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才能查询到个人的民间贷款数据
民间贷款数据一般都是不公开的,所以这个无法查到,只能通过双方当事人咨询
㈡ 贩卖个人信息涉案一个月,请问怎么处罚
你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有不知情原因,建议向当地的公安机关举报,自首。
(2)倒卖贷款的的个人数据扩展阅读: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要件
1、主体资格适格。行为人,也就是实施犯罪的那一对情侣,其中女方是从事金融工作的,她的主体资格适格,因为她从事某项工作、职业、活动时依照法律或者专业规定应当具备的相应的资质。
2、犯罪对象属于本单位在履行职权或公共服务职能中依法收集的个人信息。女方是金融公司负责进行贷款催收,掌握了大量客户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于是利用职务之便,从公司邮箱下载公民个人信息。
3、客观上实施了出售或非法提供行为。女方将下载好的几万条公民个人信息通过男方以营利为目的在网上进行销售。
4、违反国家规定。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相关规定。
5、情节严重。依刑法修正案九来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情节严重的范围认定。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进步,出现很多公民个人信息泄漏的情况;甚至还出现了专门收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人,对公民的个人信息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利用刑罚手段来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是很有必要的。
6、行为人主观上故意。行为人主观上明知道出售公民个人信息会造成什么后果,还是以营利为目的,故意触犯法律;而不是出现工作上的错误导致公民个人信息泄漏。
㈢ 公民个人信息被倒卖,会产生什么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网络,但是在网络上,公民的个人信息很容易被倒卖,如果发生这样的行为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认为首先公民更容易受到骚扰,其次公民还可能会受到财产上的损害,除此之外,有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3.公民的个人信息被倒卖,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
对于我们普通公民来说,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人的信息丢失了,可能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丢失了几百万上千万的公民个人信息,这就可能会滋生出社会的动荡,甚至造成混乱,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一定要认真的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
总而言之,我认为公民个人信息被倒卖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说公民会受到很多的骚扰,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会有不法分子针对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当然也有可能使公民的安全受到侵害。除此之外,如果大批量的个人信息被倒卖,有可能会滋生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㈣ 30人贩卖6亿条个人信息获利8百余万,个人信息为何会贩卖
个人信息的贩卖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一种违法的行为,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信息贩卖的新闻,犯罪分子竟然贩卖了多达六亿多条的个人信息,从这些贩卖信息的行为当中赚取了800余万的赃款,让人唏嘘不已。
有的时候我们会中了犯罪分子的圈套,看似是用熟悉的人的电话号码拨打过来的电话,或者是用朋友或家人的聊天工具和自己联系,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上了这些犯罪分子的当,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钱财的问题,不要轻易的相信,而一再的要和对方确认之后再去转账。罪犯的犯罪手段虽然越来越高级,但是我们的侦破手段也相应的得到了提高,所以此次如此庞大的个人信息贩卖案件才会得以破获,希望这些犯罪分子可以由此受到教训,打击和震慑其他的同样犯罪行为,保护普通大众的个人信息安全。
㈤ 男子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被刑拘,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在我们看到这个新闻之前,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就被其他人盗取过,这不是危言耸听,要知道在这个大数据高透明的社会中,我们的那点隐私可能无处所藏。
有些完全是利用人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来让用户填写问卷,这也是一种方式。小米的12系统做出了相对安全一说的功能,就得罪了很多公司,可见这些“大”公司在背后对这方面的交易。不要在互联网上相信任何第三方的链接和软件,这是最保险的起见。网络上和街上的涉及隐私的调查问卷不要去碰,对一些软件的权限进行设置,这都可以减少被盗用的风险。当今大数据的时代,我们更要擦亮双眼,不要被一时的好奇心和小贪心而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㈥ 30人贩卖6亿条个人信息获利800余万,这些信息被卖到哪去
个人信息一般都是卖给诈骗团伙,不然他们哪来那么多电话号码进行诈骗。现在是信息时代,个人信息非常容易泄露。6亿条个人信息卖800多万,也就等于一两分钱一条信息,这种价格大把做非法行业人员去购买。
最后说一点,现在科技发达信息容易被泄漏,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盗用来诈骗。遇到来历不明电话有点防范之心都不会上当受骗,也不用太紧张自己资料全被曝光。毕竟现在也没几个人的信息是能够完全保密的,自己又不是什么大人物,泄漏了也没什么大事。
㈦ 网贷平台可以卖私人资料身份证,贷款资料吗
当然不可以了。人的身份证,贷款资料,这些必须都是属于隐私范围的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营利向第三方进行透露。而且国家现在对隐私这一块抓的比较严。如果有人贩卖,这些资料的话。你只要举报他们就会被抓进去。
㈧ 30人贩卖6亿条个人信息获利800万,他们从何处获得的个人信息
其实现在的贩卖信息的不法分子非常的多,在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那些诈骗电话以及诈骗短信,然后还能够准确的说出你的名字,这是一件让你气愤的事情,那么这些贩卖信息的不法分子主要从哪里收集到这些个人信息的呢?
第一、从各种电信联通等等的营业厅一般来说,比较大型的电信联通移动营业厅是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的,但是这种办电话卡的业务需要大量的人员来参与,需要大量的基层工作,所以说其中从业人员的素质其实是比较难保证的,就比如我家附近就有很多这样的小型代办点,还顺便从事手机维修这样的业务,如果说不法分子去那边购买个人信息的话,他们是有可能会卖出去的。
一方面来说这种做法是很难监管的到的,所以说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第二就是贩卖信息的价钱其实不算低,而且投入小,只需要收集信息就可以,所以说完全是一项几乎没有成本的来钱方式。而且他们本身收入并不算高,所以说这种额外的收入其实是他们很乐意获得的。在这几方面的影响下,道德的底线就显得比较脆弱了。而且还存在一种情况,比如说这些营业厅内部的人员,如果有的要辞职了,或者说利益熏心,出卖这种个人信息也是常有的事情。
㈨ “4.68亿人个人信息被泄露”,这背后的七家公司都是哪个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公司都是贷款性质的公司,这为我们指明了可能发生信息泄露的方面。那就是一些有贷款想法的人在贷款网站,贷款平台,贷款软件上填写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而这些不法平台就通过贩卖这些信息牟利,造成了如此大规模的信息泄露。这七家公司就是打着科技名号的贷款公司,因此受到了江苏警方的严厉打击。
所以,不止这七家公司,更多的不良商家隐藏在网上,保护个人信息要从谨慎开始。例如,不在网站小广告里随意填写个人信息,经常检查手机权限,不下载有病毒风险的软件。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