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公積金每人可貸款最高50萬,目前公積金賬戶余額20萬,還可以貸款多少
不同地區對公積金貸款額度有不同的規定,貸款額度也會受個人賬戶的影響,因此不同地區和不同賬戶的貸款額度不同。比如:北京市的個人最高貸款額度為一百二十萬元,家庭最高貸款額度同樣是一百二十萬元;上海市個人最高貸款額度為五十萬元,家庭的最高貸款額度為一百萬元;廣州市個人最高貸款額度為六十萬元,家庭的最高貸款額度為一百萬元。
法律依據: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在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時,可以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准予貸款或者不準貸款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准予貸款的,由受委託銀行辦理貸款手續。 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風險,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承擔。
『貳』 上海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貸款最高限額是多少
上海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要綜合計算才可以確定,公積金貸款額度的計算,要根據還貸能力、房價成數、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和貸款最高限額四個條件來確定,四個條件算出的最小值就是借款人最高可貸數額。
貸款金額:
1、不高於按照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住房公積金賬戶存儲余額之和的倍數與補充住房公積金賬戶存儲余額之和的倍數確定的貸款限額;
2、不高於扣除規定比例首付款資金後剩餘的房屋總價款;
3、不高於按照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共同還款能力確定的貸款限額;
4、不得高於本市家庭或者個人最高貸款限額,其中最高貸款限額與累計繳存時間及信用狀況相關;
5、影響貸款額度的其他因素。
(2)2018上海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擴展閱讀:
住房公積金繳存范圍:
1、機關、事業單位。
2、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或經濟組織。
3、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
4、外國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常駐代表機構。
5、城鎮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人員,可以申請繳存住房公積金(註:並不是每個社區城市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都允許城鎮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人員交納住房公積金,具體情況請咨詢當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
『叄』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連續兩年回落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連續兩年回落
2018年全年房地產貸款增加6.45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佔比低1.2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控」的背景下,房地產信貸情況是市場的焦點之一。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15日的2018年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回應新京報記者提問時指出,2018年房地產貸款增速出現平穩回落。
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回落
阮健弘介紹,截至2018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為38.7萬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比2017年回落0.9個百分點;全年房地產貸款增加6.45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佔比水平低1.2個百分點,比2016年低4.9個百分點。
她表示,從結構上看,一是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比2017年低。2018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25.75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增速比2017年回落4.4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比2017年高。2018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為10.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6%,增速比2017年高5.5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4.32萬億元,同比增長29.5%,增速比2017年低3.1個百分點。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為32.25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6.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5.56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41.1%,比2016年佔比低3.7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21.86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14.5個百分點。
新年首次降准實施,樓市影響幾何?
1月4日,央行宣布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
對於昨日實施的新年首次降准,此前有多位市場人士提及,降准或有利於引導房貸利率下行。但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類指導」這一大的調控框架下,再次走全面刺激樓市老路的可能性不大。
此前,國內部分地區房貸利率松動的新聞已受到市場普遍關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新京報記者指出,房地產市場核心是看杠桿,也就是首套房資格的認定和首套、二套房貸款的額度,這些現在都沒有變化,所以市場利率的輕微波動對於市場影響很小。
展望未來,在嚴控的大基調下,市場對房價的預期也有所變化。央行此前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下季房價,27.4%的居民預期「上漲」,49.6%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1.8%的居民預期「下降」,11.1%的居民「看不準」。
將這份季度調查較前幾次結果對比著看,預期「上漲」的下降了(上季度為33.7%),預計下降的有所提高(上季度為9.6%)。
據新華社,2018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記者宓迪)
『肆』 上海的公積金貸款額度怎麼算一般能貸多少
您好,以下信息僅供參考,實際以經辦機構審核為准:
自2010年10月11日起,上海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貸款首付及成數規定如下:
1.對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或按規定購買本市經濟適用住房的家庭,其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20%;對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其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每戶家庭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限額為60萬元。
2.對為改善居住條件購買第二套住房的,每戶家庭住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限額為40萬元。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
3.暫停對購買非改善型第二套住房家庭的住房公積金貸款。
4.停止對購買第三套住房及以上家庭住房公積金貸款。
說明:
(1)對於購買首套住房的認定,以借款人家庭從未使用過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及由借款人提供經房管部門認定的其家庭成員(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無成套住房登記為依據。
(2)對於購買改善型第二套住房的認定,以借款人家庭成員(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在房管部門登記信息反映實際僅持有一套住房,且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全市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依據。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建議您可以咨詢「客服在線」https://forum.cmbchina.com/cmu/icslogin.aspx?from=B&logincmu=0。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伍』 住房公積金能取消嗎這些數據給出了真相
住房公積金制度有存在的現實必要,也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但在沒有其他配套措施或新制度出台就取消公積金,既不可行也不可取。
12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12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2%,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圖為福建省龍岩市區一處房地產樓盤。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減輕企業負擔?多方建議紛至沓來,直接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也成為一大選項。這合理嗎?當下可行嗎?
