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貸款損失准備金按什麼比率計提
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得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銀行可以參照以下比例按季計提專項准備:對於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對於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對於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對於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
其中,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准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特種准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如國別、行業)貸款的特種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按季計提比例。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余額/不良貸款余額。
(1)撥備覆蓋率指標與不良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降低不良貸款上的確下了不少功夫,如嘗試制定嚴格的信貸管理制度,信貸業務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規定降低不良貸款的指標等。但是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仍嚴重偏高,尤其四大國有銀行為最。
2004年,主要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減少3946億元,下降4.56個百分點,已降至13.2%。這個比例已經遠遠高出世界銀行業的平均水平, 銀行體系的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仍處於高位,不僅已超過《巴塞爾協議》的要求,而且與國際先進銀行不良貸款比率應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遠。
如果考慮各國有商業銀行對外公布的數字相對保守的因素,那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更是可想而知。
❷ 如何計算銀行撥備覆蓋率
依據《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撥備覆蓋率是貸款損失准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該比率最佳狀態為100%。這實際上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評價貸款損失准備是否充分,以至於判斷誰的業績水分最大。
❸ 銀行撥備覆蓋率是什麼意思
撥備覆蓋率:
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映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
依據《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撥備覆蓋率是實際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該比率最佳狀態為100%。撥備覆蓋率是銀行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考察的是銀行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
銀行會專門准備貸款的一般損失,另外再根據貸款的企業或個人的信用級別劃出風險概率,乘以貸款的錢,最後都加起來的金額,除以不良貸款的總額就是撥備覆蓋率。
1、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不良貸款*100%;
2、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貸款實際計提准備/貸款應提准備*100%;
如不良貸款余額100萬元,實際計提80萬元,假如應提90萬元,那麼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80/100*100%=80%;貸款損失准備充足率=80/90*100%=88.89%。
拓展資料:
現行規定:
根據我國《銀行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規定,銀行應按季計提一般准備,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得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銀行可以參照以下比例按季計提專項准備:對於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對於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准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
對於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對於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特種准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如國別、行業)貸款的特種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按季計提比例。
最新政策:
中國銀監會2010年10月10日下發文件,要求銀行將之前的銀信理財合作業務中,所有表外資產在今明兩年全部轉入表內,並按150%的撥備覆蓋率計提撥備。
❹ 貸款損失准備金的計提方法和比例是多少
根據我國《銀行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規定,銀行應按季計提一般准備,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得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
銀行可以參照以下比例按季計提專項准備:對於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對於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對於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
