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賓川牛井街哪裡有紋紋身店電話說來
賓川哪點有洗紋身的地方
❷ 雲南大理賓川縣牛井街哪裡賣鈴木摩托車,有的全告訴我下,謝謝。
你去那家問,周志強家有
❸ 賓川牛井街有人教功夫嗎
北京教功夫的多
❹ 雲南大理附近那裡能買到土雞仔
賓川牛井街菜市場旁邊能買到。
❺ 請教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的歷史沿革
賓川縣位於雲南省西部、金沙江南岸乾熱河谷地區。地處北緯25°23′~26°12′、東經100°16′~100°59′。東與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接壤,南連祥雲縣,西與大理市、洱源縣交界,北與鶴慶縣及麗江地區永勝縣毗鄰。縣境最大直距:南北為72.8公里,東西為68.7公里。縣城距州府大理市(下關)68公里,距省會昆明394公里。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賓川」之名由賓居·賓居川·賓川演變而來。戰國時屬葉榆地,西漢屬益州郡,東漢屬永昌郡,蜀漢、西晉、北周屬雲南郡,隋置越析州,唐高宗時屬姚州地,明弘治七年,置賓川州,治所州城。民國 2 年( 1913 ),改州為縣屬騰越道(今騰沖縣),民國 18 年,廢道屬省。 1949 年 12 月 23 日,賓川和平解放。 1950 年 1 月 1 日,中共賓川縣委、縣人民政府成立,屬大理行政專員公署,縣城州城, 1956 年縣委、政府遷石榴村, 1958 年遷牛井,2002年8月13日撤牛井、太和兩鎮,建金牛鎮。2005年12月撤古底鄉並入平川鎮。 賓川縣是雲南省商品糧、優質煙、香葉油、柑桔生產基地縣。水稻"桂朝二號"獲全國單產之冠。柑桔馳名全滇,贏得"桔果之鄉"美譽。境內三個華僑農場,是引進外資、技術、人才的潛力所在。佛教聖地雞足山,名播東南亞,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賓川,具有悠久的歷史。"賓川"之名,系由賓居--賓居川--賓川演變而來。"賓居"之名,最早見唐樊綽《蠻書》。明弘治七年(1494),割太和縣、雲南縣、趙州地置賓川州,治所州城。清因之。民國2年(1913),改州為縣。1949年12月23日,賓川和平解放。1950年1月1日,中共賓川縣委、縣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縣委、縣人民政府遷牛井街。是年11月,賓川、祥雲、彌渡三縣合並為祥雲縣。1961年3月,撤大縣,恢復賓川縣建制。2002年,全縣轄金牛、喬甸、賓居、州城、力角、大營、煉洞、平川、古底、鍾英、拉烏11個鄉鎮及賓居、太和、彩鳳3個國營華僑農場。鄉鎮下設84個村民委員會,646個村民小組,844個自然村。農場下設7個經濟區,3個生產服務站。2000年末,全縣有83382戶,32441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7人。 [編輯本段]民族人口 賓川是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境內居住著24種民族,其中,有漢、白、彝、傈僳、回、苗、拉祜7個世居民族,歸國華僑、因工作和婚姻關系定居賓川的有藏、壯、傣、納西、瑤、布朗、佤、哈尼、景頗、怒、水、侗、布依、滿等14種民族。少數民族71302人,占人口總數的21.58%,有拉烏彝族鄉和鍾英傈僳族彝族鄉2個民族鄉。全縣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區和半山區。少數民族人口中百人以上的有:白族42897人,占人口總數的13%;彝族19973人,占人口總數的6%;傣族271人,占人口總數的0.01%;苗族453人,占人口總數的0.01%;傈僳族5897人,占人口總數的1.8%;拉祜族251人,占人口總數的0.01%;瑤族104人,占人口總數的0.01%。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賓川地處雲嶺橫斷山脈邊緣,金沙江南岸雲貴高原西南部。程海大斷裂帶呈南北縱貫賓川壩區。境內主要山脈、壩子、河流多呈南北走向。地勢東西高、中部低。最高為西北部木香坪頂峰,海拔3320米;最低為魚泡江匯入金沙江處,海拔1104米;中部縣城金牛鎮海拔1430米。東西兩大山脈縱橫交錯,山與山之間的斷陷盆地構成境內10個壩子。境內有納溪河、平川河、清水河、朵背箐河4條水系。納溪河最大,縱貫賓川中部壩區,其支流水量以煉洞河為最。 賓川屬中亞熱帶冬干夏濕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區。