清華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主席黃奇帆2月11日撰文稱,建議取消企業住房公積金制度,理由是住房公積金制度是上世紀90年代初從新加坡學來的,現在我國房地產早已市場化,商業銀行已成為提供房貸的主體,住房公積金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將之取消可為企業和職工直接降低12%的成本。
直觀來看,為企業和職工降低12%的成本一說並沒有足夠的依據,當前公積金繳存比例為5%~12%的區間,選擇12%上限繳納的單位不佔多數。此外,還有大量的中小企業並沒有為職工繳納公積金,也就沒有降低成本一說。而這些中小企業,可能在此次疫情面前,更容易遭受損失。
我們可以從住建部、財政部、央行聯合發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下稱《年度報告》)中找到一些數據,對住房公積金制度做一些更為理性的觀察和更周全的分析。
總體來看,住房公積金制度有存在的現實必要,也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但在沒有其他配套措施或新制度出台就取消公積金,既不可行也不可取。
哪些人在繳納公積金?機關和國企佔一半
《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291.59萬個,實繳職工14436.41萬人。另據《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8年年末全國城鎮就業人員43419萬人。
換言之,33.2%的城鎮職工在繳納住房公積金,約佔三分之一。雖然佔比不高,但總量依然很龐大。對涉及如此數量民眾的一項制度,應不應該取消還是需要慎之又慎。
究竟是哪些群體在繳納公積金?根據《年度報告》,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繳納公積金職工4452.39萬人,佔比30.84%;國有企業實際繳納公積金職工2928.23萬人,佔比20.28%;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實際繳納公積金職工4449.85萬人,佔比30.82%。
可以看出,前兩者佔比超過了50%,是繳納公積金的主要力量。而貢獻了80%就業的民營經濟中,繳納公積金的人數佔比偏低。這也可以反映出,對於經營成本較為敏感的民營企業,在為職工繳納公積金問題上並不積極。
哪些人繳納的公積金高?
2018年,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額21054.65億元。按照1.44億的繳納人數計算,平均每人一年繳納14584元,約合每月繳納1215元。
一些觀點認為,全國范圍內,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繳納的公積金差距巨大,造成了新的不公平。一些國企、事業單位往往繳納最高比例的住房公積金,而一些民營企業為降低成本等因素繳納比例低、金額少。
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存在。按照規定,公積金繳存比例可在5%~12%之間選擇,一些經營效益較高的國企或者事業單位可能會選擇較高比例繳納,而處於競爭性行業的民企可能就會選擇較低比例。
曾有一段時間,廣州和深圳等地曾執行過住房公積金最高20%的繳存比例,且繳存基數為原則上3倍,經濟效益好的單位繳存基數上限可達5倍。不過,自2016年開始,上述政策均陸續被叫停。
因為個人公積金繳存多少與工資直接掛鉤,高收入群體顯然會更為受益。但從過往幾年的情況來看,各地人均繳存額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並不完全匹配,倒是與當地繳存職工大多來自於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更為相關。
比如,2016年,西藏以人均繳存2.77萬元成為全國人均繳存住房公積金最高的地區,而當年上海和廣東沒有進入前十。
《西藏自治區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則顯示,2016年,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數(26萬人)和繳存額(71.9億元)增長率分別為8%和36%。繳存職工的構成情況:按單位性質,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佔79%,國有企業佔18%,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佔3%。
再來看2016年以人均繳存額1.91萬元位居第三的新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住房公積金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區繳存職工中,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佔53.38%,國有企業佔31.03%。
五萬億元趴在賬上?
