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貸款買房工資必須是月供的兩倍嗎
商業貸款買房的話,您工資流水大於月供金額的兩倍即可;如果是公積金貸款的話,工資流水需大於月供金額除以0.6即可。如果是已婚的話,夫妻雙方的工資流水加起來計算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
❷ 貸款,工資必須是月供的2倍才可以嗎
具體建議和貸款銀行客戶經理確認,一般有審核部門,會根據您負債和收入做出判斷。
❸ 工資必須是公積金月供的兩倍 這個很嚴格嗎
您好,這是要分情況的。
如果你是市管公積金,那麼不用考慮你的月供金額,你的公積金月繳存額就已經決定了你能貸款的額度了!
如果你是國管公積金貸款,那麼就必須滿足這個條件了,不然就沒法給你貸那麼多錢了!
希望能夠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❹ 在銀行貸款,工資必須是月供的2倍才可以嗎
按揭買房,至少要這么分析一下。按最低市場價格40萬元計算,首先要支付百分之二十即八萬元,按最長銀行商業貸款二十年計算,按本息混合計算,按每月年金支付,至少每月付款1500元,如果每月工資固定收付3000元,那麼剩餘1500元如何生活?即使單身一個人沒有家庭負擔,可能捉襟見肘。至少應該在月收入5000元以上, 而且銀行要求提供收入證明,月收入3000元肯定是審核不過關的,假如提供虛假證明,將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風險較大,所以月收入3000元不能按期付款買房,只能一次付清購買才能降低風險。
搜索
創業貸款20萬免息
房價下跌名單
買房記住三不買
2021房價新政策最新
三室二廳35萬急賣房
貸款計算軟體
❺ 單獨1個人貸款買房,工資必須是月供的幾倍銀行才肯放貸啊
你好,單獨1個人貸款買房,工資需為貸款月供的2倍或以上,銀行才會放貸。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順祝好運~!
❻ 工資不到月供的兩倍請問可不可以貸款啊
上海抵押無抵押免擔保信用貸款
申請條件:
1、中國公民(不含港澳台),22-60歲,在常州市有穩定住所
2、在現單位或同一崗位工作滿3個月以上或者實際經營滿一年以上
3、收入能以銀行流水的方式表現出來
4、銀行信用再差也可
貸款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工資貸(對徵信無要求)
二、企業大額信用卡(30—70萬)終身免年費 套現費
三、企業無抵押(對徵信無要求)
四:個人消費貸款(接受崑山房產)
五:房子,車子加按揭貸款(外地房產均可)
所需材料:
1, 身份證
2, 戶口本
3, 婚姻證明
4, 工資流水
,5,住址證明
,6,工作收入證明
,7,經營者需提供營業執照
希望能幫到樓主
聯系人:張先生 ┃TEL┃139┃無抵押┃1683無擔保┃9986┃
❼ 貸款時工資得是月供的兩倍,這個到底怎麼算
若在我行申請個人貸款,對月收入要求如下:月貸款支出與月收入比控制在50%(含)以下,月所有債務支出與月收入比控制在55%(含)以下。【即:月貸款支出不能超過月收入的一般,月所有債務支出不超過月收入的55%,具體請以當地分行規定為准】
❽ 工資是月供的2倍
銀行給你放貸款的時候,每月還的本金和利息加起來不超過你工資的一半。
所以你工資必須是月供的2倍。
❾ 工資沒有月供的2.5倍,收入證明公司又不肯多開,怎麼辦
其實不影響的,沒人會查。只要收入能每月還上月供就好了。還有,辦房貸的事情應該是由房產商代為辦理的,如果還不上款了,銀行是有權將房子整體收回清償貸款的。
(9)工資月供25倍所有貸款擴展閱讀:
合法、自願和誠買信用原則
合法的原則是指貸款條件的協商要符合有關法律規定。自願的原則要求擔保公司和協作銀行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都要出於自己本身的願望,不能在存在非經濟強制的環境下簽訂。
在我國,商定貸款條件時,特別要注意排除政府部門行政干涉的影響。誠實信用原則說明,一旦貸款條件協商完成後,各方都要守信盡力履行自己的義務,以確保合同的順利完成。
平等和公平的原則
平等和公平原則意味著雙方是對等的經濟主體,在協商具體條件時,其中一方不能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為自己謀求不對等的利益。貸款條件商定雙方遵守這一原則,在現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擔保公司規模較小,較之銀行處於弱勢地位。因此,在開展擔保業務的過程中,銀行獲得收益卻幾乎不承擔什麼風險。這不符合收益和風險對等的原則,不利於雙方長遠穩定關系的發展。
此外,由於銀行擁有了解企業資金使用情況的優勢,出於成功執行擔保條件的目的,也需要讓銀行承擔部分風險,從而激勵銀行積極監督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
最後,從發達國家擔保機構發展的實踐看,這些國家的協作銀行也承擔了一定的風險。在不同的國家,風險承擔的比例不盡相同。有的國家協作銀行承擔的比例較高,達到30%~50%;有的國家承擔的比例較低,但也有10%~20%。
量力而行的原則
量力而行的原則指的是無論是擔保公司還是協作銀行,在商定貸款條件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業務。
對於擔保公司而言,應該基於自己的規模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開展業務,穩健經營,不能為了招攬業務,盲目提高擔保水平,承擔過多的風險,反而可能會最終損害自身的資產、利潤和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