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次贷危机 的影响
我也说说个人看法
美国次贷危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他的产生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还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各项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衰退已经成为事实,目前所做的注资 降息 等刺激措施并没有给经济带来明显的改善只是短暂的放缓,衰退缓冲实现软着陆。
这次美国的经济衰退首先由金融次贷危机表现出来
美国的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农牧林渔业)占GDP比例:1%
居全球之首的第一产业:玉米,大豆
第二产业(制造能源建筑业)占GDP比例:20.4%
居全球之首的制造业:宇航防务,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汽车制造
第三/四产业(服务业)占GDP比例:78.6%
居全球之首的服务业:金融,教育/科研,电信,零售,娱乐,法律,医疗,民航
由此不难看出美国以第三/四产业为经济主要支柱,它占了近80%。个人认为在第一 第二产业比例严重失横下,做为三四产业容易产生经济泡沫,国家所创造的真正的财富,不及正常的支出。 长时间的这样造成了这次危机 可不是偶然的
B. 急~~在美国住房违约的问题
你们当初有合同没有?合同上是怎么写的?房东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
你要搬走,最多也就是损失了押金(不知道你们的合同上对违约是怎么规定的)
而且,你可以告他,他的房间是鼠疫的传播场
他告你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你走了,押金是要损失的
哎,再找房子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一定要懂
这全是教训
C. 什么叫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
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是“次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按揭贷款)又叫“次按危机”。
危机的作用机理,简单的说:在房地产高涨时期,商业银行大量的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并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把这些贷款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债券,发行到债券市场。众多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基金以为证券提供担保或者直接购买的形式参与到这些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中。
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近期的低迷,大批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资产支持证券(ABS)价格大幅下跌,导致那些提供担保和购买了上述证券的金融机构大幅亏损。这种情况下,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收缩资金,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更加剧了市场的动荡。
由于美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各国的金融机构都参与到美国金融市场的交易中,所以这种在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蔓延、延伸到了世界各主要经济体。
美国的次级信贷危机波及了全世界,各国央行紧急拿出9-11来最大的现金投入市场。人们对格林斯潘严重质疑,他的利率政策对美国大放宽放房贷有着重大的责任。然而,中国的房贷放得更宽更松,是否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呢?德国之声记者综合报导如下。
波及全球的危机和格林斯潘的误导
美国的次级信贷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学界认为,这成了美联储新头伯南克上任以来面临的第一次严峻挑战。上周,美联储在两天内向金融系统连续投入640亿美元。同时,虽然美联储说美国的指导利率将保持在5.25%的高度不变。但专家们认为,在9月18日之前,甚至就在最近几天内,美国的指导利率不得不调低。
美国自己的救火行动已经如此激烈,但它引发的世界反响更大,这几天,它已经“强迫”全世界央行,总共投入了3000亿美元的现金,创造了9-11以来最大的现金投入量。其中欧洲中央银行(EZB)行动最大:上周四投了950亿欧元,周五“追加”了610亿欧元,周一还加了476亿。就此,德卡银行(DekaBank)总经济师乌尔利希.卡特尔对德国之声德语网记者说:假如存在对现金的高需求,以满足市场,那么拿出现金救市就是央行们的自然义务。
央行们救市是必须的,但央行首脑们以前的行为却遭到了人们空前的质疑,尤其是现年81岁的美联储前首脑格林斯潘。这位人们认为将以“利率教皇”、“金融巨擘”名义载入史册的人物,现在人们认为,他过于随便的利率政策是导致当前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卡特尔先生说:“我们现在对这种利率政策的毁灭性破坏看得更清楚了:市场参与者们的风险意识被低息这剂药物过分地麻醉了。”
尤其是几百万美国人,根据格林斯潘的建议,他们吸纳了可变利息抵押贷款。一开始,利息很低,条件极好。但正如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史蒂格利兹质问的:“难道格林斯潘真的认为利息会一直停留在百分之一这个实际负利率的基础上吗?”
现在的事实是:合计数额高达1万亿美元的美国抵押贷款局部面临大幅度的利息提高,这个趋势至少将持续到2008年末。这意味着,许多用那种灵活利息贷款抵押买了房的美国人将付不起银行费用;同时,许多银行、对冲和投资基金将深陷无法出售的次贷证券上,无法动弹,直到破产。
一个危机还没有过去,新的危机灶又在招手了。比如远东的所谓Carry Trades。许多投资商利用世界范围内的利率差,投资到低息的货币中去,比如日元,换得的钱投入房地产。然而,一旦日本央行提高利率,这些日元Carry-Trades里的钱就将集体抽出。到那时,全世界的央行就将被迫再次大规模地拿出现金来了。
美国危机已经给中国的银行带来很大直接损失
港台一些报刊如明报、联合新闻报等都报导道,美国的次贷危机今年将给中国6家上市银行带来49亿元人民币的直接损失。其中中国银行的将高达38.5亿元,占全年税前利润的4.5%。
美国CZB报告显示,有几家中国的银行购买了美国的次级房贷债券,中行是最大买家。“另据消息人士指出”,到去年年底为止,中行持有价值901亿美元的美国债券,联合新闻报说,有金融业者认为,中行对次级房贷债券的投资比例占三分之一,即大约300亿美元。同样据美国CZB数据,到2006年6月止的一年内,中国金融机构投资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的金额已达1075亿美元。
据估计,到今年底,中国建设银行将因此而损失人民币5.67亿,工商银行损失1.2亿,交通银行2.5亿,招商银行1.03亿,中信银行1900万,合中国银行的,共计49亿人民币损失。