有觀點認為,公積金有超過五萬億元的繳存余額趴在賬上,整體利用率較低。該觀點認為:「截至2018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4.59萬億元,提取總額87964.89億元。算下來,公積金的使用比例只有60%,繳存總額扣除提取總額後的繳存余額為57934.88億元,且利率只有1.5%左右,比2018年年底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余額5萬億元還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繳存余額並非全在賬上,還有大量的資金已經作為公積金貸款發放出去了。
《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個人住房貸款余額49845.78億元,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余額46.11億元,國債余額19.71億元;繳存余額扣除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余額和國債余額後的結余資金為8023.28億元。
繳存總額高達14.59萬億元,結余資金只有8023.28億元,這個利用率還不高?況且,有些省份由於房地產市場較為活躍,當年發放公積金貸款總額已經超過當年繳存額,也就是已經「入不敷出」了。
從2018年數據來看,全國有15個省份個人住房貸款率超有關部門設定的85%的警戒線。此類超警戒線省市中,以東部發達地區為主,天津、安徽、重慶個人住房貸款率超99%位居前三。
是房價過高還是公積金貸款額度過低?
有關觀點認為,很多城市的公積金貸款門檻高、金額低,也讓很多人直接選擇商業性貸款,公積金貸款使用率較低。
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比如北京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為120萬元,而一般的商品房總價遠高於此,需要使用公積金貸款就意味著付出更多的首付款,而且使用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組合的流程也較為復雜繁瑣,且經常被賣房一方拒絕。
《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支持貸款職工購建住房面積2.87億平方米,佔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的19.42%。2018年末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市場佔有率16.19%,確實遠低於商業貸款佔有率。
但究其根源,近年來一些城市房價漲勢過快、漲幅較高才應該是公積金使用率較低的主要原因。第一財經記者通過梳理過去10年的數據發現,全國商品房均價逐年穩步攀升。從2009年至2019年,尚未出現年度下降的情況,並已在10年內翻了一番。
公積金貸款額度還能否進一步上調呢?答案是不太可能。2018年末,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率86.04%(指年度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年度末住房公積金繳存余額的比率),這就是說,賬戶里有100元,已經貸出去了86元,只有14元留在賬戶上,這種情況下顯然不可能大幅增加貸款額度。甚至有些個貸率高的城市,已經無錢可貸,還怎麼可能要求去增加貸款額度。
存在的好處,取消的隱憂
雖然由於房價過高導致公積金貸款使用率較低,但一旦可以使用公積金貸款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節省利息。
《年度報告》顯示,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比同期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基準利率低1.65~2個百分點,2018年發放的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可為貸款職工節約利息支出2019.98億元,平均每筆貸款可節約利息支出8.00萬元。
此外,與養老、醫療等社保公共賬戶管理方式不同,個人和單位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悉數進入個人賬戶,屬於個人所有,是每個人擁有的實實在在的「私房錢」。
當然,住房公積金制度在實施中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繳存制度不完善,城市之間資金融通難,資金提取、使用和保值、增值渠道偏窄,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不高等。
但它畢竟是「私房錢」,是在每個繳納者的個人賬戶上,雖然使用受限,但早晚可以歸個人使用,此外,相關部門已經在拓展其使用用途和簡化流程。
有觀點認為,既然使用不便乾脆取消公積金制度。那取消之後的情況如何?
按照《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住房公積金其來源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個人工資中扣一部分,二是單位繳納同等的另一部分。一旦取消後,職工工資中不再稅前扣除公積金,意味著個人這部分收入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更重要的是,取消公積金制度後,單位無需再被強制性地匹配支出這筆費用,對企業而言自然是減少了人力成本,進而增加部分利潤,但也意味著職工個人的這筆收入「消失了」。至於企業能否將這部分利潤回饋給職工,那就有待進一步觀察了。
『陸』 上海公積金貸款額度是多少
上海公積金貸款額度根據情況,具體如下:
1、購買首套自住住房,個人最高貸款額度調整至50萬元,家庭最高貸款額度由60萬元調整至100萬元;
2、繳交補充公積金的,個人最高貸款額度在50萬元基礎上增加10萬元,家庭最高貸款額度在100萬元基礎上增加20萬元,購買改善性第二套普通商品房,參照購買首套住房政策執行;
3、購買改善性第二套非普通商品房,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調整後每戶最高貸款額度120萬元,相較於原先的最高80萬元來說,可以多貸款40萬元的公積金,而原本這40萬元是需要用商業貸款來貸款的,以基準利率、等額本息來計算。
