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銀行貸款所說的一分利息,兩分利息是什麼意思怎麼算謝謝!
一分利分包括:年息一分和月息一分,有很大的不同
在民間借貸中,自古就有「幾分利」的習慣稱謂,即每一元錢所對應的利息。而在《現代漢語小詞典》中,對「分」解釋是:「分,利率,年利一分按十分之一計算,月利一分按百分之一計算。」
原來,一分利在「年息一分」和「月息一分」中有不同涵義,我們舉例來說明——
「年息一分」,就是借一元錢,年終還利息一角,即表示年利率10%。
「月息一分」,就是借一元錢,每月還利息一分,即表示月利率1%。
此外,「日息一分」通常是指借一元錢,每天還利息一分,即日利率 1%。「日息一分」換成月利率,就是月息30%,換成年利率就是年息360%,這可是非常高的高利貸了。
借款利率,又稱利息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款人所借本金數額的比率。一般分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種。
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之間怎麼換算?一般來說,年利率除以12等於月利率,年利率除以360等於日利率;月利率乘以12等於年利率。月利率除以30等於日利率;日利率乘以360等於年利率,日利率乘以30等於月利率。所以,「月利一分」其實是年利率12%,比「年利一分」要高哦。
准確的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萬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寫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一分寫為10‰(每百元存款一月利息1元),日息一厘五毫寫為1.5‱,即每萬元存款每日利息一元五角。
拓展資料:
高利貸紅線代表幾分利
在目前小額抵押貸款或者房產抵押貸款中,利率一般是高於銀行貸款的,所以年化利息率就是利息的最終界定數額。
全部轉化成年利率來比較的話,「年利一分」就是年利率10%,而「月利一分」則是乘以12,為年化利率12%。以此類推,「年利兩分」就是年利率20%,而「月利兩分」則是年化利率24%。
2015年8月6日,最高法院發布了《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指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也就是說年利率36%成為了高利貸的「紅線」,即高於年息三分六(36%)、月息三分(30‰)、日息一厘(10‱)。
這樣一來,在彼此借錢的時候,就可以很清晰的明白了。比如媒體曾報道,有段時間溫州的墊資贖樓業務高達6天4分利的利息,也就是日息一分五(日利息150‱),折算成年利率高達540%,已經是非常非常高的高利貸了,這是不受國家法律保護的。
❷ 20萬2分利息怎麼算
一、2分利即月利率為2%
二、貸款中涉及分厘均為月利率
三、月供18911.92
元,一年本息合計226943.03
元,一年利息26943元
四、參考等額本息月供計算公式:〔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❸ 月2分利息怎麼算
2分利指的是月息,也就是月利率為2%,利息=本金×利率×期限
假設借款1萬元,期限為1年,那麼一年利息=10000×2%×12= 2400元,一年以後本息共計12400元。
以上即時利息的計算方式。
利息是資金時間價值的表現形式之一,從其形式上看,是貨幣所有者因為發出貨幣資金而從借款者手中獲得的報酬;從另一方面看,它是借貸者使用貨幣資金必須支付的代價。 利息實質上是利潤的一部分,是利潤的特殊轉化形式。
當放款人把 金錢借出,就等於延遲了對消費品的消費。根據 時間偏好原則,消費者會偏好現時的商品多於 未來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場會出現正利率。
大部分經濟會出現 通貨膨脹,代表一個數量的金錢,在未來可購買的商品會比現在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補償此段期間的損失。
放款人有選擇把金錢放在其他投資上。由於 機會成本,放款人把金錢借出,等於放棄了其他投資的可能回報。借款人需與其他投資競爭這筆資金。
❹ 貸款2分利息怎麼算,比如我貸款兩萬,一個月本金加利息一起要還多少錢
月息2分,就是月利率2%,摺合年利率就是24%。如果貸款100000元一年到期利息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利息=100000×24%×1=24000元。如有小額貸款需要可以登錄愛貸匯融網站
❺ 1萬元2分利息怎麼算
首先要說明利息是什麼類型,即日利率,月利率,年利率,當然一般2分利息是指月利率,但是還是要仔細清楚合同中的利率類型,不能模糊。
2分=2%,一萬元借款,即:10000*2%=200元
如果為日利率,每天利息200元,太誇張了,雖然不可能,但還是要約定清楚。
如果為月利率,每月利息200元,每年2400元。
如果為年利率,每年利息200元。
如果不足月並無約定按足月算,就換算成:還款當月利息=本金*月利率/30天*當月還款前天數,還款當月利息=本金*年利率/360*當月還款前天數。
利息是指貨幣持有者 (債權人) 因貸出貨幣或貨幣資本而從借款人 (債務人) 手中獲得的報酬。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和各種債券發生的利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利息的源泉是雇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
❻ 貸款利息是怎麼計算的,比如我貸十萬元,三年還清,2分利,每月要還款多少
貸十萬元,三年還清,2分利
利息每月2%就是2000
如果是按月付息到期還本的話,就是每個月還2000,三年底還10萬;
如果是等額本息的話,那就是本金分期10000/36=2778,加上利息2000,每月要還4778.