主要特徵:光熱充足,熱量豐富,乾旱少雨,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7.9℃,年霜期100-120天,年均日照時數2719.4小時,年均太陽總輻射124.895-155.022千卡/㎡,年均降雨量559.4毫米,為省內最少。年均風速1.8米/秒,風向多為西南風,雨前雨中往往出現北風,氣候極其適宜農作物生長。 賓川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土壤種類繁多,物種豐富。據1979年第三次森林資源普查,全縣有林地面積66590.508公頃,覆蓋率為25.99%,活立木蓄積量464.71萬立方米。有樹木123種,主要樹種有雲南松、華山松、滇油杉、蒼山冷杉、元江栲、矮高山櫟、紅椿,經濟林木有柑桔、核桃、板栗、桃、梨、油桐、咖啡、藍桉等。中葯材植物有394種。野生動物有50多種,其中珍稀動物有金錢豹、金絲猴、念佛鳥等。礦藏有鉛、鋅、銅、鐵、金、銀、食鹽、煤、石灰石、硅澡土、大理石、磺鐵礦等10多個礦種,33個礦(床)點。境內河流徑流量4.34億立方米,由於降水量和徑流量在時間和地區上分布不均,加之東部山高坡陡水源短,汛期大量流入金沙江,非汛期水量缺乏,利用率不到一半,因而水資源需靠外域引進。 近年來,賓川縣的財政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改革,加快發展,堅持「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財政工作方針,狠抓增收節支,優化支出結構,穩妥推進各項財稅改革,強化財政管理和監督,努力克服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資金調度困難等問題,確保各年收支平衡。 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為227360萬元,比2003年增長19.79%,其中第一產業117238萬元,增長10.04%,第二產業43536萬元,增長38.39%,其中工業22867萬元,增長20.29%,建築業20669萬元,增長65.75%,第三產業66586萬元,增長28.5%,一二三產業的結構由2003年的56:17:27變化為52:19:2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282萬元,比2003年增長71.76%;財政總收入10796萬元,比2003年增長3.7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475萬元,比2003年增長24.32%;農民人均純收入2338元,比2003年增長15.00%。 [編輯本段]旅遊景點 賓川,有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佛教聖地雞足山。早在宋代,就有僧人上山結茅修行。明嘉靖年間,已發展到11寺20庵的規模。清順治年間,有"大寺八、小寺三古有四、閹院六十有五、靜室一百七十餘所"(大錯《雞足山指掌圖記》)。山中寺庵棋布,僧眾上千,香煙繚繞,梵音悠揚。爾後,佛教漸趨衰落,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嚴重破壞,山中建築大多倒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部分寺院得到重新修復,旅遊設施得到改善,名山勝景重展新顏。山上有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譽為"海內第一"的日、海、雲、雪四觀,有令人留連忘返的雞足八景。此外,山中群巒疊嶂,奇峰挺拔,危壁萬仞,百澗爭鳴,寺樹掩映,鳥語花香,集雄、奇、幽、秀於一山,可謂無處不景。高僧大錯、擔當、虛雲長住此山,名人徐霞客、楊慎、李贄、徐悲鴻等曾上山探幽尋奇,留下大量詩詞書畫。由於山上自然植被保存完好,野生動物較多。1981年,被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自然保護區,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重點風景名勝區。1983年,祝聖寺、銅殿被列為全國漢地佛教開放寺院。上山遊客自明代以來絡澤不絕,近年國內外遊客逐漸增多,每年達10萬人次以上。此外,境內尚有列為大理風光旅遊點之一的大營觀音閣,紅軍二、六軍團長征的紀念地南薰橋,景色清幽典雅的平川觀音寺等勝景。 雞足山風景區 雞足山位於賓川縣西北隅,距大理市100公里,距昆明400公里,是我國的佛教名山,與四大佛教名山峨眉、五台、九華、普陀齊名。雞足山西與大理、洱源毗鄰,北與鶴慶相連,東西長7公里,南北寬6公里,總面積2822公頃,因山勢前列三峰,後拖一嶺,宛如雞足而得名。 