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夫妻怎麼用雙方的公積金 可以貸款多少
因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針對辦理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政策及要求存在差異,具體信息建議您咨詢當地公積金管理中心。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B. 夫妻兩個人公積金貸款最多可以貸多少
夫妻兩人公積金貸款的額度在這四個裡面選出最小值就是可以貸到的額度:
1、以還貸能力計算:貸款額度=[(夫妻兩人的月工資總額+夫妻兩人所在單位的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還貸能力系數40%-夫妻兩人的現有貸款月應還貸額]×12(月)×貸款年限。月工資總額=公積金月繳額/(單位繳存比例+個人繳存比例);
2.以房屋價格計算:貸款額度=房屋價格×貸款比例。所購買的房屋面積超過平方米,貸款額度最高是所購房款的70%;面積在90平米以下,貸款額度最高是所購房款的80%。
3.按照貸款最高額度計算:使用自己和配偶的住房公積金申請貸款的,貸款最高限額為70萬元。
4.以公積金賬戶余額計算:公積金貸款額度=借款人及參貸人公積金賬戶余額×20。
公積金貸款流程如下:
1、借款人選好房後,按規定交付首付款,簽訂購房協議;
2、攜帶購房協議、身份證、公積金繳納憑證等前往委託銀行,提出公積金貸款申請;
3、領取公積金貸款申請表並填寫,然後將其和相關材料一起提交委託銀行;
4、銀行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開具《抵押物審核評估通知單》,對購買房屋進行價值評估;
5、帶上房屋評估報告去當地公積金管理中心開具擔保委託貸款調查通知單;
6、辦理擔保手續或抵押登記等手續;
7、委託銀行到公積金管理中心劃款;
8、委託銀行將貸款劃入房屋經銷商的賬戶即可。
辦理公積金貸款一般需要1~2個月左右,如果貸款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齊全,銀行會在15個工作日內審批完成,然後再到公積金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公積金中心受理後,會在10個工件日內審批通過,然後再回銀行辦理一系列合同簽訂、抵押登記等相關手續,之後才能放款。
C. 夫妻異地繳納公積金最多可貸多少
公積金貸款的額度是綜合計算的。
公積金貸款額度的計算,要根據還貸能力、公積金貸款房價成數、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和貸款最高限額四個條件來確定,四個條件算出的最小值就是借款人最高可貸數額。計算方法如下:
按照還貸能力計算的貸款額度:【(借款人月工資總額+借款人所在單位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還貸能力系數-借款人現有貸款月應還款總額】×貸款期限(月)。使用配偶額度的,【(夫妻雙方月工資總額+夫妻雙方所在單位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還貸能力系數-夫妻雙方現有貸款月應還款總額】×貸款期限(月)。其中還貸能力系數為40%,月工資總額=公積金月繳額÷(單位繳存比例+個人繳存比例);
按照房屋價格計算的貸款額度:貸款額度=房屋價格×貸款成數。其中貸款成數根據購建修房屋的不同類型和房貸套數來確定;
按照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計算的貸款額度,職工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貸款額度不得高於職工申請貸款時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同時使用配偶住房公積金申請公積金貸款,為職工及配偶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之和)的10倍,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不足2萬的按2萬計算;
按照貸款最高限額計算的貸款額度,使用本人住房公積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貸款最高限額40萬元;同時使用配偶住房公積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貸款最高限額60萬元。使用本人住房公積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且申請貸款時本人正常繳存補充住房公積金的,貸款最高限額50萬元;同時使用配偶住房公積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且申請貸款時本人或其配偶正常繳存補充住房公積金的,貸款最高限額70萬元。
D. 夫妻兩人公積金一共可以貸款多少
貸款的額度,要根據你們賬戶的余額來確定,通常貸款的金額是你們余額的15倍左右,比如你們余額有1萬元的話,貸款可以貸款15萬元。
E. 異地夫妻組合公積金貸款能貸多少
您好:第一,如您所述,您家庭在北京范圍內無房,在全國范圍內無住房貸款記錄,您們在北京購房辦理貸款為首套貸款。
第二:組合貸款,是指購房人同時申請商業貸款和公積金貸款。您首套貸款,公積金貸款比例80%,商業貸款比例65%,組合貸二者取低值,也就是說組合貸款您的貸款比例為65%
綜上所述,您家庭在京組合貸款購房,貸款比例為65%,具體貸款金額以您所夠房屋標的額所定。
F. 夫妻雙方公積金最高可以貸款多少
目前,如果是首套房,夫妻雙方繳存公積金的,較高額度為80萬,二套房,夫妻雙方繳存公積金的,較高額度為60萬。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公積金貸款額度每個地區都不一樣的。
公積金貸款額度:
1、借款人一人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較高貸款額度為30萬元。
2、借款人及配偶均正常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較高貸款額度為50萬元。
夫妻公積金貸款額度計算:夫妻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夫妻雙方歷史繳存公積金額+貸款申請之日起至退休之日止的繳存的公積金)×2。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律法規全書:含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