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向個人借款所付利息,需付利息所得稅嗎如果要稅率是多少
企業向個人借款所付利息,需付利息所得稅嗎?如果要?稅率是多少?
答:無需付利息所得稅。但要注意一點,所支付的利息如果超出同期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話,超出部分要在核算所得稅時做納稅所得額調增。同時索要支付利息的FA票,否則有代扣代繳個稅問題。
2. 企業支付個人借款利息應如何處理
一、應繳或應扣繳相關稅收規定 (1)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征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1997]656號)「扣繳義務人將屬於納稅義務人應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收入通過扣繳義務人的往來會計科目分配到個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權隨時提取。在這種情況下,扣繳義務人將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分配到個人名下時,即應認為所得的支付,應按稅收法規規定及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這里應注意兩點:一是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時間為其計提應付利息時;二是借款利息不同儲蓄存款利息,借款利息不享受儲蓄存款利息免稅的的規定。 (2)營業稅 首先,個人取得的對外借款利息收入應當繳納營業稅。其次,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第十一條關於營業稅扣繳義務人的規定,支付借款利息的企業,並沒有義務代扣代繳營業稅。 (3)印花稅 企業與個人簽訂的借款合同,不屬於印花稅稅目稅率表中借款合同的徵收范圍,因此不需要繳納印花稅。 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規定 企業支付個人借款利息支出,其借款情況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規定,准予扣除: (一)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並且不具備非法集資目的或者其他違反法規的行為。 (二)企業與個人之間簽訂了借款合同。 三、應扣未扣個人所得稅免於加收滯納金的特殊規定 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的原則,對於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稅款,均不得向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加收滯納金。因為滯納金是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佔用國家稅款所做的補償,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則不存在佔用的問題,而納稅人在未知的前提下也不應當加收滯納金。 四、其他涉稅問題 企業向個人支付借款利息除涉及到以上所列的相關稅收政策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應取得合法有效憑證。企業在支付借款利息時,應當向取得利息的個人索取正規稅務發票。這樣,地稅機關在向取得利息的個人開具發票時,自然會扣繳相關稅款。企業取得了支付利息的發票,就能把支付的利息在稅前扣除。 (2)稅前扣除的借款合同應符合《合同法》的相關要求,即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 (3)將借款用於與生產經營無關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稅前列支。
3. 企業向個人借款發生的利息支出可以稅前扣除嗎
答:企業向個人借款,向其支付利息,若是取得收據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企業可要求個人到稅務機關代開發票,取得正規發票,方可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提醒
(1)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資本化的利息支出,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2)企業支付個人借款利息屬於債權性股息所得,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應當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3)個人將資金貸與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應該繳納增值稅;
(4)若是該借款屬於公司向股東的借款,那麼支付股東個人的利息就要須按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稅前扣除的標准扣除;
(5)企業與個人之間要簽訂借款合同,並在借款合同中註明借款的用途必須是用於公司正常經營,從而體現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並且不具有非法集資目的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這是利息費用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最基本的前提。
4. 企業向銀行借款,支付的利息,個人利息收入是否要上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多少賬務怎麼處理謝謝
說句實在話,個人借款給公司周轉純屬個人與公司的私下行為,對於稅務根本無處檢查。至於利息收多少,最好要個人和公司自行商量為好,最後的利息收入要交個人所得稅的話要麼公司代扣(一般單位都不這樣做的),要麼自己到地稅交去。不過一般這種灰色收入都沒人主動交的。
要問具體稅率,你只要搜一下個人所得稅稅率就行了,按那個比例超過2000的部分交就好了。
5. 企業向個人借款,支付利息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第三條第五款的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第六條第六款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同時第八條規定:「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因此,此部分利息收入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企業在支付利息時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6. 企業向個人借款利息如何處理 稅務
企業(債務人)向個人(債權人)支付利息時有個問題比較棘手,就是個人(債權人)不能開具發票。企業若不能取得發票,意味著利息費用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匯算清繳時需做納稅調整處理。
個人(債權人)雖不能開具發票,但可通過稅務代開發票。企業(債務人)可以要求個人(債權人)到當地稅務申請代開發票,此類事項稅務能代開名目為「資金使用費」的發票。
針對資金使用費,稅務只能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增值稅徵收率3%,稅額需由個人(債權人)先行繳納,並需同步繳納附加稅。此外,代開發票時個人(債權人)需就取得利息收益預繳1.5%的個稅,其餘個稅由企業代扣代繳。現在已有部分地市稅務給個人代開發票時,已經不要求個人預繳個稅了;如果稅務不要求不預繳,個稅將由企業全部代扣代繳或預扣預繳。
7. 企業向個人借款,在支付利息時,需要交哪些稅
1、企業向個人借款,支付利息時,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按利息收入的20%計算個人所得稅
2、企業提取的利息,應該計入「財務費用--利息支出」,不交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3、企業與個人簽訂借款合同時,要按合同記載金額的0.05‰計算繳納印花稅。
4、按照《財政部,企業向個人支付借款利息時應當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在向個人支付應稅款項時,督導企業或有關組織依法扣繳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第八條規定: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更多疑問建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應答時間:2021-01-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8. 企業向個人借款的利息是否可在所得稅前扣除
答:企業向個人借款,向其支付利息,若是取得收據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企業可要求個人到稅務機關代開發票,取得正規發票,方可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
(1)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777號)規定,企業向除第一條規定以外的內部職工或其他人員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況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和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准予扣除:
(一)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是真實、合法、有效的,並且不具有非法集資目的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二)企業與個人之間簽訂了借款合同。
因此,公司向職工借款並對職工支付利息,該筆利息支出符合上述規定的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2)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准予稅前扣除。
鑒於目前我國對金融企業利率要求的具體情況,企業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並進行稅前扣除時,應提供「金融企業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情況說明」,以證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了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項目的范圍,「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及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企業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經過12個月以上的建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而發生的借款,在有關資產購置、建造期間發生的合理的借款費用,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不得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後期通過折舊的方式予以分期攤銷。
(5)(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貸款服務,是指將資金貸與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業務活動,各種佔用、拆借資金取得的收入,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6)《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關聯方利息支出稅前扣除標准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21號),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比例和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計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得在發生當期和以後年度扣除;
企業實際支付給關聯方的利息支出,其接受關聯方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為:
(一)金融企業為5:1;
(二)其他企業為2:1.
因此公司支付股東的利息金額能否稅前扣除一定要注意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是否超過了2倍
參考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例條例
9. 企業向個人借款,支付利息,個人收到利息,需要開什麼發票,都需要繳納什麼稅,稅率分別是多少
利息收入應開具金融商品——利息收入,繳納增值稅收入的6%
10. 繳個人所得稅(生產經營所得)的企業對個人支付的借款利息如何處理是不是可以借鑒企業所得稅那幾條
跟企業所得稅的規定是一樣的。要按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利息辦法執行。
必須有借款合同,在支付利息時要取得發票,還要按20%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對於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部分稅前不允許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