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行存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銀行貸款余額也就是銀行貸款業務的累積余額 銀行貸款其實也是銀行業績考核的一個指標,所以銀行對比較好的企業或項目的貸款時很積極的。
Ⅱ 存貸款總額/GDP 是什麼
存貸款總額/GDP表示存貸總額佔GDP的比重。先分析如下:
經濟學理論層面與國家政策制定領域是沒有最佳的比例(信貸與GDP的比例);
要討論信貸余額多是好是壞,關注的應該是信貸質量的好壞。以2012年上半年中國發放7.4W億來說。
一是有一部分流入股市與房市了,貸款回收的難度與形成壞賬的可能性都變大了;
二是放貸比例不合理,大部分信貸額還是分配給了大型企業,國家一直強調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比重月底風險會加大:一旦投資和信貸放緩,增長能否持續是個大問題。
Ⅲ 中信銀行重慶分行的概述
發展至今,分行下設15家營業網點,以及15家在行式自助銀行、12家離行式自助銀行,營業網路覆蓋重慶主要城區及三峽庫區腹地。資產規模和資產質量不斷攀升,盈利能力持續增強,截止08年底,各項存款余額突破200億元大關達218億元,增幅26%。其中對公存款余額147億元,增幅23%,在市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規模總量排名第三,增量排名第二;儲蓄存款余額46億元,增幅15%,在市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規模總量和增量排名均為第二。各項貸款余額174億元,增幅21%;賬面經營利潤穩步提升到5.5億元,在07年翻了一番的基礎上又增長了46%,位居重慶股份制商業銀行前三名。不良貸款余額5280萬元,比年初下降1681萬元;不良貸款率0.3%,比年初下降0.18個百分點,連續四年保持不良「雙降」格局,資產質量位居同業第二位。基本實現「重慶同業排頭兵」的目標,連續三年在系統內被評為優秀等級行,創造著重慶金融界的奇跡。
Ⅳ 商業銀行的 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 比例不超過75%怎麼理解
商業銀行的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超過75%的意思是:貸款總額與吸收的存款這比要小於75%。比如某銀行總共吸收了1億元存款,則該銀行最多可以放款7500萬元貸款。
「存貸比」應該稱為「貸存比」,是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率。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貸存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
Ⅳ 什麼是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就是指月末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數據。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存、貸款是金融市場組織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最重要的來源和方式。一般認為,金融市場組織的基本功能就在於積聚存款、投放貸款,以優化資金配置,積極動員各經濟部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參與貢獻。存款積聚不足即為資本供給不足,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障礙;而儲蓄充足時,要促進經濟發展,還須以儲蓄能夠充分有效地轉化成投資為前提。
Ⅵ 4、假設某銀行的存款余額是5千萬,貸款余額是1億2千萬,則改行的存貸比是多少
該行的存貸比為70.59%
公式:銀行存貸比=銀行貸款總額/存款總額;該銀行存款總額為5000萬+12000萬=17000萬;
12000÷17000=0.705882≈70.59%
Ⅶ 關於銀行存貸款突破***億元的簡報,想起了好的題目,不知哪位高人有高見
因為是簡報 所以直接按你提問的這個標題起就可以。。。除非是系列報道或者專題報道 否則新聞的標題一般都是總結核心的題目最好
Ⅷ 北京住戶存款余額28012億元,這么恐怖的數字是個什麼概念
28012億元人民幣對個人而言,也僅僅是一串數字,沒有任何意義。對於個人來說,這個數字可能很難想像,但是把它放在北京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卻並不算什麼。北京戶籍人口約有1350萬人左右,如果把28012分攤到每一個人身上,也就是每一個人存20萬左右。看起來整體數字很大,可是真的分散到個體,其實也沒有多少。
對於普通的工薪一族來說,「億」這個字太過於渺茫,只能出現在幻想之中。「億元」屬於高端玩家的專用詞,不會出現在普通玩家的生活中。還說什麼呢?唯有收拾好胡思亂想,趕快去搬磚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