40萬元從商業貸款變成公積金貸款,還款年限為20年,每月還款額減少418.78元,按30年來計算,每月還款額減少462.89元,大大節約了購房者的成本支出。
個人購房貸款貸款對象: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並購買本市城鎮具有所有權自住住房的職工家庭。
申請條件:
1、具有城鎮常住戶口;
2、申請貸款前6個月連續正常繳存住房公積金;
3、借款人家庭沒有尚未還清的住房公積金債務。
【法律依據】
《居住證暫行條例》第十二條 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的權利。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為居住證持有人提供下列基本公共服務:
一、義務教育;
二、基本公共就業服務;
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
四、公共文化體育服務;
五、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
六、國家規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務。
『柒』 誰清楚上海市買房貸款額度最高是多少
上海市住房公積金個人公積金貸款最高為60萬,家庭貸款最高為120萬。
上海首套房
所謂的「首套房」得同時滿足三個條件:買房人年滿18周歲;買的房子是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購房人現在名下沒有單獨或與他人共同購買的住房。不過與父母一起購買的、按照房改政策購買的、通過繼承遺產或拆遷安置獲得的住房除外。契稅: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暫統一下調到1%,首付;對個人首次購買第一套房將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調為20%,利率: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各檔次利率分別下調0.27個百分點等。
在上海,和父母共住,子女再買房算首套嗎?與父母住一起,且家中僅有一套房產,未成年時,名字已入房產證,買房未參與貸款,子女購買住宅,算首套房。
上海首套房貸款優惠政策
7月24日確認,農業銀行上海分行將從8月起,對商業貸款金額在200萬元以上(含)的首套房貸款給予基準利率95折優惠。其他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尚未有類似通知。
農行相關人士表示,雖然此次房貸利率有所松動,但首套房貸款利率95折的門檻非常高,除了要求商業貸款金額超過200萬元,還要符合銀行其他的一些要求。
據農業銀行總行官方回應,這次擬調整的是個人首套住房商業性貸款相關政策。這是根據上海市場情況,結合自身業務經營管理的需要進行的不定期業務政策調整,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
上海首套房首付比例是多少?
一、商業貸款
目前大部分地區首套房貸款政策主流是仍需首付3成,貸款執行基準利率,即5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為6.55%;
二、公積金貸款
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的家庭,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20%;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總的來說,按照現有的首套房執行標准就是:新房商業貸款首付比例是三成,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為首套房90㎡(含)以下的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不得低於20%,90㎡以上的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於30%。
上海首套房契稅交多少?
上海首套房契約稅是多少呢?根據上海契稅政策規定,在上海購買首套房90平以下房源按照1%執行,戶型在90平到144平,按照1.5徵收%,144平以上戶型按照3%徵收。上海首套房契稅優惠是指如果能出具證明,表明自己是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的話,就可享受1%的契稅優惠。
上海首套房貸款的優惠政策是很多的,依據個人不同的經濟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貸款及還款形式,因此,在貸款前一定不要匆忙做決定,先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再結合貸款產品,一定不要讓自己陷入後期還款壓力中
申請房貸款的資料:
1.借款人的有效身份證、戶口簿;
2.婚姻狀況證明,未婚的需提供未婚證、已離婚的需出具法院民事調解書或離婚證(註明離異後未再婚);
3.已婚需提供配偶的有效身份證、戶口簿及結婚證;
4.借款人的收入證明(連續半年的工資收入證明或納稅憑證當地);
5.房產的產權證;
6.擔保人(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結(未)婚證等)。
『捌』 如何計算上海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
1、公積金貸款額度是指個人在使用公積金貸款時所能申請的最大貸款金額。只有具有當地城鎮常住戶口、建立住房公積金制2年以上並按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為購建住房或翻建、大修自有住房資金不足時,才可享受公積金貸款。
2、公積金貸款額度的計算,要根據還貸能力、房價成數、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和貸款最高限額四個條件來確定,四個條件算出的最小值就是借款人最高可貸數額。公積金貸款額度計算方法如下:
按照還貸能力計算的貸款額度計算公式為:
[(借款人月工資總額 借款人所在單位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還貸能力系數-借款人現有貸款月應還款總額]×貸款期限(月)。
