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司贷款会计分录,及还利息分录
如果是金融类企业,那这利息作为营业收入核算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利息收入
如果单位是非金融企业,那这利息可以直接冲减财务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如果是非金融机构自有资金外借,一般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如果是贷款,可以冲减利息支出,记入财务费用。
1、公司收到银行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短期借款)
2、公司还贷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一般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研发无形资产等,
(1)长期借款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当按以下原则计人有关成本、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利息支出数应当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等相关资产成本;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2)账务处理方法为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或“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科目。
㈡ 借款3个月,最后一个月支付本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一、”借款3个月,最后一个月支付本息“会计分录为:
借:短期借款(本金)
应付利息(3个月利息)
贷:银行存款(本息和)
二、说明
短期借款一般按月计息,利息按季扣除(支付),借款利息属于”财务费用。按月计提时,利息尚未支付,形成一项短期负债,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1)每月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按季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3)归还短期借款本金时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因此,到期归还本息,就是将(2)(3)分录合并为一复合分录,如上所述。
㈢ 公司贷款会计分录及还利息分录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收到贷款时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每月还款和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到期偿还本金时:
借:长期贷款
贷:银行存款
㈣ 计提利息和归还借款本息的会计分录。
企业如果有借款(短期和长期两种),根据借款协议,需要分期或者一次性支付利息。
如果是到期一次性归还本息或者是分期后付利息的,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权责发生制的规定,企业需要在当期期末计提应属于本期支付但本期尚未支付的利息。
举例说明:
A公司2014年1月1日向银行借款人民币12万元,期限为18个月,月利率为0.1%,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和利息。
其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该分18个月计提利息,每个月应支付利息为120000*1.0/1000=120元
计提利息财务处理为:
借:财务费用-借款利息 120
贷:预提费用-借款利息 120
一、 如是按月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如到期或以后月份才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如借款是用于购置固定资产,上述"财务费用"改为"在建工程"(需要安装)或"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但固定资产使用后发生的利息仍列入"财务费用 "。其费用要体现"配比性原则"。
如果企业平时预提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利息
贷:应付利息
到期归还借款本息时的会计分录:
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本金
应付利息 利息
贷:银行存款 本金+利息
㈤ 还银行贷款利息和本金会计分录
借:短期借款
借:财务费用-利息(如果已经计提的话,还是用借:其他应付款/贷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包含本金及利息)
㈥ 还银行贷款的 会计分录怎么做
1、平常偿还银行贷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贷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
2、到期偿还银行贷款本金时:
借:短缺贷款或长期贷款
贷:银行存款
注:超过一年以上的贷款为长期贷款。
(6)贷款每月还本息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银行贷款发放使用“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属于负债类科目,说明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以后需要支付贷款,还要归还贷款本金。
1.根据发放贷款的单据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行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2.发放的贷款归还本金时的会计分录是:
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行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银行贷款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
1、按偿还期不同,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2、按偿还方式不同,可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
3、按贷款用途或对象不同,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者贷款、有价证券经纪人贷款等;
4、按贷款担保条件不同,可分为票据贴现贷款、票据抵押贷款、商品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
5、按贷款金额大小不同,可分为批发贷款和零售贷款;
6、按利率约定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贷款,等等。
㈦ 归还银行短期贷款本息怎么写会计分录
利息到期一次性支付的:
借:短期借款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
利息为按季度支付,到期归还本息的:
借:短期借款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最后一个月的利息)
应付利息 (已经预提的季度前2个月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7)贷款每月还本息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企业取得短期借款而发生的利息费用,一般应作为财务费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一般按季度在季末月份结算借款利息,每季度的前两个月不支付利息。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当月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即使在当月没有支付,也应作为当月的利息费用处理,应在月末估计当月的利息费用数额。
在短期借款数额不多,各月负担的利息费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年内各月份也可以采用简化的核算方法,即于实际支付利息的月份。
将其全部作为当月的财务费用处理,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但在年末,如果有应由本年负担但尚未支付的借款利息,应予预提,否则会影响年度所得税的计算。
短期借款的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取得借款的核算(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款项时,应签订借款合同,注明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和还款时间等);
第二,借款利息的核算;
第三,归还借款的核算。
短期借款一般期限不长,通常在取得借款日,按取得的金额入账。短期借款利息支出,是企业理账活动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耗费,应作为一项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由于利息支付的方式不同,其会计核算也不完全一样。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月计收,或还本付息一次进行,但利息数额不大时,利息费用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季(或半年)计收,或还本付息一次进行,但利息数额较大时,则可采用预提的方式按月预提、确认和费用。
短期借款一般期限不长,通常在取得借款日,按取得的金额入账。短期借款利息支出,是企业理账活动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耗费,应作为一项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由于利息支付的方式不同,其会计核算也不完全一样。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月计收,或还本付息一次进行,但利息数额不大时,利息费用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季(或半年)计收,或还本付息一次进行,但利息数额较大时,则可采用预提的方式按月预提、确认和费用。
㈧ 每月的还款等额本息,会计分录怎么做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借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等额还款时: 借:长期借款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望楼主采纳
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
㈨ 我公司借款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会计分录怎么做啊
等额本期偿还时分离出本金和利息的部分,因为等额本息偿还。肯定开始阶段的真实利息费用高于偿还金额,挂到应付利息。等后期慢慢冲平掉。
比如你借了200万,2次还110万;
借入:
借:货币资金科目 200
代:借款科目 200
第一次确认,实际利息金额(110*2-200)/(200+100)*200=13.13万元
借:财务费用或资本化 13.13
借:借款科目 100
贷:货币资金科目 110
贷:应付利息 3.13
第二次确认,实际利息=20-13.13=6.87万元(避免尾差)
借:财务费用或资本化 6.87
借:借款科目 100
借:应付利息 3.13
贷:货币资金科目 110
利息和本金匹配上,我个人看法。很多时候书本上不一定有,但要有自己的会计和财务理解。
不然明明第二时间段的本金大幅减少,采用相同利息,明显失真真实利息水平,非常不能公允反应财务状况。
这样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利息水平=6.87/100=6.87%
用财管方式算现值IRR=6.5965% (因为第一次的应付实际少付导致财管现值正常比名义利息低)
也可以参考cpa上的职工退休金的会计处理(具体哪个我忘了,反正这类),也考虑时间价值了,但是具体计算方式和我这不一样,毕竟我这个是自己想出来的。
㈩ 用银行存款还贷款本息该如何做会计分录
1、发放贷款时:
借:贷款——本金
贷:吸收存款
2、分期确认利息收入时:
借:应收利息
贷:利息收入
3、实际收到利息、存放在同业时:
借:存放同业
贷:应收利息
4:收回本金时:
借:吸收存款
贷:贷款——本金
注:本金收回当期的利息收入按上述2、3步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