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業銀行對外貸款屬於收入嗎
銀行的收入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1,貸款業務,2,中間業務包括手續費,代理保險理財產品。3,銀行間資金拆借。
Ⅱ 個人間的借款算轉移性收入嗎
是轉移性收入,但還款就是轉移性支出。
Ⅲ 貸款屬於什麼會計科目
貸款和應收款項會計處理原則,與持有至到期大體相同。具體而言:
1.金融企業按當前市場條件發放的貸款,應按發放貸款的本金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一般企業對外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債權,通常應按從購貨方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作為初始確認金額。
2.貸款持有期間所確認的利息收入,應當根據實際利率計算。實際利率應在取得貸款時確定,在該貸款逾期存續期間或使用的更短期間內保持不變。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差別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計算利息收入。
3.企業收回或處置貸款和應收款項時,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該貸款和應收款項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會計分錄
設置科目設置
貸款——本金
貸款——利息調整
貸款損失准備
貸款——已減值
(一)未發生減值的貸款
(1)企業發放貸款 借:貸款——本金
貸:吸收存款等
貸款——利息調整(差額可能在借方)
(2)資產負債表日 借:應收利息(按貸款的合同本金與合同利率確定)
貸款——利息調整(差額可能在借方)
貸:利息收入(按貸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確定)
(3)收回貸款 借:吸收存款等
貸:貸款——本金
應收利息
利息收入
(二)發生減值的貸款
(1)發生減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 同時:借:貸款——已減值
貸:貸款損失准備 貸:貸款(本金,利息調整)
(2)利息收入 借:貸款損失准備(按貸款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貸:利息收入
同時,將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確定的應收利息金額進行表外登記
(3)收回貸款 借:吸收存款等
貸款損失准備
貸:貸款——已減值
資產減值損失(差額)
(三)確實無法收回的貸款 借:貸款損失准備
貸:貸款——已減值
(四)已確認並轉銷以後又收回的貸款 借:貸款——已減值 同時:借:吸收存款等
貸:貸款損失准備 貸:貸款——已減值
資產減值損失(差額)
Ⅳ 銀行貸款屬於收入還是支出
既不是收入也不是支出,
銀行貸款屬於負債,負債增加,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增加
借:庫存現金
貸:負債
Ⅳ 個人貸款問題
你好朋友:
現在的社會想貸款,從大政策上看,出台了什麼創業貸款政策,其實都是條件要求極為苛刻的。我和你一樣,也想過為創業謀求資金和貸款,經過很長時間的咨詢,不但款沒帶出來,時間、經歷、財力倒是沒少出,最後還是用以下兩種辦法求的資金。
說明下面的兩種方法分別為長期和短期籌備資金的。
方法一、短期資金使用,可以考慮使用信用卡:想必你也聽說過信用卡吧?透支50天免息使用,只要在50天內把透出的錢還上即可,我剛辦了一張,是光大的,可以透支3萬。以後可以根據使用的信用再增加額度。
方法二、實物抵押長期貸款:通過汽車、房產這些實物財產通過銀行抵押做貸款,這個這里我就不詳細說了,你去銀行,那裡有詳細說明.
上面的兩種都是很現實很使用的方法!也有不少人用第一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比較容易實現,也比較方便。電視上也采訪過,現在有很多人,辦了很多信用卡,透支後來回轉賬,做到長期使用透支金額。如果樓主採用第一種方法,建議你第一張卡找一個好辦的銀行辦理,比如光大、招商、浦發、中興之類的銀行辦理,以後的信用卡只需用卡辦卡即可。最後祝樓主籌集資金成功。
還有什麼不清楚的,留言
Ⅵ 償還的貸款是否屬於營業外收入
無法償還的應付賬款不屬於生產經營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只能作為利得,所以應計入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確認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並損益、盤盈利得、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政府補助、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罰款收入、捐贈利得等。
無法支付的應付賬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賬款/應付貨款 12000
貸:營業外收入 12000
Ⅶ 貸款余額與待收金額到底有什麼區別
貸款余額與待收金額的區別如下:
1、影響因素不同
貸款余額是直接影響市場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
而待收金額一方面受制於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國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費政策的影響。
2、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不同
貸款余額等的行權價格低於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計算統賬結合,作為分子的凈利潤金額不變;
而待收金額的調整項目為按照本准則第十條中規定的公式所計算的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同時還應考慮時間權數。 當期發行認股權證或股份期權的,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應當自認股權證或股份期權的發行日起計算。
3、計算方法不同
貸款余額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
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轉移凈收入 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
而待收金額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4、作用不同
貸款余額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農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而待收金額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貸款余額
網路-成交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