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此回答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平台,度小满金融将切实把国家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号召落到实处,全面支持小微生产经营,大多数小微业主选择有钱花,满足小微经营周转需求。据悉,度小满金融的信贷用户中,有七成是小微企业主。截至目前,度小满金融携手数十家金融合作伙伴,累计为小微企业主发放数千亿元贷款,资金周转就找度小满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另外,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⑵ 年度纳税申报表包括哪些
“年度纳税申报表”包括封面、表单选择表、企业基础信息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俗称主表)及其附表组成。
A类的因该是查账征收,B类的是核定征收,但是核定征收的企业是不需要进行年报的。
附: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填报说明本表列示申报表全部表单名称及编号。纳税人在填报申报表之前,请仔细阅读这些表单,并根据企业的涉税业务,选择“填报”或“不填报”。选择“填报”的,需完成该表格相关内容的填报;选择“不填报”的,可以不填报该表格。对选择“不填报”的表格,可以不上报税务机关。有关项目填报说明如下:
1.《企业基础信息表》(A000000)
本表为必填表。主要反映纳税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纳税人基本信息、主要会计政策、股东结构和对外投资情况等。纳税人填报申报表时,首先填报此表,为后续申报提供指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
本表为必填表。是纳税人计算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主表。
3.《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
本表适用于除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外的企业填报,反映一般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取得收入情况。
4.《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
本表仅适用于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填报,反映金融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取得收入情况。
5.《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102010)
本表适用于除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外的企业填报,反映一般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发生成本费用支出情况。
6.《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
本表仅适用于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填报,反映金融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发生成本支出情况。
7.《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
本表适用于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填报,反映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等按照有关会计制度规定取得收入、发生成本费用支出情况。
8.《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
本表由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填报期间费用明细项目。
9.《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
本表填报纳税人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会计处理)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下简称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10.《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10)
本表填报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行为、房地产企业销售未完工产品、未完工产品转完工产品特定业务,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11.《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20)
本表填报纳税人发生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而税法规定不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需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12.《投资收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30)
本表填报纳税人发生投资收益,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13.《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40)
本表填报纳税人发生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
14.《职工薪酬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50)
本表填报纳税人发生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薪金、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住房公积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15.《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60)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
16.《捐赠支出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70)
本表填报纳税人发生捐赠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17.《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80)
本表填报纳税人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18.《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A105081)
本表填报纳税人符合《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规定,2014年及以后年度新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及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项目和金额。
19.《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0)
本表填报纳税人发生资产损失,以及由于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20.《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91)
本表填报纳税人发生的货币资产、非货币资产、投资、其他资产损失,以及由于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21.《企业重组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100)
本表填报纳税人发生企业重组所涉及的所得或损失,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22.《政策性搬迁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110)
本表填报纳税人发生政策性搬迁所涉及的所得或损失,由于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23.《特殊行业准备金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120)
本表填报保险公司、证券行业等特殊行业纳税人发生特殊行业准备金,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24.《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A106000)
本表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需要在本年度结转弥补的金额,本年度可弥补的金额以及可继续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
25.《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0)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所享受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加计扣除等优惠的项目和金额。
26.《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优惠明细表》(A107011)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享受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项目和金额。
27.《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优惠明细表》(A107012)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减计收入的项目和金额。
28.《金融、保险等机构取得的涉农利息、保费收入优惠明细表》(A107013)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金融、保险等机构取得的涉农利息、保费收入减计收入项目和金额。
29.《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明细表》(A107014)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情况和金额。
