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銀行貸款審計問題
貸款審計報告
根據《關於對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進行現場檢查的通知》要求,我們檢查組於2009年6月11日――-7月6日對所轄的支行機構進行了抽查,現將審計結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某支行人民幣貸款547億元,不良貸款總額上升明顯,由2005年的525億元上升到2004年的644億元,升幅為23%。
(二)存在的問題
1、貸款制度執行不嚴
(1)貸款三查制度執行不嚴
如某支行對某開發公司2005年發放了500萬元的貸款屬借新還舊,貸款實際上在2004年以前已發放。
1、「借新還舊」很普遍,這主要與考核硬指標有關
2、信貸員的道德風險
3、支行對於「借新還舊」貸款的潛在風險認識不足、貸後管理不到位、考核機制不科學等因素,導致「借新還舊」貸款頻繁出現。
4、使用「借新還舊」貸款方式的政策約束較貸款「展期」寬松,「借新還舊」貸款也就成了信用社轉化不良貸款、保全信貸資產的一個手段,甚至作為鞏固和發展客戶的絕招。
(2)、無效抵押和擔保無效
1、
該支行給10戶企業貸款,金額39000萬元屬於無效抵押貸款,貸給47戶,金額199000萬元的款項為無效擔保貸款
第一,共有財產,單方授權抵押。
第二,抵押物不足,抬價湊數。
第三,跨系統存單,無通融協作規定。
第四,多頭(次)抵押。
第五,憑印、證件支取的存單(折)作抵押物,處理時處於被動
第六,第三者所有的抵押物,無授權證明書。
第七,借款逾期,貸方處理抵押物不及時。
(3)保證貸款風險大
某支行對地產公司發放的1.7億元的保證貸款風險較大,一是借款人目前財務狀況差,
處於虧損,二是發放的貸款為短期貸款,但實際上投入了回收期較長的房地產項目。而且擔保人財務狀況不理想
2、
審貸分離制度未按要求執行。
某分行貸款審查和發放未分設兩個部門。一般來說貸款業務的流程是首先由客戶提交申請書及相關資料,然後通過各項審查、提供各種擔保,最後才簽訂貸款協議及借款合同,發放貸款。在這其中審查和發放是相互制約、是抵禦貸款風險重要措施。該支行的行為會導致支行在沒有充分審查時就發放貸款(人員風險)引起貸款貸款的還款風險增加。
3、
長期貸款轉為短期貸款
某支行向某房地產有限公司發放短期貸款4000萬元,期限1年,但實際上,該筆貸款是對一個開發時間長達8-10年的項目發放的首期貸款。
將長期貸款轉為短期貸款,因為長期貸款有於其期限長,風險比短期貸款要大,相應地形成不良貸款的機會也會相應地比短期貸款的大,這就成為了支行用以降低不良貸款的一個手段。
(三)意見及建議
一、要加強信貸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信貸員崗位責任制度。對信貸員實行嚴格的工作質量考核獎優懲劣。對因主觀、人為違規造成的資金損失,信貸員要按比例賠償
二、加強管理,從切實防範信貸資金風險的角度減少「借新還舊」的貸款增量
三、規范操作,加強內控制度建設。盡快分立貸款相關的審查和發放部門。
四、完善抵押貸款手續制度,確保抵押貸款合法性
五、盡快推行統一授信制度,建立起對風險決策的統一管理,嚴格按照上級行授信管理的有關規定審批發放貸款,堅決杜絕超許可權、以貸收息等違規行為。
xx審計組
⑵ 企業貸款,需要提供審計報告,這個環節應該怎麼操作
企業貸款時需要提供審計報告,可委託專業的注冊會計師出具。基本流程是配合會計師提供財務數據和資料,表明審計報告用途。因為大部分銀行要求出具審計報告,大都是連續三年的年報審計,所以要問清銀行的需求,清楚轉達會計師,出具用於銀行貸款的審計報告。
企業因沒有專業財務人員,導致財務數據比較混亂,這種前提下,要和注冊會計師談出審計報告的事,要開門見山說明白現在的企業狀況,表明貸款的重要性,這樣會計師在出報告才會客觀准確,有參考性,有助於銀行貸款審批通過。
