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受疫情影响,没人去4S店买车,这时候去买车能拿到最大优惠吗
有朋友问喵哥现在大家都不出门宅在家里,那肯定没人去看车,4S店的车就没人买了,这个时候刚好过完年,年前很多人都已经买了车,这个时候4S肯定很冷清,去买车的话是不是能够捡到便宜,比平时买车肯定优惠更多一些。今天就这个问题喵哥给大家分析一下。
因为收到疫情的影响,大家难得这么长时间宅在家里长膘,很多生产活动都停下来了,这就意味着对经济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现在你还打算贷款买车的话,就要比平时更慎重一点,多多算一下这笔账,千万不要车子买了款贷了,还贷的发现工作受影响了,工资受影响了,你上个月的房贷还没有还,车贷怎么办?所以这一点郑重提醒大家,希望大家尽量的先保证房贷和家里妻儿老小的生活质量不打折的情况下,再去考虑买车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❷ 2021年下半年适合买车吗
什么时候买车最便宜?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家用车来说,一般情况下,一辆只用来上下班通勤和日常出行的家用车,一年下来油费也不过几千块,如果合适的时机入手,分分钟省下上万块,第二年的油钱和车险费用就省出来了。所以什么时候买车最合适最便宜,这个问题对每个潜在消费者来说都非常关键。
而在2021年,车市下行,大环境表现低迷,再加上疫情的影响,究竟什么时候入手才最适宜?按照现如今的趋势来看,疫情大概率会在3/4月份被控制,然后各地企业大面积复工,经销网点也能正常营业,到时候就可以买车了吗?
理论上来说是可以的,到时候经销商为了清理库存,及时回笼资金,填补受疫情影响期间的盈亏损失,会有一定的降幅来刺激消费。而消费者因为疫情抑制的购买欲望,以及疾病对生命带来的感悟,以及有一辆车的重要性再次得到了印证,这些因素综合,也会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所以在疫情结束后,车市会迎来短暂的增长期,车企和消费者会迎来一个互赢的局面。所以想买车的消费者,如果实在等不及,疫情结束后是一个可以入手的时机。
但如果不着急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再等等,下半年才是最佳入手时期,上半年疫情结束后短暂的销量增长,到了年中会回归平稳,但车市整体大环境萧条,并且受经济影响,下半年消费需求渐趋理性,消费需求减少,车市将迎来更严重的寒流,车企下半年压力更大,不仅要追赶上半年落下的业绩,还要考虑年初既定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到了下半年车企面临的形式更加严峻,只会拿出更高优惠的降幅和刺激小脸增长,如果不着急完全可以再等等,下半年入手肯定比上半年更有性价比。
而具体品牌进行预测,像是大众、别克等合资品牌肯定在降价范畴之内,因为这些品牌体量大,缺失了一个月的零售数据,对品牌年终销量表现有非常大的影响,再加上大众旗下的帕萨特受安全性表现影响了车型口碑和销量,上汽大众1月销量环比同比跌幅明显,内忧外患,必然要有措施来弥补,降价换量是最快的办法。
而在国产自主品牌领域,吉利、长城、长安、奇瑞等品牌旗下车型也会有明显的降幅,尤其是靠SUV一条腿支撑的品牌,抗压能力较弱,受外界影响大。而吉利和长安,也是因为体量大,年销量动辄百万,2月大环境对它整体销量数据有不小的影响,到时候全线产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幅。
豪车领域,二线豪华品牌现如今降幅已经拉到了最低,下半年预计保持相似的降幅,暂时不会收窄,而一线豪华品牌BBA,降幅将会进一步拉大,因为经济大环境影响,豪华市场消费需求也会有所下降,到时候BBA可能有更高的优惠力度。
❸ 疫情期间去4s店买车,能拿到最大优惠么
在抗疫期间,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少出门少出门,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最大可能的避免与外界接触,那么对于正常人们出行的话,坐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肯定就要接触很多人,这时候有一辆私家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个时候4S肯定很冷清,去买车的话是不是能够捡到便宜,比平时买车肯定优惠更多一些。
最后总结一下,疫情还没结束,待在家里减少外出才是目前最需要做的。疫情结束后,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需要重新梳理,你的各种贷款和信用卡花呗不会因为你不上班收入少而减免的,把今年上半年好好规划下,车今年肯定越往后越便宜,库存多了,新车又在上市,但是老百姓的经济受到影响,最迟年中,大幅度降价促销。所以目前买车能不能拿到最大优惠还是看目前的行情,自己需要多考察了解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疫情还没过去,到底该不该买车
文:西西
疫情还没有结束,很多人跃跃欲试——准备报复性消费。
但也有人开始报复性存款,毕竟手里有钱心不慌,买车与否,远低于生存和生活。
所以我们的建议,要针对不同的人群。
对于高净值人群:该买就买,祖国现在需要你!
