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個稅房貸可以抵扣多少
對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次修正案),並於2019年1月1日起實行,這次修訂一是將居民納稅人費用扣除標准上升到年60000元,即月5000元,二是對考慮到民生的子女義務教育、本人繼續教育、大病醫療費用、住房貸款利息或租房租金、贍養老人這六大項目的專項附加扣除,都是採取定額扣除法。你發起提問談到對房貸可以抵扣多少,這個見2018年12月22日國務院以《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2018)41號)文件,在第五章里第十四條、第十五條以及第十六條都有明確規定,記住其中的關鍵字:……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的扣除。本辦法所稱首套住房貸款是指購買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住房貸款。……即對享受住房貸款的利息必須是既認房也認貸,實行房與貸一一鎖定的貸款合同與住房不動產。就是說此人及其與配偶單獨或共同購買在不動產名下有納稅人的房子和貸款,一人一生只能有唯一的一套房及其房貸,最長扣除期限為240個月即20年。要是此人將原在個人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系統里的已經申請過的房貸利息扣除的住房拋售轉手了,再重新購買新的住房,與銀行簽訂新的購房貸款合同再後續支付房貸的本息就不得在個人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進行扣除房貸利息的扣除,因系統里已經將前一套房作為首套房作為可以抵減扣除了,不得對第二套房的貸款利息再進行抵減抵扣運用了。
㈡ 個人所得稅申報中,貸款扣除比例怎麼填
個人所得稅住房貸款例子扣除比例有兩種:
(1)夫妻分別扣除50%;
(2)有丈夫或者妻子一人扣除100%;
是否婚前各自首套貸款,且婚後分別扣除50%:按實際情況選擇「是」或「否」,並在對應框內打「√」。該情形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前各有一套首套貸款住房,婚後選擇按夫妻雙方各50%份額扣除的情況。不填默認為「否」。
公積金貸款|貸款合同編號:填寫公積金貸款的貸款合同編號。
商業貸款|貸款合同編號:填寫與金融機構簽訂的住房商業貸款合同編號。
貸款期限(月):填寫住房貸款合同上註明的貸款期限,按月填寫。
(2)個人貸款個人所得稅前扣除多少擴展閱讀
納稅人填報本表時,對各專項附加扣除,首次報送的,在「首次報送」前的框內劃「√」。繼續報送本表且無變化的,在「無變化」前的框內劃「√」;發生變化的,在「有變化」前的框內劃「√」,並填寫發生變化的扣除項目信息。
納稅人選擇由任職受雇單位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填寫本欄。扣繳義務人名稱、納稅人識別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納稅人由扣繳義務人在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填寫扣繳義務人名稱全稱及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㈢ 個人所得稅房屋貸款扣除標准
個人所得稅房屋貸款扣除標準是1000元/月,可選擇自己100%扣除,也可以選擇和配偶各扣50%。
㈣ 個人所得稅的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怎麼計算
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2018〕41號)規定.
第十四條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本辦法所稱首套住房貸款是指購買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住房貸款。
第十五條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夫妻雙方婚前分別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其貸款利息支出,婚後可以選擇其中一套購買的住房,由購買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雙方對各自購買的住房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第十六條納稅人應當留存住房貸款合同、貸款還款支出憑證備查。
㈤ 貸款個人所得稅怎麼抵扣
個人購買首套房,可以享受1000元/月的專項附加扣除。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注冊登錄,首頁-專項附加填報-房屋貸款,按要求填列上傳就可以了。
㈥ 個人所得稅房貸抵扣標准
房貸利息抵扣個人所得稅的標準是: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可享受扣除的人,根據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確定後,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變。
享受房貸利息抵扣個稅的條件: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而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
注意,如果不清楚自己的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是否符合政策的話,可以查閱貸款合同(協議),或者向辦理貸款的銀行、住房公積金中心進行咨詢。大家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注意一下自己還貸是否是按照首套房利率進行還貸的。
在申請房貸利息抵扣個稅辦理的時候,納稅人可以自己把材料提交給稅務機關,也可以由扣繳義務人(比如單位的會計)報送稅務機關。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納稅人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被贍養老人等個人身份信息以及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與房貸利息扣除相關信息。
㈦ 住房公積金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是多少
住房公積金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是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
拓展資料:
根據國務院2005年12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現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問題通知如下:
一、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免徵個人所得稅;個人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超過規定的比例和標准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應將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建設部 財政部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建金管[2005]5號)等規定精神,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其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單位和職工個人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平均工資不得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具體標准按照各地有關規定執行。 單位和個人超過上述規定比例和標准繳付的住房公積金,應將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三、個人實際領(支)取原提存的基本養老保險金、基本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時,免徵個人所得稅。
四、上述職工工資口徑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
五、各級財政、稅務機關要按照依法治稅的要求,嚴格執行本通知的各項規定。對於各地擅自提高上述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稅前扣除標準的,財政、稅務機關應予堅決糾正。
六、本通知發布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住房公積金 醫療保險金 養老保險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7]144號)第一條、第二條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失業保險費(金)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83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