貸款審計是提供給銀行作為審查企業是否具備銀行要求的貸款條件,以及對貸款使用情況進行的專項審計。在審計報告中不僅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同時也對企業經營管理狀況、財務狀況、貸款使用情況等發表意見。是銀行逃避貸款風險,企業展示經營狀況必不可少的依據。
⑶ 銀行貸款會計報表需要審計報告嗎
不同的銀行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大企業的授信中需要企業會計事務所審計過的報表,但小企業簡式貸款,擔保方式又是以房屋地產抵押為主的要求稍低一些一般可不要審計的,當然經過審計的報表可信度更高一些。
⑷ 銀行貸款所提供的審計報告需要些什麼
主要是三種報表: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對他們的分析報告。
銀行關注的風險點是:有無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報表編制基礎是否一致,是否如實提供會計信息等。
財務比率 :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利息償付比率、速動比率
現金凈流量分析: 凈現金流量等
⑸ 請問 在銀行貸款, 審計報告起什麼作用呢
提供給銀行,作為審查企業是否具備銀行要求的貸款條件,以及對貸款使用情況進行的專項審計。
在審計報告中不僅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同時也對企業經營管理狀況、財務狀況、貸款使用情況等發表意見。是銀行逃避貸款風險,企業展示經營狀況必不可少的依據。
審計所需資料清單編輯
一、財務類資料
1..會計報表及附註
2.全部賬目
3.會計憑證
4.科目余額表(1級至末級的期初、期末和累計發生額)
5.銀行存款對賬單、余額調節表(全部銀行存款對賬單)
6.房屋、車輛產權證明
7.長短期投資,投資協議、被投資單位營業執照、被投資單位會計報表(截止會計報表日的被投資單位經審計會計報表)
8.長短期借款合同,抵押擔保資料
9.固定資產盤點表(標明固定資產各稱、規格、數量、原值、預計殘值、使用年限、折舊額、凈值)
10.存貨盤點表(截止會計報表日的盤點表,標明存貨的名稱、規格、數量、單價、總金額)
11.納稅申報表及繳款書(所有稅種全年納稅資料)
12.發票使用情況匯總表(領購票號、金額;已使用的票號、金額;剩餘的票號、金額)
二、備查類資料
13.營業執照(工商)
14.稅務登記證(國稅、地稅)
15.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質量監督局)
16.納稅鑒定文件(國稅、地稅)
17.公司章程、協議(工商備案)
18.設立、變更驗資報告
19.以前年度審計報告
20.財務會計制度及相關內部控制制度
21.單位組織結構框架圖
22.股東會、董事會重大決議等文件
23.房屋租賃協議
⑹ 銀行貸款審核部門相信企業提供的審計報告嗎,現在很多審計報告是假的,審核人員不知道嗎
審核人員知道財務報表不真實,但是出具財務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是銀行認可的,即使是虛假報告,也默認了。
⑺ 銀行貸款審計報告
貸款審計報告
根據《關於對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進行現場檢查的通知》要求,我們檢查組於2009年6月11日――-7月6日對所轄的支行機構進行了抽查,現將審計結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某支行人民幣貸款547億元,不良貸款總額上升明顯,由2005年的525億元上升到2004年的644億元,升幅為23%。
