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調低存貸款基準利率對物價及實際GDP有什麼影響
簡單的說:
1、貸款成本降低,使得原來猶豫的投資項目變得更加可能;
2、儲蓄收益降低,增加選擇其它理財方式的可能;
3、直接刺激消費
⑵ 央行上調存貸款利率對物價有什麼影響房貸呢
此次加息屬不對稱加息,存款及中長期貸款利率提高,短期貸款利率不變。
1. 存款利息提高,會吸引民眾把錢存到銀行里。
2. 貸款利息提高,會增加企業的資金成本,有減少企業貸款需求的作用。
以上兩方面的結果,都會使市面上的資金向銀行迴流。市面上的錢少了,物價就會有下降的趨勢,起到收縮流動性,平抑物價的作用。對房地產來說,地產商融資成本上升,如果房價停止上漲,則自身的利潤空間會被壓縮,所以除非是資金充裕的國字型大小地產公司,否則在拍地時候叫價會更加謹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房地產價格。目前地產金融處於去杠桿化周期,1套首付已經提高至30%,加上房產稅和加息,對房地產可謂三重利空。但是必須注意到,地方財政對房地產的依賴性很高,房地產相關收入一般佔到地方財政高達40%的比例,全國地方融資平帶負債達7.66萬億,一旦地價大幅下降,地方有資不抵債的危險,銀行也有房貸+地方融資的雙重壞賬風險。所以從宏觀來講,不可能讓房價大跌。房價更可能的是趨穩,而不是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
因此,此次加息更多的是以適度收縮流動性、平抑物價為目的的,對房地產影響不會太大。
總的來說:
利: 平抑物價,穩定房價。
弊: 提高企業資金成本,降低市場資金需求,使經濟增長趨勢有減緩的預期,對資產市場屬於利空,不利於金融投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⑶ 存貸款利率穩定物價
A
⑷ 國家調高存款利率和物價的上漲對買房貸款有什麼影響
國家調高存款利率的同時,一般也會調高貸款利率,所以房貸也會增加利息支出(已經貸了的,次年1月1日才調整執行)。
物價的上漲對房貸沒有直接影響。但就是會導致調高利率,形成上面所說的利息支出增加。
⑸ 利率與物價之間的關系
一、利率與物價之間的關系按照凱恩斯提出的「流動性偏好理論」認為:利率水平是由貨幣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差點決定的。如下圖,當貨幣供給為400億時,市場均衡利率為8%;當貨幣供給增加到600億的時,市場均衡利率下降到6%;當貨幣供給降低到200億的時,市場均衡利率上升到10%。
因此不能單純憑借利率與物價的關系來推斷經濟發展的現象,要具體根據引起變化的因素逐個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
二、利率與物價的定義解釋
1、利率
利率就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至今,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2、物價
通常所說的物價其實就是生產價格,而生產價格是由部門平均生產成本加上社會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生產價格就是價值的轉化形態。
三、貨幣政策
1、定義
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
2、通常使用的貨幣政策有兩種:擴張性貨幣政策(積極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穩健貨幣政策)。
根據對總產出的影響方面,可把貨幣政策分為兩類:擴張性貨幣政策(積極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穩健貨幣政策)。在經濟蕭條時,中央銀行採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貨幣供給增加,刺激投資和凈出口,增加總需求,稱為擴張性貨幣政策。
反之,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率太高時,中央銀行採取一系列措施減少貨幣供給,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資和消費,使總產出減少或放慢增長速度,使物價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稱為緊縮性貨幣政策。
⑹ 我問一下,物價上漲一定百分比,為什麼銀行貸款利率要提高啊為什麼! 我一直不能理解!
通俗地說就是,流通中的錢太多,所以錢不值錢,貨幣貶值,以前一塊錢能買到的東西現在需要兩塊錢。而錢是從銀行出來的,所以由銀行控制錢的多少。
物價上漲,是因為錢太多,所以要是使流通中的錢變少,物以稀為貴,這樣貨幣價值就會提高。
而提高貸款利率的話,利率提高之後需要支付的利息增多,貸款人會覺得利息多而不貸款,不貸款這些錢就不會流通到市場上,這樣市場上流通的錢就會慢慢變少,錢也就會慢慢變得值錢啦。
另:所謂通貨膨脹的表現就是物價上漲過快,東西都變得特貴。
⑺ 為什麼提高貸款利息物價就要漲
No!No!No!
