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人以6%年利率從銀行貸款10萬元,每月末等額還款,計劃五年還清。兩年後,准備提前還清,問尚余多少本金
如果等額還款是按等額本息方式,那2年後還剩餘本金63548.89元(如果是按等額本金還款方式,那2年後還剩餘本金59999.92元。預期年化利率又稱利息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計算則稱為年預期年化利率。其計算公式是:利息率=利息量 ÷ 本金÷時間×100%預期年化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預期年化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至今,所有國家都把預期年化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拓展資料:
1.利息和利率的區別:
利息和利率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利息是一個具體的數值,而利率只是一個比值。除此外這兩者的計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利率的計算公式為:利率=利息/ (本金x時間)×100%。
2.預期年化利率的種類:
預期年化利率是按不同的劃分法和角度來分類的,以此更清楚的表明不同種類預期年化利率的特徵。
(1)按計算預期年化利率的期限單位可劃分為:年預期年化利率 <、月預期年化利率與日預期年化利率;(按預期年化利率的決定方式可劃分為:官方預期年化利率、公定預期年化利率與市場預期年化利率;
(2)按借貸期內預期年化利率是否浮動可劃分為:固定預期年化利率與浮動預期年化利率;按預期年化利率的真實水平可劃分為:名義預期年化利率與實際預期年化利率;
(3)按借貸主體不同劃分為:中央銀行預期年化利率,包括再貼現、再貸款預期年化利率等;商業銀行預期年化利率,包括存款預期年化利率、貸款預期年化利率、貼現率等;非銀行預期年化利率,包括債券預期年化利率、企業預期年化利率、金融預期年化利率等;按是否具備優惠性質可劃分為:一般預期年化利率和優惠預期年化利率。
Ⅱ 向銀行借入款項100000元,年利率6%,期限6個月,計算到期應償還本利和
10萬元借款,年息6%的話,期限6個月,還款 本金10萬元 利息3萬元,共計13萬元。
Ⅲ 向銀行借入款項100000元,年利率6%,期限6個月,計算到期應償還本利和
到期應償還的本利和共計13萬元。因為10萬元借款,年息6%的話,期限6個月,還款本金10萬元 利息3萬元,所以到期應償還的本利和共計13萬元。每月歸還本金利息時,會計分錄為:借:短期借款,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貸:銀行存款。
拓展資料:利息作為資金的使用價格在市場經濟運行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影響企業行為的功能
利息作為企業的資金佔用成本已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高低。企業為降低成本、增進效益,就要千方百計減少資金占壓量,同時在籌資過程中對各種資金籌集方式進行成本比較。全社會的企業若將利息支出的節約作為一種普遍的行為模式,那麼,經濟成長的效率也肯定會提高。
2、影響居民資產選擇行為的功能
在中國居民實際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儲蓄比率日益加大的條件下,出現了資產選擇行為,金融工具的增多為居民的資產選擇行為提供了客觀基礎,而利息收入則是居民資產選擇行為的主要誘因。居民部門重視利息收入並自發地產生資產選擇行為,無論對宏觀經濟調控還是對微觀基礎的重新構造都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從中國目前的情況看,高儲蓄率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大特徵,這為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堅實的資金基礎,而居民在利息收入誘因下做出的種種資產選擇行為又為實現各項宏觀調控做出了貢獻。
3、影響政府行為的功能
由於利息收入與全社會的赤字部門和盈餘部門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因此,政府也能將其作為重要的經濟杠桿對經濟運行實施調節。例如:中央銀行若採取降低利率的措施,貨幣就會更多地流向資本市場,當提高利率時,貨幣就會從資本市場流出。如果政府用信用手段籌集資金,可以用高於銀行同期限存款利率來發行國債,將民間的貨幣資金吸收到政府手中,用於各項財政支出。
Ⅳ 某人以6%年利率從銀行貸款10萬元,每月末等額還款,計劃5年還清。2年後,准備提前還清,問尚余多少本金
63548.89元。
貸款利率6%,月利率為6%/12=0.5%. 10萬元,5年(60個月),等額本息還款方式,月還款額:
[100000*0.5%*(1+0.5%)^60]/[(1+0.5%)^60-1]=1933.28元
第一個月利息:100000*0.5%=500元,本金:1933.28-500=1433.28
第二個月利息:(100000-1433.28)*0.5%=492.83元,本金:1933.28-492.83=1440.45
第三個月利息:(100000-1433.28-1440.45)*0.5%=485.63元
