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部分擔保人償還貸款後如何向其他擔保人追償
償還貸款後,提供償還貸款的證據,然後按份額向其他未償還的擔保人追,協商不成,持上述證據可以到法院起訴。
② 擔保人承擔責任後可否向其他擔保人追償
擔保人履行義務後,可以直接向其他擔保人追償其他擔保人應當承擔的責任比例,如果其他擔保人拒不承擔,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償還。
本案來說,五名已經履行還款責任的擔保人可以向其他十名擔保人追償他們應當償還的份額,也可以向貸款人追償。例如:全部貸款數額,平分到每名擔保人後,如果某名擔保人已經歸還的數額超過平分後的數額,可以向其他十名擔保人和貸款人追償。拒不償還的,可以到法院起訴解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擔保人墊還了欠款人的錢,怎麼起訴欠款人,起訴書怎麼寫,哪位大神會寫,麻煩標題,謝謝
你好,既然你已經作為擔保人向債權人支付了款項,那麼你作為擔保人起訴債務人是追償權糾紛
起訴狀
原 告:
被 告:
訴訟請求:
1.依法判令被告向原告償付由其墊付的借款本息計人民幣 元及逾期付款利息暫計算至一審判
決給付之日止計人民幣 元,共計人民幣 元;
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
原告承擔了保證責任後多次向被告追償,但均未果。為此,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向貴院提起訴訟,懇請貴院依法判如所請。
此致
**區人民法院
具狀人:
年 月 日
④ 民間借款,有擔保人,把擔保人都列為被告,起訴狀格式應該怎麼寫
把借款人列為「第一被告」,擔保人列為「第二被告」,如果有多個擔保,均列為第二被告。其餘和一般訴狀都一樣。在內容表述中表明第二被告為擔保人的地位。
⑤ 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後可否向其他擔保人追償
工程擔保的代償與追償-工保網
規范工程擔保業務的代償與追償,是完善工程擔保制度的基礎。當然,工程擔保制度的設置初衷在於保證工程項目的完工,而不在於出現問題後的代償與追償。工程擔保主體更應在承接業務後強化保後管理,通過降低代償幾率來保護經濟利益,並真正推動建築業健康發展。
▎本文系工保網原創作品,作者龔保兒。部分內容綜合自互聯網,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處理。若需轉載或引用請後台回復「轉載」!
⑥ 連帶責任擔保人還款後能否向其他擔保人追償
可以。
《最高法院關於擔保法的解釋》
第二十條連帶共同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
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向債務人不能追償的部分,由各連帶保證人按其內部約定的比例分擔。沒有約定的,平均分擔。
(6)擔保貸款向其他擔保人追償起訴狀擴展閱讀:
案例:
2015年1月,小周向福鼎市某銀行借款10萬元,並找來妻子小春和小麗、小華與該銀行簽訂《個人保證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月利率及借款期限,妻子小春和小麗、小華作為該筆借款的擔保人,擔保包括貸款本金、利息、違約金在內款項的還款義務,約定擔保期限為2年。
一個月後,福鼎市某合作社聯合會出具擔保函,為小周向福鼎市某銀行的貸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保證期限同樣為2年。在該銀行向發放了10萬元貸款後,小周在借款期限屆滿後沒有按時履行還款義務。2016年6月,作為擔保方的福鼎市某合作社聯合會向福鼎市某銀行代償了共計83157元的借款本息。
隨後,福鼎市某合作社聯合會行使其追償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令小周、小春、小麗和小華共同償還83157元的借款本息,並支付資金佔用期間的利息,同時請求判令小麗、小華在小周、小春夫妻二人無法償還代償款項後,對不能受償的部分分別承擔三分之一的償還責任。
法院最終判決被告小周、小春償還原告福鼎市某合作社聯合會代償的借款本息83157元,並支付資金佔用期間的利息。若被告小周、小春未能償還代償款項,由被告小麗、小華分別對不能受償的余欠代償款中的四分之一份額承擔連帶還款責任。
⑦ 銀行貸款放棄其中一個擔保人的起訴,作為另一個擔保人能否向其追償
如果是連帶責任擔保,可以。而且銀行也不叫放棄,因為這種情況下銀行可以要求任一個擔保人償還全部借款。償還人可向借款人或其他擔保人追償。
⑧ 借款人和擔保人同時起訴的訴狀如何寫
借款人和擔保人不能同時進行起訴。
⑨ 為借款人向多個出借人做擔保,擔保人代償後追償是算一個案子還是多個案子呢,起訴狀寫幾份
這種情況下,擔保人既可以將幾筆擔保款一起起訴,也可以分成幾個案件起訴,法院都會立案受理的。
一般的選擇是合並在一個案件起訴,省事。
⑩ 同時起訴借款人和擔保人的訴狀怎樣寫
公民提起民事訴訟的,應該把債務人和擔保人列為共同被告。訴狀需要根據雙方之間發生的爭議確定內容,格式如下:
《民事訴訟法》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
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