兩分的利息很少會有人用幾年的,太貴了。
❼ 10萬元2分的利息怎麼算
首先,要區分是年息還是月息。
如果是月息,那麼10萬元2分利率,一月利息就是2000,一年利息為24000元;
如果是年息,一年的利息就是100000x0.02=2000元。銀行一般說年息,年息2%就太低了,如果是月息2%,那約等於年息24%。
(7)貸款每月2分利怎麼算擴展閱讀:
利息的形式是非常明確的,其表面作用我們也很容易理解。但就像價格一樣,它為什麼是某一具體的數值而不應該是另外一種數值,讓人感到疑惑的正是這種怎麼決定的問題。
現實的經濟中,很多物品的生產都具有這么一種顯而易見的情況,這就是生產出的產量總要比一定時期的需求量大一些,這些物品未必都是人們訂購的或者說不能立刻都銷售出去,對此可稱之為庫存。庫存的一個實用目的就是為了應對購買量的波動,從而能夠在一個合理的范圍起到保障供給平穩的作用。當然,在正常情況下購買量的波動還是有一定之規的,於是各種物品的庫存都會有一個合理的比例。
因為增加庫存總要涉及到增加費用的問題,所以在有可能的情況下企業並不願意多保留庫存。當消費者出於使用便利和預防的考慮而多購買一定量的物品時,這同樣也不是為了立刻之需,也相當於主動承擔起了庫存保管的責任,對此可專門稱為儲備,庫存也就變成了儲備;或者說儲備是私人的庫存,目的是保障消費即起到消費平穩的作用。於是可以這么認為,庫存更多的是企業的行為,而儲備就是企業和消費者(包括國家)都有可能的行為。也可以這么認為,儲備的概念一般要比庫存的概念大,消費者家裡的物品一定是儲備,企業的庫存也等於儲備(隨時都能成為家裡或國家的儲備),社會在某一時期的總儲備就是這兩者之和。
當把儲備進行貨幣化表示之後,所有的儲備都可以用貨幣的數量來代表,這就構成了積累或者說儲蓄。當然,當我們談論積累時,一般指的是固定資產、投資或資本的積累,與之相對應的就是貨幣的儲蓄。經濟學家們曾經爭論過貨幣到底代表不代表財富,對此的觀點很不統一。實際上流通中的貨幣(特別是用紙幣來規定時)確實不能時時刻刻代表財富,也就是說不算生產貨幣的勞動以一天或多天來計算這僅僅起到了交換手段的作用。
對此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短暫的財富,也是一種很快就會消失的、沒有必要或不能積累的財富,像絕大多數的服務項目和日常消費就屬於這種情況。但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一部分貨幣所代表的正是儲備的數量,或者反過來說儲備的交換也需要一定的貨幣,這種貨幣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總能與具體的儲備對應上,此時的貨幣就基本上時時刻刻代表著確定的財富。由於這種財富一般都不會被立刻(幾天、幾十天、甚至幾年)消費掉,對應的以貨幣為代表的持有人也就不必把貨幣立刻再交換出去,於是就可以把貨幣長期保留下來而形成了長期存款即儲蓄。因此可以理解為,只有可儲蓄的貨幣才是隨時可以足額支取的財富,也是長期的、不會立刻消失的財富存量。
如果我們把對資本品的需要也理解為不僅僅是為了一天或幾十天等的立刻之需的,那麼多出來的部分也相當於一種儲備;只不過這是不能直接消費的資本的儲備,或者說是投資以及資本積累等。也可以這么認為,我們通常所稱的儲備更多的是指儲存最終產品,其實像原油、煤炭、鋼材等基礎原材料也常叫儲備,推而廣之,所有與生產有關的、又不準備立刻用掉的東西都可以稱為儲備。把最終產品、中間產品以及資本的儲備加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積累;如果用貨幣來代表,這就是所謂的定期儲蓄。或者我們可以這么認為,積累是一個更大的概念,它概括了各種儲備。只不過積累十分容易與儲蓄混淆,也常常專指的是資本,不利於理清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我們就用儲備來代表一般意義上的積累,也可稱其為經濟儲備。