这类人群,大家都懂,所谓“高净值”,手里至少有几百万元现金,其他资产不算。如果您没有,这部分可以略过。
对于这类人群,现在汽车消费低迷,祖国的需要你们啊——高级韭菜们。
有多低迷,我们看组数据吧。
“据外网报道,英国4月份汽车销售大跌97%,至1946年以来最低水平。”——你没看错,是大跌了97%,几乎跌成渣渣,虽然大不列颠脱欧不具有代表性,但作为传统欧洲汽车消费强国,做个参考也好。
“据央视财经报道,5月初,德国的宝马、大众和奔驰发布业绩展望,宝马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6.4%,第二季度预计将出现亏损,同时大众汽车和奔驰汽车(戴姆勒公司)也表示,第二季度或陷入亏损。”——一向以汽车强国示人的德国,目前汽车业对第二季度并不乐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4月份我国汽车产销环比增长46.6%和43.5%,同比增长2.3%和4.4%。”——重要的是后一组数据,即同比增长,相较去年而言,2到4个点的增长对于疫情期间绝对算是“惊喜”。再深挖数据,“乘用车的产销同比下降4.6%和2.6%,商用车的产销同比增长31.3%和31.6%。”——换句话说,是商用车的增长,拉了“乘用车”和“新能源车”们一把。
我们再看下累计数据,“1-4月汽车的产销下降33.4%和31.1%,而乘用车的产销同比下降37.8%和35.3%。”——这个连续累计值,或许准确说明在“疫情”影响期间,整个市场的反馈结果。
结果就是不容乐观,而且超过了预期。虽然2019年相比2018年汽车产销同比降低了7.5%,但没有人预期到2020年会这么低!开局不利。
所以,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高净值的韭菜们,抓紧买车吧。
手里有号的抓紧增购,准备置换的赶紧新购,而且这时候厂家的优惠都很大,力度都给力,重要是能走一波抄底!
对于中产白领:努力存钱,好好享受汽车生活!
前阵子人社部发布了全国各地的“最低月工资”标准:上海2480元,北京2200元,湖北1750元——其他地区就不列举了,以此参考,广大的基层群众的月收入,不过如此。
能几倍或N倍于此的中产白领们,收入或许要高很多,当然是汽车消费的主力。
所谓“年收入买车,月收入买表”,都是在论的。
如果现金充足,且是购车刚需,建议还是买个车,疫情期间开车出行显着更安全,心里更踏实。
如果现金不够充足,且兼有房贷车贷啥的,建议您好好存钱——报复性存钱,有车的就继续享受有车生活,没车的就别添买车的乱了,保有现金会让你心里更踏实。
这期就聊这么多,不废话了。
“对车敢爱敢恨,有情怀又不被情怀所困”——欢迎留言/互动,关注公号“直男说车三分半”或微博“直男说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疫情期间购车合适吗线上购车可以完全代替到店购车
小白相信,有不少人本想着在春节过后错开购车高峰期而去入手自己心仪的汽车,毕竟在往年的这个时候,4s店都会有不少的优惠。
然而如今在这肆虐的肺炎疫情下,购车到底合不合适呢?疫情过后买车会涨价吗?那么今天小白将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带大家来研究一下。
首先来看疫情期间购车合适吗?
只要价格合适那就相当合适!但是怎么看车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如今各大厂商所推行的线上购车?
疫情过后,4S店们会有很多的意向客户,短期的优惠幅度可能会与现在持平,加价的继续加价。
但这种现象并不会持续太久,毕竟经过疫情的折腾过后的库存以及资金压力还是相当大的,所以小白认为3月底到4月初4S店们将会有一波比较大的促销。
总结一下
在近期想要购车的同学,不妨趁这段在家修炼的时间,多点留意4S的各项政策,如果价格合适,那么建议大家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去选车,购车。至于网上所说的,过了疫情车价会大幅度提高的说法并不可信。
最后面对疫情,还是那句话:消除恐惧的方法是直面恐惧,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欧力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❻ 疫情期间纾困房贷车贷,各地都出台了哪些政策
疫情期间纾困房贷车贷,各地都出台了哪些政策?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现阶段申请办理推迟还房贷的群体到底有多少?建设银行表明,截止到2022年3月末,已累积为约100万户、超出4300亿人民币的住房贷款给予了延后还款服务项目。近年来,在疫情局势比较严重的吉林地域,已为超出1150户的客户申请办理延后还款服务项目。
交通银行表明,近年来,上海、深圳、吉林等地受疫情影响比较比较严重,这家银行相继收到了一些客户的申请办理,支行已融合现阶段现行政策立即给予解决。现阶段看来,整体占有率不高。现阶段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质量总体平稳优质,不合格率维持底位运行。
❼ 疫情可以贷款吗
疫情期间贷款可以申请延期。疫情导致无法按期还款可以归属为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公众行为等所导致的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五百九十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