按使用配偶額度
[(夫妻雙方月工資總額 夫妻雙方所在單位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還貸能力系數-夫妻雙方現有貸款月應還款總額]×貸款期限(月)。
其中還貸能力系數為40%
月工資總額=公積金月繳額÷(單位繳存比例 個人繳存比例)。
按照房屋價格計算的貸款額度
計算公式為:貸款額度=房屋價格×貸款成數
按照貸款最高限額計算的貸款額度
使用本人住房公積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貸款最高限額40萬元;同時使用配偶住房公積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貸款最高限額60萬元。使用本人住房公積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且申請貸款時本人正常繳存補充住房公積金的,貸款最高限額50萬元;同時使用配偶住房公積金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且申請貸款時本人或其配偶正常繳存補充住房公積金的,貸款最高限額70萬元。
『玖』 工商銀行近三年財務分析2018-2020
城商行優等生上海銀行2018年至2020年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4%、1.16%、1.22%,連續3年上升,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32.95%、337.15%、321.38%,連續3年呈下降趨勢。
本刊特約作者 劉鏈/文
4月24日,上海銀行發布2020年業績報告,根據年報,2020年,上海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07.46億元,同比增長1.90%;實現歸母凈利潤208.85億元,同比增長2.89%。
截至2020年末,上海銀行資產總額達到2.46萬億元,比2019年年末增長10.06%;存款總額達到1.3萬億元,比2019年年末增長9.37%;貸款總額達到1.10萬億元,比2019年年末增長12.92%。
2018年至2020年,上海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4%、1.16%、1.22%,連續3年上升,在資產質量方面的表現不容樂觀;與此同時,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32.95%、337.15%、321.38%,連續3年呈下降趨勢。
業務增速方面的表現同樣差強人意,2018年至2020年,上海銀行的營收增速分別為32.49%、13.47%、1.90%,凈利增速分別為17.65%、12.55%、2.89%,下滑趨勢非常明顯。
這里有一點需要格外注意,那就是上海銀行2020年四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8.11%至58.33億元。一般而言,銀行業第四季度的凈利潤要低於前三季度的均值,上海銀行2020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下降7.99%,也就是說,上海銀行在第四季度的凈利潤回補了前三個季度,使得2020年全年凈利潤止跌回升。要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看來上海銀行為了凈利潤增速為正也是「拼了」。
上海銀行於2016年在上交所登陸,上市後資產規模擴張迅速,在城商行中僅次於北京銀行。截至2020年年末,資產總額達到2.46萬億元,同比增長10.06%;負債總額為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26%。值得注意的是,在資產負債規模增長的同時,上海銀行的資產質量卻面臨一定的風險。
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到134.01億元,同比增加21.48億元。回顧過去兩年的數據發現,截至2018年年末、2019年年末、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4%、1.16%、1.22%,已經連續3年呈上升趨勢,這足以說明其內部風險管控存在較大的問題和不足。此外,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撥備覆蓋率為321.38%,較上年末下降了15.77個百分點。
而在資本管理方面,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34%、10.46%、12.86%。其中一級資本充足率已連降3年,2018年年末、2019年年末分別為11.22%、10.92%;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自上市以來就一直處於下滑的狀態,2016年至2020年,上海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13%、10.69%、9.83%、9.66%、9.34%。
面對資本充足水平的持續下滑,上海銀行資本融資提上日程。2021年1月25日,上海銀行公開發行人民幣200億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上海銀行在公告中稱,所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支持該行未來業務發展,在可轉債轉股後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於補充本行核心一級資本。
綜合上述分析再來看上海銀行2020年年報,在營收同比僅微增1.90%的情況下,上海銀行還能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2.89%,確實需要下很大的工夫才能做到。盡管2020年年報最終將營收和凈利潤增速保持在正增長的區間,但毋庸置疑這樣的正增長已經岌岌可危,大不如前。財經網金融梳理發現,上海銀行2018年至2020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已連續3年下滑,足以表明其業績增長明顯乏力。未來如果沒有更好盈利能力和風控能力,業績增速轉負也並非不可能。
業績靠撥備釋放轉正
