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引发监管领导严厉发声,互联网巨头染指金融到底做了什么
这次引发监管部门重视、甚至紧急开会研究的互联网巨头指的就是蚂蚁集团。要知道本来蚂蚁集团已经准备好已当前最大市值的体量在科创板以及港股市场进行上市,但在此之前马云的一次演讲却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惕,更是史无前例地召集四个部门开了关于蚂蚁集团的紧急会议。而蚂蚁集团前期铺天盖地的宣传也已暂缓上市而告终,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又一经典案例。
B. 26岁小伙玩网游欠贷8万,打赏女主播花386万公款,后来怎样了
互联网金融正改变一代人的消费行为,大量信用产品的出现放大了人们的消费欲,但风险也随之而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纪委监委组织开展的全区财会人员专题警示教育大会上,就播放了一名90后财会人员的专题片。
94年生的项某2013年考入江苏科技大学,后迷上网络游戏,由于家里给的生活费只够日常开销,为了给游戏充值,他通过校园贷拿到了一笔1800元的校园贷款。由于不需要抵押,手续也方便,项某迷上了这种消费方式。结果到毕业时,他连本带息的贷款已经达到了8万元,最终父母不得不帮他还清。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全国信用卡逾期未还金额达824亿元,较10年前增长10倍,年龄结构上90后也是"主力军"。超前消费是量力而行,除了自己要管好手之外,监管以及市场引导、规范有必要增强。日前央行与银保监会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拟针对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再次进行监管升级,超前消费的"水龙头"真的该拧紧了。
C. 互联网小贷和小额贷款有什么区别想要开展小贷业务,不知道做哪一种好,有合适的系统吗
首先小额贷跟互联网小贷还有有很大区别的:
互联网小贷即网贷,又称P2P网络借款,即“个人对个人”。顾名思义,就是私人贷款,打破了传统小贷业务范围限制,实现跨区域经营,允许独资设立。
小额贷款,指所有小额个人信用贷款,包括民间借贷、非法高利贷、或合作贷款,大股东最多只能持有30%的股份,如果要突破这个限制需要特批,具备发放信贷的权利,但局限于市(县),部分产品需申请到特许经营才能展开省内业务。
首先,网络小额贷款由小额贷款公司作为贷款人,利用互联网向小微企业或个人提供的短期、小额信用贷款,使贷款申请、贷中审核、贷款发放网络化。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要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规定,不能吸收公众存款。
其次,与线下传统小贷公司相比,网络小贷可依托互联网平台面向全国开展业务,并综合利用网络平台积累的客户经营、消费、交易以及生活等行为大数据信息或即时场景信息分析客户信用风险和进行预授信,并在线上完成贷款申请、审核、发放和回收等。
再次,与P2P网贷相比,网络小额贷款的模式相对简单,以阿里小贷(阿里小贷、支付宝、浙江网商银行已经合并更名为蚂蚁金服)为例:阿里小贷的目标客户群为阿里巴巴网站注册用户,客户准入标准与其他经营免抵押小微信贷的金融机构类似,比如客户最低经营年限、最高销售额、财务指标、征信准入、禁入行业等。
综上所述,要从事互联网小贷业务还需要很多硬件条件,比如牌照等等。不管是小贷系统还是互联网小贷系统都可以咨询一下迪蒙互联网小贷系统,迪蒙互联网小贷系统是迪蒙针对互联网金融公司、传统小贷公司新型小贷业务需求,研发的一款无抵押、无担保、纯线上小额贷款产品,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D. 陕西省小额贷款公司分类征求意见稿怎么写
同问
E. 互联网贷款监管升级 银保监会新设三项指标
监管“打补丁”,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再迎严要求。2月20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这是对去年7月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一次“打补丁”升级,进一步细化审慎监管要求。
总体看,相比于《办法》,《通知》设置了多项更为具体、量化的监管要求,对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可谓加码严监管,新设三项定量指标,包括出资比例、集中度指标和限额指标,细化《办法》要求。明确禁止地方性银行跨区域经营,但对如民营银行等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的银行予以豁免。
互联网贷款严监管升级,意味着一些银行将不满足新规要求,需要整改。因此,《通知》也设置了过渡期,具体分两阶段执行:一是对于集中度风险管理、限额管理的量化标准,监管部门将按照“一行一策、平稳过渡”的原则,督促指导各机构在2022年7月17日前有序整改完毕;二是针对出资比例标准和跨地域经营限制,实行“新老划断”,要求新发生业务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通知》要求,允许存量业务自然结清。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称,《通知》在起草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既要依法加强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又要维持长尾客户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连续性的导向。一方面,《通知》提出的各项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实现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持续规范,有利于增强对实体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支持力度,不断满足小微企业和居民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在督促商业银行按照《通知》有序开展整改过程中,也会积极引导各机构维护存量业务的连续性,不增加客户融资成本、不降低客户服务质量和标准。
严监管“打补丁”升级
作为新兴的贷款类型,互联网贷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隐患。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去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实施《办法》。《办法》的制定,旨在填补互联网贷款监管的空白,界定互联网贷款内涵及范围,明确互联网贷款应遵循小额、短期、高效和风险可控原则,明确风险管理要求、规范合作机构管理。
此次发布的《通知》,是对《办法》中提出的原则性要求进一步细化监管考核指标,旨在强化《办法》执行效果。例如,对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出资比例、集中度、跨地域开展业务等事项,细化提出监管标准。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办法》发布实施后,各家机构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督促下,正在积极开展相关整改工作,这次《通知》主要是结合目前掌握的各家机构在整改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包括执行的力度上可能还存在差异。以及在独立实施风险控制的核心环节以及加强合作机构管理方面,与之前监管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所以监管部门进一步根据之前《办法》的授权,明确细化三个定量指标。
三项量化指标
是底线要求
针对具体的三项指标,在出资比例方面,《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单笔贷款中合作方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这一要求对互联网平台等互联网贷款合作方无疑提出更高的出资要求。一从事互联网金融的银行业人士曾对证券时报记者透露,中小银行与大型互联网平台合作联合贷款时,合作方的出资比例通常只有10%~20%左右。
对于为何会确定合作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标准是根据当前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经充分调研测算确定的,同时也考虑到与《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避免监管套利。