對於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准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特種准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如國別、行業)貸款的特種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按季計提比例。
普通准備金又稱一般准備金,是按照貸款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金。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的按照貸款余額1%提取的貸款呆賬准備金相當於普通准備金。由於普通損失准備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資本的性質。
因此,普通准備金可以計入商業銀行資本基礎的附屬資本,但計入的普通准備金不能超過加權風險資產的1.25%,超過部分不再計入。普通損失准備金是彌補貸款組合損失的一種總准備。普通損失准備金所針對的貸款內在損失是不確定的。
因此,普通貸款損失准備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資本的性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於彌補銀行的未來損失。
❺ 撥備覆蓋率的局限性
可以用一個極端的例子進行分析:假設有三家銀行其不良貸款率都是5%,但是A銀行的不良貸款全部為損失類,B銀行的不良貸款全部為可疑類,C銀行則全部為次級類。如果按照標准法對不同類別的貸款計提相應比例的減值准備(損失類按100%計提,可疑類按50%計提,次級類按25%計提,正常貸款按1%計提),則通過計算可以看出,三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119%、69%和44%,A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水平最高,但是並不能反映A銀行具有最好的資產質量和最強的信用風險防禦能力。通過對撥備覆蓋率指標的一般性分析和實證比較,該指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撥備覆蓋率指標本身無法准確反映銀行貸款的質量和撥備對損失的覆蓋情況。由於不同類別的不良貸款損失程度不同,不良貸款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的損失,因此,用抵補預計損失的撥備除以不良貸款余額,就無法准確地反映商業銀行的貸款質量和撥備覆蓋損失的能力。
其次,撥備覆蓋率指標在某種程度上高估了銀行對信用風險的抵禦能力。由於撥備覆蓋率的分母是五級分類後三類貸款,而分子是對所有貸款(還包括正常類和關注類貸款)計提的減值准備。分子覆蓋的范圍大於分母覆蓋的范圍,在足額計提撥備的情況下,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高估商業銀行的風險抵禦能力,等於是把正常貸款提取的撥備也覆蓋到了不良貸款上。
其三,作為監管指標,撥備覆蓋率指標缺乏一致認可的標准。國內外商業銀行公開披露的數據表明,中國銀行業的撥備覆蓋率一般高於國外商業銀行;而國外的商業銀行,不但在不同年份里撥備覆蓋率水平不同,而且在相同年份里的差異也很大。
比如,花旗銀行在這幾年中撥備覆蓋率水平都比較高,但是它在這一輪金融危機當中損失慘重,接受了450億美元的政府注資,而且現在還沒有真正恢復元氣。因此,撥備覆蓋率指標達到何種水平較為合理,如何設定撥備覆蓋率指標的監管標准,尚缺乏統一認識。
其四,撥備覆蓋率指標屬於靜態指標,無法前瞻性地考慮未來的風險。而眾多學者和分析師實證研究發現,快速的信貸增長與隨後的不良資產率上升成正相關關系:從時間關繫上看,信貸高峰和不良貸款的高峰之間具有相對穩定的滯後期,發達國家約為4年,我國約為2~3年,經濟波動加劇將縮短經濟滯後期;從數量關繫上看,GDP增速每變化一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反向變動0.56~0.7個百分點,即在經濟進入下行期時,上行期積聚的信用風險會在GDP增速放緩的過程中逐步暴露。
其五,撥備覆蓋率作為監管指標,間接擴大了商業銀行盈餘管理的空間。從撥備覆蓋率分子即撥備來源看,主要是信貸資產的預計損失。預計損失的計提有兩種方式:單獨計提和組合計提。由於單獨計提的調整餘地有限。所以,如果監管機構不斷要求提高撥備覆蓋率水平,就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鼓勵商業銀行通過增加組合計提來提高撥備水平,這就為商業銀行進行盈餘管理擴大了空間。雖然盈餘管理可以以豐補歉,平滑經營績效,但降低了會計核準的准確性和對外披露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從國內上市銀行披露的數據看,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在不斷提高,同時其組合計提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
其六,在特殊情況下,銀行可能傾向於以減少分母的方式提高撥備覆蓋率水平。一方面是信貸投放的大量增長,另一方面是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的不斷提高,商業銀行計提撥備面臨雙重的壓力。從理論上來講,這有可能使商業銀行更加偏向通過減少分母的方式提高撥備覆蓋率(如核銷和回撥),特別是在撥備覆蓋率指標超過100%的時候,由於減少同樣的金額對分母減少的影響程度更大,操作的效果也更為明顯.
❻ 不良貸款率與撥備覆蓋率哪個風險大
題目有問題。不良貸款率是不良貸款在全部貸款中的佔比,反映的信貸資產質量狀況,數值越小代表不良貸款越少,信貸資產質量就越好。撥備覆蓋率是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指標,是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該比率最佳狀態為100%。
❼ 請問如何計算撥備覆蓋率
計算方法:
公式 :
撥備覆蓋率=(一般准備+專項准備+特種准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
第一 按數量 就是逾期合同跟正在執行的合同的比率
第二 按逾期金額占逾期合同所有未收到金額(無論是否到期)的比率 第三 按逾期金額在所有已到期應收款當中的比率
分別是「合同逾期情況」、「租金逾期情況」、「應收租金逾期情況」
撥備覆蓋率(也稱為「撥備充足率」)是實際上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呆、壞賬准備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該項指標從宏觀上反映銀行貸款的風險程度及社會經濟環境、誠信等方面的情況。依據《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撥備覆蓋率是實際計提貸款損失准備對不良貸款的比率,該比率最佳狀態為100%。撥備覆蓋率是銀行的重要指標,這個指標考察的是銀行財務是否穩健,風險是否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