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担保人会成为老赖吗
法律分析:如果担保人也成了老赖,估计是因为给他人做担保的贷款由于借款人本人无力偿还,所以贷款经办银行(贷款机构、平台)找上了担保人,让担保人代为偿还(要知道,在为他人贷款做担保后,担保人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的。 所以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人自然就得按照约定履行债务)。 但担保人并没有还款,且经贷款经办银行(贷款机构、平台)多次催收都没有还,甚至联系不到人。 对此,经办银行(贷款机构、平台)就将担保人和借款人一并起诉了。 而在法院判决后仍然没有还款,所以担保人就同借款人一并被法院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当中。 简而言之,明明有履约能力却不履行的话,自然就会成为“老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九十三条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 贷款担保人会上失信人名单吗
法律分析:贷款担保人一般情况下不会上失信人名单,但贷款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后,法院判决借款人偿还借款的。借款人拒不偿还经法院执行后仍不履行还款义务的,人民法院可将其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3. 担保人会成为失信人员吗
担保人会成为失信人员。如果担保人是案件中的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等情形的,法院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提供了充分有效担保的;
(二)已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财产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
(三)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在后,对其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
(四)其他不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第二条 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第五条 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中,应当载明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等内容。
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并作出决定。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也可以依职权决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制作决定书,决定书应当写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理由,有纳入期限的,应当写明纳入期限。决定书由院长签发,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4. 作为贷款担保人会被列入失信名单吗
法律分析:这要看担保人做的是哪种担保,目前担保分为一般担保和连带担保,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要为借款人承担债务。像做一般担保的,借款人没钱还款也不关担保人的事情,对担保人不会有影响;而如果是连带担保的,担保人就必须在借款人还不上钱时进行还款,不还款就会有很多后果的,比如会被债权人催收,逾期了也会影响征信的,甚至会被起诉。不排除这种可能,通常是有个过程的,即被贷款机构到法院去起诉,法院判决后要求担保人、借款人给规定时间内还款的,两个人有能力都不还款的,债权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将借款人、担保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那么要是一天没有还清欠款,就不能从失信人名单清除,并且都不能办理进行任何高消费,包括坐飞机、软卧、理财投资、办理信用卡、贷款等等,其子女也会受牵连无法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提供了充分有效担保的;(二)已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财产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三)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在后,对其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四)其他不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5. 银行贷款担保人会不会列入全国法院失信黑名单
给他人担保,如果不是恶意不履行担保责任,一般是不会被列入全国法院失信黑名单。
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对借款人及保证人进行诉讼,如果担保人不予配合,逃避担保责任,转移财产,就会被列入全国法院失信黑名单。
6. 担保人是失信被执行人吗
被担保人失信后,担保人就要承担失信人的责任。
法律分析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俗称老赖。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行为:
一 、是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
二、是实施其他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三、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限制高消费令对个人的生活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司法机关被当事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令措施的情况下,当事人等于是即便有钱,也根本花不出去。不仅如此,自己被法院限制高消费令的情况下,子女的教学、还有家庭成员的支出全部会受到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八十八条 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7. 担保人会成为失信人员吗
一、担保人会成为失信人员吗
1、担保人可以成为失信人。如果担保人是案件中的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等情形的,法院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第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提供了充分有效担保的;
(二)已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财产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
(三)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在后,对其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
(四)其他不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二、失信对担保人有影响吗
失信对担保人员有影响。会承担连带责任,当借款人无法偿还银行的贷款时,在借款人名下没有任何资产可以执行时,如果协议中注明了由担保人来偿还贷款,那么担保人就必须要承担连带责任,替借款人偿还贷款,如果担保人无力偿还,甚至还有可能会强制执行、拍卖担保人名下的财产。
8. 担保人会不会列入失信名单
法律分析:可能会。担保人如果不还是可能会被列入失信名单的。担保人给借款人担保,相应地就需要承担还款责任,如果担保人逃避履行责任,那么平台是可以将其起诉到法院的,到时就可能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因此在给他人做担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愿意偿还。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