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预提费用
预提费用经常用在计提贷款利息时,属于负债。
因为银行在结算贷款利息时是按季度来的,但实际上每月都会发生,企业会根据谨慎性自已计提利息来预估负债。
而利息收入、汇兑收益相当于收益,入账时要冲减财务费用
收支两条线,这两种经济事项本质不同,当然不能混冲
Ⅱ 预提费用
还没有付款,如果发票估计年底之前拿不回来,就应该红字冲销那笔预提费用才是最合理的,而你在借方蓝字冲销预提费用,得有发票才可以。
借: 营业或管理等相关费用 (红字)
贷:预提费用 (红字)
如果能拿回来发票,就按照发票金额(发票附后)直接做:
借: 营业或管理等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
你的做法,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如果你一定要那么做也可以,你年终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要调整增加那笔数字。否则,预提费用到年底还没有发票进来又不冲回,税务局一旦查出就是认定你在逃税,补交不算还要罚款。
Ⅲ 预提费用,核算方法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内的费用以及其他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其他费用。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企业预提的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资产负债观要求不符合资产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项目不能够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不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因此,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不再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上述两个科目实质上是属于结算类科目,新准则会计科目取消待摊费用及预提费用。原待摊费用可以通过“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原预提费用可以通过“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核算。原企业短期借款利息的预提,新准则规定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首次执行日的“待摊费用”余额可计入首次执行日当期损益或转入预付帐款科目处理;首次执行日的“预提费用”余额,如果符合负债或预计负债的定义,则转入相应应付款项或预计负债科目,如果不符合负债或预计负债的定义,则只能冲回或按照前期差错更正原则处理。
Ⅳ 预提本月短期借款利息是什么意思,什么叫预提啊
预提就是借款要付给人家利息,这个利息人家不是每个月都来收,比如你借了银行10万元每月要付1000元利息,银行要三个月收一次利息,你又要把当月的1000元做进成本,当月银行1000又没有收去。
那么当月又没有付岀的1000元利息的做帐方法叫预提,具体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1000元
贷:预提费用--应付利息1000元
(4)贷款每月预提费用怎么算扩展阅读:
预提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计算本期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正确反映这些预提费用在各期的计提数及实际支付的情况。
企业为了核算和监督预提费用的计提与支付情况,应设置“预提费用”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其贷方登记企业预提的各项费用;借方登记预提费用的实际支出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预提但尚未实际支出的费用。
如果该账户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实际支出数大于已预提数额,应视同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或当期损益。“预提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参考资料:网络-预提
Ⅳ 预提费用是什么该怎样计算
预提费用科目已经废除了,但小企业还在用。可能就是因为那文字会造成误解。预提费用实际意思是,以后一定得付,但现在没有付。现在只是个将来要付多少金的意思。你说是不是计入负债呢。明白了吧。那些文绉绉的听起来怪怪的,你看这解释好懂了吗。
Ⅵ 预提费用怎么算
每季度提:1.67*3=5万
Ⅶ 预提费用该如何处理
首先,看你预提费用的金额是不是正好10 000元,如果正好,则:
借:预提费用 1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如果有差额,将差额轧入制造费用即可。
如原来预提了9 000元,则:
借:预提费用 9 000
借:制造费用 1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如原来预提了11 000元,则:
借:预提费用 11 000
借:制造费用 -1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Ⅷ 详细解释下“预提费用”
预提费用是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设立的会计科目,它主要核算和反映摊销在前,支付在后的经济业务。
一、预提费用的内容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其实质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属于当期的费用尽管尚未支付,但应计入当期损益。如企业固定资产大修理间隔的时间较长,在未进行大修理时,不可能产生大修理费用,但大修理费用应在固定资产两次大修受益期间内进行预提,作为当期费用。按期预提计入费用的金额,同时也形成一笔流动负债。预提费用主要有预提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修理费用等,其金额有的可以确定,有些需要估计。
二、预提费用的核算
预提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计算本期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正确反映这些预提费用在各期的计提数及实际支付的情况。
企业为了核算和监督预提费用的计提与支付情况,应设置“预提费用”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其贷方登记企业预提的各项费用;借方登记预提费用的实际支出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预提但尚未实际支出的费用。如果该账户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实际支出数大于已预提数额,应视同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或当期损益。“预提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预提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实际支付或结转大修理成本时,借记“预提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
例:甲公司于1997年1月3日购入生产用设备一台,预计使用10年。计划采用预提大修理费用的方式,每五年大修理一次,每次大修理费用预计为210000元,按月预提。20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理,实际发生大修理费用412080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按月预提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
该生产用设备预提大修理费用总额=210000×2=420000(元)
年大修理费用预提额=420000÷10=42000(元)
月大修理费用预提额=42000÷12=3500(元)
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每月预提时应作如下相同分录:
借:制造费用 3500
贷:预提费用——大修理费 3500
2003年12月31日发生大修理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 412080
贷:银行存款 412080
大修理工程结束,结转大修理费用:
借:预提费用——大修理费 412080
贷:在建工程 412080
至2003年12月31日,7年已预提大修理费用总额=3500×7×12=294000(元)
少预提的大修理费用金额=412080–294000=118080(元)
对于少预提的大修理费用118080元应在该固定资产剩余使用年限三年中按月平均摊销。
每月摊销的大修理费用金额=118080÷(3×12)=3280(元)
借:制造费用 3280
贷:预提费用——大修理费 3280
例:甲公司供销部门于2002年7月1日租入一台运输设备,合同规定租期半年,租赁期满一次付清租金6000元。
公司租入设备使用期7月至11月,每月月末应作如下相同分录:
借:营业费用 1000
贷:预提费用 1000
2002年12月末开出转账支票支付租金时,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费用 1000
预提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Ⅸ 预提费用的核算
预提费用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计算本期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正确反映这些预提费用在各期的计提数及实际支付的情况。
企业为了核算和监督预提费用的计提与支付情况,应设置“预提费用”科目,该科目属于负债类帐户,其贷方登记企业预提的各项费用;借方登记预提费用的实际支出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已预提但尚未实际支出的费用。如果该账户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实际支出数大于已预提数额,应视同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或当期损益。“预提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预提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实际支付或结转大修理成本时,借记“预提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
Ⅹ 资产负债表里的预提费用是什么费用 怎么算
预提费用就是按照权责发生制下,已经发生但是钱还未支付的费用,所以就要先借:费用,贷:预提费用。新准则下已经取消这个科目了。直接借:费用 贷:其他应付 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