了 房屋已经过户
住房按揭已经成为购买住房付款的主要方式,二手房贷款也已经是二手房交易的重要付款方式,毕竟随着住房价格越来越高、住房总价格越来越大,全额付款已经越来越困难,即使那些可以全额付款的人,也希望通过住房贷款来减轻自己的付款压力,提升更大的现金流。
从银行的角度看,个人住房贷款已经成为银行的重要贷款投放点,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根据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六大国有银行新增贷款5.13万亿,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的额度2.53万亿,几乎占据了新增贷款的半壁江山。
因此,个人住房贷款虽然经常遇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但从根本上并不存在投放的政策性障碍。
从上面的情况看,住房贷款已经审批通过,住房已经过户,银行不放款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银行撤销了你的贷款申请,也就是否决了贷款申请,这是最麻烦的情况
由于各种原因,银行已经审批通过的贷款在遇到一些新的情况时在没有通过放款前可以撤销。当然,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是以下状况:
一是新的住房贷款政策发生了变化,而你的贷款已经不符合新的贷款政策,如果出现这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根本没有办法了。
二是你自身出现了贷款银行认为对你贷款不利的条件,如你的银行流水出现了新的情况、你的现有贷款出现了不良、你增加了新的负债后超过你的整体授信额度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可以再找其它银行申请贷款。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的贷款暂时不能发放需要等待,那么需要耐心等待,不要着急
任何银行的任何业务,都有一个时机问题。银行有银行的特殊情况,如在特定的时期个人住房贷款已经没有额度,那么就只能等待银行有额度的时候再放款。
特别是银行在月末、年末、季末的时候,个别银行的住房贷款额度可能会紧张,那么这个时候你希望放款就不可能了。
有的银行则不然,有的银行是在季末季初集中放款,然后就已经没有了额度,只能等待下一次贷款额度发放时才能贷款。
因此,如果是因为银行贷款额度紧张的问题,你就只能等待银行有额度时再放款。
第三种情况,如果是银行贷款利率政策需要重新调整,那么你就应该接受新的贷款利率
一般情况下,银行在通过贷款利率审批时会有贷款利率的标准,但是随着新的信贷政策和央行、总行贷款利率政策调整,你已经通过了贷款审批的贷款利率也要执行新的贷款利率,如你的贷款在通过贷款审批时明确的是5.98%的年利率,而新的贷款政策下来以后,再贷款投放可能需要6.23%的年化利率,你可能觉得银行以前已经同意了贷款利率,为什么要提高呢?所以你不同意新的贷款利率,银行肯定就不会发放贷款。
因此,在贷款发放时如果遇到新的贷款利率调整,你应该接受新的贷款利率,尽管你可能会提高了贷款成本,但是在贷款发放时执行当天的利率银行没有什么过错,你必须做出选择:或者接受新的贷款利率,或者寻找新的贷款银行申请贷款。
第四种情况,银行贷款发放正在走流程需要时间,你需要耐心等待时间
银行有银行的规定,银行发放贷款有银行贷款投放的流程。有的银行贷款发放的流程时间比较短,1—3天就可以发放;有的贷款的审批发放流程则比较长,1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也很有可能。
因此,如果你的银行不放款是指的银行在走发放贷款流程,那么是正常的,所以就不要着急。
根据贷款没有发放的这一结果,你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的贷款已经被否决,那么你要问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然后想办法改善以后再找新的银行申请贷款,如改善银行流水、压缩现有负债等,以提高贷款审批能力;如果是由于贷款发放额度的原因不能发放贷款,那么你只能耐心等待;如果是由于银行贷款利率政策调整的因素,建议你接受新的贷款利率;如果是银行贷款正在走发放审批流程,那么就耐心等待。
银行贷款不能发放有很多种原因,你只有找到了原因就有解决的对策,无论怎样你都要先找到不发放的原因,再根据原因找到对策加以解决。
❷ 2018年住房贷款比例是多少哪位知道这个情况
2018年住房贷款比例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首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比例
二、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比例
三、贷款利率
综上所述,2018年住房贷款比例的具体规定主要根据房屋楼龄和购房次数来确定,首付款比例在30%至50%之间不等,且第二套贷款的利率会有所上浮。这些规定旨在控制房地产市场风险,保障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稳健运行。
❸ “最严新政”背后 2018年住房公积金贷款创新高
时代周报记者 谢中秀 发自北京
近期,多城陆续发布2018年度住房公积金报告。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各城公积金发放个人贷款的笔数和金额均呈正向增长。其中,厦门表现得最为明显:2018年,厦门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0.92万笔、74.10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55.56%和231.54%。
与2017年相比,这一变化尤其明显。2017年,多城公积金发放个人贷款的笔数和金额均呈环比下降。同样以厦门为例,2017年厦门仅发放个人住房贷款0.36万笔、22.3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3.04%和73.95%。
各城公积金贷款为何突然呈现较大规模增长?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在2017年房地产市场调控环境下,住房公积金政策和房贷政策同步收紧,当年公积金贷款下降幅度较大。到2018年,随着各地对公积金贷款的政策扶持,以及全年市场成交中的刚需占比逐渐加大,对公积金贷款的需求也相应增大。”
“最严公积金新政”影响甚微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18年也是各地相继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的一年,其中又以北京力度最大。去年9月,北京发布公积金贷款新政,具体变化包括二套房“认房又认贷”、公积金贷款与缴存年限挂钩、调整首付比例等,被称为“史上最严公积金新政”。