經濟儲備的意義是:儲備是生產出來但不必立刻都消耗的部分,這既可以用於消費同時可以用於投資。這是一種基於自然的特殊需要,可以保障和改善人們對使用價值的需求情況,總之與微觀和宏觀經濟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樣當我們再提到儲備——即經濟儲備——這一概念時,向上引申就代表了積累,向下擴展也涵蓋了庫存的意思。可以說這是把生產與消費以及投資聯系在一起的一個特殊的紐帶,也是經濟學中微觀與宏觀相連接的主要橋梁。
有了儲備的概念我們首先就能理解這樣的一個事實,為什麼在這種供「大於」求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影響到市場上的正常價格。因為此時的儲備就像是水庫的作用一樣,雖然水庫的水面要遠遠高於下遊河流的水面,但只要水庫的水位控製得當即保持儲備率的變化為零或在一定范圍之內採取相機變動的策略,那麼下遊河水的流速就基本不會改變,即有了延遲作用之後最終的消費或者說流量可保持不變。實際上儲備或水庫的作用是什麼呢,正是為了抵禦突然的、又是對我們非常不利的供給變動。如果生產者非要把庫存中的物品在一時間內都強行處理掉,這就等於不再保持儲備率變化為零的狀態或是違反相機變動原則反倒要順勢改變儲備量,也等於水庫要故意放水,那就會供大於求,價格必然下跌。正是基於這種道理,除非物品不易保存,沒有哪個商人會傻到昨天剛生產出來的物品不管什麼價格非得要在今天天黑之前都處理掉不可。
那麼,從生產或消費的角度來看,在理論上怎麼解釋此時的價格可以維持不變呢?其實這種原理很簡單,所謂的庫存或儲備就等於生產者或消費者拿出了一筆資金充當起了一個預期的投資者或想像的消費者,以經濟儲備的方式暫時「消化」或者說「消費」了這些物品,也相當於這些物品根本就沒有生產出來或即便是生產出來了也都「賣掉」了,這就是延遲的作用,正是延遲的作用維持了供需不變從而使得價格相對比較穩定。
❽ 貸款,2分和2厘那個多,怎麼計算利息
按照「等額本息」方式算,三年還 18萬元,那每月 還款就是 5000元。
按公式:貸款額=月還款額*【1-(1+月利率)^-還款月數】/月利率
120000=5000*【1-(1+月利率)^-36】/月利率
月利率=2.37999%
年利率=28.5599%
或者說是 2分多的利息。
❾ 貸款利息怎麼算2分利息是多少
貸款利息:是指貸款人因為發出貨幣資金而從借款人手中獲得的報酬,也是借款人使用資金必須支付的代價。貸款可以考慮用抵押方式(房產等)貸款,也可以通過擔保貸款,後者貸款額度小一些。
銀行貸款利息計算方式:一般是按月復利計算的。
2分利息也就是每個月2%的利息,然後按照利息的公式計算:
利息=本金×利率×貸款時間
以1萬元舉例,那麼1萬元2分利息,一月利息就是200,一年利息為2400元。
❿ 高利貸2分利月息怎麼算
利息:10000*1*2%=200元。2分利即一元錢借貸一個月的利息為2分錢,用月利率表示是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司法解釋》第二十六條規定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所以月利率2%不算高利貸,受法律保護。
(10)貸款每月2分利怎麼算擴展閱讀
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七條 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載明的借款金額,一般認定為本金。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