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貸款總額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中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268.56萬億元。

2025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92萬億元,信貸總量平穩增長反映經濟復甦動能增強。分領域來看,房地產貸款余額53.33萬億元,同比增長0.4%,其中開發貸款13.81萬億元,個人住房貸款37.74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余額182.47萬億元,同比增長8.6%,上半年增加11.5萬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89.5%,是增長主力,中長期貸款余額116.79萬億元;科創企業貸款方面,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3.46萬億元,同比增22.9%,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18.78萬億元,同比增8.2%,獲貸率分別達50%和57.6%;住戶貸款余額84.01萬億元,同比增長3%,其中經營性貸款25.09萬億元,不含住房貸款的消費性貸款21.18萬億元。這些數據表明信貸結構持續優化,重點領域支持力度加大。
2. 上半年銀行經營貸、消費貸大幅增長 利率「卷出」新低
上半年銀行經營貸、消費貸大幅增長,利率創出新低。
經營貸與消費貸大幅增長:
- 整體趨勢:今年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大面積縮水,而經營貸和消費貸則呈現出大幅增長之勢。在42家上市銀行中,35家銀行披露的經營貸余額合計較年初增長了15.55%,37家銀行披露的消費貸余額合計較年初大幅增加了27.17%。
- 具體數據:有13家上市銀行的經營貸余額較年初實現兩位數增長,21家銀行的消費貸余額較年初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成都銀行上半年消費貸余額更是較年初增長了388.06%。
國有大行增速明顯:
- 工商銀行:上半年個人消費和經營貸款增量超2800億元,個人經營性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了27.85%,消費貸余額較年初增長了11.95%。
- 農業銀行:消費貸款上半年累計投放2287億元,個人經營貸款上半年累計投放超4900億元,個人經營性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了20.98%,消費貸余額較年初增長了34.95%。
- 交通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分別較上年末增長19%和39%。
- 建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增幅達到24.83%,個人經營貸款余額增幅高達46.59%,在35家銀行中增幅居首。
利率卷出新低:
- 整體趨勢:隨著年內LPR的兩次下調,消費貸等小額信用貸款成本持續下降。2023年7月,全國性銀行消費貸平均利率為3.57%,同比下降79BP。
- 具體優惠:多家銀行推出了利率優惠券、打折券等優惠活動,如浦發銀行推出3.2%的利率優惠券,招商銀行推出抽取利息優惠券的活動,寧波銀行推出的貸易通利率低至2.98%等。
綜上所述,上半年銀行經營貸和消費貸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後疫情時代消費復甦的推動以及銀行對消費信貸市場的積極拓展。同時,隨著LPR的下調和銀行間的競爭加劇,消費貸利率也創出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