平安證券認為,上海銀行2020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9%,利潤重回正增長,盈利增速從2020年前三季度的-8.0%一舉實現全年業績增速的回正,而且四季度單季實現利潤增速48.1%,利潤增速的大幅提升除了與營收增速的小幅提升有關外,更多應該歸因於撥備計提力度下降所帶來的盈利釋放。也就是說,撥備釋放成為上海銀行2020年業績正增長的最大彈性因素。
2020年,上海銀行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90%,營收增速穩中有升,前三季度為-0.9%,四季度單季營收增速為10.8%。分結構來看,上海銀行2020年全年凈利息收入增速為14.6%,與前三季度18.5%的增速相比有所下降;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9.5%,與前三季度7.3%的增速相比略有提升。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上海銀行在2020年年報中調整了信用卡業務收入的核算口徑,將分期收入從手續費收入調整為利息收入,因此對收入結構產生一定的擾動,但並不影響營收的增速。
上海銀行2020年重分類後凈息差為1.82%,同比上行4BP,息差表現優於同業,平安證券認為息差逆勢提升主要歸因於負債端成本的優化,負債端成本的改善驅動息差逆勢走闊。
上海銀行2020年全年計息負債成本率為2.26%,同比下降25BP,驅動主要來自存款成本的有效管控和主動負債成本的下行。受益於結構性存款為代表的高成本存款的有效管理,公司存款付息成本同比下降4BP至2.15%;尤其在主動負債方面,上海銀行同業負債成本率同比下降67BP至2.18%,成功抓住了2020年利率下行的機會。
從資產端來看,上海銀行貸款收益率同比下行42BP至5.06%,與行業的整體趨勢相同。展望2021年,隨著經濟的逐步修復,銀行基本面維持穩定,對於銀行資產端定價彈性的提升相對有利,上海銀行整體息差表現有望保持平穩態勢。
再來看資產負債結構,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長10.1%,與前三季度11.7%的同比增速相比有所放緩,但信貸投放力度不減,資產結構繼續向貸款傾斜,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貸款總額同比增長12.9%,比前三季度11.3%的同比增速進一步提升。
在貸款投放結構方面,由於上海銀行在2020年下半年加大了對公投放的力度,且對公投放大於零售,對公新增投放526億元,零售新增投放251億元。從負債端看,2020年全年存款同比增長9.4%,與前三季度12.3%的增速相比確實有所放緩。
數據顯示,上海銀行2020年年末不良率為1.22%,環比持平。在不良生成方面,2020年四季度宏觀經濟持續改善,根據平安證券的測算,上海銀行四季度單季年化不良生成率環比下行35BP至1.35%,不良生成壓力有所改善。在前瞻性指標方面,截至2020年年末,上市銀行關注類貸款率為1.91%,比上半年末下行4BP。
在撥備方面,由於四季度撥備計提力度的邊際下降,2020年年末撥備覆蓋率為321%,環比下行6.69個百分點;撥貸比為3.92%,環比下行8BP,但從撥備覆蓋水平絕對值來看依然處於行業前列。上市銀行2020年全年撥備計提同比增長6.6%,前三季度為19.8%。這表明上市銀行不良生成壓力邊際緩釋,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平安證券非常看好上海銀行獨特的區位優勢,看好零售轉型穩步推進對上海銀行的積極影響。上海銀行深耕以上海為主的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重點區域,區位優勢顯著,這些地區良好的信用環境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公司加快推進零售轉型,聚焦消費金融、財富管理、養老金融三大主線,持續加快零售業務布局,近三年實現核心客戶數和客戶AUM 的翻番,預計隨著疫情緩和、經濟修復、消費信貸需求回暖,上海銀行的盈利有望繼續迎來修復。
房地產不良貸款急劇惡化
通觀上海銀行2020年年報,值得注意的是其不良貸款及房地產不良貸款的變動。
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上海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22%,比2019年上升了0.06個百分點。根據年報,上海銀行房地產行業不良貸款金額為37.4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39%,比2019年的0.1%增長了近23倍。實際上,在經過多年的快速增長之後,上海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在2020年也開始踩剎車。截至2020年年末,貸款余額為1583.69億元,比2019年年末減少了166.9億元,降幅已超10%。
事實上,2020年,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國內房地產業的經營環境和融資環境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對銀行業而言也許也是一個「至暗時刻」。隨著上市銀行2020年年報的陸續披露,房地產業的真實情況逐漸浮出水面,銀行與房地產相關資產的真實情況也呈現「冰山一角」,具體表現為各家銀行房地產行業的不良貸款率普遍大增。
先來看國有銀行的數據——2020年,工商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金額為162.3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32%。這一比率比2019年1.71%的房地產不良貸款率增長了35.67%,而且遠高於工商銀行披露的2020年全年1.58%總體不良貸款率。
建設銀行2020年房地產不良貸款率也從0.94%增長到了1.31%,增加了39.36%;農業銀行則增長24.83%到1.81%;國有大行中增長幅度最大的當屬交通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率2019年為0.33%,2020年增長到了1.35%,增長了4倍。
除了國有銀行外,股份制銀行中的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等2020年房地產不良貸款率的增長幅度也均超過了三位數,分別達到182%、146%。
