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不良貸款率,信貸成本率,貸款准備金率,撥備
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不良貸款是指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
信貸成本是指銀行在信貸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從借款人的角度來說,包括貸款利率或貼現率,擔保費,評估費,保險費,公證費,抵押物登記費以及其它的辦理手續費用。
銀行貸款准備金率等於貸款准備金除以銀行總資產,其中貸款准備金包括呆賬貸款、呆滯貸款、逾期貸款准備金。
❷ 什麼是銀行的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
銀行的不良貸款是指銀行貸款給個人或者企業,企業逾期很長還款或者甚至無償還能力,導致銀行長期回收不了資金的貸款。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次級貸款、可疑貸款和損失貸款合稱為不良貸款。
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不良貸款預示著銀行將要發生風險損失,把不良貸款減少到最低限度,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首要目標。
不良貸款率指銀行的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一般不應高於5%。不良貸款率高,可能無法收回的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不能收回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小。
不良貸款率計算公式如下: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貸款撥備率/撥備覆蓋率×100%
各地銀行不良貸款率獲取渠道:1.人民銀行貨幣信貸科;2.銀監局監管科。註:不良貸款率屬於銀行內部數據,不對外公開。如需獲取,請攜帶相關公函前往查詢,且保證對數據的保密。
❸ 請問一下: 有總數 不良數量 不良率 在柱狀圖中怎麼表示出來
只要是在數據表中有「總數、不良數量、不良率」這些數據,就可以選中它們,然後按「插入-圖表-柱形圖」,就可以在圖表中顯示它們對應的柱子。
❹ 怎樣通過銀行資產負債表數據求不良貸款率和資本充足率
不良貸款比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余額×100%
指標釋義:
貸款五級分類數據主要依據《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銀發[2001]416號),同時根據銀監會《關於推進和完善貸款風險分類工作的通知》(銀監發[2003]22號)文件要求。
正常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關注類貸款定義為盡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依據定義,後三類貸款為不良貸款。
各項貸款范圍包括表內貸款、票據融資、對非金融機構證券回購、貿易融資、保理、透支、融資租賃、保函墊款、信用證墊款、承兌墊款、擔保墊款等表內業務。
不良資產比率
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計算公式:
不良資產率=不良資產期末余額/總資產期末余額×100%
指標釋義:
不良資產是指即依據審慎性原則,結合資產的市場價值、歷史上的平均收回比率等因素,合理預計可能發生損失的資產,其中包含不良貸款。不良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定義一致。非信貸不良資產的分類標准將由銀監會另行制定。
總資產是指銀行資產負債表中資產方總額。
但是資產負債表上並不會顯示具體不良貸款的分類金額,而且涉及到超額准備金對部分壞賬的沖銷,所以不可能僅依據資產負債表計算出上述兩項指標。具體的數據依然請直接從上市銀行年報中取得。
❺ 怎麼從財務報表中查看不良貸款余額
財務報表中無法看出,需從徵信報告上來看。
如果財務報表是經過審計的可以從審計報告里看。
如果財務報表未經過審計那裡面的數據也沒多大參考意義
❻ 銀行不良貸款率怎麼計算
不良貸款率計算公式如下: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貸款撥備率/撥備覆蓋率×100%
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良貸款率高,可能無法收回的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不能收回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越小。
正常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關注類貸款定義為盡管借款人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
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
各項貸款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借款人融出貨幣資金形成的資產。主要包括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從非金融機構買入返售資產、透支、各項墊款等。
供參考,謝謝!
❼ 什麼是不良貸款生成率
1、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不良貸款是指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後三類合稱為不2良貸款。
2、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不外乎來自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和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銀行外部原發性因素
(1)借款人的因素。借款人可能是內部經營不善、產品市場萎縮,也有可能是借款人借改制之機故意逃廢銀行債務,缺乏還款意識。(2)政策因素。由於宏觀經濟政策缺乏連續性,經濟波動的頻率高、幅度大,使信貸擴張和收縮的壓力相當大,在宏觀緊縮、經濟調整時期,往往形成大量貸款沉澱。(3)行政干預因素。主要表現
銀行外部因素引發不良貸款率
為地方政府壓,地方財政擠,迫使銀行發放大量指使性貸款、救濟貸款,貸款行為行政化,信貸資金財政化,直接削弱了貸款產生經濟效益的基礎。
銀行內部管理內生性因素
(1)決策失誤。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對借款人的現狀及市場形勢的判斷偏差或失誤引起重大信貸決策上的失敗導致不良貸款的形成。(2)信貸人員素質。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3)貸款結構不合理。貸款組合結構性失衡,如貸款投向不合理引起貸款過度集中等造成不良貸款的形成。(4)道德因素。信貸人員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理論、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制度等業務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誠實的品格和強烈的責任心。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蓄意營私舞弊、違規違紀、違法犯罪,引起不良貸款的形成。
❽ 信用卡不良率=信用卡不良本金余額除以透支金額乘以100%,怎麼理解,請舉例
不良貸款率計算公式如下: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 可疑類貸款 + 損失類貸款 )/各項貸款×100% = 貸款撥備率 / 撥備覆蓋率 ×100%。
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該指標是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不良貸款是指出現違約的貸款。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還本付息達三個月之久,貸款即會被視為不良貸款。銀行在確定不良貸款已無法收回時,應從利潤中予以注銷。
不良率的計算方法,比如總數是861,不良91的不良率是多少?
不良率計算公式:不良率=各項不良數÷總檢查數×100%
本題中不良率=91÷861x100%=10.569%
批允許不良率(Lot Tolerance Percent Defective 簡稱:LTPD)是指抽樣方案認為不可接受而應當拒收的質量水平,通常定義為90%時候將拒收的不合格率。
可以說,批次質量不合格率在或者比LTPD差的質量時,將有90%的時候拒收。如果批次合格,那麼有90%的信心說該批質量比LTPD好。也可以說交收批不良率為LTPD被接收的概率是10%。LTPD是顧客風險(β)的不良率或接收不合格品的概率。顧客風險通常是10%。
擴展
批允許不良率和AQL(可接受質量水平)適用於客戶驗收抽樣的環境下,例如:
要求對來料進行破壞性測試。
由於成本及時間原因,無法實現全檢。
來料供應商的可接受產品擁有較好的歷史記錄。
❾ 不良貸款率
法律分析: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該指標是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
法律依據:《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 第三條 本次試點不良貸款包括:單戶對公不良貸款、批量個人不良貸款。銀行可以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轉讓單戶對公不良貸款和批量轉讓個人不良貸款。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受讓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區域內的銀行單戶對公不良貸款,批量受讓個人不良貸款不受區域限制。參與試點的個人貸款范圍以已經納入不良分類的個人消費信用貸款、信用卡透支、個人經營類信用貸款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