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兒子欠銀行的錢.父母要還嗎
分析如下:
1,兒子所欠的債務,由兒子自己償還,父母不用償還,除非父母為兒子所欠的債務提供擔保或有繼承兒子的財產,債務是相對權,只對債權債務雙方當事人法律約束力,在法律上不存在父債子還或子債父還的規定。
(1)兒子成家差貸款錢父母有責任嗎擴展閱讀
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② 兒子欠的欠的錢,要父母還嗎父母要不要承擔連帶責任
兒子欠的錢,是沒有借口叫父母還,法律規定也不需要父母還,但是父母欠的錢,孩子就必須要繼承這一分欠債。
③ 兒子成家後因種種原因欠下債務,父母有責任償還嗎
1、問題所描述的「兒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形下,其民事權利與民事義務,應當由其單獨享有並承擔。其個人所負的債務,及造成的損害,應當由其個人使用其個人財產獨立償還,父母沒有法定的償還義務。 2、問題所描述的「兒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形下,其個人的借貸,鑒於其對於自身所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後果毫無認知,此種情形下的借貸,依法屬於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相對人如果明知對方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仍然借錢,所造成的損失由相對人自行承擔。 3、問題所描述的「兒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形下,其個人的借貸,必須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的發展相適應,超出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對借貸應有的認知部分,應當由其法定監護人追認,未經追認的,該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實施的借貸民事法律行為屬於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果相對人明知借出如此巨額財富超出該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該借貸行為應有認知,仍然為之,無論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還是其監護人,依法不承擔任何民事責任。 4、問題所描述的「兒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能力人的情形下,其個人給國家、集體、他人造成的損害,由其父母或其他負有監護義務的監護人承擔賠償損害的責任。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盡到監護義務的,依法可以減輕賠償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財產的,從其個人財產之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補充,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1條、12條、13條、14條、16條、17條、18條、69條、70條、89條、90條、108條、133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1
④ 兒子欠錢父母有責任還嗎
父債子償是自古的慣例,我們也知道在孩子沒有成年之前,父母對孩子有監護權,但是子女成年後即擁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這種情況下,孩子欠錢父母有責任還嗎?下面小編為您詳細講解此問題,供您參考。
年滿18周歲,欠債必須自己還
法律規定,一個年滿18周歲,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就是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對於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只要子女健康、正常且年滿18周歲,他們在外面借錢時,父母沒有給他們做過擔保人,他們都應該自己償還,父母沒有義務替他們償還。
華律網
父母要替子女還債也有前提條件
就算父母願意替子女償還債務,也是有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必須獲得子女的債權人的同意,可以將債務轉移由父母來償還。
債務轉移是指在不改變債的內容的前提下,債務人將合同債務全部或部分轉移給第三人。如果合同的成立須登記、批準的,轉移時也要經過登記、批准。
父母為子女做擔保先要搞清擔保責任
當子女要求父母為自己的借貸行為進行擔保時,建議老年人先要搞清楚是哪種擔保,要量力而為。
擔保人分為一般擔保和連帶擔保。
「一般擔保」是指當子女因欠債被債權人起訴到法院,經過法院執行程序,子女依然還不出錢時,為子女進行一般擔保的父母就要替子女還債。
「連帶擔保」則是雖然錢是子女借的,如果父母為他們做了連帶擔保,那麼債權人既可以要求子女償還,也可以直接要求父母償還,或者要求子女和父母一起償還。
父母生前欠債子女繼承遺產先還債
第一、當父母還在世的時候,父母的債務不需要子女償還。因為他們是獨立的個體,各自承擔自己的法律責任。
第二、如果父母去世,子女在繼承父母的遺產時,必須在遺產范圍內優先清償債務。如果子女認為需要償還的債務大於所繼承的遺產,子女可以選擇放棄遺產繼承,那麼同時也就不需要清償債務了。
丈夫去世妻子要還債嗎?
如果借債用於夫妻共同生活,這屬於夫妻共同負債,那麼在世一方配偶依然有還款義務。如果借債是被繼承人個人債務,則由他遺產中個人財產部分進行清償。
聲明:該作品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投訴通道】
該頁面已經被訪問過9761次,據統計:
⑤ 兒子在外面欠的錢,父母有責任償還的嗎
1、問題所描述的「兒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形下,其民事權利與民事義務,應當由其單獨享有並承擔。其個人所負的債務,及造成的損害,應當由其個人使用其個人財產獨立償還,父母沒有法定的償還義務。
2、問題所描述的「兒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形下,其個人的借貸,鑒於其對於自身所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後果毫無認知,此種情形下的借貸,依法屬於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相對人如果明知對方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仍然借錢,所造成的損失由相對人自行承擔。
3、問題所描述的「兒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形下,其個人的借貸,必須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的發展相適應,超出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對借貸應有的認知部分,應當由其法定監護人追認,未經追認的,該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實施的借貸民事法律行為屬於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果相對人明知借出如此巨額財富超出該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該借貸行為應有認知,仍然為之,無論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還是其監護人,依法不承擔任何民事責任。
4、問題所描述的「兒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能力人的情形下,其個人給國家、集體、他人造成的損害,由其父母或其他負有監護義務的監護人承擔賠償損害的責任。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盡到監護義務的,依法可以減輕賠償責任。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財產的,從其個人財產之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補充,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1條、12條、13條、14條、16條、17條、18條、69條、70條、89條、90條、108條、133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