30.《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A107020)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享受减免所得额(包括农、林、牧、渔项目和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以及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项目等)的项目和金额。
31.《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明细表》(A107030)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享受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优惠金额。
32.《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A107040)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享受减免所得税(包括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其他专项优惠等)的项目和金额。
33.《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A107041)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的情况和金额。
34.《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A107042)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享受软件、集成电路企业优惠的情况和金额。
35.《税额抵免优惠明细表》(A107050)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享受购买专用设备投资额抵免税额情况和金额。
36.《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明细表》(A108000)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来源于或发生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所得,按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和应抵免的企业所得税额。
37.《境外所得纳税调整后所得明细表》(A108010)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来源于或发生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所得,按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调整后的所得。
38.《境外分支机构弥补亏损明细表》(A108020)
本表填报纳税人境外分支机构本年度及以前年度发生的税前尚未弥补的非实际亏损额和实际亏损额、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非实际亏损额和实际亏损额。
39.《跨年度结转抵免境外所得税明细表》(A108030)
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来源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境外所得按照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抵免的所得税额。
40.《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年度分摊企业所得税明细表》(A109000)
本表填报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按规定计算总分机构每一纳税年度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总、分机构应分摊的企业所得税。
41.《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A109010)
本表填报总机构所属年度实际应纳所得税额以及所属分支机构在所属年度应分摊的所得税额。
⑶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表四纳税调增的数据是由表十二生成的,所以必须先填表十二。
不能因为不会填就不填呀,年度报表数据和季度报表是有联系的,这可不能瞎糊弄呀。
表十二填写如下:
首先你要点击计税工资
1列3、4行填管理、营业工资累计数=应付工资贷方累计数
3列3、4行填管理、营业福利费累计数
1列7行填应付工资借方累计数
3列7行按照1列7行14%填
1列8行填单位计税工资人数
9行自动生成1200
1列10行:如果7行小于(1200*人数*计提工资月份)填7行
反之填(1200*人数*月份)
3列10行:按照1列10行14%天
1列和3列11行自动生成调增额
表四自动生成,但是如果你单位有业务招待费超支的需要调增。
如果有调增额还需要填表五调减:
17行:下半年工资实际发放数-1200*下半年人数*工资,如果调减数大于调增数,必须填调增数(福利费调减相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⑷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此回答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平台,度小满金融将切实把国家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号召落到实处,全面支持小微生产经营,大多数小微业主选择有钱花,满足小微经营周转需求。据悉,度小满金融的信贷用户中,有七成是小微企业主。截至目前,度小满金融携手数十家金融合作伙伴,累计为小微企业主发放数千亿元贷款,资金周转就找度小满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另外,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⑸ 企业所的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填写
年报是不分A类/B类的,
季报A类为查帐征收,B类为核定征收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中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帐载金额为你公司帐本上记载的金额,税收金额为税法规定的金额
例如:业务招待费,假设你公司的帐面金额为12W,而根据税法的规定只能税前扣除10W,那么税收金额为10W,调增金额那里写2W
⑹ 上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需加盖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复印件1份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在每年5月31日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结清上年度企业所得税。税务机关受理后,加盖受理专用章。
⑺ 企业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网上怎么报
1.呵呵,不好意思,这种东西外面是买不到,也不需要买的
2.直接在网上搜索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没有你可以找我,然后自己打印出来。
⑻ 企业年度纳税申报表什么时候申报
1、一般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进行申报.
2、年度的汇算清缴期一般在次年的1月1日至5月31日.
3、如申报期限有变,税务机关一般均会提前予以公告或通知.
⑼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
应该是给您核定了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核定所得率征收方式),那样的话企业收入总额多少对核定没有影响,只要生产经营范围、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就不会影响应税所得率。
只要按照您的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25%直接计算应纳税额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发生不能实行核定征收的情形,则需要自当年调整至查帐征收。
不能采取核定征收的情况可参见《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国税发[2008]30号)及《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文件的规定,大致包括: (一)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一项或几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企业(不包括仅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免税收入优惠政策的企业); (二)汇总纳税企业; (三)上市公司; (四)银行、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等金融企业; (五)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税务、房地产估价、土地估价、工程造价、律师、价格鉴证、公证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专利代理、商标代理以及其他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 (六)一般纳税人 (七)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企业。
各地税务机关还会规定其他限制情况,比如收入超过多少万元等,详情须咨询主管税务机关。
⑽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收入明细表怎么填报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填报说明
A101010《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此表适用于执行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非营利企业会计制度以外的其它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非金融居民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数额计算填报。
2.第2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3.第3行“销售商品收入”: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其他商品销售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开发产品(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除外)取得的收入也在此行填报。
4.第4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
