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貸款余額什麼意思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亦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貸款。貸款總額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金融機構已經發放的貸款總和,是企業在會計期末其貸方發生額的合計數,它表示企業向金融機構舉債或融資的總額。
拓展資料:
貸款余額是指借款人向放貸人所借的款項的剩餘金額,即借款人未歸還的余額,就是貸款余額。通常貸款余額計算為貸款人的貸款總金額減去貸款人已經償還的金額,即貸款人未償還的金額叫做貸款余額。通常貸款余額是指本金未還的余額,與利息金額無關。
利息應屬於貸款附屬的費用,為簽訂貸款合同時雙方的協商事項,並非貸款額度,並且利息會隨著貸款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難以確切的計算準確的利息的金額,所以貸款產生的利息通常不會被包含在貸款余額內。只有極少數平台會將其包含在內。
利息是指借款人為取得資金使用權而向貸款人支付的報酬,它是資本(即貸出的本金)在一定期間內的使用價格。貸款利息可以通過貸款利息計算器詳細的計算出來。在民法中,利息是本金的法定孳息。
貸款,意思是銀行、信用合作社等機構借錢給用錢的單位或個人,一般規定利息、償還日期。 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基準利率是金融市場上具有普遍參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資產價格均可根據這一基準利率水平來確定。基準利率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融資者衡量融資成本,投資者計算投資收益,以及管理層對宏觀經濟的調控。
客觀上都要求有一個普遍公認的基準利率水平作參考。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基準利率是利率市場化機制形成的核心。說簡單點,就是你平時往銀行里存錢,他給你利息。基準利率越大,利息越多;基準利率越小,利息越小。
2.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指某一時點金融機構存款金額與金融機構貸款金額。其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非銀行信貸機構和保險公司。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3. 什麼是存貸款余額
存、貸款是金融市場組織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最重要的來源和方式。一般認為,金融市場組織的基本功能就在於積聚存款、投放貸款,以優化資金配置,積極動員各經濟部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參與貢獻。存款積聚不足即為資本供給不足,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障礙;而儲蓄充足時,要促進經濟發展,還須以儲蓄能夠充分有效地轉化成投資為前提。
4. 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亦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銀行貸款。
貸款投向進一步優化。前三季度全市新增的本外幣企業貸款(不含票據融資)中,投向第二產業的貸款增加865.2億元,其中製造業貸款增加351.9億元;投向第三產業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交運倉儲郵政業和租賃商務業的貸款分別增加348.2億元、325.2億元、263.5億元、122.9億元。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加快,前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幣個人消費貸款273.9億元,同比少增162.4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加91.2億元,同比少增134.4億元。從個人住房貸款投放節奏看,第三季度全市新增本外幣個人住房貸款90.6億元,環比和同比分別多增79.5億元和53.8億元,其中9月份增加37.6億元,環比和同比分別多增2.7億元和34.2億元。前三季度全市個人汽車消費貸款和其他消費貸款分別增加98億元和85.6億元,同比分別少增16.5億元和11.4億元。
【拓展資料】
貸款指國家的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借款人所提供的按約定的利率和期限還本付息的貨幣資金。貸款按期限長短可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按有無擔保劃可分為信用和擔保貸款,按貸款的使用對象和用途可分為農村工商、消費貸款等,按個人貸款的種類可分為個人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公積金以及個人住房組合貸款。在會計處理上,企業的貸款可以根據貸款期限的長短並通過「短期借款」科目或「長期借款」科目進行核算,然後通過「應付利息」科目核算貸款利息。
5. 什麼是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
金融企業准予當年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准備計算公式為:准予當年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准備=本年末准予提取貸款損失准備的貸款資產余額×1%-截至上年末已在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准備余額。
金融企業按上述公式計算的數額如為負數,應當相應調增當年應納稅所得額。
(一)提取呆帳准備金時,按規定的計算方法和比例計算應提數額,填制特種轉帳收、付記帳憑證各一聯(註明計提呆帳准備金字樣)辦理轉帳,「計算表」作付方記帳憑證附件。會計分錄:
付:營業外支出 貸款呆帳准備金支出戶
收: 貸款呆帳准備金 准備金戶
貸款呆帳
(二)縣以下行處自提貸款呆帳准備金的,應填制特種轉帳收、付憑證和聯行往來憑證(或有關憑證),將提取的准備金上劃地(市)分支行。轉帳時會計分錄:
付:營業外支出 貸款呆帳准備金支出戶
收:聯行往帳 ××行往帳戶
或:××往來 ××往來戶
預提的各類貸款呆帳准備金,當年如有結余可結轉下年繼續使用,次年年初應根據上年決算資金平衡表各類應提呆帳准備金的年末貸款余額,重新計算應提取數。如上年結轉數少於應提取數部分應予補提;上年結轉數大於應提取數部分應沖減貸款呆帳准備金。沖減呆帳准備金時會計分錄:
付:貸款呆帳准備金 貸款呆帳准備金戶
收:營業外支出 貸款呆帳准備金支出戶
6.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金融機構發放的各項貸款的期末合計數 ,如年末數、季度末數和月末數等
7. 什麼是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就是指月末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數據。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存、貸款是金融市場組織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最重要的來源和方式。一般認為,金融市場組織的基本功能就在於積聚存款、投放貸款,以優化資金配置,積極動員各經濟部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參與貢獻。存款積聚不足即為資本供給不足,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障礙;而儲蓄充足時,要促進經濟發展,還須以儲蓄能夠充分有效地轉化成投資為前提。
8. 請教:信貸余額和貸款余額各是什麼意思,他們之間的區別。(銀行內貸款系統)
通常講的信貸余額指的是銀行給你的一個授信額度,你用了一部分,剩下的那一部分就是信貸余額。貸款余額是你在銀行貸款後,可能有還貸,實際還剩下的貸款數量,也就是你還欠銀行多少錢。授信額度=信貸余額+貸款余額。
打個比方,銀行根據你的年收入、家庭情況、負債情況、徵信情況等等給你核一個30萬元的額度(也就是你最高可以在該行貸出30萬元),然後你獲得30萬元,期間你還貸5萬元,那麼你的貸款余額就是30-5=25萬元,即你實際欠了銀行多少錢;信貸余額就是你還清的那一部分5萬元。如果你沒有還貸,貸款余額就是30,信貸余額0萬元。 范圍不同。貸款的范圍要廣一些,它包括了抵押貸款、無抵押貸款兩大類;而信貸僅指無抵押貸款,也就是說,借款人申請貸款無需提供抵押擔保,憑借個人信用向貸款機構申請貸款。
風險不同。因為信貸是在無抵押的情況下放款,所以貸款機構承擔的風險較大;而貸款涉及到抵押貸款,也就是說,借款人辦理抵押貸款時,需要提供符合貸款機構要求的抵押物作擔保,在這種情況下,貸款機構承擔的風險就要小很多。
貸款利率不同。與貸款中的抵押貸款相比,信貸的貸款利率要高很多。
拓展資料
信貸是體現一定經濟關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間的借貸行為,是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特殊形式,是債權人貸出貨幣,債務人按期償還並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動。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
信貸不是指信用貸款。「信用貸款」中的信用是狹義的信用,是指不提供擔保(擔保分為保證、抵押、質押),而單純憑借信譽而取得。而信貸里的「信」,是指借貸行為,與是否提供擔保無關。之所以被稱為「信貸」,是因為無論提不提供擔保,這都是一種信用活動,借貸雙方都要以「信用」作為基礎,其特點是以收回為條件的付出。
9.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