不過,與上述銀行相比,日前公布年報的上海銀行在房地產貸款方面則更讓人瞠目。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的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為10981億元,比2019年年末的9725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投向房地產業的貸款余額為1567億元,同比微增1.5%,占總貸款比例為14.27%。
單從佔比來看,2019年年末,房地產業是上海銀行第一大貸款來源,而到2020年年末,這一貸款的佔比較2019年年末已下降了1.61個百分點,退居該行第二大貸款來源;而貸款佔比為16.14%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則升至第一位。
盡管房地產業的總貸款微增,佔比下降,基本符合行業趨勢,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上海銀行房地產業貸款的資產質量卻出現大幅惡化。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余額為37.47億元,與2019年年末的1.54億元相比,增加了近36億元,增幅高達2333%;與此同時,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也從2019年年末的0.1%上升到了2.39%,同比增長了22.9倍。
房地產不良貸款率一度暴增近23倍,不但遠超同的增速,也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對此,上海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受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加碼、收緊等影響,個別項目施工和租售進度未達預期,還款能力有所下降,導致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有所波動。
實際上,自從將房子定位為「住而不炒」的政策方向以來,監管層對銀行房地產貸款的政策不斷收緊。尤其是在2020年,這一緊箍咒越發收緊,從房地產融資的「三道紅線」,到為銀行設定房地產貸款的具體比例,甚至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房地產是現階段中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
就上海銀行而言,如果去掉房地產業務,上海銀行的總體資產質量也面臨一定的風險。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總的不良貸款余額達到134.01億元,同比增加21.48億元,增幅為19.09%。
同時,而且,如上所述,上海銀行不良貸款率的增加並不是僅僅體現在2020年這一年。事實上,最近三年的2018年年末、2019年年末、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4%、1.16%、1.22%,已經連續三年呈上升趨勢。此外,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撥備覆蓋率為321.38%,較上年末下降了15.77個百分點。不良率連續上行,撥備水平還在下降,上海銀行資產質量的壓力由此可見一斑。
更為關鍵的問題在於,房地產業的形勢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更為嚴峻。最近,部分熱點城市樓市持續升溫,引發新一輪房地產調控。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等城市相繼出台針對性調控政策,落實「房住不炒」的監管要求,打擊違規和套利行為。
對於銀行而言,房地產貸款投放除要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嚴格防止信用貸、消費貸、經營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流入外,個別銀行的住房按揭貸款額度還接到了央行窗口指導。
「房地產信貸方面,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更加嚴格,住房按揭貸款額度受央行窗口指導,商業銀行需嚴格防止信用貸、消費貸、經營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市,同時要嚴格審核首付款資金來源和償債能力審核、借款人資格審查和信用管理、風險排查等,房地產信貸合規風險和操作風險加大。」有銀行在2020年年度報告中坦言。
上海銀行在年報中表示,該行穩步發展住房按揭業務,貫徹落實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前提下,立足區位優勢,服務民生,引導住房按揭業務良性發展,支持對經營機構所在地一、二線城市居民自住和改善購房合理需求。
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余額分別為1238.53億元,比2019年末增長31.14%,佔全部貸款的比例為12.22%。從按揭貸款的資產質量來看,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為0.14%,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與按揭貸款質量相比,上海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資產質量令人堪憂。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為37.47億元,比2019年末增長23.3倍,不良率則提升至2.39%;房地產貸款余額佔全部貸款比例為14.27%。
根據上海銀行的解釋,受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加碼、收緊等影響,個別項目施工和租售進度未達預期,還款能力有所下降,導致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有所波動。
上海銀行還表示,在「三道紅線」和「銀行業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下,房地產整體融資增速將受到限制,企業分化亦會有所加大。2021年,該行將嚴格實施房地產集中度管理要求,密切關注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聚焦「優質客戶」、「優質業務」,繼續優化結構,穩健經營,推進房地產業務平穩健康發展。