第N個月還款:(100000*0.5%-1933.28)*(1+0.5%)^(N-1)+1933.28
2年(24個月)後支付銀行:1933.28*24=46398.72元
其中利息額=(100000*0.5%-1933.28)*[(1+0.5%)^24-1]/(0.5%)+24*1933.28=9947.61
本金額:46398.72-9947.61=36451.11元
兩年後提前還款,需要還本金:100000-36451.11=63548.89
說明:^60為60次方,^(N-1)為(N-1)次方 ,^24為24次方
拓展資料:
1.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存款利率。所謂利率,是「利息率」的簡稱,就是指一定期限內利息額與存款本金或貸款本金的比率。通常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種。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利率按千分之幾表示,日利率按萬分之幾表示。 當經濟發展處於增長階段時,銀行投資的機會增多,對可貸資金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反之,當經濟發展低靡,社會處於蕭條時期時,銀行投資意願減少,自然對於可貸資金的需求量減小,市場利率一般較低。
2.央行的政策 一般來說,當央行擴大貨幣供給量時,可貸資金供給總量將增加,供大於求,自然利率會隨之下降;反之,央行實行緊縮式的貨幣政策,減少貨幣供給,可貸資金供不應求,利率會隨之上升。 價格水平 市場利率為實際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
3.當價格水平上升時,市場利率也相應提高,否則實際利率可能為負值。同時,由於價格上升,公眾的存款意願將下降而工商企業的貸款需求上升,貸款需求大於貸款供給所導致的存貸不平衡必然導致利率上升。 股票和債券市場 如果證券市場處於上升時期,市場利率將上升;反之利率相對而言也降低。 國際經濟形勢 一國經濟參數的變動,特別是匯率、利率的變動也會影響到其它國家利率的波動。自然,國際證券市場的漲跌也會對國際銀行業務所面對的利率產生風險。
Ⅳ 某企業向銀行借款100000元,年利率為6% 每季計息一次,問第五年末的本
解:復利計息頻數(或復利折現頻數,下同)是指一年中復利計息(或折現,下同)的頻率次數。
復利計演算法是指本金連同上期利息一起計算利息的方法,俗稱「利滾利」。
復利終值就是根據一定數量的本金按復利計算若干期以後的本金和利息之和。特點是在計算第二期及以後各期的利息時,要把上期的本利和作為計算利息的基數。
復利終值 = 本金 * (1 + 利率)^期數
F = P * (1 + i)^ n (注意:F = P * (1 + i)^ n就是F = P乘以 [(1 + i)的n次方]
P——本金,又稱期初金額或現值;
i——利率,指利息與本金之和,又稱本利和或終值(年利率);
I——利息;
F——本金與利息之和,又稱本利和或終值;
n——計算利息的期數(年數);
r——每年的中期利率,如季利率、月利率等;
t——換算後的計息期數;
m——每年中的計息次數。
一年中的計息期數和利率可按下列公式換算:
r = i / m
t = n * m
∴按季計息的復利終值 = 100000 * (1 + 6%/4)^(5*4)
= 134685.5007 ≈ 134685.5(元)
答:第五年末的本利和為134685.5元
Ⅵ 請問從銀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0元,年利率6%,該如何編制一次付息和按月付息的會計分錄`
從銀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0元,年利率6%,假設期限是一年,則
到期一次付息時,應付利息為:100000*6%*1=6000元
到期記一次會計分錄如下:
借:短期借款 100000
應付利息 6000
貸:銀行存款 106000
按月付息時,每月應付利息為:100000*(6%/12)*1=500元
每月記一次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利息 500
貸:銀行存款 500
到期時會計分錄為:
借:短期借款 100000
應付利息 500
貸:銀行存款 100500
Ⅶ 從銀行借入三年期借款1000000元,利率6%,按年付息,到期還本。做會計分錄
向銀行借款100萬元,在借款到賬時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 銀行存款 1000000.00
貸 銀行貸款 1000000.00
每年支付利息時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 財務費用 60000.00
貸 銀行存款 60000.00
Ⅷ 從銀行取得期限為5年的借款100000元,利率為6%,會計分錄%
你好,一點通網校回答你的問題
你這筆業務只是借款並取得借款,因此分錄為借:銀行存款 100000 貸:長期借款 100000;至於利息分錄是後面的事情
Ⅸ .從銀行借入款項100000元,期限半年,年利率為6%,利息按季結算,求會計分錄
借入款項時:
借:短期借款10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0
計提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500
貸:應付利息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