雞足山前臨蒼山洱海,後靠金沙江,全山共有四十座奇嶺,十三座險峰,三十四座崖壁,四十五個幽洞,泉潭百餘處。崗嶺壑澗林谷峽,構成雞足山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兩次登山覽勝,贊嘆雞足山「奇觀盡收古今勝」。雞足山主峰天柱峰,海拔為3240米,登上山頂可東看日出,南觀祥雲,西望蒼洱,北眺玉龍雪山,徐霞客為一座峰頂而集中了日、海、雲、雪「四觀」而感嘆不已,認為,這四觀,得其中之一便可算奇絕, 天柱峰四觀全備,不但可以為雞足山之首,也可算海內之冠。除了「四觀」外,雞足山還有「天柱佛光」、「華首晴雷」、「洱海回嵐」、「蒼山積雪」、「萬壑松濤」、「飛瀑穿雲 」、「懸岩夕照」、「塔院秋月」等八景,為歷代騷人墨客所吟詠。 雞足山不僅風景奇秀,而且是我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相傳,這里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葉,抱金縷袈裟、攜舍利佛牙,來這里設置宣講佛法的「道場」,並守衣入定於雞足山華首門。雞足山上的佛教建築,始於唐,繼於宋、元,盛於明、清,直至民國仍有增修。 清康熙時雞足山有大小寺42座,庵院65個,靜室170餘所,寺僧5000餘人。雞足山寺廟中最負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聖寺,它是清代高僧虛雲和尚得到慈禧資助而建蓋的,光緒皇帝賜名為「護國祝聖禪寺」。雞足山海拔最高的寺是金頂寺,位於雞足山主峰天柱峰頂,寺內楞嚴塔,是公元1929年雲南省主席龍雲登山游覽時應僧人請求,撥巨資興建的,龍雲為楞嚴 塔題詞:「法相庄嚴」。雞足山目前修復規模最大的寺是迦葉殿,它是由四川文殊院寬霖會長發起,由大弟子宏道法師主持重建的,於1994年竣工,殿有四重,迦葉殿中供奉香檀木雕迦葉坐像,高3.3米,重1.6噸。 雞足山被三條較大的斷裂所切割,中部地區屬斷裂形成的山間凹陷地帶,悉檀河縱貫其中,沿河兩岸的尊勝塔院、悉檀寺、祝聖寺、寂光寺、石鍾寺、大覺寺等大型寺院建築群以及無數的庵、閣、亭、樓、堂自下而上,像佛線穿珠,一直延伸到天柱峰腳的慧燈庵,為游覽雞足山的主游道。山中寺廟多依山臨岩而築,高下布置,錯落有致,隱映在蒼松翠柏之中,有涵有露的建築布局手法,形成獨特的景觀。游覽雞足山,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從賓川縣城有旅 游公路直抵祝聖寺,遊客到祝聖寺後可騎馬4公里左右到雞足山索道,在全長1811米的索道運行15分鍾,就可直達天柱峰巔的金頂寺。 雞足山具有明顯的立體氣候和植被垂直分布的特點,海拔為1780米~3240米,分為乾熱河谷氣候、溫暖濕潤山地氣候與溫涼潮濕亞高山氣候。當山麓為灼熱的酷夏時,山頂則有冬令現 象。植被分布,海拔1800米~2300米為亞熱帶山地常綠針葉林,以身態特殊的扭曲雲南松為主,形成雞足山八景之一的「萬壑松濤」;海拔2300米以上為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 混合林,有栲、櫟、楠、楸、楊等種類;海拔2400米以上為亞熱帶丘陵、山地竹林,是著名的特產「香筍竹」產區;海拔2700米以上為元江栲林,是滇中高原特有的植被類型;再上為亞熱帶、亞高山帶綠闊葉林蒼山冷杉,徐霞客稱之為「平頂松」、「彈指松」。通往金頂寺一帶山脊上以矮高山櫟杜鵑為主,有紅棕杜鵑、雲南杜鵑、露珠杜鵑、絨毛葉黃花木等,春風送暖時,杜鵑花開如霞,長達數里,為雞足山一景,被稱為「杜鵑長廊」。 人們在贊美雞足山風光時,用八句話來概括: 一鳥(迦葉鳥,又稱彌勒鳥或念佛鳥,為一種體態優美、叫聲悅耳的小鳥); 二茶(雲南茶花,一為獅子茶,二為通草片,生在華嚴寺,均為清代古茶花); 三龍(龍棕、龍竹、龍爪杜鵑); 四觀(東觀日出,南觀祥雲,西觀蒼洱,北觀玉龍); 五杉(冷杉、油杉、柳杉、紅豆杉、杉木); 六珍(香筍、冷菌、板栗、岩參、花椒、松子); 七獸(猿猴、馬鹿、岩羊、獐、豹、熊、野豬); 八景(天柱佛光、華首晴雷、洱海回嵐、懸崖夕照、玉龍飛瀑、塔院秋月、萬壑松濤、蒼山積雪) 一九八0年雞足山被列為雲南省自然保護區和重點文物保護區,一九八二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四十四個風景名勝區的大理風景名勝區的景區之一,二○○四被評國家級AAAA級景區,是以佛教文化和森林公園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
❻ 賓川牛井街文化路101在哪裡是有個三多學校還是什麼
官方回復回復
❼ 雲南大理賓川牛井鎮牛井街林業局在什麼位置
沒聽說過,查了,也只查到個賓川縣林業局,在牛井鎮環城路
❽ 從牛井街到州城有多少公里
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