貸款利息提高屬於提高利率的緊縮性貨幣政策,一般用於抑制通脹的,能夠有效減少貨幣供給量,理論上其他條件不變時,物價應該下跌
關於補充:前邊是沒錯的,貸款利率提高,貸款的人就會減少。相應的在存款創造機制中,流出的貨幣量就會下降,即銀行有錢花不出來。這個時候主要減少的是新增加的貨幣數量,關鍵在於新增貨幣數量減少了,錢少了,錢也就才能值錢,這樣能夠抑制通脹的發生。而不是市場買賣的縮減抑制通脹,不是你認為的需求減少了使得價格平穩,關鍵一定是在於貨幣數量。 要具體了解存款創造機制,就要看點西方經濟學了。我這里簡單介紹一下,你現在有100塊錢,存款准備率是0.2,存到A銀行,理論上A銀行要拿出20塊錢存到中央銀行,以備你到時候取款有錢付給你。A銀行拿著剩餘的80塊放貸,這時候我從銀行貸款80塊,拿到這錢後我存到B銀行,B銀行也相應的將80*0.2=16塊存到中央銀行,同時拿著這剩餘的80-16=64塊放貸,這樣又有第三個人繼續從B銀行貸款又存到C銀行。這時候我們看看銀行里一共有多少錢。A銀行一共有100塊(在央行的20和放出的貸款80,都是他的資產),B銀行有80塊,C銀行有64塊,這樣我們發現存款竟然從100變成了100+80+64=244塊了。增加了!!理論上上述過程可以無限進行,最後總的存款應該變成100/0.2=500.我上面的過程只寫了3步。
回到上面的問題,提高貸款利率時,貸款的人減少了,那麼存款創造過程也就相應減少了本應創造的貨幣。貨幣量減少了,錢也就值錢了,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如果還有不明白的,歡迎繼續提問啊。
看在我打這么多字的份上,給點面子吧。
⑻ 在銀行存貸款利率上調的情況下,物價水平的變化和本國貨幣的升貶值對還貸成本有何影響
物價上漲,你的個人基本支出就在增加,如果收入沒有上漲,那可以用於還貸和其他支出的金額就在下降,提高了你還貸和突發事件支出的風險。
貸款利率上調,你需要支付給銀行的利息就更多,而這是硬性指標,你只能壓縮自己的日常開支,或者備用資金的規模。
兩者合計,增加你的負債水平,你的風險變的更大了。
本國貨幣的貶值不會直接影響還貸成本。
⑼ 銀行利率調整對物價的影響
理論上有利於物價降低 實際上除非有大幅度的加息,不然作為微乎其微
你也知道 從去年年底開始到現在,兩三個月加次利息,為什麼呢?
因為CIP就是物價上漲指數過高!為什麼過高?因為經濟形勢好了,老百姓手裡有錢了,有錢幹嘛?消費唄!買東西的人多了,東西自然漲價了!也就產生了通貨膨脹.
那通貨膨脹根源在哪?在於流通領域里的貨幣過多!為什麼會多,因為銀行利息太低,不如拿出來炒股票,買基金,買房,買車,只要買了,要不了多久,發展這些全漲價了!自己賺到了!既然這樣,幹嘛要存錢,拿出來做別的,今天買十箱一塊2一袋的方便麵,一禮拜後,看!漲了吧!一袋一塊5了!
什麼東西都漲價可不好,為啥!因為國家給你的工資沒漲多少,甚至沒漲!那老百姓還能幹?不幹啥整,領導人看不下去了,可要是全國都漲工資,那老了錢了,8行啊,還是8行啊!啥整?周小川出來啦!加息!讓老百姓知道加息了,但我不給他們多加,一回就0.27,你今天不回銀行存錢,我明天還加一點,明天不回去是不,我還加一點,都不怕你後天不回去,因為大後天我還給你再來一點!老百姓哪知道這是一步步引誘自己呢?呀!一年期都3.87啦,稅也5%了,快回去拿錢,房子放兩年再買,方便麵也少買兩箱!老周聽到消費,可樂壞了!一拍桌子:得,宏觀調控奏效了!我年底一百萬拿到了!(何止...)
大家都回銀行存錢了,市面上錢少了,買東西的人少了,賣東西的還那麼多人,啥辦?我降價,要不方便麵都過期了!啊,你降,我也降,咱們天天降,看誰能比過誰!
LOOK! 這就是利息與物價的關系!
喉喉說的普通了點,不過更容易理解的
⑽ 銀行利率下降,物價上漲還是下跌
銀行基準利率和物價沒什麼直接關系,基準利率降低,適當流動性,相當於增加貨幣流動性,利好經濟。比如銀行基準利率下降0.25%,那麼存款基準利率就會下降0.25%,一萬元存銀行一年,利息就會減少25元,大眾就會可能去消費或者投資其他,這相當於社會上流動貨幣增加了。
同時貸款利率也會下降,同樣貸款一萬元,可以少還利息25元,貸款成本降低了,相當於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讓企業安穩過渡,通常降息,降准都是是經濟不景氣時期,央行通過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的工具。
下調基準利率和貨幣發行,都相當於增加貨幣市場投放,增加流動性,讓貨幣流通起來,但是還是有本質不同,影響力也不同,下調基準利率對物價沒有直接影響,貨幣超發通常會帶動物價上漲。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