多位专家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表示,新政之所以没有拉低去年公积金贷款笔数和金额,一是这些政策多为“打补丁”,对刚需购房者影响有限;二是2018年房地产市场虽低迷,但实际成交量和房价并未显著下降,房贷需求也未减少;三是各地公积金新政多发布在第四季度,对全年影响有限。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仍以北京为例,去年9月实施的公积金新政仅影响第四季度信贷行为。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全年成交面积496.26万平米,前三季度成交面积已达316.43万平米,超全年面积的六成。“从信贷角度来说,前三个季度已经发放了很大一部分额度了。”张大伟解释道。
与市场销售实际情况背离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张宏伟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房贷数据应与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保持一致,但2018年住房公积金中个人房贷的增长,却与市场销售的实际情况背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万平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4789万平米,比上年增长5.3%;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1654万平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7929万平米,比上年增长2.2%。
从数据看,2017年、2018年我国住房销售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正向增长,与各银行放贷的增长态势一致。
2018年各银行新增贷款中,房贷仍占重要地位,但增速持续回落。2016年,五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速约为30%;2017年跌至15%―20%;到2018年,五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多徘徊在15%或低于15%。
同期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却呈现出不一致的波动。
2018年,全国公积金缴存额持续增长。以北京为例,2018年度,北京地区住房公积金缴存额1980.1亿元,同比增长15.7%。截至2018年末,北京地区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3096.37亿元,同比增长17.8%;缴存余额4244.08亿元,同比增长14.1%。
公积金发放个人贷款的笔数和金额也在增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中,2018年度,四城住房公积金发放贷款额平均同比增长24.9%,其中北京地区上涨最为明显:共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831.33亿元,同比增长55.2%。
值得注意的是,四个一线城市中,广州的住房公积金数据“特立独行”。2018年,广州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50万笔、156.7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47%和19.77%,与2018年广州楼市成交情况保持一致。
支持刚需作用凸显
“公积金贷款在满足首套和刚需贷款需求方面的作用和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李宇嘉分析说,“2014年、2015年楼市比较宽松的时候,各城出台的一些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的措施如缴存六个月就可以贷款等,在这一轮楼市严控中也没有收紧。”
统计显示,多地超90%的公积金个人贷款用于购买144平米以下的普通住房。其中,北京地区2018年公积金个人贷款共支持职工购房681.37万平米,按贷款笔数计,68.8%的公积金贷款所购房屋建筑面积在90(含)平米以下,28.2%的贷款购房建筑面积在90―144(含)平米。
但公积金贷款仍有一定改进空间。近期打算在北京购房的杜小姐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根据北京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每缴存一年可贷10万元,最高可贷120万元,我现在才刚刚开始工作一年,拿到的额度太低了。另外,办理公积金贷款也比较麻烦。”
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3个城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总量来看,2018年度,上述13个城市住房公积金的个人贷款增量总量为3191亿元,不及中国银行一家的2018年度个人住房贷款增量4420亿元。
❹ 为什么有些银行要提高房地产贷款利率
从 收益 看,对银行而言个人住房 贷款 的平均收益率相比于其他类型资产高,从风险看,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低,如果由银行自由选择,发放越多越少,所以银行提高房地产贷款 利率 不是基于收益和风险考虑,而且响应国家的“房住不炒”政策,住房贷款利率的提高,增加了炒房的成本,有利于限制房价过快增长。
个人房贷银行坏账率低,平均收益率高
以建设银行为例,
2018年末,建设银行个人贷款余额5.84万亿元,其中个人房贷4.75万元,占个人贷款的81.33%。个人贷款同比增幅12.44%,个人贷款利息收入为2365.88亿元,仅次于公司类贷款,但是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58%,各类贷款中平均收益率最高,公司类贷款平均收益率4.33%。
2018年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6%,其中公司类贷款不良率为2.6%,个人贷款不良率为0.41%, 个人贷款中占比超过80%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只有0.24%。
