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銀行業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是什麼,怎麼看
去當時辦理貸款的銀行列印一份貸款余額流水就可以了
寫的很清楚。每個月的還款以及換了多長時間,還有多少待還
⑵ 什麼是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就是指月末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數據。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存、貸款是金融市場組織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最重要的來源和方式。一般認為,金融市場組織的基本功能就在於積聚存款、投放貸款,以優化資金配置,積極動員各經濟部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參與貢獻。存款積聚不足即為資本供給不足,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障礙;而儲蓄充足時,要促進經濟發展,還須以儲蓄能夠充分有效地轉化成投資為前提。
⑶ 題目是:擴大銀行存款余額的方法和各方法的的利弊分析 請各位高手給點資料!
(四)經營品種單一,缺乏金融創新
目前,國內銀行功能都過於單一,一味注重傳統資產負債業務,中間業務發展滯後。雖然在業務品種范圍較之改革前有了明顯的擴大,但還是缺乏創新。很多機構傳統的業務仍停留在相當級、粗放的狀態下。當前,各商業銀行要在保證風險的情況下搞創新是必然趨勢,否則終將被社會所淘汰。
二、 面對金融全球化,中國銀行業要做好充分准備,力爭在國內外市場立於不敗之地
(一) 改變觀念,保持存款適度增長
存款不是銀行的本質特徵,從整個經濟運行環境來看,只有適度合理的增長才能與經濟發展相適應。首先,各商業銀行要及時轉變觀念,變「存款立行」為「效益立行」,在增強銀行實力過程中,應以利潤作為主要考核指標,禁止下達硬性存款考核指標,但也不能忽視存款,要將存款數量與質量一起抓。其次,要在信貸管理方面加大力度,把信貸管理工作從實質上提高到銀行經營管理中心地位上來,充分體現贏利對銀行生存發展的重要性。最後,各商業銀行可以通過擴大業務范圍,提供多種融資服務諸如大力開展房屋按揭貸款、高檔耐用消費口信貸等方式以緩和儲蓄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總循環的矛盾,保持金融與整個國民經濟的均衡。
(二) 加強信貸資產風險管理,做好銀行體系不良資產的處理
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的形成有其歷史的和社會的原困,也有自身管理不善的因素。當務之急是必須盡快建立健全科學的貸款風險管理體系,實現貸款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
首先,要重點落實貸款「三查」制度和統一授信制度,強化貸款風險的事前、事中和事後控制。各商業銀行應及時准確地分析客觀環境的變化,使信貸資金的投向、投量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要綜合企業領導素質、經濟實力、信譽狀況等各種指標確定企業的信用等級。在貸款發放前通過對借款企業進行信用等級的評估並對有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斷,通過量化方式測算企業信用對貸款風險的影響。盡量避免對信用等級低於貸款標準的企業給予貸款。而且要根據資信等級對貸款企業進行統一授信,將貸款總額確定在可控范圍之內。同時要做好貸時審查工作,落實審貸分離制度,對貸款風險度進行驗證,以確定貸款方式、額度等具體事項,審查貸款的基本情況,最後由決策部門審批。最後還應把好事後檢查關,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要及時監測貸款資產質量的變化;加強對貸款使用狀況的監督。定期對其進行測算和分析,可藉助電子計算機系統對貸款全過程實行風險預警,確定風險度。
其次,建立貸款風險分散機制和風險救助機制也是防範風險,減少損失的關鍵所在。根據風險分散的原理,實行貸款方式多樣化,合理控制信用貸款的范圍、數量,擴大貼現、抵押、擔保貸款和其他風險相對較小的貸款種類。限制貸款的集中程度,控制同一主體貸款比重,對於大額的貸款可通過銀團貸款等方式,以達到分散貸款風險的目的。此外,還可以與企業進行協商,要求其辦理財產保險,以便轉嫁風險。雖然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各種辦法控制、分散、轉嫁風險,但不可完全避免損失的產生。所以建立一套貸款風險救助機制還是必要的。可運用法律手段對責任人提出財產清理訴訟,挽回部分損失,還可以通過建立風險基金等辦法提取一定比例利潤,作為風險基金,用於彌補貸款壞帳損失。
最後,商業銀行應加強內部審計與監督,強化稽核內控制度,加強信貸隊伍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的建設,進一步提高現有信貸人員思想覺悟和嚴把人員關,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失。加強金融監管體系的建設,推行金融監管手段法制化,盡可能降低金融風險。
各商業銀行在做好風險管理的同時,還要及時清理遺留的不良資產。將其控制在一定的額度之內。對不良資產和健康資產實行分賬管理,將分離出來的不良資產通過法律手段進行清收,對確實無法收回的,可運用市場化的手段如拍賣資產,更換經營管理人員,另組公司進行運營,剝離給專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方法予以化解和處理。另外商業銀行也可主動參與企業改制,幫助企業改善經營狀況,提高效益,力求保全信貸資產。
(三)狠抓軟硬體建設,積極發展現有業務,努力開拓新興業務