《通知》除了设定出资比例这一量化监管指标外,还明确了另外两项量化指标,一方面,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与单一合作方发放的本行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一级资本净额的25%;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互联网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全部贷款余额的50%。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商业银行与全部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的互联网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全部贷款余额的50%这一指标,之前发布的《办法》已经对于限额管理财务服务机构提供管理提了要求。在此后的工作汇总,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掌握的机构实践情况,进行了相应测算,并与此前的监管办法保持一致,避免套利。
“目前看绝大部分机构贷款规模应该都在限额以内,因为50%其实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现在看基本上没有机会能够达到。我们考虑的一方面是规范,另一方面是为促进业务、维持业务发展预留一些空间。”上述负责人表示。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还表示,这些量化指标其实是底线要求,各家机构可以在满足这几个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整个发展考虑,去设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标准。银保监会授权银保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辖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风险水平和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三个指标提出更严格的监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关于禁止地方性银行跨区域经营的要求,要更严于《办法》中的相关要求。《办法》提出,监管机构可对跨注册地辖区业务提出审慎性监管要求,相比之下,《通知》进一步明确严控互联网贷款跨地域经营,强调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这无疑会对当前不少地方中小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业务带来冲击。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立足本地市场、服务本地客户是地方性银行经营发展的基本定位,但近年来,个别地方性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业务区域,严重偏离定位,盲目无序扩张,带来较大风险。针对这一问题,监管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在人民银行不久前公开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中,也明确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不得跨区域展业的规定。
此外,《通知》提出信托公司也需参照执行。银保监会对此解释称,由于目前信托公司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已具有一定规模,其中部分业务也借助于相关合作机构进行。为统一监管标准、避免监管套利,同时推动信托公司加强相关业务风险防控,按照“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的原则,《通知》此次明确信托公司参照执行《办法》和《通知》的相关规定。
F. 如何看待网络小贷新规征求意见:个人贷款余额不超30万
个人贷款的余额不能超过30W可能还是根据个人的征信审批有关。
G. 央行:禁止网络小额贷款用于债券、股票、购房
11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意见提出,网络小额贷款不得用于从事债券、股票、金融衍生品、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购房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法律法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监督管理部门禁止的其他用途。
所称网络小额贷款业务,是指小额贷款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运用互联网平台积累的客户经营、网络消费、网络交易等内生数据信息以及通过合法渠道获取的其他数据信息,分析评定借款客户信用风险,确定贷款方式和额度,并在线上完成贷款申请、风险审核、贷款审批、贷款发放和贷款回收等流程的小额贷款业务。
H. 网贷不还需要付法律责任吗,网贷是违法
网贷是民间借贷的一种,当事人之前存在着债权债务的关系,所以债权人是有权要求债务人按期还款的,因此网贷是要还的,如果到期不还的话,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还可能会面临民事诉讼。总而言之,网贷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只要网贷约定的利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是有法律依据的,也就是必须要还的。
1、承担高额逾期费用。 对于逾期费用,不同网贷平台的名称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不管是叫逾期罚息、逾期管理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名字,收费标准都非常高。因此,有能力按时还款的,千万不要逾期。
2、承受平台花式催收。 催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刚逾期几天,平台客服mm轻声细语、温馨提醒,告诉您已经逾期,请按时还款;第二阶段,逾期较长时间,平台客服严肃警告,威胁再逾期不还将面临严重后果;第三阶段,逾期很长时间,平台不再好言相劝,开始展开实际行动。 实际行动分为很多种,例如:平台给你的亲戚朋友推送你的欠款信息,让你在朋友圈里颜面扫地;平台排专门的催收人员上门催收, 面对面沟通要账等。当然,这些还是比较温和的。有些平台将催收外包出去了,由专门的催收公司进行催收,前段时间爆出的催收公司“暴力催收”,相信借款人都不愿意遇到。
3、人行征信产生污点。 目前,大部分网贷平台还没有接入人行的征信系统,但接入人行征信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以后网贷平台借贷逾期不还,将会和银行贷款、信用卡逾期一样被记录到人行的征信系统中
I. 新规出来跨省小额贷款不用还吗
没有规定不需要还,只是规定不得跨省经营。
2020年11月2日,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统一监管规则和经营规则,银保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重点明确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应当主要在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未经银保监会批准,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明确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在注册资本、控股股东、互联网平台等方面应符合的条件;
提出网络小额贷款金额、贷款用途、联合贷款、贷款登记等方面有关要求;不得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明确存量业务整改和过渡期等安排。
(9)网络小额贷款征求意见稿扩展阅读
根据《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三十七条 【存量跨区业务整改】对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已经跨省级行政区域从事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在本办法规定的过渡期内完全达到本办法各项规定的要求;逾期仍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新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前款所称过渡期为本办法施行之日起3年。过渡期内,未取得跨省级行政区域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经营资质的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将跨省级行政区域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和贷款户数控制在存量规模之内,并有序压缩递减、逐步清零。
第三十八条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依法实施监管,可以采取本办法规定的监督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