综上所述,个人住房贷款带来的平均收益率高,而且坏账率极低,从收益和风险角度,银行肯定是想多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但是为什么银行要提供房贷利率, 这个是为了响应国家“房住不炒”政策,增加炒房客的炒房成本,进而控制房价过快增长。
2019年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❺ 突发!杠杆买房时代宣告终结,别了,美好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调查显示,近一两个月来,一线城市业主也“扛不住”,降价的案例比比皆是。
房地产保值增值的神话被打破。背后原因在于,“杠杆买房”的黄金时代终结。 作为投资标的,房产的变现能力、流通性逐渐下降,和成交量价的表现一样,开发商、经理人、业主的心态持续焦灼。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限购限贷政策抑制需求,人口红利也到达临界点,供需结构发生深刻改变,增量市场进入了拐点。
未来,房地产调控大幅放松政策的可能性甚微。多位业内人士预计,信贷偏紧仍然是长期趋势,而房地产税、土地制度等长效机制也将逐步完善,中国住宅市场有望向居住回归,房企纷纷挖掘存量市场新的增长点。
二手房降价潮
深圳业主张先生在2016年买入龙岗中心城某大盘一套房,时值深圳楼市巅峰时刻,那时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手中房产在持有的两年间不断贬值。
在北京二手住宅市场,也出现了部分业主急售房源。
焦虑的张先生只是众多一线城市二手房业主的缩影。时近1月底,二手房市场延续2018下半年的低迷状态,一线城市仍是二手房价下行调整的重创之地。
而豪宅的有价无市则尤为显著。
日前,有消息称,上海浦东陆家嘴世茂滨江花园近20套豪宅“严重低于市价”抛售,业内哗然。
安居客即时数据显示,世茂滨江花园两片区的挂牌均价为9.03万元/平方米, 而目前仍有5套低于7万元/平方米的房源正在挂牌,每套均低于市场价100至200万。
数据还显示,世茂滨江花园均价从去年5月份以来,已连续九月下跌。
在深圳这个楼市“风向标”,以深圳湾和东部华侨城为代表的豪宅和别墅,也同样沦陷。
继东部华侨城天麓爆出业主亏本千万出售房源的传闻,深圳湾豪宅片区皇庭港湾也有个盘直降300万元售出, 印证了在深圳“买房必赚”的定论或被颠覆。
二手房市场数据同样凸显了市场低迷。
根据乐有家和深圳市规土委的数据,2018年深圳二手房成交价格和数量在下半年呈现明显缩量下跌,四季度的成交量均在公认的5000套/月的安全线之下,12月更是跌破4000套。
深圳中原数据显示,二手房成交均价方面,深圳已连续四个月下跌。成交数量上,截止至12月23日,深圳12月二手住宅累计成交2699套,相比11月的4175套减少35%。
从二手房价格看,广州更是在一线城市中“领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连续四个月下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0.2%、0.3%、0.4%和0.3%。
换房链条被阻断
多位地产研究人士指出,二手房市场陷入低迷状态,政策调整是主要原因。
就深圳而言,在731新政后,深圳楼市遭受重创,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市场预期向下。
在政府严格限价、限贷下,一二手房价倒挂现象明显。此外,“三价合一”政策提高了换房成本,二手成交陷入低迷。
肖小平进一步指出,除调控政策抑制需求外,对涨幅的预期是影响市场的关键。 “在经济下行的预期之中,会让广大购买者有一个观望的姿态,购房更加谨慎。”
肖小平表示,市场普遍认为国家调控房地产的预期较大,涨价没有空间,购房者在这种前提下便会放缓决策。
由此可见,哪怕是在深圳楼市,消费者也不再有“投资房产必赚”的信心。
此外,年末房地产开发商巨量新盘入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手房的成交。
以深圳为例,华强城、万科星城开盘共推4000多套房,最终卖出约2000套。万科、风轩和鸿荣源壹城中心等也在年末撒网拼业绩。
在房贷首付、税费以及新房促销的三重压力下,12月的二手房交易陷入低迷。
根据乐有家和深圳市规土委的数据,2018年深圳二手房成交价格和数量,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呈现明显缩量下跌,四季度的成交量均在公认的5000套/月的安全线之下,12月更是跌破4000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预测, 2019年,如果不出现明显的房地产政策变化、信贷政策变化,市场的下调难以避免。
“杠杆买房”时代终结
“房价关键看信贷” ,张大伟指出,在流动性收紧背景下,房地产资产的变现能力偏低,买房尤其是非核心城市已不再是稳妥的投资选择。
央行最新数据表明,2018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8.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上年水平低1.2个百分点。
此外,截至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年末低4.4个百分点。
个人房贷余额持续收窄,居民购房杠杆也进入了下行通道。 据易居研究院测算,2018年三季度,全国居民表内购房杠杆率为31.3%,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
而从 历史 数据来看,2016年四季度居民购房杠杆率达到2010年以来最高位,为44.1%。2017年一季度,该指标小幅回落至43.8%,此后6个季度连续下行。
这意味着, 随着信贷政策不断缩紧、流动性因素的影响,居民加杠杆的空间已经极其有限,房产的变现能力转差。
直到12月,一直气氛紧张的楼市有了些松绑的迹象,各地政策动态明显减少,人们对楼市的预期也因此改变。
融360大数据显示,12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8%,相当于基准利率1.159倍,为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23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北上广深等热门城市的首套利率均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深圳由基准上浮15%下调到了上浮10%。
何倩茹预计,2019年房贷执行利率将下调,会对整体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但重点还得看下调幅度有多大。
她进一步指出,除房贷利率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市场成交量的变化,虽利率调整有利好因素存在,但不代表成交量就会上升。
