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行的利差率是怎麼計算的
銀行的利率差指的是存款貸款的利率差,打個簡單的比方:
我是銀行,我吸收了你的活期存款1萬,一年我付給你的利息按照活期0.72%的利率計算,我把這1萬以商業住房貸款的方式貸給了別人,我收取他的利息按照6.12%計算。
這樣就產生了利差,我可以從中掙取10000*(6.12% - 0.72%)= 540 元
存貸利率差擴大的話,金融機構的放貸意願會更加強烈
Ⅱ 美元一年期貸款利率是多少
美國的存貸款利率都是比較低的,活期利率可以忽略,美國銀行利差很低,因為美國人基本不存錢,銀行也不靠利差賺錢,1.5%左右。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
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
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大部分人認為對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這是不正確的看法,可以同時做空做多,才是健康正常的交易市場。
Ⅲ 銀行的利差收入怎麼計算的
如果你同事有關系好點的可以問問他, 這個2.1-1.1 可能是特指的某一種方案
Ⅳ 存貸利差的定義
存貸利差是指商業銀行資金來源的平均成本率與資金運用的平均收益率之差,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狹義的存貸利差僅指貸款利率與存款利率之差,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多元化以及資金來源、運用渠道的增加,廣義的存貸利差指商業銀行生息資產的凈收益率水平。
我國境內商業銀行凈利差情況
2005年至2009年,將工、中、建、招商、民生5家銀行作為一個整體,則5年內整體凈利差平均水平分別為2.53%、2.50%、2.83%、2.92%和2.23%,基本圍繞2.5%線上下波動,最大波幅為69個基點。若以該5家銀行代表整個銀行業,則5年內行業凈利差平均水平為2.60%。
分銀行來看,5年內工、中、建、招商、民生5家銀行凈利差平均水平分別為2.50%、2.31%、2.77%、2.74%和2.78%。其中中國銀行的凈利差水平最低,低於平均水平31個基點;民生銀行的凈利差水平最高,高於平均水平16個基點。
Ⅳ 關於銀行存貸款利差問題有一點不明白
當然有必要,若不是這樣銀行靠什麼吃飯。
而且你說得是分別不同的兩筆業務,銀行吸取存款肯定要支付利息,放出貸款肯定要收取利息,這是必然的。你說的情況只是銀行將其所得的利潤也放貸出去,作另一種假設,如果那10元銀行不能收取利息,那銀行為什麼還放貸120元呢,不可以放110元嗎,那10元銀行去做別的事不好?
Ⅵ 存貸利差的計算
2.75%=1年期貸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
Ⅶ 銀行利差收入如何計算
分析人士認為,多數銀行通過減少超額准備金,來補充法定存款准備金,錢從「左口袋」進了「右口袋」。因此三次上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對銀行利潤的影響甚微。 利差收入帶來意外之喜從數據來看,提高存款准備金率的「巨斧」不僅沒砍下銀行的盈利能力,反而帶來了利差收入的高增長,這的確是銀行業意外之喜。 年報顯示,去年銀行的盈利能力均有增長,上市銀行的凈利潤增幅主要在30-50%,其中深發展、興業銀行、中國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均超過50%.建行調整後凈利潤增速為18.02%.凈利息收入仍然是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增幅高於非利息收入。統計顯示,上市銀行凈利息收入增幅主要在20-40%,增速很快。這表明,三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對利差收入影響不大,預想中利差收入受到嚴重打擊的狀況沒有發生。 雖然存貸款利差收入仍然佔主導地位,但存放央行利息收入異軍突起,成了一項重要收入,增速很快。例如,建行「存放央行款項利息收入」72.76億元,增長9%;中行「存放及拆放同業和存放中央銀行利息收入」192.05億元,占利息收入的8.94%,增幅51.27%.這主要是由於央行三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造成銀行存放央行法定存款准備金增幅較大。各銀行的年報中該項收入增長都比較明顯。 從左口袋到右口袋銀行利差收入的增長主要源於生息資產規模的增長和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的上升,也就是說「量價齊升」。 貸款規模、債券投資、回購拆借、存放央行規模增長導致了生息資產「量」升。去年各大銀行貸款增長迅速,增速在10-30%左右;債券投資、回購增長也比較快;而存放央行資產更是由於上調存款准備金率而增加。去年銀行上交的存款准備金共增長5000億元左右。 存貸款利差上升、債券和貨幣市場收益率提高、存放央行收益提高,共同導致生息資產「價」漲。建行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提高了14個基點,達到4.34%.去年第一次加息只提貸款利率,造成存貸款利差擴大;央行也通過提高央票利率抬高貨幣市場收益率。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銀行以充裕的超額准備金,抵補不斷提高的法定準備金,錢從「左口袋」流到「右口袋」。而且,超額准備金利率僅為0.99%,法定存款准備金利率卻有1.89%,對銀行來說更加合算。以5000億元計算,去年銀行從央行多獲取了45億元利息收入。 追根究底,仍然是銀行流動性寬裕,導致超額存款准備金較多,幫助銀行抵擋了「巨斧」的負面影響。
Ⅷ 存貸利差
貸款利率直接影響到企業投資和消費,只要稍一變動,就會對經濟產生較大影響
存款利率,則由於中國居民的儲蓄傾向較高,且以活期存款為主,其變動對經濟影響並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