D. 什么是美国次贷危机!如何引发!谢了!
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相比于给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优利率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更高,这个可以理解吧?你还钱的可能性不太高,那我借钱给你利息就要高一些咯。风险大,收益也大嘛。放出这些贷款的机构呢,为了资金尽早回笼,于是就把这些贷款打包,发行债券,类似地,次贷的债券利率当然也肯定比优贷的债券利率要高咯。这样呢,这些债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资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还有其他基金的青睐,因为回报高嘛。
但是这个回报高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美国房价不断上涨。怎么说呢?房价不断上涨,楼市大热,虽然这些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容易理解吧,因为那些人信用状况本来就差,收入证明也没有,其他负债也重,还不起房贷也是容易发生的事情),但放贷的机构即使收不回贷款,它也可以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不就也赚了嘛,因为楼市大热,房价不断涨嘛。
好了,危机如何发生呢?就是06年开始,美国楼市开始掉头,房价开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融资。那即便放贷的机构钱收不回来,把抵押的房子收了,再卖出去(难说卖不卖得出去,因为房地产市场萎缩,有价也没市)也肯定弥补不了这个放贷出去的损失了。那么,由此发行的债券,也是不值钱了,因为和它关联着的贷款收不回来。之前买了这些债券的机构,不就跟着亏了吗?很多投资银行,对冲基金都买了这些债券或者是由这些债券组成的投资组合,所以就亏了很多。
E.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我想你要问的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逾期或者提前还款相关事情吧;
逾期,简单点说分两种,一是没按时还款,征信会显示你逾期记录,影响以后贷款审批;二是长期不还款,到一定的时间,银行会提起公诉,走法律程序拍卖或者处置房子;
提前还款,又分提前还一部分或者一次性提前还完,提前还款很多银行都是会有违约金的,违约金具体事宜你的贷款合同里面都有详细说明。
F. 为何65%的美国成年人有债务,25%的人到死都在还债
美国是一个众所皆知的负债国家,不仅仅是国家负债,美国的民众基本上也个个负债,美国的个人负债是全球第一,但是美国民众并不为此发愁,因为美国的金融业发展促进了美国贷款行业发展,贷款已经融入了美国民众生活中的每一层面,他们的读书以及生活都会依靠着贷款。面对这样的现象,美国有机构对此进行过调查,美国的大部分中产阶级的人群都十分焦虑,而且感觉非常不幸福,因为提前消费导致他们每个月不得不偿还各种各样的债务,即使这都是建立在美国不低的工资和美国经济好转的前提下,但是仍然有30%的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问题,他们甚至很难按时还款,有的人甚至出来工作10年都还没能还完学生贷款。
G. 美国次贷危机会造成什么后果哦
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将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从其直接影响来看: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事实上,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避免出现虚假按揭的现象。
在次贷风波爆发之前,美国经济已经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有关美国房市“高烧不退”的话题更是持续数年。中国与美国房市降温前的经济图景存在一定相似性。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大警示在于,要警惕为应对经济周期而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某个特定市场造成的冲击。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采取大幅提高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对策,那么就应该警惕两方面影响:第一是贷款收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这可能造成开发商资金断裂;第二是还款压力提高对抵押贷款申请者的影响,可能造成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而这两方面的影响都最终会汇集到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价值下降,最终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人们需要认识中国和美国经济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异性。美国是一个处于全球体系之下的有着悠久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周期性很强,目前正处于本轮经济周期的繁荣后期。
中国则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即使从改革开放算起到现在也只有30年的历程,从1992、1993年提出市场经济到现在更是只有15年历史。处于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供需不平衡,固定投资需求大。这是区别于美国经济接近10年一个周期的重点所在;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房改后,结束了此前多年无住房市场的局面,需求大幅飙升。虽然中国房市也存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但需求大而供给有限是促使房价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对于中国房市,政府有调控余地。
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也给中国宏观调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提出了启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的监测对象。因为一旦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或者其他渠道最终影响到总需求或总供给,就会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即使是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也很有必要把资产价格的涨落作为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第二,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因此而承担的压力重视不够;
第三,政府不要轻易对危机提供救援。危机是对盲目投资和盲目多元化行为的惩罚,如果政府对这种行为提供救援,将会导致道德风险的滋生。本次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联手注资,可能会催生下一个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