一流的技術裝備加上一流的人員是商業銀行提高經營能力和競爭能力所必備的條件。國外一些著名大銀行常通過安排員工輪崗訓練或派駐海外機構工作等方式,以拓寬員工的知識面和視野,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我們可以借鑒他們的先進做法給合自身實際大力推進員工隊伍素質建設,嚴禁無證人員上崗,並可通過建立一套激勵型的勞動人事制度,從員工的錄用、培訓、考核、收入分配、職務晉升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讓忠誠能乾的員工得到充分施展才華的機會。加強對員工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知識的學習,切實增強員工遵紀守法觀念,避免違法亂紀事件發生,使每個員工以為銀行做出貢獻與實現自我價值緊密結合起來,激勵全體員工傾心敬業。
各商業銀行還要把更新技術裝備作為一個戰略性問題來對待,加快計算機網路的建設,更新辦公室設施,改善營業環境,使軟硬體同步發展,為客戶提供一套高效運作機制。
面對目前過於單一的銀行功能,在全新的國內外經濟金融背景下,積極致力於金融創新是我國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的現實選擇。按市場經濟法則和現代商業銀運作規則,在有效控制風險基礎上,進行業務創新,提升商業銀行的社會化服務功能,增進效率。首先就要對傳統的存貸款業務進行創新。不斷提高存款業務的科技含量,開發多功能銀行卡,藉助先進的科技手段大力發展自助銀行、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業務,利用覆蓋全球的GMS網路實現在手機中完成賬戶查詢、轉賬、繳費等各類理財功能,發展和完善ATM、POS和電子轉賬業務;積極開拓信貸業務,大力發展銀團貸款、並購貸款(為企業兼並、收購等資本活動提供貸款)等新興業務,加大非信貸領域如購買企業債券、國債的投資力度;改革傳統結算業務,變坐等客戶為主動上門服務,在大企業設立資金清算中心,建立流動資金結算中心,開通對公業務通存通兌,使客戶辦理結算、查詢等業務更加方便、快捷。大力推行代理業務、管理業務、委託業務等傳統中間業務,積極開拓新興中間業務,例如可為企業制定改革方案,設計更為合理的股本結構,為企業購並、資產重組策劃,利用自身的信譽、技術和雄厚的研究力量為企業和社會提供投資咨詢服務等等。
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而我國的銀行也將面對更加廣闊的市場,同時也面臨著國內外各種力量的挑戰,認清自我、改造自我、創新自我,才能立足於世界金融大舞台。
⑷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指某一時點金融機構存款金額與金融機構貸款金額。其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非銀行信貸機構和保險公司。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⑸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金融機構發放的各項貸款的期末合計數 ,如年末數、季度末數和月末數等
⑹ 什麼是存貸款余額
存、貸款是金融市場組織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最重要的來源和方式。一般認為,金融市場組織的基本功能就在於積聚存款、投放貸款,以優化資金配置,積極動員各經濟部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參與貢獻。存款積聚不足即為資本供給不足,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障礙;而儲蓄充足時,要促進經濟發展,還須以儲蓄能夠充分有效地轉化成投資為前提。
⑺ 什麼是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
金融企業准予當年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准備計算公式為:准予當年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准備=本年末准予提取貸款損失准備的貸款資產余額×1%-截至上年末已在稅前扣除的貸款損失准備余額。
金融企業按上述公式計算的數額如為負數,應當相應調增當年應納稅所得額。
(一)提取呆帳准備金時,按規定的計算方法和比例計算應提數額,填制特種轉帳收、付記帳憑證各一聯(註明計提呆帳准備金字樣)辦理轉帳,「計算表」作付方記帳憑證附件。會計分錄:
付:營業外支出 貸款呆帳准備金支出戶
收: 貸款呆帳准備金 准備金戶
貸款呆帳
(二)縣以下行處自提貸款呆帳准備金的,應填制特種轉帳收、付憑證和聯行往來憑證(或有關憑證),將提取的准備金上劃地(市)分支行。轉帳時會計分錄:
付:營業外支出 貸款呆帳准備金支出戶
收:聯行往帳 ××行往帳戶
或:××往來 ××往來戶
預提的各類貸款呆帳准備金,當年如有結余可結轉下年繼續使用,次年年初應根據上年決算資金平衡表各類應提呆帳准備金的年末貸款余額,重新計算應提取數。如上年結轉數少於應提取數部分應予補提;上年結轉數大於應提取數部分應沖減貸款呆帳准備金。沖減呆帳准備金時會計分錄:
付:貸款呆帳准備金 貸款呆帳准備金戶
收:營業外支出 貸款呆帳准備金支出戶
⑻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與經濟發展有什麼關系
maybe 不對,你姑且聽之。
存款主要是存款機構(商銀,合作社之類)的,他們充當信用中介,將存款借貸給實體經濟資金需求方,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所以這類金融中介在資金有效配置中的作用很大。存款余額大,說明可貸資金多,經濟發展理論上會好。但金融創新導致「脫媒」,銀行資金來源受到影響(都轉到股票,貨幣基金,共同基金等eg,余額寶),資金成本變大,傳統的銀行信貸業務受到沖擊,這對於主要依靠銀行作為資金來源的小企業影響會比較大,實體經濟就會受到影響。當然各方面因素吧,很難確切說會好或會壞。企業也不是非要靠銀行,商業票據市場什麼的,看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