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7年外匯管理有什麼新規定
最新的個人購匯說明書中,明確給出了境內個人在辦理個人購匯業務時的六項禁止行為,分別是:
1、不得虛假申報個人購匯信息
2、不得提供不實的證明材料
3、不得出借本人便利化額度協助他人購匯
4、不得借用他人便利化額度實施分拆購匯
5、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6、不得參與洗錢、逃稅、地下錢庄交易等違法違規活動。
(1)2017國開行外匯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主要類型:
1、各國外匯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嚴格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實行管制,實行這種外匯管制的國家通常經濟比較落後,外匯資金短缺,市場機制不發達,因而試圖通過集中分配和使用外匯以維持穩定的匯價、保障國際收支平衡、維護民族經濟的發展。
2、第二種是部分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的外匯交易原則上不加限制,但對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進行一定的限制。如日本、丹麥、挪威、法國、義大利等約20個國家。
3、第三種是完全自由型外匯管制,即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外匯交易均不進行限制,外匯可自由兌換、自由流通、自由出入國境,實行金融自由化。這類國家有美國、英國、瑞士、荷蘭、新加坡和外匯儲備較多的石油輸出國(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等)。
4、中國外匯管理體制基本上屬於部分型外匯管制,對經常項目實行可兌換;對資本項目實行一定的管制;對金融機構的外匯業務實行監管;禁止外幣境內計價結算流通;保稅區實行有區別的外匯管理等。這種外匯管理體系基本適應中國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也符合國際慣例。
②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指某一時點金融機構存款金額與金融機構貸款金額。其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非銀行信貸機構和保險公司。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③ 如何統計銀行貸款余額
貸款余額可以理解成貸款總額,貼現只要佔用經濟資本的也要算到貸款余額里,既不是表內也不是表外的委託貸款不算在貸款余額里。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
短期貸款或長期貸款科目的貸款余額=前期貸款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融資增加數)-借方發生額(償還貸款數)。
④ 國家開發銀行里的還款查詢里的 貸款余額 就什麼意思
還需要還的貸款金額,或者說你的貸款還有這么多沒還。
⑤ 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說明什麼求高手解答
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指的是人民幣貸款余額和外幣貸款余額,一般可說明金融機構對社會的信貸投放規模,但近年來,由於銀行業績考核的壓力,許多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了完成存款指標,做了大量的內保外貸、外保內貸等產品,即存貸款同時增加,所以有一定的水分。
⑥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⑦ 銀行貸款金額與銀行貸款余額區別是什麼啊。。
1、含義不同
貸款金額指的是借款人與放款人簽訂的合同數額,也就是放款人(銀行)借給借款人的金額。
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為止,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銀行)的貸款總額。
2、特點不同
貸款金額指的是銀行借款的總額,其數額不會發生變化。但貸款余額隨著借款人在還款期限里按期歸還,其數額會不斷變化。
3、數額不同
銀行貸款金額和貸款余額不同,期初銀行貸款金額加上貸款利息才等於期初銀行貸款余額,而隨著償還期的變動,貸款余額分期歸還後,二者數額仍不相同。
⑧ 國家開發銀行的企業經營
國開行2010年認真貫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發揮開發性金融與中長期投融資的優勢和作用,一方面致力於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調整升級、區域協調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一方面積極推動「走出去」業務,大力開展國際經濟金融合作,各項業務邁上新台階。截至2010年末,國開行資產規模突破5萬億元,不良貸款率0.68%,連續23個季度控制在1%以內;全年實現凈利潤353億元。
過去一年國開行本著「控總量、保重點、調結構、防風險、促協同」的原則,均衡有序發放貸款,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該行2009年近四分之三的貸款投向煤電油運、農林水、通訊等「兩基一支」領域,有力支持南水北調、京滬高鐵、國家石油儲備及購油等重點項目建設;近7成貸款投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其中新增西藏和四省藏區貸款199億元,新增新疆貸款2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和20%。積極促進產業升級和推進「三網融合」試點、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及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貸款余額928億元;大力開展綠色信貸和低碳金融,發放節能減排和環保貸款2320億元,服務「兩型社會」建設。
「三農」和民生領域是國開行支持的重點。2009年國開行新農村建設、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和中小企業三項貸款均超「千億元」,其中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1188億元;中小企業貸款余額1036億元;發放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設貸款1315億元,惠及1581萬中低收入群眾,居銀行業首位。發放高校和生源地助學貸款80億元,佔全國助學貸款市場份額70%;大力支持山西、青海等省區中小學「校安工程」建設。與國家減災辦建立應急信息共享機制,發放應急貸款24.1億元。