以深圳为例,“2019年全市二手住宅的成交量将现下行压力,全市二手住宅成交量降幅预计大概为5%-10%”,何倩茹称,二手房价难以大幅上涨,预计2019年房价涨速将放缓。
张大伟则指出, 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底部已经出现,未来大幅度全面宽松可能性不大,信贷将依然处于偏紧的环境中,限贷政策将严格执行,但对于自住需求的合理信贷有所倾斜,也是2019年最有可能的房地产政策变化。
对于投资者而言,“杠杆买房”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
❻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速连续两年回落
2018年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占比低1.2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市场“严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信贷情况是市场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15日的2018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回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指出,2018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出现平稳回落。
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
阮健弘介绍,截至2018年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8.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2017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贷款增加6.45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占比水平低1.2个百分点,比2016年低4.9个百分点。
她表示,从结构上看,一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比2017年低。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2017年回落4.4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比2017年高。2018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0.1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比2017年高5.5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32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2017年低3.1个百分点。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3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5.56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1.1%,比2016年占比低3.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14.5个百分点。
新年首次降准实施,楼市影响几何?
1月4日,央行宣布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对于昨日实施的新年首次降准,此前有多位市场人士提及,降准或有利于引导房贷利率下行。但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类指导”这一大的调控框架下,再次走全面刺激楼市老路的可能性不大。
此前,国内部分地区房贷利率松动的新闻已受到市场普遍关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新京报记者指出,房地产市场核心是看杠杆,也就是首套房资格的认定和首套、二套房贷款的额度,这些现在都没有变化,所以市场利率的轻微波动对于市场影响很小。
展望未来,在严控的大基调下,市场对房价的预期也有所变化。央行此前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下季房价,27.4%的居民预期“上涨”,49.6%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1.8%的居民预期“下降”,11.1%的居民“看不准”。
将这份季度调查较前几次结果对比着看,预期“上涨”的下降了(上季度为33.7%),预计下降的有所提高(上季度为9.6%)。
据新华社,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记者宓迪)
❼ 房贷利率还会继续上升吗
据报道,央行《2018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4.1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未来房贷利率仍有上升空间。
报道称,蓝皮书指出,受制于市场需求萎缩和监管政策趋严影响,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将继续放缓。除了销售缩减和现代政策令总体需求有所萎缩外,当前企业部门信贷需求回升,令银行信贷结构配置有了更多选择,房贷资金供给受到影响会导致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放缓,但信贷规模紧张的局面仍将延续。
今年2月,广州国有银行贷款利率在此集体上调,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0%起,二套房贷利率上浮15%。其他各家银行尽管贷款利率各不相同,但基本保持在首套房上浮5%至30%,二套房上浮10%至40%的区间内,且商业贷款的审批和放款时间也被拉长。
此外,从稳定汇率的角度考虑,未来人民银行将跟随美联储上调公开市场利率,甚至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水平,这些操作都将逐步传导或直接影响到信贷业务的定价水平,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仍有上升空间。
文章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