5.第5行“提供劳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活动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6.第6行“建造合同收入”: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筑物,以及生产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7.第7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填报纳税人在主营业务收入核算的,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8.第8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主营业务收入。
9.第9行:“其他业务收入”:填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
10.第10行“材料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11.第11行“其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
12.第12行“出租固定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将固定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获取的其他业务收入。
13.第13行“出租无形资产收入”:填报纳税人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4.第14行“出租包装物和商品收入”:填报纳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和商品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15.第15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举的其他业务收入。
16.第16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本科目核算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17.第17行“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填报纳税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取得的净收益。
18.第18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净收益。
19.第19行“债务重组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业务确认的净收益。
20.第20行“政府补助利得”: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应确认的净收益。
21.第21行“盘盈利得”:填报纳税人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应确认的净收益。
22.第22行“捐赠利得”:填报纳税人接受的来自企业、组织或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确认的净收益。
23.第23行“罚没利得”:填报纳税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的罚款、没收收入应确认的净收益。
24.第24行“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填报纳税人因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而确认的收入。
25.第25行“汇兑收益”:填报纳税人取得企业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形成的收益应确认的收入。(该项目为执行小企业准则企业填报)
26.第26行“其他”:填报纳税人取得的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纳税人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的收益,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纳税人取得的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等。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1行=第2+9行。
2.第2行=第3+5+6+7+8行。
3.第9行=第10+12+13+14+15行。
4.第16行=第17+18+19+20+21+22+23+24+25+26行。
(二)表间关系
1.第1行=表A100000第1行。
2.第16行=表A100000第11行。
A101020《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
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金融企业纳税人填报,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填报“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提供金融商品服务取得的收入。
2.第2行“银行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银行业务取得的收入。
3.第3行“利息收入”:填报银行存贷款业务等取得的各项利息收入,包括发放的各类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融资、贴现和转贴现融出资金、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垫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同业等)之间发生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实现的利息收入等。
4.第4行“存放同业”:填报纳税人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款项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存放中央银行”:填报纳税人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种款项利息收入。
6.第6行“拆出资金”:填报纳税人拆借给境内、境外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利息收入。
7.第7行“发放贷款及垫资”:填报纳税人发放贷款及垫资的利息收入。
8.第8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填报纳税人按照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出资金的利息收入。
9.第9行“其他”:填报纳税人除本表第4行至第8行以外的其他利息收入,包括债券投资利息等收入。
10.第10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填报银行在提供相关金融业务服务时向客户收取的收入,包括结算与清算手续费、代理业务手续费、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银行卡手续费、顾问和咨询费、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等。
11.第18行“证券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证券业务取得的收入。
12.第19行“证券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填报纳税人承销、代理兑付等业务取得的各项手续费、佣金等收入。
13.第26行“其他证券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的除经纪、自营和承销业务以外的与证券有关的业务收入。
14.第27行“已赚保费”: 填报纳税人从事保险业务确认的本年实际保费收入。
15.第28行“保险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保险业务确认的保费收入。
16.第29行“分保费收入”:填报纳税人(再保险公司或分入公司)从原保险公司或分出公司分入的保费收入。
17.第30行“分出保费”:填报纳税人(再保险分出人)向再保险接受人分出的保费。
18.第31行“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填报纳税人(保险企业)提取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再保险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9.第32行“其他金融业务收入”: 填报纳税人提供除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以外的金融商品服务取得的收入。
20.第33行“汇兑收益”: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外币交易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损失以负数填报。
21.第34行“其他业务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22.第35行“营业外收入”: 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23.第36行“非流动资产处置所得”:填报纳税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取得的净收益。
24.第37行“非货币资产交换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确认的净收益。
25. 第38行“债务重组利得”: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业务确认的净收益。
26.第39行“政府补助利得”: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应确认的净收益。
27.第40行“盘盈所得”:填报纳税人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应确认的净收益。
28.第41行“捐赠利得”:填报纳税人接受的来自企业、组织或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确认的净收益。
29.第42行“其他”:填报纳税人取得的上述项目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纳税人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的收益。
二、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1行=第2+18+27+32+33+34行。
2.第2行=第3+10行。
3.第3行=第4+5+…+9行。
4.第10行=第11+12+…+17行。
5.第18行=第19+26行。
6.第19行=第20+21+…+25行。
7.第27行=第28-30-31行。
8.第35行=第36+37+…+42行。
(二)表间关系
1.第1行=表A100000第1行。
2.第35行=表A100000第11行。