國開行以互利共贏為原則,大力拓展國際合作業務,成功運作中委大額融資等一批重大項目,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以及中信泰富、銅陵有色、金風科技、西電國際等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對非中小企業貸款覆蓋非洲23個國家。截至2010年末,國開行外匯貸款余額1413億美元,貸款項目遍及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繼續保持對外投融資合作的主力銀行地位。
2011年國開行將繼續以規劃先行引領業務發展,加大對能源、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結合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積極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重點支持農田水利等薄弱環節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深化與住建部及各地政府合作,力爭2011年新增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設貸款1000億元;深入推進國際合作業務,以中長期投融資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2007年12月31日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中央匯金公司和國家開發銀行12月31日在北京簽署協議,確認即日起中央匯金公司向國家開發銀行注資200億美元。
這次注資也意味著匯金注資中國農業銀行的金額大體確定。此前財政部副部長李勇透露,匯金將拿出近670億美元用來注資國開行和農行等機構,約佔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00億美元資本金的三分之一。
央行指出,這次注資將顯著提高國開行的資本充足率,增強其抗風險能力,有助於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是國開行改革中的基礎性舉措,標志著國開行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注資之後,國開行有望在2008年全面推行商業化改革。2007年年初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推進國開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等三大政策性銀行改革。其中,首先推進國開行改革,按照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主要從事中長期業務。
備受矚目的國開行依舊在低調改革,而幾經推遲的股份有限公司有望在2008年10月掛牌。一位接近國開行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已進入確定董事會、監事會人選和公司章程的階段。 1.金融租賃
國銀金融租賃公司:國銀金融租賃公司成立於2008年5月29日,系國家開發銀行在原深圳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深金租)的基礎上重組並注資70億元人民幣而設立的。
2.村鎮銀行
年,國開行在甘肅涇川、四川北川、青海大通、湖北大冶、宜城發起並參與組建了5家村鎮銀行。此後,該行在內蒙達拉特、山東龍口、湖南汨羅、寧波北侖、四川巴中、天津西青、四川郫縣、北京通州和深圳龍崗、吉林鎮賚組建9家村鎮銀行。至此,國開村鎮銀行總數達到15家,在國有銀行中居於前列,成為國開行融資支持「三農」、民生等基層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甘肅涇川國開村鎮銀行(平涼市涇川匯通村鎮銀行)
四川北川國開村鎮銀行
青海大通國開村鎮銀行
湖北大冶國開村鎮銀行
湖北宜城國開村鎮銀行
內蒙古達拉特國開村鎮銀行
山東龍口國開村鎮銀行
湖南汨羅國開村鎮銀行
寧波北侖國開村鎮銀行
四川巴中國開村鎮銀行
天津西青國開村鎮銀行
四川郫縣國開村鎮銀行
北京通州國開村鎮銀行
深圳龍崗國開村鎮銀行
吉林鎮賚國開村鎮銀行
截至2011年末,國開行村鎮銀行總資產達57.2億元,存款總額34.5億元,貸款總額24.5億元,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 國家開發銀行成立於1994年,直屬國務院領導,以「增強國力,改善民生」為使命。
國家開發銀行貫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籌集和引導社會資金,緩解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致力於以融資推動市場建設和規劃先行,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等領域的發展和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向城鎮化、中小企業、「三農」、教育、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等社會發展瓶頸領域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科學發展和和諧社會的建設;配合國家「走出去」戰略,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業務。
國家開發銀行堅持以市場化方式實現國家的發展戰略和政策,努力保持和發展國際先進的市場業績,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增強國力,改善民生」的使命。 國家開發銀行的「二十字方針」,是開發性金融原理落實到開發銀行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即:「政府熱點、雪中送炭、規劃先行、信用建設、融資推動」。政府熱點,是把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開發銀行工作重點,包括物質瓶頸,也包括體制、社會和市場發展瓶頸制約;雪中送炭,是指開發銀行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用開發性金融打通融資渠道,支持政府實現發展目標;規劃先行,是針對我國規劃水平和市場建設比較落後,易引發經濟泡沫和重復建設,在更高層次將開發銀行業務優勢和政府組織優勢相結合,加強產業規劃、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包括制訂制度、設計融資框架、規劃區域產業比較優勢、整合核心競爭力,推動各地規劃先行,切實推進「五個統籌」;信用建設,是開發銀行將信用建設貫穿於項目開發、評審、貸款發放、本息回收等信貸全過程和業務所及領域,大力建設市場制度和信用結構,防範金融風險,確保資產質量,這是開發銀行幾年來成功實踐的核心原則;融資推動,是開發銀行通過逐筆貸款、逐個項目為載體進行融資推動,是以優質資產質量和資金良性循環為基礎,能實現比以往貸款更大規模和更高效率的融資服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