(二)存在的問題
1、貸款制度執行不嚴
(1)貸款三查制度執行不嚴
如某支行對某開發公司2005年發放了500萬元的貸款屬借新還舊,貸款實際上在2004年以前已發放。 1、「借新還舊」很普遍,這主要與考核硬指標有關 2、信貸員的道德風險
3、支行對於「借新還舊」貸款的潛在風險認識不足、貸後管理不到位、考核機制不科學等因素,導致「借新還舊」貸款頻繁出現。
4、使用「借新還舊」貸款方式的政策約束較貸款「展期」寬松,「借新還舊」貸款也就成了信用社轉化不良貸款、保全信貸資產的一個手段,甚至作為鞏固和發展客戶的絕招。 (2)、無效抵押和擔保無效
1、 該支行給10戶企業貸款,金額39000萬元屬於無效抵押貸款,貸給47戶,金額199000萬元的款項為無效擔保貸款 第一,共有財產,單方授權抵押。 第二,抵押物不足,抬價湊數。
第三,跨系統存單,無通融協作規定。 第四,多頭(次)抵押。
第五,憑印、證件支取的存單(折)作抵押物,處理時處於被動 第六,第三者所有的抵押物,無授權證明書。 第七,借款逾期,貸方處理抵押物不及時。 (3)保證貸款風險大
某支行對地產公司發放的1.7億元的保證貸款風險較大,一是借款人目前財務狀況差,
處於虧損,二是發放的貸款為短期貸款,但實際上投入了回收期較長的房地產項目。而且擔保人財務狀況不理想
2、 審貸分離制度未按要求執行。
某分行貸款審查和發放未分設兩個部門。一般來說貸款業務的流程是首先由客戶提交申請書及相關資料,然後通過各項審查、提供各種擔保,最後才簽訂貸款協議及借款合同,發放貸款。在這其中審查和發放是相互制約、是抵禦貸款風險重要措施。該支行的行為會導致支行在沒有充分審查時就發放貸款(人員風險)引起貸款貸款的還款風險增加。 3、 長期貸款轉為短期貸款
某支行向某房地產有限公司發放短期貸款4000萬元,期限1年,但實際上,該筆貸款是對一個開發時間長達8-10年的項目發放的首期貸款。
將長期貸款轉為短期貸款,因為長期貸款有於其期限長,風險比短期貸款要大,相應地形成不良貸款的機會也會相應地比短期貸款的大,這就成為了支行用以降低不良貸款的一個手段。
(三)意見及建議
一、要加強信貸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信貸員崗位責任制度。對信貸員實行嚴格的工作質量考核獎優懲劣。對因主觀、人為違規造成的資金損失,信貸員要按比例賠償
二、加強管理,從切實防範信貸資金風險的角度減少「借新還舊」的貸款增量
三、規范操作,加強內控制度建設。盡快分立貸款相關的審查和發放部門。
四、完善抵押貸款手續制度,確保抵押貸款合法性
五、盡快推行統一授信制度,建立起對風險決策的統一管理,嚴格按照上級行授信管理的有關規定審批發放貸款,堅決杜絕超許可權、以貸收息等違規行為。 XX審計組
⑻ 銀行貸款利率專項審計怎麼做
企業貸款時需要提供審計報告,可委託專業的注冊會計師出具。基本流程是配合會計師提供財務數據和資料,表明審計報告用途。因為大部分銀行要求出具審計報告,大都是連續三年的年報審計,所以要問清銀行的需求,清楚轉達會計師,出具用於銀行貸款的審計報告。
企業因沒有專業財務人員,導致財務數據比較混亂,這種前提下,要和注冊會計師談出審計報告的事,要開門見山說明白現在的企業狀況,表明貸款的重要性,這樣會計師在出報告才會客觀准確,有參考性,有助於銀行貸款審批通過。
貸款審計是提供給銀行作為審查企業是否具備銀行要求的貸款條件,以及對貸款使用情況進行的專項審計。在審計報告中不僅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同時也對企業經營管理狀況、財務狀況、貸款使用情況等發表意見。是銀行逃避貸款風險,企業展示經營狀況必不可少的依據。
⑼ 企業向銀行貸款是不是一定要出具審計報告
所有銀行都會要求審計的,銀行也會找一個轉移風險的借口,即使銀行領導同意貸給你,也要有審計報告,一旦出問題了,上下人員都不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