消費貸猛踩剎車波動大
除了房地產業務暴露出的風險讓令人擔憂之外,上海銀行優勢業務消費貸業績也似乎出現了問題。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的資產總額達到2.46萬億元,同比增長10.06%;負債總額為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26%。早在2015年年末時,上海銀行個人消費貸的規模僅為120.77億元。到了2019年年末,這一數據已攀升至1750.59億元,5年時間增長了10倍有餘。
進入2020年,上海銀行的消費貸業務卻突然踩下剎車。數據顯示,早在2020年上半年年末時,上海銀行個人消費貸規模已下降至1610.96億元,相比2019年年末的1750.59億元減少了139.63億元,降幅為7.98%。
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的個人消費貸規模為1583.69億元,比2019年年末減少了166.9億元,降幅進一步擴大為9.5%;在總貸款中的佔比也從2019年年末的18%下降至14.42%,下降了3.58個百分點。
而且,從增速方面來看,早在2019年時,上海銀行的消費貸業務增長已現疲軟之勢。從2016年到2018年,上海銀行消費貸規模連續3年實現了翻倍增長,增速分別為129.09%、151.31%、127.39%。這一增速在2019年明顯放緩,已降至11.16%。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消費貸規模的增速已變成負值,余額出現下降。與此同時,該行消費貸的風險也逐漸顯露。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個人消費貸的不良貸款余額為29.66億元,比2019年年末增加了9.6億元,增幅達47.86%;個人消費貸的不良貸款率也從2019年年末的1.15%上升至1.87%,增幅高達62.6%。除此之外,同為零售業務的上海銀行信用卡業務的不良貸款率也從2019年年末的1.63%上升到2020年年末的1.74%,上升了6.75%。
上海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從時序結構看,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催收能力受限,消費貸款逾期發生額增長,並在2020年第二季度生成不良,自下半年起,單月不良新增逐月下降,9月起不良貸款余額呈下降趨勢,已逐步趨於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自上海銀行消費貸規模從2016年連年猛增後,最近5年,其消費貸的不良率也是連年上升。2016年至2020年,上海銀行個人消費貸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35%、0.43%、0.52%、1.15%、1.87%,呈逐年上升趨勢。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部分銀行前幾年布局消費貸業務過於激進,如今規模膨脹後難逃不良率高企的懲罰,隨著去年疫情爆發,更是加劇了這一風險的曝露。盡管之後開始壓縮規模,但是由於規模基數過大,因此引發相關問題。
不過,總部同在上海的海通證券認為,上海銀行在2020年下半年零售風險逐步緩釋,資產結構優化調整,並且繼續保持較低的成本收入比。
根據海通證券的分析,上海銀行凈利息收入抵消其他非息收入的不利影響。上海銀行2020年全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89%,營收同比增長1.90%。息差擴大、成本有效控制推動盈利增長,但其他非息收入下降32.29%有所拖累。這主要是由於2019年有一次性收入的高基數,2020年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投資類中佔比壓縮,並且其中的同業理財、基金受市場利率下行影響。另一方面,成本收入比2020年全年為18.9%,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在上市銀行中甚至低於國有大行。
2020年,上海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9.46%,零售業務發揮地緣優勢;其中,財富管理中間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48%。公司繼續發揮養老金融獨特優勢,養老金客戶綜合資產同比增速20.73%,並且還通過代發工資、社保卡換發為零售表內外負債引流。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零售整體AUM同比增長17.80%;下半年公司加大按揭貸款投放力度,按揭佔比較年中提高1.06個百分點,個貸佔比則回升0.31個百分點。
上海銀行2020年全年凈息差為1.82%,較2019年擴大4BP。2020年負債成本持續下行,上半年主要源於同業負債成本改善,下半年存款也開始改善,不僅定期存款成本下降,日均活期存款的佔比在全年也比上半年提高1.01個百分點。這使得上海銀行2020年全年負債成本比上半年下降6BP,全年同比下降25BP,對息差有明顯的正向貢獻。
截至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不良率為1.22%,環比持平;關注類貸款佔比為1.91%,環比提高12BP;逾期貸款率為1.60%,較年中下降54BP。消費類不良率全年經歷倒V型走勢,在下半年逐漸改善:2020年年末,上海銀行消費類貸款、信用卡貸款、個人貸款總不良率為1.87%、1.74%、1.12%,分別比年中下降2BP、10BP、11BP。對公不良率年末較年中上升9BP,主要是房地產不良率有所上升。
總體來看,上海銀行在2020年下半年零售風險逐步緩釋,資產結構優化調整,並且繼續保持較低的成本收入比。預計未來隨著零售風險的緩釋和不良的處置,尤其是下半年個貸改善趨勢能能夠延續,則上海銀行資產質量有望改善。
『拾』 上海公積金貸滿需要多少余額
想要公積金貸滿,余額只是衡量因素之一,貸款人年齡,房齡多久,還有就是每月繳納基數是更加重要的指標,如果有補充公積金,也能夠再多貸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