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行存定期一年:利隨本清什麼意思
定期一年到期的時候,本金和利息一起結清。
2. 公積金還房貸年沖
一樓的回答有些不準確。
所謂公積金年充,其實你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提前還貸,就是你平時正常的繳月供,每年有一次(像你就是每年4月),會用公積金賬戶中的余額一次性沖抵貸款本金。利隨本清,這樣你的貸款本息都會重新計算,然後你根據重新計算後的貸款本息繼續繳月供,如此周而復始,直到貸款本金歸還完畢。
所以,明年4月之前這幾個月,你肯定是要自己繳月供的,你的公積金繳款會留存在你的公積金賬戶中。等明年4月沖抵完後,還是你自己繳月供,只不過這個月供會因為你的公積金已經沖抵過貸款本金而調整,利隨本清。年充只動用你公積金賬戶中的余額,不會涉及你銀行卡中的錢。
如果你是希望每個月都能用公積金交款額來還貸,那就不是年充,而是月充。月充會每個月用你的月交款額沖抵你的月供,如果有不足那麼你再用現金補足,如果有多餘,多餘部分的公積金繼續留在你的公積金賬戶中,但就算你公積金賬戶里余額再多也不會如年充那樣一次性沖抵本金了。
目前的政策,年充和月充只能二選一,二者各有利弊,不能糅合在一起的。
3. 農行存定期一年:利隨本清
農行存定期一年利率2.25%。
利隨本清是一種在貨幣借貸關系中本利償還方式的特別約定。即借款人在借款到期日一次性還清借款本錢和利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人民幣存貸款計結息問題的通知》(銀發[2005]129號)中對金融機構存款的計、結息的規定:單位和個人的定期存款利息在存款到期日利隨本清。
4. 公積金還貸年沖好還是月沖貸好
談不上好不好,不同的還款方式而已。
年充是每年固定的一次,用公積金賬戶余額(一般要求留下至少100)一次性沖抵貸款本金。這種還款方式的優點在於公積金余額全部沖抵本金,利隨本清,可以節省利息。缺點在於你每個月的現金流支出壓力比較大。
月沖的話是每月用公積金繳款額沖抵一次月供,月供本身是本息都有的,所以月沖的優點和年充相反,可以節省每月的現金流支出,就是你每個月要付的現金少了,但你的貸款歸還速度不便,利隨本清,你所要承擔的利息也是不便的。
如果你是想節省利息,那你可以考慮年充。
5. 利隨本清是怎麼解釋的
利隨本清是一種在貨幣借貸關系中本利償還方式的特別約定,即借款人在借款到期日一次性還清借款本錢和利息。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人民幣存貸款計結息問題的通知》(銀發[2005]129號)中對金融機構存款的計、結息的規定:單位和個人的定期存款利息在存款到期日利隨本清。
(5)公積金貸款一年利隨本清擴展閱讀
利隨本清計算利息:
計算公式:(季度)
每季還款額=貸款本金÷貸款期季數+(本金-已歸還本金累計額)×季利率
如:以貸款20萬元,貸款期為10年,為例:
每季等額歸還本金:200000÷(10×4)=5000元
第一個季度利息:200000×(5.58%÷4)=2790元
則第一個季度還款額為5000+2790=7790元;
第二個季度利息:(200000-5000×1)×(5.58%÷4)=2720元
則第二個季度還款額為5000+2720=7720元
……
第40個季度利息:(200000-5000×39)×(5.58%÷4)=69.75元
則第40個季度(最後一期)的還款額為5000+69.75=5069.75元
6. 什麼叫利隨本清
利隨本清是一種在貨幣借貸關系中本利償還方式的特別約定,即借款人在借款到期日一次性還清借款本錢和利息。
這是貸款行業中的還款方式,本金利息到期一起支付,簡單的來說,從下款開始起,一直到最終還款日之間都無需還款,到期的時候一次性支付所有利息和本金。
舉個例子。小王在銀行申請了10萬元的長期貸款,期限為2年,年利率為6%,那麼從借款日起直到兩年後的前一天,小王都不用還款,當兩年的約期到了之後,小王需一次性償還本金10萬加(10萬*6%)的利息。
(6)公積金貸款一年利隨本清擴展閱讀:
利隨本清的計算公式:
1、按月計息:利息=還款金額×月數×月利率
舉例:
假設貸款1萬,期限1年,月息1分。
那麼,借款人需要償還的利息為:10000*1*1%=100元
2、按日計息:利息=還款金額×天數×日利率
舉例:
假設貸款1萬,期限1年,年息12%。
借款人需要償還的利息為:10000*360*(12%/360)=1200元
7. 利隨本清利息怎麼算
利隨本清怎麼計算利息?計算公式:(季度)每季還款額=貸款本金÷貸款期季數+(本金-已歸還本金累計額)×季利率。
如:以貸款20萬元,貸款期為10年,為例:
每季等額歸還本金:200000÷(10×4)=5000元
第一個季度利息:200000×(5.58%÷4)=2790元
則第一個季度還款額為5000+2790=7790元;
第二個季度利息:(200000-5000×1)×(5.58%÷4)=2720元
則第二個季度還款額為5000+2720=7720元
……
第40個季度利息:(200000-5000×39)×(5.58%÷4)=69.75元
則第40個季度(最後一期)的還款額為5000+69.75=5069.75元
以上是按季度來計算的,隨著本金的減少,利息相應的也少了。利隨本清這種還款方式適合於暫時有一定的存款,但是後期可能遭遇換工作、失業、家庭有變化導致收入減少的人。
(7)公積金貸款一年利隨本清擴展閱讀
使用等額本金還款,開始時每月負擔比等額本息要重。尤其是在貸款總額比較大的情況下,相差可能達千元。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還款負擔逐漸減輕。
這種方式很適合目前收入較高,但是已經預計到將來收入會減少的人群。實際上,很多中年以上的人群,經過一斷時間事業打拚,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考慮到年紀漸長,收入可能隨著退休等其他因素減少,就可以選擇這種方式進行還款。
由於每月所還本金固定,而每月貸款利息隨著本金余額的減少而逐月遞減,因此,等額本金還款法在貸款初期月還款額大,此後逐月遞減(月遞減額=月還本金×月利率)。
例如同樣是借10萬元、15年期的公積金貸款,等額還款法的月還款額為760.40元,而等額本金還款法的首月還款額為923.06元(以後每月遞減2.04元),比前者高出163.34元。
由於後者提前歸還了部分貸款本金,較前者實際上是減少佔用和縮短佔用了銀行的錢,當然貸款利息總的計算下來就少一些(10年下來共計為3613.55元),而並不是借款人得到了什麼額外實惠!
此種還款方式,適合生活負擔會越來越重(養老、看病、孩子讀書等)或預計收入會逐步減少的人使用。
可見,等額本金還款方式,不是節省利息的選擇。如果真正有什麼節省利息的良方,那就是應當學會理智消費,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量體裁衣、量入為出,盡量少貸款、貸短款,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8. 貸款利息中的「定期收息」和「利隨本清」有什麼區別
定期收息是指案中案國家或者銀行的相關政策,在約定的貸款期內,定期的繳付利息。而利隨本清是指借款人在借款到期日一次性還清借款本錢和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